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公共关系

互联网语境下的时空观:以“甘肃校车事件”为个案

2019-04-24 08:55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时40分,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黄色金杯面包车),搭载幼儿及司机教师共64人(车辆限载9人),由西向东行至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翻斗运煤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校车司机1人、幼儿4人),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死亡15人(幼儿教师1人、幼儿15人),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

2011年11月16日下午,甘肃省庆阳市委宣传部通报了榆林子镇幼儿园校车事故,确认已经造成20人死亡,在死者中,有这辆校车的司机和带队老师,其余18人和伤者都是4至6岁的幼童。该校车相关手续合法,但核载9人,实载64人,属严重超载。当地已经组成专门调查组,将彻查事故原因,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案例讨论

1、以“甘肃“甘肃校车事件”为例,分析在互联网语境下时空格局的特征与影响。

2、详述互联网时代影响共同体形成的因素和共同体的特征。

3、在灾难性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如何及时应对?


案例分析

过度的变革速度孤立了已经支离破碎的个体。在光速般的快速变革中,人们没有目标、目的和身份。他不过是数据银行中的一项——仅仅只是软件,且易被遗忘——充满愤恨。

---Marshall McLuhan. Sohail Inayatullah and Milojevic. 1999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的变革,当互联网越来越普及时,人类原本的生活世界与互联网建构的虚拟世界已密不可分。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个体的存在形式、群体的组织方式,打破了空间隔离,而且再造了人类传统的记忆机制,创造出一个连接每一个网民头脑的的巨大储存器。也许,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互联网已经重构了一个全新的、异于以往的时空格局。

2011年11月16日,甘肃校车事故,此刻,依然留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即便远在山水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置身现场”,鲜花默哀;当一丝丝、一点点的细节被勾勒,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又在眼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你我与他者的相遇,都在上演。

一、事件梗概

(一)甘肃校车事故过程简述

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时40分,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黄色金杯面包车),搭载幼儿及司机教师共64人(车辆限载9人),由西向东行至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翻斗运煤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校车司机1人、幼儿4人),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死亡15人(幼儿教师1人、幼儿15人),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

2011年11月16日下午,甘肃省庆阳市委宣传部通报了榆林子镇幼儿园校车事故,确认已经造成20人死亡,在死者中,有这辆校车的司机和带队老师,其余18人和伤者都是4至6岁的幼童。该校车相关手续合法,但核载9人,实载64人,属严重超载。当地已经组成专门调查组,将彻查事故原因,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当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立即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情况的排查。通知规定:学校租用社会车辆时,必须经教育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核准,必须与车辆出租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严禁使用安全状况达不到要求的车辆上路。

图1 甘肃校车与货车相撞

来源:http://cnqixuan.com/uploads/allimg/111117/19_111117131939_1.JPG

16日晚8时,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就事故救援处置工作提出六点要求:

一要全力以赴救治好每一个伤员,尽最大努力确保不出现新的伤亡,尽最大努力使伤者治疗后不留下伤残;要为遇难者亲属提供各种实实在在的帮助,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二要尽快查清查准事故原因,分清责任,不要有任何马虎和隐瞒;

三要尽快确定赔偿抚恤标准,在政策标准上要从高从优,市、县政府要想办法筹措资金,尽快兑现,减少矛盾;

四要尽快拿出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五要举一反三,深刻汲取血的教训,立即对全省所有幼儿园、中小学校校车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消除隐患;

六要及时客观准确有序地发布相关信息,做到公开透明。

17日13时30分许,庆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左江华就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11•16”特大交通事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人员救治情况;发布了事故原因:校车严重超载、超速,教育和交警部门监管不力;公布了善后处理措施:正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光润,副县长戴彩燕,县教育局局长雷会宁,县交警队队长苟邵波被停职调查,肇事货车司机和小博士幼儿园董事长被刑事拘留。

11月17日晚间,一名5岁危重幼儿魏磊因脑挫伤,急性呼吸性循环衰竭而死亡,事故导致遇难人数升至21人。

11月18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11•16”特大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根据相关赔偿标准,拟定对每一名遇难人员赔偿人身保险、优抚救助金共计43.6万元。

11月18日,庆阳市决定停止2012年公车更新计划,将预算资金全部用于购置标准化校车。

18日晚,甘肃正宁县官方向媒体通报,根据有关法规,鉴于出事的“小博士”幼儿园管理混乱,已不具备办学资质,正宁县教育体育局已取消“小博士”幼儿园办学资质,将原址筹建一所公办幼儿园。

1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校车管理事权不明 部分学校为避责挂靠经营》。

11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在微博上呼吁法律界人士在校车管理立法上为他提供支持,以帮助他形成立法建议稿,以便2012年在全国人代会上领衔提出校车立法议案。

