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广告学

YouTube案例

2019-03-26 05:46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案例框架]

  一、内容

  对于视频搜索与分享网站Youtube的SWOT分析

  二、案例来源及选择标准

  (1)案例简介

  YouTube创建于2005年2月,它的创始人是eBay网络支付部门PayPal的三位二十多岁的职员。同惠普、苹果和Google一样,YouTube最初也从一间车库起步。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YouTube很快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目前,用户每天通过YouTube网站观看的视频数量已经超过1亿个。根据一些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YouTube在网络视频市场占有的份额远远超过Google的同类服务。

  (2)选择标准

  2008年中国视频搜索市场规模将超过1亿元,达到1.12亿,比上年增长86.7%。而今年该市场的容量仅为0.23亿。根据艾瑞最新发布的《2006中国视频搜索研究报告》的相关分析,视频搜索市场的快速增长源于该市场盈利模式不断成熟及广告主对视频广告认可程度不断提升。于是我们选择了视频分享与搜索行业最为出色的经营者,Youtube作为案例主体。

  三、适合的课程

  《广告学教程》中“广告媒体的运用”中的章节

  《广告媒体策略》中的“广告媒体特性”中的章节

  《广告媒体策略》中的“品牌媒体投资分析”中的章节

 [对象简介]

  一、Youtube网站基本结构

  1、Homepage:http://www.youtube.com/

  包括视频项目分类,热门搜索,下载排名,注册登陆,时间信息等内容。具体项目如下:

  ·DirectorVideos

图1/director videos

  ·Featuredvideos:焦点视频推荐,让网民能更清楚地了解热点。

图2/featured videos

  ·MemberLogin:用户注册登陆

图3/member login

  ·NewatYouTube:网站更新等

图4/new at youtube

  ·ReadOurBlog:博客资源

图5/read out blog

  ·FeaturedChannels:焦点频道,更简洁方便的链接方式

图6/featured channels

  ·FeaturedCommunities:焦点社区

图7/featured communities

  ·Categories:内容分类,方便用户搜索。

图8/categories

  2、具体项目细分

  网站共分为Videos,Categories,Channels,Community四个主要的项目分支

  ·Videos

  -当日主要视频汇总

  -根据时间、类型、语言等的分类,便于搜索

  ·Categories

  -主要视频类型

  -分类后焦点视频汇总

  ·Channels

  -频道类型

  -本周视频定阅汇总

  ·Community

  -社区类型

  -焦点社区选择

  二、Youtube分享内容

  1、从视频内容上看可分为

  ·体育视频

  ·娱乐、音乐(mv和明星)

  ·搞笑和另类

  ·美女和sex

  具体分类有

  2、从视频类型上看可分为

  ·网友自拍和既定作品

  ·生活小品和特地创作

  [现状综述]

  相关链接:

  “从概念到超级增长”

  共同创始人JawedKarim谈论YouTube的进化史,非常棒的关于YouTube历史和发布的八卦。

  “观察YouTube”

  KristingEdelhauser,AOLSmallBusiness2006年11月

  关于YouTube历史和未来挑战的总结

  “RoelofBotha的Q&A”

  MattMarshall,SiliconBeat,2006年6月1日,对YouTube风险投资商的专访和董事会成员对他们获得成功原因的看法

  YouTube在美国大行其道

  http://tech.sina.com.cn/i/2006-10-24/02251199056.shtml

  美国第一视频网站YouTube:视频让你讲故事

  http://tech.sina.com.cn/i/2006-10-11/07361177605.shtml

  金融时报:YouTube年轻的创始人

  http://tech.sina.com.cn/i/2006-10-17/09011187187.shtml

  (一)企业与品牌背景

  这个神话的开始,是在一次PayPal前员工的聚会上。当时,大家在抱怨很难分享自己拍摄的录像,这件事被在场的3名PayPal雇员,他们包括ChadHurley、台湾留美学生陈士骏(SteveChen)、JawedKarim留意到。到2005年2月,他们三人创建了YouTube。同许多硅谷传奇故事的开头类似,也曾经有过一段“车库里”的经历,但是很快YouTube就走上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

  YouTube最先的想法,是大家可以在上面交换自制的录像。可是从一开始就有人将电视节目和电影的片断贴在上面,YouTube成为了美国免费的录像图书馆,所有的人在上面任意选择他的所爱。它尤其吸引了年轻人的眼光,并几乎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YouTube采用MacromediaFlash技术提供内容,包括影片及电视节目片段,音乐录像带及家居录影等。YouTube的片段可简易地放入个人的blog或其他网站中。YouTube禁止用户上载有版权与色情内容的短片。

  有研究指YouTube的网站流量需求极多,甚至每月需要付大约100万美金的费用,因此在2006年3月,YouTube开始在网站卖广告。

  2006年4月至5月,由香港网民拍摄的短片巴士阿叔令YouTube在香港声名大噪,该片不但吸引很多香港网民进行二次创作,更吸引了本地及外国传媒的报导和注意,自此,香港网民纷纷上传各种各类的短片至YouTube。

  如同其他的提供消费者互联网空间的创业公司一样,YouTube也曾经在争取用户策略上走过弯路。创始人在2005年2月份开始着手建立YouTube并且在2005年5月份推出公共测试版。YouTube一开始时做的就是克隆版的HotOrNot.com(HotOrNot是面向年轻的成人市场的照片评论网站)。However,这个初始的站点只吸引了一些人来玩儿。在2005年6月份YouTube重新设计了站点,主要包括:

