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新闻评论

“人民时评”的“中观”选题

2019-03-26 01:58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创办于2005年4月,和其它报纸相比,创办时间相对较晚。它既应和了时评文体兴盛的潮流,反应了新闻评论的一般规律,也根据报纸自身的性质摸索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尤其在选题方面,“人民时评”的编辑在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选题模式,他们称之为“中观选题”。


  人民日报评论部要论组组长、主任编辑陈家兴是这样介绍“人民时评”栏目关于选题的思考的:


  在面对众多选题时,我们的选择在于,它能够触动读者的神经,同时符合人民日报的身份地位。这两条,是我们确定选题的标杆。人民日报要追求三贴近,人民时评创办的初衷之一,就是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但贴近不是附和媚俗,贴近不是要街谈巷议,贴近更不能放弃舆论引导的职责。具体到选题,就是放弃那些虽然导致热议,但事情过于细碎、观点流于揣测、容易就事论事的“微观”选题,或者事件过于宏大、只能泛泛而谈、立论易于空疏的“宏观”选题,努力选择那些新闻性强、社会关注度大、反映了社会某个领域的问题的“中观”选题进行评论,在众说纷纭之时及时发言,这些选题力求能有由此及彼的开放性,有窥斑见豹的典型性,有发人思考的引导性。从评论编辑的角度看,我们要求选题富有开放性,评论的空间很大,又有重大的评论价值。当然,这首先要求选题者要有高度的敏锐性,意识不到,就可能失去一个好选题。但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有限,不可能在题目出现后就看得那么深远,这就需要交流、碰撞。编辑们常常在提出一个选题后展开讨论,也常常和作者商讨,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尽可能地触及事件的本质,找到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一个栏目的选题案例,它反映的是一个著名评论栏目的编辑对的选题思考。这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栏目选题标准与媒体定位的关系。


案例成果

[案例作品]



  评论一:



  圆明园“防渗”等工程真的是为了节水吗?



  陈家兴



  圆明园“防渗工程”停工了,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本月13日举行公众听证会。一方面,人们期待这个听证会能对“防渗工程”的不可行性有一个更明确的说法,另一方面,人们对圆明园整个复建山形水系工程表示更大的担忧。



  4月11日,媒体发表了北大教授俞孔坚先生的文章,让我们了解到圆明园里正在进行着的另一项大工程:他们在大肆砍伐园中乔木灌木,20厘米直径的乡土乔木也被连根铲除,然后用挖掘机造山,再大面积种植草坪和“观赏性花木”。这正是圆明园复建山形水系工程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这位专家痛心地说,这样做,对一个具有极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遗址公园来说,无疑是具有毁灭性的,其破坏性可能远大于湖底“防渗工程”。



  发生在圆明园遗址上的这一切,使人们产生一个巨大的疑问:圆明园如此复建山形水系目的何在?“防渗工程”真的旨在节水吗?砍伐乔木灌木、改造山形地貌是为保护圆明园吗?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目的也许只是一个可以拿上桌面来说的借口,其背后还隐藏着更真实的意图。



  圆明园缺水,这一点无疑义。但缺水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吗?在历史上,圆明园水域很大比例水深只有几十公分,可以栽种荷、莲、稻等。据园方说的数字,圆明园年渗水250万立方米,年补水只有150万立方米。“防渗工程”最多减漏150万余立方米的水。由此我们推断,保持这种水态,300万立方水足够了。只要有关部门重视圆明园缺水问题,科学配置水资源,有效涵养水土,让圆明园有水不是太难的事,根本不必耗费巨资建这么一个对圆明园生态环境极具破坏性的“防渗工程”。即使“防渗工程”节约了150万余立方米的水,也会“堤外损失”掉。因为他们做了严密的侧砌防渗,这样,岸边及周围的花草树木将会严重缺水,这就势必要通过浇灌来养护花木,一年下来,“防渗工程”减漏的那点水会被用光,何来节水之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防渗工程”真的不是为了节水,而是为了在水上行船增加收入。一位知情人士道出底细:“圆明园有职工1700人,门票收入只有2100万元,不增加收入,就无法把圆明园管理好。”许多媒体在采访中发现,他们想人工蓄起1.5米的深水,并留出了游船的旅游线路。



  有人问,这种游船能增加多大收入?问得好。仅仅通过游船增加收入肯定是有限的,那么就会有其他手段,共同为增收做贡献。砍伐乔木、灌木、改造山形地貌,结果会是如何呢?圆明园更漂亮了,更有欣赏、游玩的价值了。这就是通过拓展圆明园游玩娱乐功能而获利的另一个辅助手段。