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泛征询公众意见。草案对校车赋予了三项优先权:校车运载学生时,交通警察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需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禁止超越等。此外,草案还将对质量标准的设定、什么样的车可做校车、乘车安全怎么保障、法律责任怎么设定、过渡期怎么办等问题做出相应规定。

(二)“校车事件”阶段分析

1.聚焦于事故原因

2011年11月16日,事发当日关于甘肃校车事件本身的进展情况的关注和原因的探讨为此次事件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网友表现出对整个事件的激愤,对出事儿童的关注。网络舆论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瞬间引爆,二是现场性强,三是聚焦于事故原因探讨。

在事故发生当天,截止16日晚9时,仅新浪微博上与“甘肃幼儿园校车车祸”有关的微博就已达到96万多条。网络上对发生事故的转述,以及对事件发展的信息追踪和更新,集中在事故发生初期,持续时间不长,但关注度极高,瞬间成为焦点。

当地网友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全国网民展示事件的状况与进程。网友许文广拍得一组事故现场的图片:一辆红色大卡车正面撞击了校车,导致校车头部深陷,车体发生严重扭曲变形;还有很多校车内部血迹斑斑的照片,让人对事发现场的惨烈有了直观的感受。这组照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网友“半截烟灰”当天则在腾讯微博上持续对现场最新情况进行滚动播报。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因为这些公民记者的现场直播而“置身现场”,俨然成为事件亲历者。

11月17日凌晨,正宁县政府在其门户网站上通报了四点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基本得到网民认可。然而,网民并没有停止追问,而是进一步深究事故背后的制度根源。新浪微博发起“是什么导致校车事故屡禁不止?”的投票:截至16日下午17时,共有19381网友参加投票,71.8%的网友认为是“社会监管缺失”,35.3%网友认为是“交通安全责任意识不够”, 29.9%的网友认为是“校车资源缺少导致超载严重”,23.7% 的网友认为认为是“校车质量标准太低”,其他为8.2%。网友们则进一步分析了管理原因,集中指向“教育投入不足,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那么多钱花在三公消费上,就没有钱让孩子上安全学校;校车在国内仍属稀缺资源,超载成为“家常便饭”。可见,网民并不满足于对此事的简单事故分析,而是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来推动整个事件的解决,以期防止类似问题的反复出现。

2.对官话套话的不满与戏谑

11月17日,人民网对校车事故善后处理的报道中出现了官方通报的常用语句“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这一套话引发舆论质疑。很多网友用戏谑、反讽和直接抨击等方式表达对对这句话所传递的官方姿态和冰冷态度的不满,并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现状和官民关系的批判上。

这一阶段,网络舆论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对修辞的质疑和愤怒,表现了对政府及官方媒体冰冷姿态的不满;二是藉此宣泄对社会现状和官民关系的不满。网友@汝生非鱼在微博里写道,中国是一个喜欢代表的国家,最常见的代表是官方代表,温州事故,情绪稳定。沉船事故,情绪稳定。就连这次校车事故,它再一次代表家属情绪稳定。原来,神州处处是代表,人人皆能被代表。

3.对校车事故的深层次探讨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不到两周,2011年11月29日,河南濮阳县一幼儿园校车发生碰撞事故,当时校车上载有幼儿园学生15人,监护老师1人,事故造成重伤4人。接着,2011年12月12日,江苏徐州丰县首羡镇发生一起运送小学生车辆侧翻事故,造成15名学生死亡,11人受伤。

这两起事故都在网络上引起了相当大的风波,虽然事故发生的地点相差很远,但由于三次校车事故集中发生,在网络上引发了连锁反应,各地“校车”报道喷涌,关于“校车”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校车事故的频发,使得网友从简单地哀悼孩子、对出事学校不满,上升到对政府教育投入少、校车使用不规范等制度层面的探讨。

这一阶段的网络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愤怒和自嘲,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呼吁不要让孩子成为弱势群体。

有网友藉此表达对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满。比如某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写道,“下辈子,请你生在美国,那里有坚固的校车,还有不赶路的开车师傅;下辈子,请你生在日本,那里有你优先的呵护,还有免费的食物;下辈子,请你生在英国,那里不会有为活下去而顾不上你的父母,亲人会天天把你照顾;下辈子,请你千万别再生在中国,如果这样,你会吃尽人间的苦。原你的灵魂早日超生,远离你所谓的故乡,到达理想的国土”。

有些网友则从专业角度对校车标准提出建议。“@李文的围脖” 微博提到“2011年5月4 日,中国,浙江,德清县,县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了79辆美式校车投入运营。学生每人每次乘车支付1元钱,贫困学生免费,并在行驶中给予各种最高优先权,县政府每年提供20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被称之为‘黄色特权车’。”该微博引发了网友的热情赞扬和对校车标准的探讨,被转发了上万次。

