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新闻摄影

《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作品研究

2019-03-22 01:22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是由腾讯新闻视频中心深度报道组策划制作的直播态HTML5作品,其将里约奥运会的现场直播流与北京奥运会田径体育展示总导演汪东升所拍的一万七千张全景照片融合,以差异化的视角,连接了时隔8年、跨越南北半球的两届体育盛事。

本案例基于对腾讯新闻视频中心编辑、《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项目负责人王映潼的访谈,对《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这一视觉深度报道作品的策划制作过程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深度报道的发展。

案例成果

一、《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策划与制作

《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最初的灵感来源是北京奥运会田径体育展示总导演汪东升所拍摄的一万七千张全景照片,这些照片由放置在鸟巢体育馆内的照相机每两分钟(开、闭幕式每五分钟)一次拍摄而成,是一种脱离了主观建构的私人表达。这组未曾公开过的贯穿北京奥运会的实验影像提供了观看奥运会的全新视角,将其与里约奥运会的影像融合,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

针对里约奥运会的部分,项目团队先后提出过几种方案,比如雇佣摄影师仿照汪东升的方式在里约的奥运场馆拍摄照片,以及收录里约奥运会的实时照片和街头实景等。这几种方案实施起来都有相当的难度。7月中旬,腾讯拿下了里约奥运会新媒体转播权,团队才最终确定以里约奥运会的直播流结合北京奥运会的全景图片的方式进行呈现。一边是宏大、热闹的实时呈现,一边是客观、冷静的私人叙事,团队策划了两个时空轨道,以期实现两届奥运的穿越。

在策划方案中,团队赋予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形成穿越感和营造期待感。作品采用两届奥运一键切换的设计实现同步呈现,用户可自行选择“去里约”或“去北京”,进入“去北京”部分后,可以自动实现与里约奥运会赛程时间的同步。“去北京”部分的表盘转轴设计,既可以实现拨动表盘播放相应时间点的照片,又可以在快速播放近千张照片的过程中达到延时影像的效果。同时,团队还特别设计了解锁功能,按照奥运会的进程每天解锁,从而营造用户的期待感。

王映潼按照日期和时间段,从汪东升的记忆力,整理出了“私人视角”的奥运时刻,并在“去北京”部分表盘的左侧以简述照片当下时刻的形式体现了出来。

整个项目从策划到实现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是体量巨大、序列混乱的一万七千张照片应如何处理。团队耗时3天完成了图片处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克服了多个技术难点。一是把所有图片按天分类,分批次序列化重新命名,二是考虑如何使用多终端适配的压缩技术,三是采用“分批次加载”的办法,在保证图片质量的同时提升加载速度。

二、《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优势

1、汪东升对现场的独特理解

在时任北京奥运会田径体育展示总导演的镜头中,所有万众瞩目的体育明星与普通观众一样,被时间切片公平地记录下来。这种纯物理的记录方式,剥离了任何或官方或民间赋予北京奥运会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对奥运会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8年前的,汪东升经历了刘翔退赛、博尔特在生日当天打破世界纪录、伊辛巴耶娃两次试跳失败后将自己蒙在棉布里,正是依靠对现场的理解,他才能在奥运会场出现意外时做出选择,将这些“事故”变成“故事”。

2、较高的图片处理技术

“去北京”部分包含了一万七千张全景图片,数目巨大。为保证最佳的展示效果,项目团队采用了适合于多个终端的压缩技术来处理图片。日均近千张的展示量,对加载速度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团队采用“分批次加载”的方法,首次加载和后续体验相互衔接,从而保证用户体验。

3、新颖的作品表达形态

直播态作品如今已并不新鲜,全景延时影像也愈发常见,但将两者结合的作品,《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是为首个。其不仅将两届奥运会的影像内容融合在同一作品中,还实现了时间上的同步,随着里约奥运会的进行,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影像逐渐解锁。

同时,作品也包含了一些奥运元素,如首页“去里约”、“去北京”的按钮被设计了在田径跑道内。

三、《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不足

王映潼认为,《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主要存在着4点不足:

1、由于图片量过大,滑动表盘有时会出现卡顿现象

2、由于里约的信号限播,直播部分在一分钟后会自动跳转

3、作为一个16天直播态的作品,拉动力不足

4、作品呈现比较复杂,需要做减法

案例访谈

采访时间:2016年9月21日晚6时30分

采访对象:腾讯新闻视频中心编辑王映潼

问:《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这一作品的最初构想是如何产生的?

