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公共关系

京广桥塌方事件

2019-04-22 12:20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在京城的大地下,有座“地下城”:351公里长的供热管道、9981公里的自来水管道、7164公里的天然气管道、194公里的煤气管道,还有输油、照明、通信信息、广播电视、地下交通管道等等。当然也包括2909公里的污水管道。它们有的直径粗达几十米,有的则细至几厘米,如果把这些密布如麻的4万公里城市地下“血脉”连起来,足可绕赤道一周。

  正是这座“地下城”确保着在这座大都市里的2000万人口繁忙的生活能够正常运转。这里,就如同一个光鲜舞台的幕后,以不为人知的方式发挥着它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意外发生时,公众才会向它投来关注的目光。

  不幸的是,在2006年的第三天,整个北京城可能还没有做好面对新一年的准备,东三环交通要道京广桥的坍塌就将迷雾中脆弱的城市建设系统惊醒。然而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响,夜深人静中降临的危险无声无息,甚至没有人发觉——地下7米处,一根直径1.75米的三环主污水管线已经发生断裂,污水正慢慢向四周渗透,软化着土层。

  幸运的是,刚刚行色匆匆地走完2005年的中国政府,在经受了禽流感、吉林石化爆炸等一系列危机考验后,将更多的信心与经验装进了行囊。他们从睡梦中的北京出发,精神抖擞地踏上了2006年的漫漫征程,这一次我们在他们的步伐中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

[案例回放]

  第一幕 东城事发

  2006年1月3日早晨,当北京市民正在盘算这最后的一天元旦假期该如何度过时,意外的收到了这样一条手机短信:“交管部门提示:今晨,东三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污水管发生漏水事故,东三环京广桥至朝阳路附近实行交通管制。”

  这是怎么回事?京广桥塌陷?有多严重?人们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当日新闻,为疑惑找寻落脚之地:

  1月3日0时,寒风凛冽,东三环京广桥南端东侧的辅路上已少有车辆通过。为确保地铁按时通车,北京东三环地铁10号线建设工地上的工人此时正在地下24米处加紧施工;地面上偶尔路过的行人脚步匆匆,没有人察觉到此时在地下7米处,一根直径1.75米的三环主污水管线已经发生断裂,污水正慢慢向四周渗透,软化着土层。

  0时40分,地铁呼家楼至光华路区间段,正当施工的工人们准备喷射混凝土时,突然发现施工现场上方开始涌水,富有经验的8名工人迅速判断会有透水危险,立刻通知该施工区间40名工人紧急撤离了现场。他们刚刚撤离,大水便翻腾着涌满了整条做业坑道,两台挖掘机和几台运输车被淹没在突如其来的大水中。此刻,京广桥南侧南向北辅路路面出现一些不规则的裂缝,并结了一层薄冰,不断有水往外渗出。

  凌晨1时12分,朝阳交通支队接到报警:东三环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一直径约1.75的污水管线发生断裂漏水,污水灌入地铁十号线区间段,导致东三环路南向北方向主辅路塌陷。

  凌晨2时,朝阳交通支队政委李晓彬探查坍塌位置。他走到呼家楼路口东南侧100米时,看到一处两平方米的凹陷,在听到流水声的同时他急忙大喊:“赶快躲开!”大伙刚跑开几秒钟,就听“轰”一声,路面、桥面相继塌陷。塌陷使柏油路面形成一个约10米宽的大坑,靠近主路一侧的路面出现一个空洞。

  凌晨4时,赶到现场的抢修人员发现,三环外环辅路4个车道20多米长的路面路基已经全部塌陷,形成中空。

  早6时,路面的坍塌面积已达50多平方米,因污水不断流出,坍塌面积还在不断扩大,至上午9时左右,大坑的面积已经扩张至100多平方米。

  1月3日早上9点开始,北京市众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小灵通用户相继收到这样那条通报路况的短信。

  上午10时左右,路面坍塌坑长已达20米,宽10米,深12米左右。两台挖掘机将悬空的三环辅路路面挖开,事故现场的地下管线全部露出:一段20多米长的排污管已断落坑底,北侧的排污管有污水不断流出,坑壁的泥土散落坑底。塌陷面积仍在扩大,形势十分严峻……

  其实在此次京广桥塌陷以前,北京大型的水管迸裂现象平均每4天就有1起,因管道破裂渗水导致房屋、路面踏陷也并不是第一次——然而严重程度却远远比不这次京广桥塌陷事故。京广桥是北京东部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具有连接城内城外交通的重要功能,车流量巨大。它的大面积坍塌,必然对整个东城区的交通造成致命影响,也会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不便。