  1.创造一个普遍意义上的视频分享平台。

  2.通过提供“相关”内容增加可以看到的视频数量。

  3.鼓励用户之间的交流。

  4.提供可以内嵌在Myspace.com这样的网站中的外链式视频播放器。

  尤其是第四点。当YouTube在MySpace上大量的使用并且引起MySpace经营者的注意的时候,Myspace.com阻止了来自YouTube的视频链接。但不长时间后,MySpace在用户的大量要求下屈服,恢复了对YouTube内容的访问。

  YouTube获得用户的另一关键要素是流行的视频内容以病毒式的分发方式进行传播的频率。根据一名YouTube员工的说法:“一旦流量窜升,大约每两个星期一个视频就将变得极端的流行。不久产生两个超级点击量视频的时间间隔开始缩短。站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发展。”当2005年东南亚tsunami海啸爆发的DV纪录片发布在YouTube上的时候引发了网站的一次流量高峰(链接)。其他流行的片段包括JonStewartoncrossfire(链接)和声名狼藉的JanetJackson的超级碗露乳事件。

  美国知名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的资料显示,2006年7月,有6300万15岁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上过YouTube网,其中1600万人来自美国。7月份,YouTube世界范围的流量平均达620万人次/天;而在美国160万人次/天的平均流量,使其成为第17位最受欢迎的网站。在7月,总共有30亿个录像涌上YouTube,其中不到1/4来自美国。平均每天的9600万个录像里,有2100万个来自美国。这只是一个估计的数字,实际上在7月里,YouTube每天的录像流量已经超过1亿。曾几何时,搜索被说成了“Google一下”;而今在美国,当人们想如看电视那样上网观看视频画面时,他(她)或许会说:“YouTube一下”。《华尔街日报》甚至报道说,今年的美国中期选举被称为首届“YouTube选举”,因为政治家在上面张贴了竞争对手们不太雅观的视频:使用种族隔离语言或在重要的会议上打瞌睡,等等。

  2006年9月18日,互联网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和华纳唱片共同宣布,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在YouTube上发布华纳唱片的音乐录影内容。这些音乐录影内容包括音乐电视、幕后花絮、艺人访谈和其他特别节目。另外,众多喜欢上YouTube的业余视频制作爱好者也能合法运用华纳唱片的音乐库中的资源来为自己上传的影像文件配乐。在版权管理方面,YouTube计划建立一套内容识别及版税申报系统,以更好地识别视频内容--诸如麦当娜最新的音乐电视等,并分配支付给艺人的版权费用。该系统将于今年年底上线,华纳唱片可以通过此套系统把版权内容的使用权授予YouTube的用户。华纳唱片和YouTube将分享视频播放所带来的广告收入。

  2006年9月25日,为了澄清原先公告可能引发的误解,YouTube公布了一份与华纳唱片达成协议的新闻稿修正版,这一举动着重反映出识别版权内容存在的巨大难度。在这份更新版的声明中,YouTube称不久将推出的音频识别技术将预防网友重新上传之前按版权人要求已被移除的作品,而非像许多人设想的那样:自动识别发布内容中是否包含受版权保护的素材。

  HitWise统计公司的数据显示,在被Google收购前,YouTube占有互联网视频市场46%的份额,MySpace有23%,Google则为11%。当世界上有什么事情发生时,YouTube已成为美国人上网观看视频必不可少的第一站。YouTube至2006年已有4000万条短片,每天吸引600万人浏览,在成立后的短短15个月,已超越MSNVideo与GoogleVideo等竞争对手,成为本世纪最多人浏览的网站。

  2006年10月,YouTube首页的显著位置上有一段来自创始人查德·赫利(ChadHurley)和斯蒂夫·陈(SteveChen)的视频,在这段视频里,两人告诉外界,他们已经将网站出售给了Google(Nasdaq:GOOG)。就在当天Google也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Google公司以十六点五亿美元收构了youtube网站。这是2006年互联网公司的最大退出,也是Google到现在为止最贵的一笔收购。

  在被Google收购之后,YouTube的主要创始人和主要投资人均从这一交易中收获巨大。据估计其最主要的风险投资商红杉资本有可能从中获利4.8亿美元。而其主要创始人也借此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下面是一些YouTube被收购时值得注意的数据:

  互联网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网站

  日均超过一亿次视频浏览次数

  日均65000个新上传视频

  每月超过1300万独立浏览者。每个用户平均在YouTube上驻足30分钟并且上传者自己也都是熟客。

  互联网上58%的视频观看都是通过YouTube进行

  消耗了美国互联网总体带宽的20%到30%

  广泛的用户分布,当然最大的使用人群是18岁到35岁

  computers则向我们展示了YouTube另外一些更惊人的数据:

  查德·赫利在之前曾一直坚持,YouTube是非卖品,在他看来IPO才是可以被接受的选择。在将公司出售之后的电话沟通会上,查德·赫利强调,他此前做出这样的表示,是因为想保持公司的独立发展,而在出售给Google之后,YouTube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独立性,而且借助Google的资源,YouTube可以更快地成为一个新的媒体平台。

  在宣布被Google收购的当天,YouTube同时宣布同索尼新力、华纳音乐集团、环球音乐集团以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内容巨头达成合作,解除市场对内容供应商可能追究侵权内容而升高法律行动的疑虑,成为这些内容企业的传播渠道。

  YouTube的价值变化曲线图

  http://www.123pinpai.com/trend.swf?q=YouTube

  YouTube为何成功:

  使用方便YouTube将这一点放在很优先的位置上,目的就是让用户上传自己的视频文件,以及观看别人的视频文件的过程变得非常简单。用户无需为上传视频文件而安装软件,也无需以网站兼容的格式为自己视频文件编码。YouTube首席执行官查德o赫尔利(ChadHurley)表示:“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验,人们可以上传视频文件,而我们也可以照看他们的作品。”

  科技领先YouTube是首批将所有视频转化为统一格式的网站之一,其使用的格式可以用无所不在的Flash播放器播放。此举消除了浏览者因没有最新版微软(Microsoft)、RealNetworks或苹果(Apple)的播放器而遭遇的窘境。这使博客(blogger)和其它人很容易从YouTube上抓取一个视频片断,并放置在自己的网页上,从而扩大了其视频内容的观众圈。

  用户主导YouTube让用户决定哪些视频文件值得观看。“过去,其它视频网站总是自己决定社区中什么东西最有趣。”赫尔利表示,“决定什么最有趣的应该是社区用户,所以,那些内容将升至最显要的位置。”


案例分析

  (二)行业与市场发展动态

  美国市场则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端倪。

  一部大约6分钟的短片《巴士阿叔》在网上传播开来之后,点击率居然超过700万,

  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国,甚至引起了美联社、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等世界著名媒体的关注。这样的影响力足以与曾经火爆一时的“木子美”等博客事件相匹敌,这绝非偶然的热点,类似的由视频引发的热点事件还有“馒头血案”、“后舍男孩”等。这些引发广泛影响的事件的背景是在博客热潮之后视频分享网站的崛起。

  网络视频的传播过程及方式

  视频是基于流媒体技术上文、图、声、像四者的结合,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这种视听结合的连续影音传播方式是迄今我们所知最高级的。另外,它的P2P(persontoperson)模式,使其传播优势更加明显。

  网络视频传播状态基于流媒体技术,在播放前只将部分内容缓存,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在数据流传送的同时,用户可在计算机上利用相应的播放器或其它的硬件、软件对压缩的动画、视音频等流式多媒体文件解压后进行播放,这样就节省了下载等待时间和存储空间,使时延大大减少,而多媒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下载。与平面媒体不同,视频媒介边下载边播放,最大特点在于互动性,这也是互联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通过注册,人们便可以以一个创建的身份上线,凭此身份共享或者发布视频,浏览其他用户视频节目,发表对节目的意见,添加好友,订阅感兴趣的频道和节目,同样,用户也能把自己制作的视频传到网络平台上共享。加入群(group)后,还能一起讨论某些影片的各种话题。YouTube有强大的分类搜索功能,可以通过mostrecent(最近)、toprated(评价最高)、mostdiscussed(议论最多)、topfavorites(最喜爱)、recentlyfeatured(新近特色)浏览,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浏览thisweek(本周)、thismonth(本月)、alltime(全部时间),还可以根据categories(分类)观看,YouTube同时提供活跃的频道和活跃的群供用户参考。人们可以用文字或视频新建回复,在网络视频网站上,用户之间的多向交流以及用户的双向选择使之形成一个可操纵的良性互动圈。

  视频媒介的功能形态特征

  1、用户互动,多项交流

  传统的媒介在编、读之间实现单项交流,而视频媒介可以单向、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交流。YouTube编者和读者之间的回复便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用户利用文字视频可新建对发布者的回复,也可以就回复进行回复,另外,观看者的回复也为该节目造势,有较高的争议率的节目的点击率也往往高调飙升。

  2、自媒体化

  自媒体一词来自英文的组合(we-media),即我们的媒体。自媒体的概念是数字时代对传媒的重新定义,大众从单纯受众变为媒介主体。这种网络平台不只是传统观看模式在网络上的延伸,更是公众广泛参与的“自媒体”,它不但做到了读者订阅网页个性化,而且邀请公众共同构建媒体平台。原创的高度自我表达和高的自由度(只要注册便可上传以及无限下载共享),拥有YouTube账户的用户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自办媒体库,受众成员主动选择自己所偏好的媒介内容信息,强调了受众主体的地位和受众对媒介内容选择的内在动力。YouTube上的原创作品格外受追捧。

  3、群组织化结构

  群(Group)是在网络上有着相同视频兴趣倾向的网民的集合。YouTube通过目标锁定(targeting)识别特定受众群,并通过有效的可行途径影响他们,发掘、培养他们的兴趣点。令人感兴趣的内容能吸引受众,而受众的不断支持、回复、上传又能产生良好的内容。一传一受的交互方式,促进了群组织的形成,同样也是由于人们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和组织感的需要,使群组织最大程度地发挥力量。

  4、娱乐化

  现实社会巨大的压力往往使人寻找娱乐节目以宣泄,以娱乐为旗帜的YouTube便是得益于此。它提供轻松有趣的艺术、喜剧、音乐、旅游、动物、汽车等分类视频,YouTube的受众面极为广泛,社会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大众喜欢娱乐,网民结构的大众化也是娱乐成为活跃力量的重要原因。

  5、非权威性、低门槛

  与同样以娱乐功能为主的电视相比,电视的娱乐节目制作有一整套接受过专业培训,有良好素质的节目制作班子,在基于分工协调的管理体系上运作,而且其节目往往代表了本台的形象和立场,并能通过较高的收视率吸引广告商。网络视频节目制作者分散,水平参差不齐,节目的上传仅仅代表个人行为,并不与发布网站的舆论形象挂钩,因而不具有权威性。