答:今年上半年,随着里约奥运会的临近,我们腾讯相关报道的各项筹备工作也在陆续开展。6月的时候,我看到我曾经的同事、北京奥运会田径体育展示总导演汪东升未曾公开的一组贯穿北京奥运会的图片记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在鸟巢内架设了一台照相机,开幕式、闭幕式每隔五分钟拍摄一张照片,其余时间每隔两分钟拍摄一张照片,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拍摄,一共拍摄了一万七千张照片。这组图片对奥运会现场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打动了我,我认定它有很大的价值,觉得可以以此为原点,结合里约奥运会制作一个作品。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找到汪东升,当时他为我做了一个算是小型的影像实验——就是把这一万七千张照片加速播放。我看着这些影像,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图片中的鸟巢很小,像一个玩具,里面的人也很小,像在游戏里一样。在那十几分钟内,这种影像的私人叙事使我对奥运会形成了新的认知。鉴于此,我更加坚定了将这些照片利用到里约奥运会作品中的想法。

问:您刚才提到这组图片使您对奥运会形成了新的认知,是怎样的认知?

答:这种“上帝之眼”式的拍摄让我发现了“另一个奥运”,它客观地记录了鸟巢一个又一个的24小时,让我看见了比赛之外的很多东西,比如后台准备,比如我知道了开幕式后的鸟巢怎么收起所有的道具,隐藏舞台,恢复成了奥运赛场。图片中的每个人,不论是刘翔、博尔特还是普通观众,都只是鸟巢中的一个点。它替我们剥离了主观价值,远离了宏大叙事,让我从更广阔的维度体会到“体育的本质是参与”,我感受到每一个个体都是另一个时空维度中平等的参与者、见证者,同时也都是渺小的。在这组图片里,我看不到输赢,看不到成绩,只看到了参与。

问:这种私人视角,有没有在作品的设计中进行强调?

答:为了呈现跟里约奥运会热闹、宏大的差异性,北京的部分通过“私人时间表”“私人记忆”、“私人影像”来完成个体化的叙述。我当时是按照日期和时间段,从汪东升的记忆里,整理出了这种“私人视角”的奥运时刻,一个很长的笔记,呈现在了二屏的左上方,大家会在“去北京”那一屏的表盘左边看到汪东升的私人视角对照片当下时刻的一个简述。

问:这组图片如何与里约奥运会结合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策划时,对这个问题您有过怎样的考虑?

答:当时想过很多种方案,一是请人在里约的奥运场馆用类似的方式拍照,但这个方案实施起来困难太大,资金、资质和设备都成问题;也想过收录里约奥运会的实时照片和街头实景,但这个方案也有它的问题,就是信号方面难以保障;我们还考虑过同步视频直播里约奥运会的赛场实况,但保障直播信号的难度就更大了。好在在7月中旬的时候,腾讯拿下了里约奥运会新媒体的转播权,我们便决定用里约奥运会的直播流和北京奥运会的全景图片结合,来制作这个作品。

具体的设计就是像后来呈现出来的那样,首屏的跑道内有两个按钮“去里约”和“去北京”。北京奥运会的图片是被设计到了时间转轴里,拨动浮层的表盘可以播放相应时间点的照片。按照里约奥运会的赛程,每天进行图片的“解锁”。

问:您的团队在制作这个深度报道作品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最大的困难就是这一万七千张照片要如何处理,毕竟这组图片数目庞大,序列也有些混乱,我们当时仅仅在图片处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这一项上就花了整整3天时间。我们要把所有图片按天分类,分批次序列化重新命名,这一步的工作量就非常大。因为这个作品最终要在多个终端呈现,我们还要考虑如何使用多终端适配的压缩技术去压缩这些图片。另外,平均每天近千张图片的展示量,对加载速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加载速度过慢是最容易遭到用户嫌弃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是选择了采用“分批次加载”的办法,首次加载和后续体验衔接在一起,从而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问:因为作品要与奥运会赛程同步,所以需要长时间的运营,这是否也是一个挑战?