  无论是“防渗工程”,还是改造山形地貌工程,或是其他的什么工程,目的的指向已然明确,那就是,把圆明园打扮得更像公园,以供人们游玩娱乐。这些工程如果不受“干扰”地进行下去,将来可能还有一招,那就是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再来一句“要体现遗产价值”,以使其涨价合理。这样,收入是铁定大大地增加了。



  圆明园的真正价值在于“遗址”而不是“公园”。如果这里成了“公园”,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水上游船来往穿梭,园里熙攘喧闹,的确能使游人尽兴,但却与圆明园作为近代中国“耻辱地”的悲怆、肃穆气氛极不相称,“游玩娱乐”价值“喧宾夺主”了圆明园的“遗址”价值,也削弱了圆明园作为爱国主义、历史教育活教材的作用。



  当圆明园遗址仅剩那么一点断壁残垣,当圆明园以一个全新的公园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历史的记忆链也就慢慢地断了。若干年后,或许会出现这样一幕: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来此游玩。妈妈说:“听说这里好像是一个什么‘遗址’。”孩子说:“那些‘断壁残垣’是哪里搬来的破烂,真碍眼,扔了算了。”身边传来另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的话:“今天玩得真高兴!”(人民网,2005年12月4日)



  评论二:



  廉租住房为何缺位



  高渊



  4月2日,建设部关于70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通报让很多人吃惊,它直接触及了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廉租住房制度实行将近3年,但截至2005年底,全国仍有13个省区市没有将这一制度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部分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很不完善,有122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建立严格的申请审批程序。总共只有32.9万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被纳入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



  这就是说,全国有相当部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仍不能得到保障。



  对于施行廉租住房的重要作用,各方面不会不清楚。廉租住房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供应并提供资金补贴,其对象是人均收入偏低的城镇无房户。由于用地较少、成本较低和可以反复使用,廉租住房制度被认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有效满足城市低收入者住房需求的一种保障方式。



  但就是这一有效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在中央有关部门力推数年之后,不少城市却依然缺位严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或许,有些地方政府的确是“有心无力”。比如,在建设部公布的70个未实施廉租房制度的地级城市中,有相当部分地处财力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必要资金支持,无法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廉租房制度在这些地区推行遇到了障碍。



  但不可否认,也有些地方其实是“有力不使”。再看看那张引人注目的“榜单”,某些地处相对发达区域的城市、甚至个别争创国家文明城市者也名列其中,这恐怕就很难用资金不足等理由来推卸责任了。



  还要看到,廉租房制度的覆盖深度还很不够,只有极少数城市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某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去年财政收入数百亿元,但投向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不过区区数千万元。可以说,有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把解决所有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政府管理和考核内容。



  说来说去,关键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廉租住房制度的具体落实和推进不力。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镇住房价格上涨速度较快,引起了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强烈反应。面对这种情况,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为千千万万根本买不起房的居民提供基本的居住保障。



  但实际上,某些地方政府的眼睛仍然只盯着GDP增长,盯着如何耗巨资改造城市面貌、扩建高楼大厦。而对老百姓迫切要求解决的看病贵、上学难、住房贵等实际问题,还缺乏更充分的关注,缺少更务实的行动。



  说到底,廉租住房制度缺位,是一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



  什么时候,当有关部门真正为居民的基本住房保障而夜不能寐,像看重GDP指标那样看重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等民生问题,以人为本恐怕才算完全体现到了政府的实际工作中。(《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06年4月4日第5版)


案例访谈

  采访对象:陈家兴,人民日报评论部要论组组长、主任编辑

  采访时间:2006年4月5日下午2:00

  采访地点:人民日报社新编辑楼

  访谈笔录:

  1、问:陈老师在一篇交流文章中提到对评论选题的分类,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这三者是怎么界定的?这种划分与事件性选题和非事件性选题的划分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宏观、中观和微观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从编辑或写作评论的角度而言的,为的是确定选题的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不同媒体的评论或许大不相同,但确定是否用某一篇评论,是突出处理还是一般处理,其实都会进行类似的价值判断。

  一般来说,微观选题基本属于家长里短,街谈巷议。宏观选题,主要是指那些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方针政策,或对国家、民族、党等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中观选题则介于二者之间,其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都比较大。《人民时评》的选题主要就是这种中观选题。

  这种划分方式与事件性和非事件性选题的划分方式,其实分属不同的范畴,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前者是从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来考究的,后者是就新闻的属性而言的。媒体在确定评论的最终选题时,一般都会进行二者的判断。比如,《人民时评》的选题是中观选题,但前提要求是事件性新闻,而《人民论坛》对此则不大讲究。

  2、问:您认为应该怎样判定新闻的评论价值呢?