有些网友则超越校车事故,将毒奶粉等问题联系到一起,呼吁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孩子的教育和保护,不要让孩子成为弱势群体。

4.对捐赠马其顿校车的“愤怒”

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所捐赠的23辆校车由中国厂商宇通制造。这本来是一起履行前几年合同的商业事件,马其顿购买宇通公司大量公交车,而中国政府购买宇通公司校车并捐献给马其顿。但是由于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只提及捐献行为,网民的愤怒情绪被再次点燃,大量的网民抨击政府在未处理好国内事务的情况下还将国内相关资源捐献给国外。宇通公司回应此事表示校车捐赠是政府行为,而外交部则在28日就此事表态,阐释中国此举的外交意义。但是各方的表态并没有带来舆论的平息,有人联系历史上新中国的援助行为并讽刺“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政府动机,甚至还有人呼吁马其顿将校车归还。

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网络上虽有理性观察,但是情绪化的表达和反对占据主流地位。网民普遍表示了对捐献的不理解和反对,对中国政府在没有处理好自己国家学生校车问题的情况下就主动向外国捐献校车资源表示了极大地愤怒。有网友在微博中将捐赠的新闻与中国学生穷困境况的照片并列,并指责政府在履行国际义务的时候完全不考虑国内情绪。还有网友援引马其顿和中国的教育数据来证明马其顿比中国的教育水平要好,呼吁马其顿归还校车,甚至一度有所谓的“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给中国网友的回信流传。

二、甘肃校车事故的时空分析与理论拓展

甘肃校车事故,留下太多的思考,有对生命无常的惋惜,有对社会制度和管理的探究。下面,我们从时空角度对此事件进行解析,希望藉此呈现互联网语境下的新时空格局。

(一)空间壁垒的打破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与此有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被飞速传播,将全国各地的网友关联和聚集在一起,引发强烈关注和舆论狂潮。

而以往出现的关于校车及幼儿园的事故中,由于传统媒体的局限和地域的屏障,并未形成广泛关注。共同经历的获取是基于“个体因在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被‘孤立在一起’” 才形成的,地域分割阻断了“外人”对事件的参与。 新媒体的崛起逐步打破了这一“地域的屏障”,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减,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传统空间壁垒被打破,自由交流的平台得以拓展。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在社会化媒体崛起的语境下,来自不同地方,拥有不同性情、故事的陌生人在这一话题下相遇。他们既是信息接受者,更是信息加工、筛选和传播者,通过互联网的即时性和空间广泛性进行讨论、交流,瞬间引爆舆论。

假若该事件若发生在非互联网时代,也许只是一件当地新闻,引发街头巷尾的熟人议论;或由传统媒体向全国发布,不同地域的人阅读了同样的故事版本,继续在不同的空间内按当地的习惯、思维方式进行讨论。互联网打破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壁垒,将生活在各自“围城”中的人们变为彼此连接的“地球村公民”,传统生活世界中的地理坐标的限制被打破,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被重构,形成了新的时空格局。

(二)现场感与被凝视

在互联网构建的新时空格局里,各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地传播、获取与分享,事件发生的“现场空间”与网络建构的“虚拟空间”几乎同步。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自由翱翔,同步分享信息和体验事件,仿佛置身事件现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种“现场感”在网友的现场直播和更新中得以强化。在甘肃校车事故中,事件现场的民众通过手机、摄像机等进行现场拍摄、微博更新与报道,包括现场的场景、最新进展,各方反应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快捷、直观、形象、生动,使得不在现场的网友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图片、视频等视觉传播的现场感和冲击力营造了强烈的“共时存在感”。

与这种“现场感”对应的是在事件现场的民众有“被凝视”的感觉,每一个不在现场的网友通过虚拟空间都是“他者存在”。事件现场主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他者”关注,这种“他者在场”感对现场主体的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甘肃校车事故中,正宁县政府、赶往现场的网友都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受害者家属、当地的居民和自己熟知的好友,而是虚拟空间里无数双眼睛。在网友的众多微博中,“他者在场”感一直存在。比如,网友“半截烟灰”在现场发的微博,“正宁校车与卡车相撞事故已造成十七名学生死亡,一名教师和司机死亡,我正在赶往现场,超载应是主要原因” ,可以清晰的看到与“他者”对话的痕迹。