答:是的,这个作品需要和奥运会保持同样的节奏,这就意味着需要整整16天不间断的运营,不能像别的产品一样,准备好后直接上线就可以了。我们期待每一天的“解锁”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问:您认为这个作品有没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答: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后,我自己确实对这个作品进行了反思。因为图片量太大的关系,滑动表盘有时会出现卡顿,这是一个问题。而且里约的信号限播,所以直播的部分在一分钟后会自动跳转到腾讯体育的APP。另外,作为一个16天直播态的H5作品,它的拉动力不足,我们曾经尝试过在第三屏浮层上设计文字来制造悬念,但整体信息太多,字体过小,效果并不好,只能放弃。再就是这个作品的呈现还是复杂了一些,需要做减法。

问:网络媒体常将浏览量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因而有些媒体为取悦大众而放弃对内容深度的追求,对此您怎么看?

答:如何在大众和内容深度、内容质量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我也曾经为此陷入过思考。我承认新闻需要情感曲线,需要趣味,但我认为只有内容客观、理性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像《奥运16天》中的这些图片,它们是汪东升对事件现场经过深刻思考后的处理结果。正是因为汪东升交付给照相机去完成这个纯物理性的任务,这种“上帝视角”记录下来的东西才能够在8年后仍然打动了我。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我以前在央视工作,曾经担任《客从何处来》钮承泽篇的导演,当时为了避免消费钮承泽父亲的悲剧和那段历史,我们在素材的选择上反复推敲和拿捏,把悲惨的经历当作故事的背景,当作理解当事人的起点,并没有当作焦点来放大。

我推荐一篇文章给你们,是《南方周末》的记者袁蕾写的《你不会懂得我伤悲》,当全国人民对杨丽娟追星的故事趋之若鹜的时候,她在了解这个故事之外,还带领读者探究了这个家庭的精神历史、社会背景,以及被娱乐制度控制几十年的历史。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深度报道,除了第一时间的“噱头”,挖掘和放大了具有公共价值的部分。

问:您之前在央视曾经担任《看见》的编导,还担任过纪录片的导演,都是负责比较深度的内容,现在也是在腾讯的深度报道组。基于您的实践经验,您认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奥运16天》是我们的一个“产品”,以前在央视时,我们会称之为“节目”。如果说区别的话,其实也不限于深度报道方面,我觉得互联网赋予了内容更加丰富和自由的表达形态,这个“形态”与“内容”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表达。互联网也给予了媒体人更高的自由度,做内容的、做设计的、懂经营的,各式各样的人在一起相互碰撞,很快就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点付诸实践,并且能够收到即时的检验和反馈,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但传统媒体在专业领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我就很感激在央视受到的训练,使我在叙事和影像表达上有比较好的基础。

相对于谈区别,我更想谈谈我认为在深度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论是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还是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那就是创作者在面对题材时进行的思考和选择,以及选择背后的东西。

问:您说的“选择背后的东西”指什么?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答:可以说是对现场的理解吧。比如在汪东升的这一万七千张照片中有三个时段的照片是他觉得比较特别的:第一个时段是刘翔退赛,当时他提前十分钟收到了来自竞赛主任的提醒,说等会可能会有些变化。刘翔那场比赛是当天上午的最后一场比赛,他退赛以后,现场不解、愤怒的观众不肯离去。汪东升就马上请音乐编辑找音乐,最后他选了粤语版的《海阔天空》,这首歌在场馆内循环播放几次后,人群渐渐地散去了。他凭借自己多年拍纪录片的经验,选择用音乐纾解观众的情绪,在这之后的很多纪录片里,人们谈到刘翔退赛的时候,背景音乐也都用的是这首《海阔天空》。我拿到这组照片之后,和同事努力找了很久,才在一张照片里找到一个红点,那个红点就是刘翔。