  答:新闻价值大的,评论价值不一定大;评论价值大的,新闻价值不一定大。有些新闻可能很重大,但没有什么评论的空间,不能做出很深刻的评论,或者说已经被别人说“烂”了,这样评论的价值就不是很大。

  《人民时评》在做中观选题时,更多的追求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的统一。从新闻价值角度看,选题往往是新闻性比较强、社会关注度大、反映了一个行业、领域或社会某个方面的问题。从评论价值角度看,评论的空间比较大,有由此及彼的开放性,有窥斑见豹的典型性,有发人深省的引导性。比如近期房价问题,老百姓特别关注,新闻价值大,又有很大的评论空间,可以评得很深,很广,就是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相统一的选题。在实践中,如果有些事件的新闻价值相对不是很大,评论价值却很大,这样的选题《人民时评》有时也会做。而对于《人民论坛》专栏,主要强调思想性,一个很小的事件、现象和问题也会成为选题的由头,只要这个选题背后的思想内涵丰富,评论价值很大就可以。

  3、问:您反复提到“评论空间”,能否对此做一个界定?

  答:所谓的评论空间,也就是思想观点的丰富程度,由评论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来决定的。广度是指评论对于一个事件或者选题,我们能够评论的角度、层次之多寡;深度是指对于单个角度来讲观点所能达到的深刻程度。这二者的综合就是所谓的“评论空间”。评论空间往往决定选题的评论价值。它们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换言之,评论空间越大,评论价值越大;评论空间越小,评论价值越小。

  4、问:中观选题的选择是否也是由《人民日报》的身份地位所决定的呢?

  答:在一定意义上说应该是这样。但“中观”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媒体对此的判断应是不同的。比如,某地的一些很小、很具体的事情,在这个地方可能并不是小事,当地的报纸可能也应该就此发表评论。而放在全国的范围内,可能只是小事,《人民日报》去评意义不大。在当地报纸看来,这个选题可能不是微观的,但在《人民日报》的全国性大报角度看,就只能将其作为微观选题来处理。其实,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价值选择标准,《人民日报》做的一些选题及一些写法其它的报纸可能觉得没意思,其它媒体做的一些选题《人民日报》可能会觉得不合适,这都是受媒体的角色和地位影响的。

  5、问:您认为中观选题的评论角度容易出新,还是宏观和微观选题的评论角度容易出新?

  答:中观选题更容易出新,但只是相对的。相对容易出新有几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中观选题,一般来说社会反响比较大,百姓比较关心。有很多新闻事件,背后都是与相当一部分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新闻事件能够引起相当多的人关注,而人们总是希望看到对新闻事件的价值评判,以助自己更好地认真这个问题。因而,评论就有了足够吸引读者的理由。其二,评论空间比较大,也比较自由,可以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对事件能有一个令读者解渴的、尽兴的观点阐述。而相对来说,宏观选题,更多的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一类的新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题,虽然它们从根本上影响百姓的政治经济生活,但与百姓的具体工作和生活并不直接作用,或作用相对滞后。客观地说,对这类新闻的评论,受众要相对少一些。同时,如此大的宏观选题,要评论得深入浅出,相当的不容易,没有深厚的功底和经验,难以写得吸引人,难以达到那种纵横捭阖的境界。因而,也很难出新。选题很微观,社会和公众关注度小,评论的空间小,要想出新,要想有影响力,也不容易。

  6、问:您认为在选题的过程中评论作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答: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判断出新闻事件背后的评论价值。

  7、问:《人民时评》和《冰点时评》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是又有所重叠。具体来说,它们的选题标准有什么区别?

  答:《人民时评》的选题基本都是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考察新闻事件的典型性、引导性、开放性,一般不会对单个的微观事件作评论,同时注重评论价值。《冰点时评》更加有开放性,不仅关注新闻事件,也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和问题,而对新闻事件的关注也很广泛,一个很小的新闻事件也能成为它的由头,相对更讲求评论价值。

作者:韩文君 郭平 杨迪亚 中国人民大学

案例讨论

  1、在选题问题上,评论作者在认识方面的约束性与事实本身对选题的约束性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新闻的事件性与非事件性与评论的选题是什么关系?前者对后者有什么影响?