事件不在场网友的“亲临现场”感和在事件现场网友的“被凝视”感,在时间上即时同步,在空间上交叠融合,这成为互联网语境下时空格局的另一个主要特征。

(三)临时共同体的形成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互联网,网民及时地了解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救援与急救的进展。在这个过程中,网民通过信息共享而彼此知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任何有关校车的信息都会得到即刻的大范围传播,同时又强化了共同体内部成员对共同体存在的感知。在随后的为受难孩子祈祷、“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马其顿校车捐赠和其他地区的校车事故等话题中,信息越来越丰富,共同体成员越来越多。

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崛起的语境下,意见信息和事实信息同步,网民能够就一个社会事件快速形成价值判断,并以此寻找志趣相投的其他网友,自发结成价值共同体。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网友纷纷就教育投入不足、政府监管缺失等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随后出现的“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的官方套话,网友都谴责其缺乏人性、人情味儿和人文关怀;马其顿校车捐赠之后的舆论进一步从价值层面质疑中国政府。在形成基本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价值共同体得以形成,一致的主流意见被放大。

无论是信息共同体还是价值共同体,都是基于某一事件或议题,在新时空格局中形成,具有临时性、虚拟性和情绪性特征。

首先,群体的形成是因为某一临时的突发事件或话题,因共同关注而成为一个群体,群体成员彼此之间多数为陌生状态,这是一个被临时召集起来的组合,而且共同关注弱化之后,群体迅速解散。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网友纷纷通过原创、评论和转发信息进行关注,网友之间彼此关注、相互转发、评论。身处不同地域的人在同一场景下,共享信息、分享经历,共同推动事件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发展

在甘肃校车事故中,我们看到,在校车事故发生之后,因为对校车事故的关注,网友们瞬间被召集在一起。11月16日甘肃校车事发当天,在新浪微博上相关微博数量达到15万,17日达到30万(转发评论除外)。几十万的微博粉丝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关注动车事故,原创、评论和转发相关的信息。网友之间的相互评论、转发和留言,则将身处不同地域的人容纳在同一场景之下,通过分享相同的经历,共同推动事件的发展,进而形成虚拟共同体。

其次,群体具有虚拟性。基于新时空格局产生的这种临时性群体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工作群体或是生活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在虚拟空间中展开,没有共在的实景场所,彼此之间没有生活背景的交织与了解,并无直接面对面的交流。

再次,情感因素是左右网络舆论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维系临时群体的纽带。在缺乏对事实的完整掌握和意见沉默螺旋影响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一种或几种主导性的情感左右着舆论的走势。如事故发生后的和抢救孩子时的集体悲伤,对政府冷漠态度和监管不力以及不合时宜的捐赠校车事件的愤怒等,都加速了共同体的形成。任何背离“主流情感”的客观理性的观察和言论都会噤声。

在共享事件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和表达共同情感诉求的时候,关系共同体得以形成。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由该事件或议题而聚集到一起,且彼此有着可视化的感知,他们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都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共同影响着舆论的形成和走势。但是要注意到,由于共同体形成的低成本和情绪化,往往会“来去匆匆”,无法形成价值上的结晶;另外,非理性因素使得很多客观分析被淹没,如对马其顿校车捐赠片面化的解读就形成了一股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否定舆论等。

(四)遗忘机制的重构

与书报的记录不同,网络的记录更加随意化,简单化,细节化,记录的内容非常容易保存并且随时可以被找回。在自然态时间下,人们“活在当下”,过去的事迟早会被遗忘。而在网络上,由于互联网记录和搜索的极大便利,使人们对每一事件的回忆都恍如昨日,历历在目,每当一件事情引起喧嚣,必牵连过往,也必留痕于未来。

甘肃校车事故,使校车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使过去发生的一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校车事故又重新在网络上被提及。比如人民网2011年11月16日题为“中国近年来与校车有关事故不完全统计”的文章,重提了甘肃校车事故之前发生的13起校车安全事件。如果没有网络,这些事件恐怕很难再被挖掘出来,一来可能没有相关文字记载,二来事实搜集困难,追溯成本太高;而在网络时代,在搜索引擎上敲几个关键词就能做到。甘肃校车事故后不久,社会舆论热点又开始转向儿童安全和保护,这源于校车事故激活和唤醒了以往类似和相关的事故:各种幼儿园伤害事件,汶川地震校车倒塌,毒奶粉伤害婴幼儿。危机记忆的积聚让儿童安全和保护问题提上日程。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激活和引发了网友对以往官话套话的反感以及对背后渗透的冷漠的不满,引起舆论反弹。很多网友留言:又见“死者家属情绪稳定”。为什么是“又见”呢?于是,这次“又见”之前的“再见”乃至“初见”都会被重新搜索出来,回忆一遍。官方通报以前犯过的缺乏人情味的语言失误,并没有随着新的失误出现而被忘记,反而因失误的重复而被记起。