  进入2006年伊始,北京政府就面对着一个如此大的挑战——

  第二幕 皇城应对

  一.沉沉暗夜

  早在2005年,北京市政府就意识到了危机应对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在没有预案的情况下仓促应对是最不可取的。

  于是在2005年3月,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下属《北京道路抢险应急预案》、《北京桥梁突发事故应争预案》等35个分行业的具体预案。4月,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下辖的13个专项指挥部包括交通安全应急、建筑工程事故应急、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等。并将北京全市各类事件的预警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

  自那时起,北京市在文案、机构等方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做了严格的准备。此次京广桥坍塌事件堪称是对那些预案的一次实战演习。

  在京广桥发生坍塌后,凌晨2点,市应急指挥中心即收到消息。接到报告后,市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有关市领导汇报,并通报市交通委、市建委、市公安局、市市政管委、市安全生产局、市委宣传部、朝阳区等单位的负责同志赶赴现场。

  按照当时表现出来的管线事故和可能受到影响的交通情况,在应急预案中的专项指挥部——“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和“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的人员也随即出发。

  直接负责京广桥区域交通的朝阳交通支队在坍塌事故发生后的2点30分,即在事故现场周边临时设置35处值勤岗位,调派84名民警分流车辆,疏导交通。支队甚至将亚运村队、高速路队等7个值勤队的警力也调派到现场疏导指挥交通。

  北京市交管局迅速对京广桥一带实行临时交通管制。以三环路京广桥事故现场为中心,东起朝阳路小庄路口,西到关东店南街路口,南起光华桥下,北至核桃园桥为管制区域,禁止所有社会车辆通行。

  凌晨4时,在事发现场东侧的一个售楼处,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成立起京广桥南引桥污水管抢修现场指挥部,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市长王岐山在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马振川,主管副市长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宣传报道工作。指挥部下设抢险组、专家组、治安交通管理组、社会工作组、宣传组和信息组,全面开展抢险工作。因出行路线和市民生活关系最直接,如何第一时间告知市民成为关键问题。现场新闻发布工作组成立后,交管部门迅速提供信息,通过几个渠道准备发布信息。北京交通台、电视台、移动电视、交管局设立的室外交通诱导大屏等快速做出反应,等候消息。

  抢险指挥部成立后,现场各部门立即对污水泄漏可能带来的进一步危险采取应对措施。有专家指出,路基进水可能给京广桥带来危险,使路面的塌陷范围进一步扩大,路面塌陷地点东侧的几栋拆迁楼,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来自专家的提醒十分必要,凌晨5时,抢修人员通知了尚未搬出抢险指挥部旁边的拆迁楼内的4户居民,呼家楼街道将他们安置到朝阳宾馆住宿。

  二.满城黎明

  1月3日早晨6时30分左右,拆迁楼内4户居民全部撤离。有关部门正在紧张地进行交通管制、疏散居民,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开始对地铁工地和京广桥桥面进行检测。北京交通台、北京城市管理广播电台每隔15分钟,重复播放京广桥路面塌陷的消息,提醒车辆提前绕行。北京市交管局新闻中心主任张景春记得很清楚,“第一条信息是在当天凌晨6点55分由北京交通台发出的,两三分钟滚动一次”。

  上午8时,朝阳区召开三环路沿线街乡紧急会议,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将事故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点,以及修复期间社会秩序稳定,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交通疏导工作方案,实施交通管制,明确管制区域、外围控制区域和车辆分流引导路线,防止出现交通堵塞。

  2、成立朝阳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指挥部,抽调警力110余人做好中心区域群众输导和治安控制工作,加强三环路沿线交通输导和社会面控制,制定工作预案做好应急事件处置工作。

  3、召开由宣传、街办、农委和三环路沿线17个街乡参加的维护安全稳定紧急会,通报情况,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4、加强正面宣传,做好群众工作,由各街乡负责深入社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做好修复工作。

  5、动员、号召三环路沿线单位和群众减少日常用水,缩减污水排放量,为修复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6、各单位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信息畅通。

  此时,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等领导到东三环京广桥附近路面塌陷事故现场查看抢修工程进展情况。刘淇指出,要深刻反思,汲取教训,针对地下管网和地质的复杂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地铁施工方案。市水务系统要利用高新技术,找准薄弱环节,解决好污水管线漏水问题,以保护地下管线,地铁施工要更加注重施工安全。不能在地面加快建设的同时,忽视地下管线积累的问题。