  3、在微观选题中,作者是否做的都是具体判断?在中观选题中,作者是否做的都是普遍性判断?


案例分析

  第一篇作品事件性评论,涉及的新闻事实比较微观具体,其核心观点是圆明园防渗工程的目的不是为了“节水”,乃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就事论事作出具体的事实判断。这个判断是由“圆明园防渗工程无法节水”和防渗工程是为园方开游船增收服务这两个判断推出来的。整个论述没有超出圆明园防渗工程这个具体问题。可算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微观选题。



  第二篇作品所牵涉的面较广,因为廉租房问题一直为老百姓普遍关心。该选题的评论价值也很大,因为廉租房政策虽好实施却难以到位,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涉及方方面面。从这个方面来上讲,它具备了人民时评所青睐的中观选题的特征。尽管文章与前面的案例一样都以具体的事实判断为主,但由于事实事关国家政策和诸多地方行政问题,而不是仅仅事关个别个体的具体事件,所以它就成了典型的人民时评选题。



  当然,实际上我们还应该看到,就第一篇作品所涉及的圆明园防渗工程这个新闻事件而言,随着事实的充分报道和认识的深入,也可以由一个微观选题转变为中观选题,即人们可以在这一事件或相关的同一类型事件中发现城市的规划、环保、建设决策等环节中一些基本价值的矛盾冲突和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缺失的问题。这是后来关于这一事件的一些评论比较集中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后来《人民日报》的“人民日报》栏目,也发表了针对性圆明园防渗工程的评论,其作者包括本案例第一篇作品的作者,但其看问题的视野、层次就比第一篇发在网站上的评论更为开阔。



  所谓”微观“或”中观“,并没有高下之别,它们不同的认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阅读群体和平同的媒体。它们是实践岗位上的新闻评论者对评论选题规模、层次、分类的一种把握方式。这种把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选题思维和选题分布的规律。”微观“或”中观“是相对而言的。一方面,新闻事实本身影响范围可能决定了一个选题是微观的还是中观的;另一方面,人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特别是评论者的认识视、认识层次和认识结构,也会影响一个选题是微观还是中观。因为我们所定义的选题,毕竟是评论者的认识,是评论者对一个事物(问题)和一类事物(问题)评论价值、认识价值的初步判断。



  从这个案例两篇作品的比较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是在属于《人民日报》的两个评论空间,那种直接触及新闻事件并止于新闻事件的事实层面的微观选题,比如第一篇作品,发表在网络评论空间上,似乎就更为合适一点,它与网络阅读的心理期待和网络阅读人群的分布也比较契合。因为网络阅读往往期待评论直接明了地提出简单的事实问题的回答事实问题。而第二篇作品,作为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的中观选题,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报纸版面上,就与这家党中央的机关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为契合,也与它的受众群体、社会影响更为契合。


附录

  追求比一天更长的生命--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介绍(有删改)



  卢新宁



  人民时评的创办



  一个栏目的产生,总有一定的机缘。对《人民时评》而言,这个机缘就是2005年初人民日报的编采分开。



  人民日报的评论以往有三个层次,称为要论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偏重思想性的《人民论坛》;还有隶属各个版面的专业评论。虽然后两者有时也会刊发一些针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但由于位置、时间都不固定,未能形成风格固定的新闻时评。



  自2003年以来,为落实新闻宣传“三贴近”的要求,人民日报在全社范围积极倡导改进和创新党报新闻宣传的思路,应对读者的要求和市场的挑战。评论部虽非新闻生产部门,但也积极行动起来,2005年初,决定创办《人民时评》,以丰富评论品种、创新评论文风。在向报社领导报告、并与本报“改革先锋”--《视点新闻》版沟通后,《人民时评》被纳入以编采分开为标志的报社新闻改进的大棋盘中,2005年4月14日在《视点新闻》版开栏。



  栏目肩负三个使命:一、让评论与新闻相契合,作为新闻的思想延伸和个性解读。二、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如果《视点新闻》或者人民日报没能在第一落点抓住,可以用时评弥补,成为一种“观点新闻”。三、以独家观点和思想深度,应对信息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独家新闻可能性日益减少的新闻竞争态势。



  人民时评的定位和选题



  《人民时评》开栏之后,首先面对的是两个问题:如何定位和确定选题。



  此前,评论部负责的《人民论坛》栏目已经形成品牌,如果时评不能与论坛很好地区分开,不仅会影响时评专栏风格的形成,也会使人产生对论坛定位的疑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研讨和比较,我们觉得这两个栏目在栏目定位、关注话题、写作风格上可以有明显的区别。