  任何需要费力学习的功能都只会吸引一小部分用户,而YouTube网络视频制作与上传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只要有一台接入因特网的电脑和一台摄像机或一个摄像头,及一些简单的操作,人们便可上传节目。就观看过程来说,YouTube是首批将所有视频转化为统一格式的网站之一,它可以使用无所不在的flash作为播放器播放,此举消除了浏览者因没有最新版微软(Microsoft)、RealNetworks或苹果(Apple)的播放器而遭遇的窘境。这使博客(blogger)和其他人很容易从YouTube上抓取一个视频片断,并放置在自己的网页上,从而扩大了其视频内容的观众圈。

  2006年被称为视频元年。视频网站在国外发展得较为成熟,由YouTube所带来的视频热潮,已被众多资本推至巅峰。

  8月初,Sony娱乐耗资6500美元买下了另一视频分享社区grouper.com.此前,维亚康姆、ABC、ESPN、《新闻周刊》等国外传统媒体,也陆续在其网站上推出了视频服务。

  9月19日,微软开始测试其网络视频共享服务Soapbox,希望籍此挑战YouTube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2006年10月,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再次引发轰动。

  根据comScore的数据,美国视频网站的前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Yahoo(23.0%)、FoxInterractive(22.8%)、YouTube(20.5%)。

  我国视频网站发展情况:

  国内投资视频的热度丝毫不亚于国外。从YouTube概念兴起至今不过两年多时间,国内已涌现出土豆网、中国播客网、六间房(6room)等近200多家视频分享网站。从ChinaVenture的调查数据来看,2003年至今,中国境内有16家网络视频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融资总金额将近1亿美元。有业内人士称,这个统计远少于实际情况,还有一些民间资本和未经公布的投资公司也进入了该领域,时间主要集中在2005和2006年。

  即便在“泡沫论”和“局部拥堵论”大行其道的2006年下半年,依然有数只资金进入,这说明了资本对该领域的信心没有被舆论左右。这包括2006年11月我乐网(56.com)获得数百万美元资金、晨兴对泥巴网(neebaa.com)120万美元投资,2006年12月SutterHillVentures、FarallonCapitalManagement、成为创业对优酷(yoqoo.com)的1200万美元投资。

  去年,百度、雅虎中国等通用搜索网站也在瞄准这一领域。而国际知名视频搜索网站 x的“中国兄弟”OpenV网站的出现,更是引起了诸多媒体的注意。

  《2006年中国网络视频研究报告》中指出,至2010年,中国网络的视频市场整体收益将有望达到34亿元。

  从暴风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我国视频分享类网站还未进入洗牌阶段,未来格局远远没有确定。在所有受调查的视频分享类网站中,没有一家占有率超过15%。其中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土豆网(tudou.com),也仅有9%的份额。

  显然,2007年,对于多数视频站点,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现在融到的钱几乎会花光,到时候会有一大批退出,只留下少数几个强势者。将这个结果与暴风数据的结果做个对比,暴风调查结果的前三位分别是土豆网(tudou.com,9%)、我乐网(56.com,7%)、看客网(lookev.com,7%),累计仅为23%的份额--正好与美国市场排名第一的Yahoo相当。也就是说,中国微视频市场还远没有到定局的时候,而中国视频网站各阶层分析

  一:门户网站视频是门户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其战略性领地。

  二:搜索引擎GOOGLE收购YOUTUBE只是第一步,理由和门户类似

  三:分众传媒无线和互联网是江南春扩张的必然延伸,而视频和地域则是其核心

  四:SPSP曾拯救了互联网,现在互联网则将拯救SP。而可以扮演救星的一个角色就是3G到来时的视频。

  五:媒体播放器以暴风影音为代表的媒体播放器已经从事实上战胜了微软的MEDIAPLAY和国外的REALPLAY,视频软件的互联网是远比互联网视频更为强大的对手

  六:P2P网站和媒体播放器一样,用户是这些网站竞争力的核心

  七:视频分享网站在视频网站这个竞争格局里,视频分享网站是目前最为风光的,但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却是最没有希望的,其前途就是被1、2、3、4收购,或者死亡。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日前发布的《Netmeasure2007中国网络视频媒介受众测量报告》显示,播客/视频分享发展呈现原创内容会逐步增多,市场重新洗牌,内容服务垂直化,与传统媒体融合四大趋势。

  趋势一:原创内容会逐步增多

  超女的火爆及网络造星的兴起极大刺激了用户追求个性的心态,同时,DV、摄相头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也为网络视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预见随着用户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原创视频内容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这也正是播客/视频分享类网站的核心价值所在。

  趋势二:市场重新洗牌

  众多网站一窝蜂的争相开展视频分享服务为行业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网站之间内容同质化、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突出,在目前盈利模式还未成熟的条件下,大部分播客/视频分享类网站将难以维持经营,不久市场将由数家行业领导者所控制。

  趋势三:内容服务垂直化

  平台运营商通过阶段性运营经验和对用户习惯的掌握,加上对自有优势资源的分析,一定会细化用户需求,提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细分产品及平台,这对提高用户粘性至关重要,也为广告主的广告“精准”投放提供便利。

  趋势四: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加强合作渠道建立、促进与传统媒体和行业的融合是视频分享类平台发展的重要方向,更多的合作渠道和更多样化的产业环境均为其业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网络视频分享平台的商业模式预测

  艾瑞分析认为:随着视频分享平台的发展,未来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将可能出现以下四种商业模式。