2011年11月与12月发生的几次校车事故后,关于“校车”的微博数量之所以在很长时间内仍保持高位,也是由于互联网消灭了遗忘的可能。“校车”已经成为人们对教育基础、公共安全忧虑的代名词,一旦有相关联的事物出现,“校车”二字就会出现,甚至更加遥远的安全事故也会被重新激活、整合。

网友“蕊琪乖巧”在2011年12月9日的新浪微博中总结道:“婚姻被锋芝毁了,奢华被达芬奇毁了,315被国美毁了,出行被高铁毁了,文物被故宫毁了,慈善被红十字毁了,存款被通胀毁了,干爹被郭美美毁了,校车被侧翻毁了,脑袋被三鹿毁了,身体被蒙牛毁了…”

更有网友“佐佑卫东门”于2011年11月18日在微博中以戏谑的方式杜撰:“鲁迅回乡,发现一切都变了:闰土的房子被强拆了,闰家大儿子上课时死于地震,老二喝三鹿结石了,老三打疫苗残了。阿Q因土地征用,多次上访被精神病了。孔乙己研究生毕业,失业在家去酒店买醉,被保安打残了。祥林嫂的丈夫去山西挖煤丢了命,儿子在幼儿园校车事故死亡。鲁迅怒发微博,被删帖封号了。”

这些往事在网友的笔下被重新激活、传播和记起,持续在网络上延续着记录,一次次的被新热点唤醒、聚合并持续发挥着影响。

不难看出,互联网重构了人类的传统记忆机制:对于过去我们“难以忘怀”,对于未来,我们“背负着过去前行”。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服务器能够储存海量的信息,方便的搜索引擎可以瞬间找到相关信息,远远快于以往翻阅史书查找资料的过程。

其次,每一个人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移动的存储终端,记录记忆的不仅是强大的电脑服务器,还有与其相连的每个人的人脑。我们可以随时将自我的记忆上传于云终端,供大家分享。电脑与人脑的结合,重新再造了一个数据库强大的存储器。

再次,每个人的记忆可以随时随地被搜寻、激活和唤醒,引发相似联想、激发情感共鸣。过去与现在如此之近,甚至彼此交叠。

因此,在互联网重构的新时空格局里,遗忘过去似乎很难,过去已经不再是静止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一动不动,而是跟随者你前行,仿佛时间成为异于三维空间之外的第四维。我们不得不背负过去匍匐前行。

(五)语境的剥离与再造

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飞速、广泛地传播,场景快速融合,边界不断模糊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话语的支离破碎,原本的语境被剥离,缺失语境而独自流浪的话语通过不同背景、习惯的人群解读、加工后,有了迥然不同的意义,带来了沟通的错位、偏见、无奈和冲突。正如在甘肃校车事故中,原本和此事联系并不紧密的给马其顿捐赠校车的事件,也因为网络空间融合性的加强被牵涉其中,完全不同的场景和语境被强行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对比,激起了网民更大的愤怒。马其顿捐赠校车本是一起履行前几年合同的商业事件,马其顿购买宇通公司大量公交车,而中国政府购买宇通公司校车并捐献给马其顿。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语境被抽离,情绪需要宣泄,群体不假思索地仅仅接受脱离语境的话语信息,将此事解读为“不顾国民,只为友邦”。

为解决语境剥离的问题,让人们通过彼此共同的认知基础,形成一个特定时空下的“集体记忆”,创造临时的共同语境,将语境仪式化成为当务之急。

在网络上组织群体追悼会早已不是首创,在汶川地震之后,一旦发生灾难性事件,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会设立缅怀逝者的悼念专题,尤其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通常以类似虚拟灵堂的形式组织网友对死者进行追悼,并继续针对事件深入议论。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腾讯网新闻频道开启了“愿更多的孩子不再受伤害——悼念11.16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遇难者”哀悼专题(如图1),网友在上面可以采取献花、点烛、上香、祭酒、祈福等形式进行吊唁。新浪微博也建立了“给孩子更安全的校车”微话题,在百度贴吧及其它网络论坛中,也有相关的悼念专题。

图2 腾讯在网上开展的悼念活动

这种类似的在网络上临时开辟的空间,不仅仅停留于网页表面的信息输出,更是一种基于受众的共同认知之下的语境再造,每一位登陆在这个空间里面的受众都是在甘肃校车事故的背景下,对逝者进行哀悼。

首先,哀悼仪式再造了共同的语境。任何人,无论身处何方、处于什么状态都能够通过网络参与仪式,对事故遇难者进行哀悼,身份、地位、背景统统可以忽略。

其次,参与的互动性。互联网发展之后,网络的互动性已经成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显著特征,受众不再局限于观看与阅读信息的层面上,而是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的“鲜花”、“上香”(图2)等与实际行为相符合的“类行为”进行情感表达。这种互动参与性不仅让受众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更能够真切的营造出一个抽离于每位不同参与者实际语境的仪式化语境。

