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新媒体

匿名下的网络暴力――“铜须门事件”分析

2019-03-25 05:33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2006年4月13日,一位悲情丈夫在网上声称自己的妻子幽月儿有了外遇,痛斥与妻子有染的主角“铜须”。随后,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其中有人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天涯网站也贴出《江湖追杀令》。数天内,这支“哄客游击队”发展到数万人。人们搜出“铜须”的真实身份和地址,用各种方式羞辱其尊严,令当事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为了平息事端,“铜须”--燕山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四的学生郑星用长达六分钟的视频来否认桃色事件,而那位“受害者”丈夫,也承认对其妻红杏出墙的说法多有不实之处,从而请求网民取消追杀。

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网络匿名性的理解;


  2、结合本案例,分析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


  3、你认为如何才能防止网络非理性攻击的再次发生。


案例分析

  铜须门事件是近几年来网络暴力事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其关注程度之高、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广泛都使其具有了极高的研究价值,可以作为案例借以关注网络匿名状态下网民的暴力行为。从几次网络集群事件来看,网民已经从以前的只浏览不参与的看客时代发展为现在的一哄而上的“哄客时代”。在网络平台上,网民有着比现实中更为积极的审判冲动,对于不符合既有价值观的事件或观点,参与批判和反驳的行为也更为激烈。

  此次网络事件的攻击行为,是发生在网络匿名状态下,群体对个体的无节制非理性暴力。

  暴力主体分析

  单就此次网络暴力行为来看,参与网络攻击的多是素未谋面的网民,他们与当事人毫不认识,事件也没有对网民的利益构成直接影响或威胁。这些积极参与其中并全程推动事态进展的网民中,不乏对婚姻忠诚的传统道德的坚定拥护者,悲情丈夫遭遇的情感背叛也使得有道德感的人出来表示同情以及对出轨主角的愤慨,这些都是正常的,甚至是值得提倡的。但攻击行为一旦从简单的道德评判到了网民的“自主判刑并行刑”的阶段,网民中的推波助澜幸灾乐祸的人以及对法律和个人权利意识淡漠的人就突出出来。

  有分析网络暴力的研究指出,网民结构是网络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年龄结构偏低,年轻人远远多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网民在年龄结构上呈现的青年化的态势,这决定了绝大多数网民的性格特征是以冲动型、外向型、冲击型为主,加上网络的虚拟社会化目前已经是与现实社会化并列的两大社会机制(风笑天、孙龙,1999),这就为网络暴民的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网民的构成中学生占有大多数,其最大特征就是自由支配时间多,因此他们成为网络发声者和行动者的几率很大。网民中个人收入不高的群体占据主体,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和义愤感都相对较强,在网络上宣泄不满情绪的几率较大。最后,很多网民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对事务本质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而随意表达意志的欲望却相对较高,成为网络集群事件的积极参与者。

  网络暴力行为分析


  此次网络事件中,参与讨伐的网民的攻击行为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语言暴力,如谩骂、侮辱、诋毁等。二是对肖像、姓名、身份等特征的恶搞行为,除了给当事人起各种带有严重侮辱性质的绰号之外,网民通过使用图像软件对铜须本人的真实照片做了涂抹、剪切、更换背景等,来实现各种荒诞猥琐的效果;网民还通过编撰下流歌曲对其进行侮辱。三是肆无忌惮的侵犯当事人的隐私,在此次攻击中,网友搜集、汇总、公布了关于铜须本人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学校、班级、家庭住址、家庭电话、QQ、MSN、手机号以及以往经历和个人求职简历。除此之外,受到牵连的还有,铜须女友、铜须所在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同学的个人信息也遭到了侵犯。四是此次网络攻击行为并非简单的网络攻击,还出现了现实中的各种非理性行为,包括电话骚扰、财物敲诈、人身威胁等,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对铜须本人以及很多无辜收到牵连的人的正当权利构成了侵犯行为。


  网络的特性给网民的非理性攻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网络的匿名性是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性,网络的匿名性是指,在网络中,参与者主体身份处于一定程度的隐匿状态,网络使用者可以凭借代号暂时隐匿部分或全部在真实世界的身份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社会地位乃至气质、人格、自我等。