  《人民论坛》主要选取社会生活中有全局性、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和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为评论对象,注重思想性、指导性,针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误区,解疑释惑。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党和国家重要理论方针和政策的一种思想解读,说理周密,文风大气谨严。



  《人民时评》就社会关注度大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作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一事一议,事件的新闻性,观点的鲜明性,是它的基本要求。它强调在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发言,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从而发挥党中央机关报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持论尖锐,文风清新流畅。



  在选题方向上,初创时期的《人民时评》也经历了一番寻找和思考,并非所有选题都符合“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的要求,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民时评》近一年来所关注的话题还是记录了社会前进的足迹的。



  人民时评的观点与文风



  《人民时评》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还面临着如何表达观点、把握分寸的问题。也就是人民日报的新闻时评该有怎样的观点与文风?



  人民日报的独特性,决定了新闻时评不管从哪个角度评析新闻事实以及最终产生什么样的个人观点,都会深深打上“人民日报性”。许多人会认为它代表着党报的观点、党报的立场。如何妥善兼顾个性与党性的统一需要极大的智慧。



  报社总编辑张研农对此有很好的论述,他说,《人民时评》要坚持“两个立场”的统一,帮党分忧,为民解忧;坚持“两个视角”的统一,干部视角和平民视角,对干部有帮助,对百姓有作用;坚持“两个特性”的统一,科学是理,艺术是情,要言之成理,述之有情。



  这几个统一,说起来易,写起来难。它要求《人民时评》的观点,出发点有建设性,立足点有大局观,要从服务党和政府工作的全局的高度下笔,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思维出发,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不宜言之过度和语词偏激。



  2005年11月初,一些媒体纷纷报道了浙江台州46岁的外来女工尤国英因重病无钱治疗而被家人活着送进殡仪馆的事情。对于这一突显农民工医疗困境的极端事件,《人民时评》写不写?如果写,应当怎么写?



  回避问题就是回避责任。实际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主张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如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发现这些领域中有碍公平与和谐的症结,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和参考,应当是人民日报的责任。



  11月3日,《人民时评》刊发了《关注尤国英们的看病难》。文章从个案入手理性分析,提出应关注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缝隙中的1亿流动人口的医疗卫生权利,保障这部分人的医疗权益,地方政府责无旁贷。这篇分析文章不因极端之事发极端之言,而是平心静气地提出问题和方案,力争推动事情解决,做到了“平实不平庸,尖锐不尖刻,指出不指责,强调不强加。”,既有针对性又有建设性,既有思想高度也有评论力度,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人民时评的追求



  人民时评的“时”不仅是新闻时效的“时”,也应是“时代”的“时”。观点的产生不能仅仅纠缠于个别事实,而是要放到时代大背景下考量;观点的论述也必须有胸怀大局、推动党和政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是荣毅仁先生的做人原则,也适合于《人民时评》的追求。“择高处立”,是着眼高端,着眼大局,着眼大处;“就平处坐”,是脚踏实地,坚持平民思维、百姓视角、大众容易接受的评述风格;“向宽处行”,是视野宽阔,题材宽泛,言路宽松,道路宽广。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人民时评》已小有所成。《人民时评》在人民网首页有固定链接,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书写了报网互动的新篇章。报业同行称它是“人民日报参与新闻竞争和新闻改进的新举措。”《人民时评》的文章经常被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新民晚报》、《京华时报》、新浪网等媒体转播、转载。



  新闻是易碎品,常被指“只有一天的生命”。时评作为“新闻的伴侣”也常难免昙花一现命运,但诸如司法公正、权力腐败、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问题,即便我们曾经从某个新闻事件入手触及过,问题本身并不会一朝消除,在矛盾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它们还会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同一个历史阶段事件的相似性,让新闻时评有了这样的功能:我们对某个事件所持的观点和思想,能够推动同类事件朝良性方向发展甚至得到解决。这就使时评可以超越新闻那“一天”的生命极限、活在未来的土壤里。



  我们希望,在推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在生活的某一个时段或者时代的某一个切面,我们手下所经历过的这些文字、这些观点和思考,曾经属于一个时代,也回报过那个时代。



  追求比一天更长的生命,以党中央机关报的声音,为社会进步鼓与呼,这是《人民时评》的愿望。(《新闻战线》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