  1.网络广告:网络广告将是视频分享行业最有可能实现的商业模式。根据视频分享行业特点,除传统的品牌图形广告、固定文字链、富媒体等网页广告形式外,插片视频广告将是能够吸引广告主的重要资源之一。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国内BOBO网对Heavy商业模式的借鉴。BOBO网前身是音频播客类网站,在音频播客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用户资源。

  2.移动增值服务:随着视频分享行业与3G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有可能出现产业链融合,实现互联网服务与移动增值服务的结合。如:土豆网与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也正是为3G时代的来临做好准备。

  3.优质内容出让播放权:如:从胡戈、后舍男孩的网络作品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从而得到专业内容制作机构和公司的重视来看,此处的市场具备可挖掘空间。

  4.优质内容收费观看:如:优酷网与《夜宴》的合作,网民从10月1日开始可通过优酷网在线上收看《夜宴》,价格10元,优酷网和发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艾瑞分析认为,目前主要以视频贴片广告形式为主,随网3G时代到来,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完善,会有更多的盈利模式出现。

  (三)主要竞争状况

  主要竞争者状况:

  1.土豆网

  作为国内最早兴起的视频网站之一,土豆网拥有最大数量的用户。其媒介传播方式主要为用户自主上传及推荐视频,是标准的web2.0所倡导的用户提供内容模式。建立了官方栏目“播客风暴”,主要定位为网络红人的炒作,热点话题讨论等。除“播客风暴”之外,其他视频内容版权无明确限定。

  预计未来走向:继续延续用户自主提供内容的模式,以优质服务和高参与度的用户体验方式留住用户,吸引风投进行融资,盈利模式不明确。

  2.爆米花、56、5show

  原创以翻唱搞笑为主,配有简单容易上手的视频制作与编辑教程。用户可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个人秀节目上传。定位于草根文化。由于国内原创作品稀缺,dodolook、后舍男孩等网络红人的走红模式早已司空见惯。后来者的作品受关注程度不高,想要形成固定的圈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预计未来走向:继续打视频教程牌吸引用户录制和参与,但由于在线视频编辑的简易和草根等因素使得视频的关注度受限,于传播学角度来看,预期传播信息内容与效果不成正比,在视频行业高成本的带宽限制条件下,获得风险投资之外,亟需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来改善用户关注度,形成真正的“圈子”气候。

  3.以sina播客为代表的各门户网站播客频道

  作为门户站,sina播客频道与娱乐热点、名人效应密切结合。与其说sina播客是视频网站,毋宁说是和sina娱乐、sina博客所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娱乐资讯及名人动态。从其首页内容推荐也不难看出,其定位策划与博客基本一致。

  门户网站的播客频道并不单单起到内容传播的作用,而是需要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部分来看待。为了使受众在第一时间内更直观地看到相关新闻动态,视频的表现形式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样的条件下,门户网站的号召力和知名度当然是个必要条件。总体上说,各门户站的播客频道仍然是以官方引导受众关注为基本要素,难以形成明确的忠实度高的“圈子”模式(sina主推的博客是明证:至目前为止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圈子忠实度高,其他的难以形成气候)

  4.BOBO网

  作为国内视频行业的一个另类,BOBO网从开始策划时起就奠定了官方推荐与用户圈子并存的两种传播机制。一方面用户能够有倾向性地高效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精心推荐的精品版权节目,另一方面又能够自主创作和上传视频。满足了受众的全方位诉求。

  而官方媒体精美的广告设计,使受众获得极大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在传播领域也具备相当大的突破:将所有需要表达的信息组成元素通过图片的组织方式表现,完成了优质的读者阅读行为模式体验。

  未来走向: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广告表现形式来提供受众所需的生活信息,精选热点节目,完全满足受众了解外界信息的心理诉求,拥有版权的优质节目将带给受众非一般的观看体验。另外个人上传视频及根据个人喜好推荐,易形成有影响力的圈子。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来关注和参与。

  相关对比:

  图9/YouTube、MySpace和Blogger日访问量对比图

  图10/GoogleVideo不敌Youtube?

图11/用户访问频率

  数据源于专门进行互联网流量监测的美国公司Compete.com

  访问量上,Youtube自一月到八月增长了486%,而同期GoogleVideo增长是279%。显然,Youtube增速大大快于Google

  Video。

  从用户访问的频率看,Youtube领先于GoogleVideo。

  对比用户停留的时间,Youtube也占据上风。

  于是,Compete分析师得出一个结论:GoogleVideo不敌Youtube(Google

  VideoisnomatchforYouTube!)

  MorepeoplevisitYouTube,theycomebacktothesitemoreoften,andspendmoretimeonthesiteeachtimetheyvisit.Thatisacertifiabletriplewhammyandaknockoutpunchrolledintoone.ThewinnerofthisbattleisclearlyYouTubebyamile,andthensome!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在证明Google收购Youtube的正确性--至少到目前是这样。

  YouTube,一个由三个PayPal的前员工在2005年创建的video站点,占整个美国网上视频观看总数的60%多。GoogleVideo的份额则小得不值一提(GoogleVideo链接到Google.com之后情况有所改观)。为什么会这样?