第二个时段是关于博尔特的,当时博尔特在男子200米决赛中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颁完奖以后,鸟巢里突然想起了生日歌,原来那天是他22岁的生日。汪东升提前查到了这个信息,制造了这个细节。当时全场九万人为博尔特唱起生日歌,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披着国旗绕场向观众致意。他还做出了一个射箭的姿势,把手指向了天空,这个瞬间也被照相机记录下来了。几年以后,博尔特在接受采访时说,那是他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还有一个是关于俄罗斯撑杆跳选手伊辛巴耶娃的。当时在女子撑杆跳决赛中,她的前两次试跳都失败了。失败之后,她将自己蒙在棉布下,当时所有人都在猜测她怎么了。与此同时,另一个比赛已经到了颁奖环节,汪东升收到了催促的指令,让他赶快颁奖,说国际奥组委的官员都在等着。他的回答是“我相信她在祈祷”,于是他就下达口令,让所有的岗位都保持安静,他按住了颁奖,把全场的时间都留给了当众“睡觉”的伊辛巴耶娃。九万多名观众安静地等待,等着这个在视线里只有小白点大小的伊辛巴耶娃。两分钟以后,她先开棉布,走到赛场起跳,这次她成功了,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可以说鸟巢就像一个大剧场,汪东升控制着全场的情绪和节奏,他正是凭借着自己对于现场的识别和理解,才能把这些“事故”变成“故事”。

问:那怎样才能做到很好地理解现场呢?

答:认真地观察是第一步,我分享一个细节,是以前在《看见》做过的一期节目里的。

2012年的平安夜那天,在江西贵溪发生了一起校车侧翻进水塘的事故,那起事故有11名幼儿遇难、4名受伤。那是一辆只有7个座位的面包车,事发时一共载了17人,有15名是儿童,最大的6岁,最小的不到3岁。当时我们去到当地,采访了被拘留的幼儿园园长,采访了教育局的人,采访了乡镇里负责道路的人,相关的人员都采访了,但还是觉得挺干的,就是与其他的任何一起校车事故都没什么区别。

去现场时,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细节,那个路很破,但是铺在上面的鹅卵石和沙子是新的,车子走在鹅卵石上,一加油门就栽进水塘了。我就有个疑问,为什么会这个样子?顺着这个疑问我们就发现了另外一个故事:原来在事发地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耶稣堂,有一些农民是教徒,有十几个老人就想做点好事,把村里塌陷的路面修起来,他们就凑了一百块钱,请人包工包料,在平安夜当天拉了一车沙子石头,就往地上那么一倒。他们也不知道要压实了以后才能走车,只是用铁锹把那些沙子石头推平了。那段路只有四米多宽,弯道很多,两边都是水,很容易就造成危险了。

其实它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对现场观察得到的这个意外信息把事实又向前推了一步。关于这次的校车事故,当时的报道主要是关于幼儿园、车子超载、路不达标等等问题,而对于这起事故的起点,也就是修路这个细节,却很少有人提到。


案例讨论

腾讯网目前是中国访问量最大的门户网站,同时也是较早步入深度报道领域的门户网站,其在深度报道方面的发展对于网络媒体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加大投入,有越来越多的内容深度、形式新颖的作品呈现出来。但深度报道仍然被不少人认为是传统媒体的最后一项优势,网络媒体的内容获取仍然存在劣势。同时,在移动阅读时代,针对深度报道,尤其是视觉深度报道作品的呈现形式也需要更多的思考。

网络媒体没有版面或播出时长的限制,可以承载更多的内容,这是网络媒体在深度报道作品呈现上的一个优势。针对视觉深度报道作品而言,网络媒体相对于印刷媒体较高的影像质量,以及独有的受众与影像的互动都为作品的表达形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面对奥运会这样一个媒介事件,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会做充足的准备,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奥运会赛场为所有媒体提供了同质化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对内容表达形态的构思就显得格外重要。《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正是因为结合了里约奥运的宏大叙事和北京奥运的私人叙事,才获得了成功。

另一方面,《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这一作品也体现了网络媒体的渠道资源的重要性,渠道资源不仅与报道作品的传播效果息息相关,也影响着报道自身的质量。如果腾讯网没有获得里约奥运会新媒体转播权,如何将北京奥运会的全景照片与里约奥运会结合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效果反馈,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面临着直接的浏览量的考验。坚守内容深度,不因取悦大众而放弃对深度报道质量的追求,对于网络媒体而言有更大的难度。毋庸置疑的是,任何媒体都应将保证报道质量作为第一目标,因为只有具有深度内容的作品才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则可以在完善作品的呈现形式、拓宽作品的推广渠道等方面进行努力。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面对不同的故事,其背后都是人的行为、人的欲望与人的选择。对于报道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现场的判断能力与对素材的理解能力,只有认真观察现场,深入思考现场,并处理好相应的素材,才能做出优质的内容。

关于本案例的讨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相比于文字作品,视觉作品的深度如何体现?