图3 虚拟的哀悼仪式元素

甘肃校车事件发生在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一条来自不到3.5万人口的小城镇中的新闻,居然可以跨过崇山峻岭,与汶川校舍倒塌、毒奶粉问题一起被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经历的人关注,和政府公信力、教育问题一起被捆绑着讨论、磋商,在非互联网时代是不可思议的。空间壁垒的打破、遗忘机制的重构,大规模有着不同过去的陌生人在“校车事故”这一话题下相遇、对话,彼此凝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瞬时建立,又迅速解体,这本身就是对互联网时空格局改变的最好注脚。

三、互联网语境下时空格局的特征与影响

由上观之,互联网语境下的时空格局中,没有了自然运行的时间轨迹,缺少了山水相隔的地理区域,时空表现出虚拟性、无序性以及开放性的特征。

(一)时空的虚拟性

互联网首先创建了一个虚拟空间。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不森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小说《真名实姓》。其中描述了一个全球计算机网络化将人类、机器、信息源都联结起来的新阶段,并由此造就出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虚拟空间,而这个空间就叫做“赛伯空间”。

赛伯空间与赛伯社会---在赛博空间中,我们可以置身于不同维度上的多个场景中,甚至在相互平行的场景中转换。人们可以与网络兴趣圈子中的朋友讨论古典音乐,又能够在微博论坛中对社会现实进行激烈批评,还可以同时通过手机与朋友聊聊家长里短。我们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地理空间中抽离,进入精心建构的赛博空间,并在其不同场景间快速切换。在这里,身体只成为精神的寄居躯壳,已无法确定我们的坐标系,场景地理才是我们在网络社会中的真实位置。

基于此,赛伯社会形成。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空间或赛博空间中人们的互动关系形成的社会形式,它是作为转型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独特产物出现。多重身份在这里交互,在不同的情形中随时跳跃和转换,日常生活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遭到解构,虚拟的“圈子”成为了新的社会组成方式。

现实时间的“压缩”---在互联网重构的新时空格局里,时间的记录不同于自然状态下分分秒秒的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瞬时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也可以瞬间回到过去。网络艺术家乔纳森•哈里斯的作品《10×10》是一个关于时间界定下的互动文字和图片的搜索引擎。哈里斯将一个时而震撼、时而平静、时而琐碎的世界呈现出来,每个小时里“10×10”都会搜索到全世界范围的100条最新的文字和照片资料。这些信息都有特定的主题,并以文字或影像的形式来压缩某个瞬间,对于网页的浏览者来说,现实的时间被压缩了,但那一张张的图片浓缩的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此在”时间之流;网络空间的时间虽然是是虚拟的,但是平常人的生活则是真实的。

(二)时空的无序流动性

孜亚•撒达尔(Zia Sardar) 警告人们: 信息技术远远不是创造一个和睦的全球社区,它容易导致异化。一个个变得渺小的个体粘在计算机终端前,不断恐吓别人或被别人恐吓。当交互式网络继续发展时,虚拟空间与日常现实生活之间的分野越来越大。网络培植了一种新型但却是不断流动的虚拟空间。而这种流动是无序的、脱离规则的。

“安土重迁”、“落叶归根”,中国人对自己的家乡,或长期生活的地方都有强烈的依赖感。除去历史上因天灾、人祸所不得已进行的大规模迁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一般固定在一个或两个地方。即便在现代社会中,因国家政策调整、求学、打工等特殊原因而带来的一些较大规模人口移动中,移动仍然出现缓滞、有序、甚至反复的特点。除去心理寄托的原因外,这种移动的有序和抵触性也体现在迁移成本较大:面临离开熟悉的工作、放弃相关人脉、改变包括语言在内的很多生活习惯等问题。

但在赛博社会里,人员流动空间大、成本低,快速无序的流动成为常态。如在网络骂战中,很多参与者因为对话题失去兴趣,或在争论中感到了不满和无力,会选择突然消失,甚至注销自己的账号,迅速实现转移。而当很多热点事件发生时,众人围观,但当另一热点出现,之前讨论的面红耳赤的人们迅速散场,投入下一场的围观之中。如达芬奇家具质量事故初期时,众网友义愤填膺,关注度极高,但不久7.23动车事件发生,此事陷入了长期的销声匿迹中。在同一事件中,流动的迅速、无序特征也很明显。甘肃校车事件,在发生之初,人们主要聚焦于政府的赔偿、问责、校车的质量问题,但在11月17日,人民网对校车事故善后处理的报道中出现了官方通报的常用语句“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后,网友们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对政府宣传的不满、对政府态度的愤懑,愤怒、谩骂和戏谑的留言铺天盖地。