  1.YouTube被认为是一个Video站点,Google是一个包括Video部分的搜索引擎。此外,GoogleVideo失望在两点:首先它只是提供TV影片的搜索而并不经营Video,其次它是一个需要软件(VideoLAN的一种版本)来播放影片的站点。

  2.YouTube则更加开放:它显示影片观看的次数,提供指向影片的链接,这样你对一个影片可以有更好的了解。Google则仅向上传者提供影片观看次数。

  3.YouTube更关注社区:你可以新建回复,也可以回复别人的回复(youcouldpostcommentsfromthebeginning,youcanpostvideoresponsesandreplies.)。

  4.YoTube让你珍藏某些影片,这样你可以很容易查看同一个影片。Google则让你在搜索历史里找到该影片并把它加到书签里,这太麻烦了。

  5.你可以在YouTube里创建播放列表,并且共享它们,同时它还提供可供订阅的频道(channels)。GoogleVideo的播放列表仅是搜索结果的派生。

  6.在YouTube,你可以成为一个小组的成员,一起讨论关于某些影片的各种话题。这些影片则只是一个话题的引线。

  7.YouTube让人们创建一个线上身份,这样它更接近一个社会网络。你可以向其他用户发送信息,添加好友,订阅他们的珍藏影片。

  8.受欢迎往往并不意味着伟大。YouTube提供最高评价的和有争议的影片列表。知道一个影片有有3000访问量,500个绝妙的评价,这种感觉让人安心(It‘sreassuringtoknowthatavideohas500excellentratingsfrom3000views)。

  9.YouTube提供更好的搜索。你可以按访问量、评价、播放列表和频道里的搜索量来排序结果。

  10.YouTube提供大量free音乐、影片和TV秀,它们没有法律版权。Google更倾向去除版权保护的内容,同时贩卖收费影片。故而YouTube的形象更为叛逆。

  (四)使用者/消费者特征

  受众分析:

  以youtube为代表的视频网站受众遍及各个年龄层,但据调查显示,主要还是集中在18到35岁这一区间,这一人群的特点是:

  有上网习惯,网络已经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熟悉网络,见证了网络从dos系统到操作视窗化,搜索引擎、聊天软件、博客到视频分享的飞速发展过程,是互联网的中度或重度接触者

  年轻,有活力,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接受速度快,习惯了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充斥,不满足于平面静止的文字图片,需要大量更新鲜得多感官刺激。

  有个性,乐于表达,自我意识强,带有叛逆精神,打破条条框框,崇尚个体自由发展,不迷信权威甚至可以反抗权威。自设话语,乐于加入草根阶级狂欢。

  群体传播力强,以迅速形成群体文化,是当代潮流的主宰者、引领者。

  (五)相关对比

附录

[当前问题]

  (一)技术问题

  (二)盗版问题

  先来看其版权问题。自推出一年来,YouTube一直深受版权问题困扰,因为很多用户时常在上面发布受版权保护的内容,包括知名艺术家制作的视频音乐和影像,因此,YouTube受到了严格的检查,而一旦被确定侵权的内容一经发现都会立即被YouTube卸载。但是,被YouTube卸载的所有涉及版权的内容却也大多数是专业制作的内容,也就是说被其卸载的内容一般是比较精彩的能够为其真正贡献流量的内容,而剩下的影片都是“几近乏味”的内容。如此,则矛盾产生了:若YouTube选择不被官司缠身,就必须大量卸载具有版权内容的精彩作品,而这势必造成网站流量的急剧下降,也必将造成大量用户流失景况的发生;若YouTube选择保持高质量的影像作品的存在,则又必须面临着侵权的指控。而一旦遭受指控,以国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来说,YouTube败诉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一旦被诉,就会具有连锁反应,势必被多家公司追诉。

  YouTube的版权风险在哪?YouTube只是提供了上载视频的技术和空间,涉及版权问题的视频作品都是由用户自己自行上载的,YouTube是否就需要背负侵权的责任呢?按照过往美国判例,YouTube一旦遭遇诉讼,在现行版权体系下败诉是不可避免的。

  从唱片业与Napster的官司到美国MGMStudio(米高梅电影制片公司)诉Grokster和StreamCast软件公司的官司,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版权人的胜诉而告终。特别是在后一个案件中,屡经波折,其中的两个审理法院都认为,许多用户利用P2P软件进行版权侵权,但也可以利用P2P软件来交换没有版权问题的作品,因此不能推定被告提供P2P软件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进行版权侵权,所以不能要求其承担“帮助侵权责任”。同时P2P软件在提供之后,就无法再阻止他人使用该软件进行版权侵权了,也没有任何监督用户行为的权利和能力了。但最终在去年6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撤销了一审和二审法院的判决意见,要求被告Grokster和StreamCast承担协助侵权责任。其认为被告提供技术服务的行为存在明显的主观恶意,“通过对被告明确的示意及其采取的积极行动的考察,发现其有鼓励侵权的意图,那么被告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促进对其产品的使用来侵犯版权。在这种情况下,被告就应该为第三人使用其产品而导致的侵权活动承担责任,而不用考虑产品的合法用途。”YouTube上的侵权作品的大量存在也会让YouTube与Napster、Grokster、StreamCast一样难逃“帮助侵权责任”,仅仅靠主动识别删除少量盗版作品是不够的。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将这种版权风险强加在YouTube身上。版权风险不是YouTube一家在线视频网站所碰到的独有问题,而是整个产业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不仅仅YouTube,MySpace、Google的GoogleVideo以及我国国内的诸多视频网站都普遍存在版权问题。同时,在线视频市场的迅猛发展,YouTube的走红,说明了这一市场需求及良好前景。在线视频的发展必定要化解所存在的版权风险。