2、视觉深度报道作品有哪些新的表达形式?

3、对于在移动终端呈现的视觉深度报道作品,如何同时保证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

4、网络媒体对于深度报道作品的考核标准应是怎样的?


案例分析

通过回顾《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策划制作过程,可以得出新媒体时代下深度报道作品的特征:

1、把理解现场放在首位

在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呈现形式愈发多样化,但对内容深度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创作者能否深入挖掘内容以及如何在素材中进行取舍,都取决于其对现场的理解。尤其是随着新媒体地位的提升以及消息源的公民化,各个媒体在进入现场的门槛上趋于平等,在这种情况下,理解现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全球瞩目,耗时十余天的体育盛事,奥运会向来是热闹、竞争的代名词,媒体关于奥运会的叙事也几乎全部围绕着这两点。汪东升的镜头则透过事件热烈表面,记录下剥离了主观价值、抽离了热烈情绪后的本真的奥运面目。所有关于奥运会的信息都能从影像中读取出来,但也都没有没强调。这是汪东升对奥运现场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使他的作品在8年后有了文献一般的意义。

在里约奥运会期间,《三联生活周刊》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近万字特稿《宁泽涛为何连决赛都没进?》引起了广泛关注,阅读量在短时间内突破10万。这篇特稿的突出之处也在于其视野超越了比赛现场的竞技结果,当结果揭晓,粉丝们纷纷表示理解和宽容时,作者不仅看到了比赛现场中呈现的竞技体育的残酷,更将微博这一“第二现场”中呈现的种种纳入思考的范围,因而重点剖析了明星运动员与现行体制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不只是宁泽涛一个人面对的,姚明、李娜等明星运动员都曾经面对过。

在2012年12月24日江西贵溪的校车事故中,事故现场意味着什么?在很多记者看来,它意味着车辆超载、路面不达标,意味着幼儿园不负责任以及乡镇负责道路的部门不作为。而王映潼则发现了事故路面的细节,并且顺藤摸瓜找到了集资修路的教徒农民,其对现场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层。

2、注重内容,也注重渠道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更注重渠道资源,以期把有限的内容送达到更广阔范围的用户,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体也曾遭到过不少批评,称其过分注重渠道,而分散了制作内容的精力。

在深度报道方面,对内容的注重自是不必说。实际上,渠道资源也有相当的重要性。注重渠道,不仅能够提升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影响着报道自身的质量。在《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作品中,正是因为腾讯网掌握了里约奥运会的新媒体转播权,才能够在技术上实现将北京奥运会的全景照片与里约奥运会结合的想法,否则,里约奥运会的部分不仅在内容获取上的难度加大,在内容质量上也会打折扣。

3、灵活运用融媒体元素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所能够使用的技术更为多样化,展示平台的限制也更少,因此对融媒体元素能够有更为灵活的运用。如果能够将融媒体元素与内容进行较好的融合,在丰富报道形态的同时,不折损内容的品质,将会使深度报道作品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

如在《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作品中,虚拟现实、动图等融媒体元素得到了适宜的使用。虚拟现实的使用,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大特性——互动性,增强了用户的沉浸感,而动图的使用,类似汪东升为王映潼做的小型影像实验,能够增强这组图片的价值剥离感,强化私人叙事。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融媒体元素时,要充分考虑硬件设备门槛。《金融时报》以“隐匿之城”为主题的深度报道同样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该报道深入挖掘里约贫民区的社会动态与人文景象,在城市安全、场馆建设等备受争议时,为人们展现了与想象截然不同的里约热内卢。《金融时报》与谷歌合作,建设了影片中的交互地图定位,向观众推荐由记者和里约文化专家精心挑选的值得一逛的餐馆、画廊、博物馆等,同时谷歌也作为硬件供应商,向《金融时报》读者提供了35000个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解决了读者的硬件设备问题。

《金融时报》的深度报道《隐匿之城》中使用了交互地图定位

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深度报道、视觉传播方向等相关实践领域内的研究。案例说明了互联网深度报道作品《奥运16天,从里约到北京》的策划制作过程,供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