这种快速无序的流动性,给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带来了重大改变。一是通过打破空间壁垒,以血缘和地缘为要素的宗法群体本位被撼动,个人本位渐渐浮出水面;二是保留了“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式结构,以与自己的相关性为影响因素,向外一圈圈延展。在同心圆内部,主要是自己的情感共同体,拥有共鸣的情感和集体记忆;向外一圈是利益共同体,在这个部分中,是与自己利益休戚相关的群体;最后一圈是信息共同体,与自己共享同一部分信息。三是这种同心圆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在不同的事件中,由于利益、观念的不同和改变,圈子所容纳的人员会发生大规模流动和变化。

(三)时空的开放性

“全景监狱”是法国哲学家福柯对人类社会管理方式的一个比喻。福柯发现,在传统社会,社会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成本低、效率高的社会治理。这种控制形式恰如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金字塔式的监狱:犯人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而犯人们却看不到他,并且犯人们彼此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管理者是否到位或者缺位,犯人们都假定他的存在,因而不得不接受外在控制,同时也自觉地规罚自己。传播技术革命带来了另外一种社会结构——“共景监狱”,这是一种平行的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围观。他们之间信息的分配已经比较对称了,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被削弱,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实现社会管理的方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从垂直结构的“全景监狱”到水平结构的“共景监狱”,人们彼此之间围观又被凝视,“他者在场”与“亲临现场”交互融合,呈现出一种时空错位感。互联网语境下的时空结构带来了整体性变革,包括微观个体存在的影响、中观陌生人的相遇和宏观规则的重建。

1. 凝视、崛起、孤独和入侵

被凝视---互联网语境下,任何个体都被置于“共景监狱”中被凝视和围观,这正在改变着个体生活和行动轨迹:有些人希望被“他者”看见在微博上高度活跃;有些人则不希望被打扰而选择不上微博或者删除微博账号。

被崛起——传统媒体时代,社会精英控制了话语权,信息技术革命打破了这种话语垄断,话语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以网名“老榕”著称的王峻涛因其在微博上持续关注、报道利比亚风云,而一时声名鹊起;网友“作业本”作为草根博主,由于微博段子写得太精彩,被众多名人青睐,歌坛“天后”王菲多次转发,姚晨也成资深粉丝,粉丝数万。以这些为代表的草根博主成为名符其实的草根“意见领袖”,在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和社会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甘肃校车事故中,几个网友的直播对于舆论形成、促进事件公开和及时解决功不可没。但是,这种草根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被动的崛起,是技术革新带来的结果。

被孤独---在媒介社会中,人与人通过媒介连接在一起。互联网对空间的极大拓展,使得直接的面对面交往越来越少,大部分人群以互联网为媒介在未知的空间位置上相遇与碰撞。传统社会中人际交往的“人-人”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转变为“人-机(媒介)-人”的模式。即使是在及时通讯的聊天工具中,我们也只是借助互联网和电脑、手机等媒介而进行的模拟人际交流。

在这种交流中,身体缺席,真实的自我往往会被遮蔽,前台的表演难免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自我流连于赛博空间,我变成非我,人逐渐变得孤独与失去自我。看似频繁的沟通其实缺乏认知的基础,只是基于虚拟存在的寄托,人与人之间也逐渐变得陌生。

被入侵---互联网语境下的时空格局里,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个体的私人空间被不断入侵,个人的言行举止和生活状况无论愿意与否都可能被置于公共空间中议论和围观。比如,很多娱乐明星的全部生活都已经被转移到社会公共空间中供人们谈论。这种公域向私域的入侵,也激发了个体天生的自我保护。“他者”入侵与自我保护的结果之一就是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孤独。

2. 聚合与冲突

聚合——与现实群体中的形成不同,赛博空间里共同体的形成更多的是基于信息共享和情感共鸣,聚合与消解几乎无需成本。在“全景监狱”时代,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引发全民围观,彼此陌生但关注共同话题、想法相似的人可以快速的相遇、建立关联,聚合成临时性共同体。比如,甘肃校车事故中,对该议题以及孩子安全和保护关注的人们便被聚合在一起,形成临时性群体。

冲突——赛博空间里形成的共同体大多都是陌生人,缺乏现实生活的共同认知基础。另外,虽然全景式的围观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个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被裹挟在共同体主流意见之中的个体缺乏理性判断与独立思考,共同体自身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公众的认知与真相之间的不对称,于是也就为谣言与偏见绑架舆论创造了条件。因此,当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相遇缺乏制度规约时,冲突必然产生。比如,在药家鑫案中,教授李玫瑾用钢琴训练解释药家鑫杀人动机,便引发了部分网友的不满:“钢琴强迫杀人法”,是在为药家鑫开脱罪行,李玫瑾的个人简介一度被修改成“著名犯罪漂白家,对于犯罪漂白有相当经验”。事实上,李教授在分析这一情况的时候考虑的是药家鑫的心理现象,正是由于语境的误解,才引发了与网友的冲突。