  Napster的倒下,迎来了苹果iTunes的火爆;Grokster等的败诉,换来了BT和emule的思变。在线视频市场发展初期,少不了版权问题,但“瑕不掩瑜”,宽带的发展滋生了网民对在线视频的需求。在线视频网站必定会想法去化解所存在的版权风险,正如YouTube在开发有助于识别和封杀盗版内容的技术是一招,与版权人合作取得版权许可将也是在线视频网站可以考虑走的另一条路。其实,与唱片、电影公司等版权人合作,推出正版在线视频,并不是收费一条路。不久前SpiralFrog在在线音乐市场就想通过免费策略来击败iTunes,其采用与唱片公司广告分成的办法来获得唱片公司提供的正版音乐。相对于SpiralFrog,YouTube等已经获得了巨大流量,其提供这种合作模式更能够获得版权人的青睐。

  (三)盈利问题

  到目前为止,视频共享仍是一项高投入、低利润、不赢利的业务。YouTube每月的投入为90万到150万美元,绝大部分的投入交给了服务器提供商和宽带提供商手中。而且,由于YouTube正在解决盗版视频的问题,如果面临法律起诉,其成本会进一步上涨。因此,探索盈利模式也是YouTube的当务之急。广告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盈利模式,但是,由于害怕用户不接受广告从而导致用户的流失,因此,YouTube的创始人ChadHurley和SteveChen对广告业务既不正面回应,也不急于推行。可以说,盈利模式问题不独是YouTube的问题,而是所有的Web2.0网站都必须考虑、并为之继续探索的问题,但这个探索的时间到底有多久,恐怕还没有一个人心里有底,也许就在明天,也许即使是倒在互联网泡沫里也还找不到。

  收购YouTube将有助于Google的网络视频服务发展,能使Google立即登上网络视频的顶峰。根据市场调研公司Hitwise今年8月的统计数据显示,YouTube已占据了美国在线视频网站流量46%的份额,而MySpace的市场份额仅为23%,GoogleVideo的份额仅为10%。另外,根据YouTube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每日用户在线观看短片的次数已突破1亿次,而日上传视频文件的数量也已超过6.5万份。正是如此,因此很多人认为,YouTube已经是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其品牌价值并不亚于Google、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公司,另外,随着YouTube日益大众化,Google收购YouTube能确保其基础设施跟上发展速度。

  至于盈利模式,虽然Google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YouTube找到盈利模式,但是以Google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来看,其并不急于让YouTube盈利,这就让其有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而且即使互联网泡沫真的会到来,有了Google这个大靠山,YouTube也比较容易渡过难关。

[针对问题的方向新探讨——突破方向]

  (一)版权解决方案

  法律是平衡权利人和社会利益

  知识产权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科学性、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们要保护知识产权,又要保护权利人与社会利益平衡。如果过度地保护权利人的个体利益,将伤害了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第四大媒体,不仅涵盖了传统媒体的共性,并且正以其技术上的优势极大地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数字时代,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已经落后与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因为其巨大的保护成本,更是因为网络发展的迫切需要和人们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应当重新审视权利人和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限制,并意识到网络对我们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不要给网络服务商以过大的生存压力。在合理考虑网络服务商利益基础上,充分保护互联网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保护著作权人的同时,也应同时保护好社会公共利益,力求找寻相互的平衡点

  互联网行业寻求合作模式

  互联网版权保护的关键问题是惩罚最终的责任者,而不是株连的方式。信息提供者到底承担什么责任?很难实现找到最终的侵权者,转而把目光对准的网络信息服务商。如果,这样“抓大放小”继续,将呈现无状状态。2、技术上实现的问题,互联网信息巨大过了量,不能以传统的媒体要求网络媒。

  版权公司与电信运营商积极配合

  利用搜索优势,与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共同合作,朝更良性发展。

  与原创及版权拥有者达成协议

  (二)盈利模式

  网站盈利模式一:在线广告

  广告商建立的视频渠道,或是在YouTube的主页上放置视频内容。

  最主要最常见的网络在线盈利模式,国内做的较好的是新浪(www.sina.com.cn)、搜狐(www.sohu.com)、网易(www.163.com)等门户网站(包括行业门户)。大多个人网站的盈利模式也是采用这种方式,靠挂别人的广告生存。

  新兴的在线短视频网站,通过影音载入前后的等待时间播放广告主的在线广告。

  同时还可以在视频中穿插嵌入式广告

  网站盈利模式二:歌曲、影视下载、短信发送、电子杂志订阅等电信增值形式

  将网站上的歌曲视频等下载到手机上收取用户费用

  网站盈利模式三:通过网站销售商品通过视频来宣传影视以及唱片等进而代理销售

  网站盈利模式四:注册会员收费,提供与免费会员差异化的服务

  网站盈利模式五:将视频信息整合购买其版权然后打包销售给生产厂商(电影公司)将半成品制作成成品。

 [新媒介时代的Youtube发展]


  网络新时代:YouTube撕下Web2.0标签


  Google通过收购Youtube,第一次将新兴的Web2.0企业价值定格在了10亿美元以上,中国的Web2.0们也随之心潮澎湃起来。


  18个月,16.5亿美元!


  这就是贴在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身上的最新标签。


  “网络视频将是互联网下一个爆发性增长点,Google和YouTube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并购金额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悠视网(UUSee)创始人兼CEO李竹看来,Google收购YouTube将大大加快网络视频广告市场的发展速度,“网络巨头的推进对视频互联网产业链的成熟是件好事情。”事实上,由于有了Google-YouTube天价收购案作为佐证,国内一些正在进行第二轮融资的Web2.0网站甚至把自己的估值抬高到了9位数(1亿美元以上)。


  但是中国Web2.0的黄金时代,真的那么快就要到来了?