  网络使人们可以轻易地隐匿身份甚至假扮身份,在网络社会里,使用者可以有权力以不同的面貌或者同一符号下不同的意义出现,在这里人们隐去了真实的身份特征,脱离了现实中的角色,缺少了社会以及身边他人的约束,其行为也可能变得无所顾忌。网络言论的发表者认为自己的真实身份不为人知,进而认为网络中的言论及他人的评价影响不到自己现实中的角色和身份,从而言论及行为也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匿名性使得网民在表达意愿、参与评判和做出反应时的责任意识减弱。网民在网络上因为匿名,不具有明确的个人标志,大多数时候不必考虑承担破坏行为的后果,责任意识因而较其他社会环境下更弱。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更容易发生极端表达个人意愿的行为,情绪化成为行动的最初原始动力并演变为主要力量。网民在对待铜须事件时,出于道德评价而对铜须一致表达不满,极端开来使得其行为已经超脱了原初的价值判断,“除之而后快”的情绪逐渐的显露出来。


  网络社区还具有集群性。大量的个人聚积在一起并不足以构成一个群体,只有聚积成群的人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时,才可以说形成了群体。网络社区的开放性使得参与者众多,并且信息海量;而其中的言论表达的相对自由,使参与者很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倾向及好恶。那么对某件事情有一致倾向的那些参与者便在网络中形成了群体。


  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对群体心理做了深刻阐述。“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可见,群体具有自己的感情和道德,然而和单个人相比,群体的感情相对低级极端,比如冲动、急躁、不够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夸大感情等。群体不会作任何预先策划他们极易被刺激因素影响。“他们就像被风暴卷起的树叶,向着每个方向飞舞,然后又落在地上。”群体的感情“就像女人一样,一下子便会陷入极端。”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力量大增。


  可见,网络社区的集群性质使得情绪滋生和蔓延的速度加快,并被恶性放大。在集群事件中,人们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里朝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点立即转变成行动的倾向。网络社区中,人员构成关系复杂且不确定,当集群的组织结构松散而未行程特定的行为规范时,更底层的价值判断将占据主流。网民在此次事件中的被充斥的婚姻道德气氛和集体惩罚的氛围所包围,失去了自我和理性判断能力,随众心理驱使网民选择加入到对铜须的无休止非理性的暴力攻击和惩罚当中。


  网络声音的去权威化也给当事人的辩驳和不同声音的出现带来困难。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看似平等的话语环境却失去了权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同的声音也因为话语的嘈杂而无法发挥话语的力量。铜须事件参与的人群中不乏有理性判断能力的网民,他们或者对事件本身产生怀疑,或者对网民的过激反应提出反对,但这些都淹没在大多数人对铜须的讨伐声中。


  抛开网络传播的特性,从传播学另外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对铜须门事件的“讨伐的声势浩大”作出一定解释。根据转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时,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支持,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的发表和扩散。而发现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他,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反复循环,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由于害怕孤立,人们即使持有不同的反对观点,也不太愿意表达出来,因此出现了观点、感情“一边倒”的状况。


  铜须门事件中,最初出现的观点和人们第一反应都是“讨伐当事人”而“同情受害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害怕被孤立的人们便不敢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即使发表了,也淹没在了随之而来的强烈责备声浪中了。给人造成了网络上“一致讨伐”的印象。“沉默的螺旋”为所谓的“网络暴力”充当了助推器,而基于此理论,我们也有理由怀疑部分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和自发性。


  同时,此次暴力事件也使得我们看到了网络表达引导和监管的必要,以及对网民进行法律和责任教育的迫切性。


使用说明

  本案例涉及知识要点:

  网络集群

  网络匿名性的影响

  网络舆论的双面性

附录

 [事件经过]

  悲情丈夫的无助

  4月13日,“猫扑网”旗下《魔兽世界中国》论坛出现了一篇名为《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的帖子,一位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网友以悲情丈夫的身份爆料说,其结婚六年的妻子,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在一次网友聚会后与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发生了一夜情。他自称也是魔兽世界玩家,玩游戏的目的是想在虚拟世界里照顾妻子。妻子幽月儿(网名)因在单位不开心,已辞职在家3年多。

  “麦服联盟的‘守望者公会’(公会是玩家自发组织的团体)是一个很不错的集体……我也着实为她有这么多虚拟世界里的朋友高兴。这其中就有守望者会长铜须。铜须之所以成为故事主角,缘于我出差归来的早上……那天老婆又玩了个通宵,我发现她QQ没关……平时她聊天都尽量回避我……我打开了她的聊天记录--那一瞬间,我知道了一种感觉:犹如雷击。聊天记录里,一个出轨妻子和第三者的对白如同电影里的情节……”

  锋刃透骨寒把自己的遭遇连同复制到的妻子和铜须的长达五千字的QQ聊天纪录一起发到了网络上,希望得到大家的声讨。锋刃透骨寒说,“记录里一个出轨妻子和一夜情友的对白像电影里的情节,熟悉且陌生,只是原本是故事里的事情发生的如此之近,主角是自己的妻子与一个男人,只是,这个男人不是我。”