3. 融合同拾起

融合---英国学者英尼斯提出了媒介的时空偏向,他认为任何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偏向,这取决于媒介的物理特性。“偏向时间的媒介”指媒介具有易于长期保存但是难以运输、传递的特点,“偏向空间的媒介”指便于空间跨度上的传递但是不易于保存。

网络时代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发生了融合。保存信息时间持久,使得人们难以遗忘,具有时间偏向媒介特性;跨越地理障碍,实现全球传播,空间偏向媒介特质明显。以此为基础,受众在网络传播建构的仪式中,个性化的解读和使用较多,宗教特色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弱化;仪式参与和卷入程度高。

拾起——在互联网语境下,人类变得越来越难以遗忘,而从某种意义上看,遗忘是人类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正如前文所言,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记忆机制,将电脑与人脑链接,重建了一个强大的存储器,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被储存和搜寻。记忆就像一片叶子,散落在你的脚边,随时可以被拾起。这种记忆的持久和累计加剧了危机管理的难度。比如,每一次校车事故都会激活前面类似和相关事故人们的集体记忆,危机性质由事实危机转向价值危机,给管理形成挑战。

四、“在危机中”真实生活

(一)在危机中

  如2008年的危机管理报告中所言,“在危机中是一种状态”。互联网语境下时空格局的改变将会对危机带来更多变数。

遗忘机制的破坏使过去变成了长长的影子,成为每一个个体、组织甚至整个世界的“负担”。随意拾取的过去是可以随时引爆的惊雷,抑或是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在将来的某一日,会与新发生的微小事件形成合力,带来巨大的现实冲击。

个人和组织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言行举止的每个细节会被迅速捕捉、记录,私域和公域融合。每一次前行都要背负着过去,背负着“他者凝视的目光”,背负着可能被误读和曲解的风险。世界不仅是一个“村落”,还是一个“舞台”,偶然于冥冥之中,若聚光灯恰巧投射到你的身上,你要面对的是陌生而如许庞大的现场。

既是壁垒也是保护的空间屏障被打破,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习惯和背景的陌生人突然间可以无序流动、蓦然相遇。共景监狱打破了信息垄断和不对称,消解着权威话语的影响力。但规则尚未建立、语境难以共通,任何大规模的相遇都可能引发冲突,简单粗暴的谩骂、道德指责将接踵而至。平台已建立,有效的沟通却更加困难、无奈。

当一言一行被放大,世界是个live现场,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自说自话,遗忘与记忆一样复杂,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真实、勇敢和负责的积极生活,共建一个仪式化语境的房子,开展理性对话与协商,达成有限共识,赢得局部认同。

面对复杂的过去,应该勇敢与正视;面对被拓展的现场,应真实与善待;面对被围观的困境,应去积极对话;面对被误解的话语,应该寻找或再造语境;面对冲突性的协商,应通过语境仪式化,寻求化解之道。

(二)真实生活

在互联网语境下,理解真实和虚拟确实是一个谜题。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了我们多重身份,将我们从现实的角色中暂时抽离。我们在网上创造、交友,建立起不同的圈子,展开不同的故事,建构不同的自我。这些与现实社会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去面对这样的世界等问题都需要解答。

在哲学层面,社会生活可以理解为一个拥有多个“有限意义域”的“多重实在”的世界,每一个有限意义域的“意义”仅在其“界限自身范围之内去寻找”。在不同意义域之间,存在着高耸的围墙,不同的感知和意义赋予方式让彼此之间难以沟通与融合,只能通过“跳跃”或“冲击”等方式实现不同意义域的转移。但相对而言,日常生活是“最高实在”,一切的其他需要藉此得到建造。玄妙的互联网社会也是低于“日常生活”的一个“有限意义域”,互联网上一切的沟通、情感、网络的构建都是日常生活的另一个翻版和派生。

这种对虚拟现实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回答上述问题。时空格局的变化、社会场景边界的模糊并不能掩盖赛博空间的本质特性,它是“日常生活”另一个舞台的上演。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联合与“在一起”并不能完全消弭真实社会中的身份差异,现实生活依然是形成个人社会认知、构建美好生活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以对待“日常生活”的真实态度,对待这个并不如此虚拟的“虚拟社会”。


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本科教学中公共传播课程的第十讲——危机情境下的公共传播 、第十三讲——公共传播与共同体构建(上) 、第十五讲——公共传播与共同体构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