  而在京广桥事故现场,60名工程检测技术人员、十余台包括雷达、精密水准仪、数据采集仪、静态位移器在内的检测设备,开始每天24小时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以确保安全施工。

  三.日光之下

  时间还停留在1月3日,这个日子让北京政府着实松了一口气,毕竟还是假期,还有一天的时间为即将到来的第一个上班高峰寻找一个合理的疏导方案,而这一天也足够让广大群众获悉相关消息,做好缓解交通压力的准备工作。

  上午,专家组迅速勘测事故现场,提出了抢修方案的四个原则:一是要稳妥可靠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二是尽快抢修恢复主辅路交通,三是确保周边地下管线安全,四是确保地下施工安全,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工作。同时,还形成了塌陷回填、撑子面加固等具体的施工方案。

  经过与地铁、桥梁、水务、施工等方面专家协商,指挥部紧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对污水管线采取双向截流封堵和导流措施;二是对塌坑浇注混凝土分层回填,注浆加固土体,恢复各种管线、挡土墙;三是对三处隧道掌子面塌方孔洞钻孔后灌注混凝土,水泥压浆加固;四是配备多台水泵,进行地铁隧道内抽水作业;五是对道路、桥梁及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等管线进行24小时不间断严密监控,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同时,呼家楼街道办事处也组织人员配合抢险,安置需要疏散的居民。相关人员分成居民、后勤、应急三个小组,居民组组织居委会向居民说明事故情况,让居民安心,向居民宣传限行路线、出行指南,并提醒居民尽量减少污水排放配合抢险。后勤组负责为抢险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将100箱矿泉水送至抢修现场,同时负责抢险人员的一日三餐。应急组贴出24小时居民热线,随时解决居民可能遇到的困难。

  10时许,京广桥东西两侧开设三处挖掘点,挖掘点面积约4平方米。据现场工人介绍,他们是用钻头向下进行挖掘,然后向里面浇筑水泥,防止污水大面积渗入地铁十号线。

  此时,由市委宣传部、市交通委、市建委、市公安局、市交管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市属新闻单位总编辑组成的应急宣传报道指挥组,首次联合运用手机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台、移动电视、室外滚动屏、报纸六大新闻手段,尽快将事故信息通告市民。

  北京电视台也于当日的《午间新闻报道》、《北京新闻》、《晚间新闻报道》等节目中,开始发布事故信息。每隔半小时左右,北京电视台滚动播出交通管制通知、交通管制图、公交线路调整图、公交线路调整表、事故现场剖面图及事故抢修实况,并随时插播滚动消息,进行交通疏导。

  下午,《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刊发事故情况和交通管制情况,并配发交通管制图、公交线路绕行图和公交线路调整表。

  15时30分,事故现场漏水的污水管线被堵住,水流基本得到控制。

  17时,回填砂石已经按要求陆续运达现场。塌陷部位悬空路面已部分拆除。自来水管线和电视光缆、电讯、通信、热力管线等抢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由于这一地区地质复杂,为沙土地质;塌陷路面下有热力、电力、通讯、有线光缆等线路管路;漏水的污水管为主污水管道,污水流量大,堵截、导流十分困难;塌陷路面为紧贴着三环主路的辅路,在京广桥桥端,这些都给抢修工程带来了复杂性和严峻性。经过专家仔细勘测,京广桥桥墩无损,测量无异常现象;没有发现事故现场继续沉降。

  京广桥附近路面塌陷后,水电气热等市政主管线未受到严重损坏,但出于安全考虑,大北窑到京广桥的热力主管线停止供暖,估算有7.9万余平方米的用户受到影响。当晚,朝阳区商务局、建外街道办事处给断气地区的居民送来210部电暖气,保证了居民的供暖需要。晚9点,京广桥附近用户中断的电视信号恢复。

  到1月3日晚,市交管局连夜“改装”核桃园桥和光华桥下路面标线,增设转弯车道。并连夜制作86面交通绕行提示标志牌,临时设置在各分流点,提示司机注意绕行。此外,两辆设施保障车、两辆信号抢修车在管制地区24小时备勤待命。

  四.一天又一天

  1月3日的过去标志着元旦假期的结束。皇城根下的百姓们恢复了日常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当4日清晨的阳光照进这个城市时,车水马龙,尘土飞扬的一天也随即而来。这一天,是京广桥坍塌后,北京市政府紧急应对此次突发事件后面对公众的第一天考验,他们在忐忑不安地等待一个结果:疏导方案是否合理?宣传策略是否有效?广大市民能否理解?