  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曾经是魔兽世界2区麦维影歌服务器的联盟妖妖战士“仙子可儿”,接触这个游戏,是为了陪伴我现实中的妻子,她玩的角色是人类牧师,名字很美:幽月儿。因为平时我工作比较忙--估计这个游戏中工作的人不是少数吧,除了上线联系几个朋友,我基本潜水,毕竟这个游戏是跟随自己的爱人来的,装备什么的吸引不了我,只是希望能和妻子一起,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继续照顾她而已。幽月儿现实生活里辞职3年了,她因为在原来的工作环境里不开心,而我在工作中近年略有小成,也同意了她赋闲在家的想法,我一直认为养家是男人的义务,我也很愿意享受自己能够支撑一个家的成就感,我快乐于此。我以为幽月儿也是,她在我记忆里是个与世俗无争的女人,我也愿意让她幸福。如果没有以下事情,我相信这个想法会贯穿我的一生。

  ……………………………………(以下省略,全文见链接)

  聊天全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讨伐不依不饶

  “丑闻”一帖发出后,广大网友义愤填膺,纷纷回帖给予悲情丈夫同情,同时对出轨的当事人幽月儿和铜须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在短时间内,该贴的回帖量立即超过其他帖而一跃成为猫扑的最热门帖子之一。从魔兽官方论坛到猫扑论坛再到天涯社区和百度贴吧,无数个ID转战在这几个主战场,网友纷纷跟帖声讨铜须。

  4月15日至17日,网友们集中搜索铜须的资料。搜到铜须曾在河北获奖的经历后,有网友找到了他的真实姓名。随后,网友又在铜须QQ的个人空间找到了他的昵称“稀帅”。得知铜须曾玩过“天堂2”游戏,再结合其QQ号,网友找到了他在网上卖游戏装备的帖子,并找到他的手机号。最后,网友将相关信息同时搜索,找到了铜须的照片。

图1:网友搜索到的铜须照片

  4月17日,网友“超级捣蛋”在猫扑发表题为《魔兽世界丑闻男主角铜须资料照片全曝光》的帖子,将铜须的资料集中公布。之后,铜须所在学校论坛、网络游戏的公会论坛中到处是讨伐声。

  与此同时,网友也在追查幽月儿的信息,有网友称查到她的年龄、姓名,并有网友公布“幽月儿照片”。

图2:幽月儿照片

 网友发布“江湖追杀令”

  网友采用各种方式讨伐铜须,在游戏中示威、发帖谩骂,甚至将他的真实资料公开,希望社会唾弃他。

  为声讨铜须,铜须玩魔兽世界所在的2区麦维影歌服务器中,玩家们组建了500多人的公会“守望慰问团”,声讨“守望者公会”会长铜须。每晚都有数百玩家集结到该区主城内堵城门,有网友甚至以游戏中“自杀”方式示威,众多网友聚集,造成大量玩家无法正常游戏。曾经参加自杀示威的玩家说:“当时城里至少有500人同时在线示威。因为在线人太多,服务器几近崩溃。”

  甚至还有黑客盗用了铜须的MSN账号,并和其账号上的朋友聊天,以获得关于铜须更多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也进一步被用来披露到网上。

  随着铜须事件愈演愈烈,天涯论坛一名网友发了《“江湖追杀令”》,并开始在网上广泛传播。追杀令公开了铜须的真实姓名、所在学校、照片和视频,呼吁社会封杀铜须,“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医院……对××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录用、不认可、不理睬……在他做出彻底的、令大众可信的悔改行为之前,不能对他表示认同。”

  该“追杀令”同时质疑了铜须所在燕山大学的教学质量,要学校承担“教育失当”的责任。

  由此,24岁的大学生铜须因与幽月儿的婚外情,深陷网络声讨的同时,又被推进了社会讨伐的漩涡。

  图3:网友对铜须头像的恶搞

  从线上到线下的攻击

  就在短短数天之内,这支“哄客游击队”发展到了数万人之多。并从线上攻击演变为线下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人身攻击。人们搜出“铜须”的真实身份和地址,用各种方式羞辱其尊严,把他逼出大学校园,甚至迫使其家人不敢出门和接听电话,令当事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网上除了公布铜须的个人信息,还把其学校和家庭的信息也一并公布。大量的网友发邮件到学校领导的邮箱内,要求学校处理此名学生。回到廊坊家中后,铜须仍然无法从骚扰中躲开,甚至有人打电话威胁要将其杀死。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铜须的父母几近崩溃。