  天合之作


  商业价值上的互补是任何一桩成功并购案例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任何一家企业价值的确定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商业环境,“YouTube也不例外”。


  “通过收购YouTube,Google将获得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及其创造的大量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简称UGC),并迅速形成在视频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得巨额创业资本支持的视频互联网企业-悠视网的领军人物,李竹更加关注YouTube能够从并购案当中获取的价值,“Google强大的广告销售渠道,将有助于YouTube避免由于商业模式的缺陷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将有助于解决一直困扰YouTube的版权问题。”


  跟中国创业者的观望相比,美国投资人纷纷用自己手中的美元为Google的收购行动投票。经过一周的徘徊后,10月18日,Google股价开始了一轮近乎疯狂的登峰运动。10月25日,Google股价最高攀登到了488.5美元,这也是GoogleIPO以来达到的最高价位,按照当日每股收盘价486.6美元计算,Google的市值超过了1480亿美元。


  “从访问量角度来看,YouTube显然非常具有价值。”Oppenheimer分析师扎洛维奇认为,由于YouTube占有在线视频市场大约50%的份额(加上GoogleVideo,他们合计将占有将近60%的访问量),“16.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符合互联网企业的价值。”


  撕下Web2.0的标签


  “到目前为止,MySpace卖给了新闻集团,YouTube卖给了Google,据说Facebook也可能要卖给雅虎。Web2.0的领军企业纷纷被收购,对Web2.0浪潮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总结。”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在自己的博客里用“胖女人已经开始唱歌了”(歌剧的结尾往往都是胖女人出场飚高音)来形容Web2.0企业的结局。Google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的确算得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但还不是整个Web2.0故事的结局。而且,这个发生在美国的标志性事件,并不能反映出中国Web2.0企业的现状。


  进入2006年,融资、转型、裁员似乎已经成了描述中国Web2.0企业生存状态的关键词。Web2.0这个在2005年还有些“江湖英雄”味道的词汇转眼间已经被披上了一层负面色彩。“中国Web2.0企业几乎犯了一个通病:把一个概念、工具捧成了商业模式,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李竹在分析中国Web2.0企业现状时指出,“Web2.0是一种创新型的工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还远没有大到可以独立成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程度。”


  Web2.0提出了视频和文字内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新方式,因此在增加用户黏性和互动等方面是一种比较好的工具和元素,但是要独立成一种商业模式还是需要摸索的。李竹的理由在于Myspace、YouTube等以Web2.0为主要特征的网站,模式尚未被验证,“收购方看中的是其高黏性用户的价值”截至2006年10月,YouTube用户数已经超过了5000万,但是和其他类型的Web2.0网站一样,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如何把流量变现?”


  遭遇三重门


  创建伊始,YouTube在获得一片赞扬与惊讶声的同时,也一直备受质疑,焦点主要集中在版权、商业模式、宽带成本等3个方面。相比之下,中国版的YouTube们面临的挑战则要来得更早一些。由于未来视频互联网企业的主要收入都将来源于广告,因此流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扎洛维奇看来,“流量在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性,就好比地段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地位。”但是由于中国UGC的质量跟美国UGC的质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在中国,UGC不大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吸引流量的主要拉动力(详情请参阅本刊2006年第32期《新视频时代-资本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机构的内容就成了中国视频互联网企业一种非常重要的替代性选择。不幸的是,视频时代互联网企业的命比起图文时代的新浪、搜狐、网易们就要差多了。通过精巧的协议设计,新浪们不但可以免费从传统媒体那里获取内容资源,更有甚者还常常要求“独家供稿”。


  以UUSee为例,2006年,其预计用于从视频内容提供商购买版权的支出在百万美元级别,“将来如果采用直接购买的方式的话,一年需要几百万美元。”这样的投入相对于UUSee千万美元的融资额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目前,UUSee主要采用的还是跟内容提供商分成的方式,内容运营商一般要拿走收入的30%到50%。


  同时,由于没有哪一家视频互联网企业能够拒绝直接或者间接从用户中产生的内容(尽管比例可能会不同),因此政策监管风险是任何一个真正想做事情的创业者都不可能忽视的。


  谁是买家?


  即便中国的YouTube们通过种种方式(甚至大量涉嫌色情的内容)把流量做上去了,但真的就能够像美国的YouTube那样卖出个好价钱吗?“我相信至少新浪是不会花2亿美元去买一个中国的什么YouTube的。”说这话的新浪董事林欣禾的另一身份是DCM普通合伙人。作为投资人,林欣禾在看到国内一些Web2.0网站把自己的估值推向了9位数后有些担忧地表示,“对于这么高估值的企业,即使有投资人冒险把钱放进去了,将来如何退出肯定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并购市场的境况还不如IPO市场:中国市场上向来就缺乏像Google这样的大买家。很难想象新浪这样一个市值只有十多亿美元的企业会花上几亿美元去购买一个只有流量没有收入的中国版YouTube。Web2.0的信徒们或许会举出雅虎10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40%股份这样的例子作为证据,但是请别忘了阿里巴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创新者而非纯粹的模仿者。更何况在此之前,雅虎还有过透过旗下的雅虎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出资1.2亿美元(上限,后来的实际成交价格为9000多万美元)收购香港3721这样很难算得上成功的经历。


  其实,由于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并且短期内也很难清晰,国内Web2.0网站中的大多数会像2000年时众多互联网先驱者一样纷纷倒下。“未来,失去了资本支撑的Web2.0们处境可能比2000年的互联网还要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