  铜须的父亲称,自从发生这件事情以后,他们家就没有安宁过一天,每天家里的电话都会不定时地突然响起,甚至还有大量的敲诈钱财、威胁要杀掉铜须的网友。除此之外,网上的人还去骚扰他儿子的女友和儿子的同学,使这些无辜的人也受到了严重的骚扰。

  当事人的回应

  为了平息事端,“铜须”用长达六分钟的视频来否认桃色事件,而那位“受害者”丈夫,也承认对其妻红杏出墙的说法多有不实之处,从而请求网民取消追杀,但还是无法平息这场惊天动地的网络骚乱。

  一位自称是幽月儿的网友发表帖子“承认了自己犯的错”,但更多的是对网友的盲目攻击和侵犯当事人权利的行为进行了谴责。“你们除了以你们卫道士的态度进行口诛笔伐之外,你们认真检讨过所有当事人的问题没有?你们检讨过你们自己的行为没有?你们以为你们的行为值得尊敬么?你们以为你们站在了一个道德制高点就可以无视别人的权利,任意鞭挞么?”

  媒体关注

  铜须事件从猫扑、天涯等论坛上火爆起来,其后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并制作了专题,受到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各种传统媒体也参与进来,对这个事件给予了全面的报道,其中也引起了中央级媒体的关注。6月2日,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节目就此进行了报道和探讨,更多的是对此次网络事件中网民非理性举动的反思,批评网民的“网络暴力”行为。丑闻男主角“铜须”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他干过这种事,而央视也回避了婚姻出轨的道德问题。

  “铜须事件”引发海外媒体的严重关切。《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在西方人看来,这场虚拟事件正在演变成大规模群体性暴力,并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不和谐音。

 [案例相关报道]

  “幽月儿”与“铜须”的QQ聊天记录

  http://wow.duowan.com/2006-04-13/007N/20498133.html

  视频:铜须-郑星现身MOP澄清事实

  http://media.mop.com/video/dzh/wowzhengxinxmop.wmv

  在丑闻曝光后,郑星录下视频来对事件进行澄清,声称纯属栽赃陷害,希望网友停止攻击,并警告说会借助法律手段维权。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郑星在视频中的言语、行为表现的更为“嚣张”,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的对铜须进行更猛烈的攻击。

  猫扑论坛铜须事件帖子:

  http://dzh.mop.com/main .jsp?url=http://dzh.mop.com/topic/readSub_6541926_0_0.html

  猫扑社区是该网络丑闻最初被悲情丈夫披露的地方,也是浩浩荡荡的网络攻击队伍形成的地方。4月13日,“猫扑网”旗下《魔兽世界中国》论坛出现了一篇名为《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的帖子。但随着事件的进展,该帖主人声称事件是伪造的,并删掉了原来的帖子。这个链接的帖子是其他网友全文转载而来,网络声讨的大军也由原来的帖子转战到这个帖子页面中。

  猫扑论坛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社区,和天涯论坛一同作为中国WEB2.0时代最火的交互式网站。无论是注册人数还是网民知名度,都在论坛网站中遥遥领先。

  魔兽世界官方专题:

  http://wow.duowan.com/static/N/00BN/00BN0.html

  魔兽世界官方论坛是最早对铜须事件开设专业和讨论区的网站之一,也因为是事件发生的游戏,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魔兽世界玩家。包括网络自杀威胁在内的网民反抗行为,都是在这个论坛中发起并实施的。

   搜狐专题:争鸣:“网络追杀令”重出江湖-搜狐新闻――道德监控还是隐私侵犯

  http://news.sohu.com/s2006/06zhuishaling/

  搜狐是最早对铜须事件中网民的非理性攻击进行反思的网站之一,相对于一些网站把这件事情的报道围绕在“出轨”、“背叛”、“一夜情”等字眼,搜狐更早的对网民的攻击行为是否违法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发起讨论。这对依旧狂热的讨伐队伍来说,不仅是泼了盆冷水,更是一盆能让网络暴民尝试冷静的水。

  《南方周末》:《从“铜须门”看网络匿名“专制”》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60615/xw/sd/200606150039.asp

  文章谈到网络“匿名专制”的出现,和心理学家笔下的“去个性化”一样,都是生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当狂热压倒了理智,人们难免会为了一个伟大或崇高的目标而将自己置于一个半封闭的状态。像局限于一个时代的人一样,他们的理智同样局限于现场,受制于周围参与者的赞同,受到了封闭性环境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