  凌晨5时,坍塌事故现场污水全部导入软管,并开始浇注混凝土施工。

  6时30分,为方便市民工作出行,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城管广播改变节目计划,在市交管局交通指挥中心现场并机,直播现场有关的交通状况,进行交通疏导,密集播放路况信息。

  随着元旦节后交通流量的恢复,交管部门将在事故现场及周边把原来的35处岗位调整为59处,警力增至160人。为保证路面警力,除朝阳交通支队全力保障外,市交管局将从局机关临时抽调40名警力参与路面疏导。此外,还通过室外交通诱导屏幕、交通广播、电视台、移动电视等媒体滚动播报路面交通情况。

  通州交通支队连夜印制4000余份交警提示,在京通快速路八里桥收费站和西马庄收费站向进京方向的司机发放,提醒进入市区的车辆提前绕行东五环路或东四环路。交管部门在东大桥路口处,临时安装取消停车泊位的提示标志,并在停车线不清除的情况下,安装分道护栏和警戒线,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分开,增加一条机动车道。

  受东三环路面塌陷事故影响,东三环及周边道路的早高峰时间提前半小时到6时30分开始,推迟半小时到9时30分结束,比平时增加了1个小时。晚高峰则在下午5时开始,晚8时30分结束,比平时推迟了1个小时。受影响严重的路段分别为东二环、东四环、建国门桥、双井桥和西大望桥等。

  平时,东三环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小时交通流量达到7000辆。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后,原来走东三环的车辆大部分将绕行东四环、东二环,这将给本已饱和的东二环、东四环带来更大的交通压力。

  为此,交管部门提前做出部署,东城、崇文、丰台交通支队在各自管界内部署相当警力,在8处主要桥区设立外围分流点提前进行分流疏导。8处外围分流点具体是:丰台:东三环分钟寺桥;崇文:东二环左安门桥、光明桥、广渠门桥、东便门桥;东城:建国门桥、朝阳门桥、东四十条桥。

  通过朝阳路的9条公交线路甩站(呼家楼站)通过。在甩站通过呼家楼站前,公交司乘人员在车厢内向乘客提前做好宣传工作。根据市交通委的统一部署,原本在管制区域内通过的31条公交线路实施绕行。在京广桥抢险期间,为保证沿途受影响的31条线路的运力,公交集团临时增加公交机动车100部。

  1月4日地铁早高峰客流量比以往增加了10%,地铁方面加了50余列临时客车。地铁1号线早高峰最小3分钟的运行间隔已是行车间隔的极限,地铁公司还将早高峰的时间延长了1个半小时到10时,在此期间列车发车间隔一直为3分钟。同时,地铁2号线发车间隔由3分半缩短到3分钟,13号线和八通线的发车间隔也从5分钟缩短到4分半。同时在地铁国贸站、建国门站等重点车站增加3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和客流疏导等服务,道路交通总体通畅。

  中午,塌方现场的污水已经全部导入白色软管,塌方底部第一层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也已完工。下午,施工现场,大坑中的钢筋混凝土已经灌注完成,抢险人员正忙着进行排水和翻沟等工作。晚11时,由于昨晚气温都在零下2摄氏度以下,大坑南北两侧架设了7台烧柴油的热风机,热风机的散热面烧得通红,现场的干部、工人轮流在周围取暖。

  通过一天的广泛宣传,很多市民主动放弃私家车,改乘公交车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而且通过大范围的宣传告知,市民们对交通情况已有心理准备,事故数量和往日基本持平。节后第一天并没有出现交通瘫痪,交通疏导方案顺利落实。

  从4日开始,首都各大报纸开始全面报道东三环道路塌陷事故有关情况。如《华夏时报》在4日以《20小时直击京广桥坍塌事故》为题对此次事故进行报道。据我们统计报道主要集中在交通绕行、抢险进展和事故原因上,其中事故开始的4日、5日、6日报道量最大,道路通行的转折点9日、13日和16日报道量较大。

  在移动电视和室外交通引导屏上也全天滚动播报路面交通情况。随时发布交通管制的范围及出行提示与群众生产生活有关的信息,并及时播报事故处理情况。

  此外,指挥部每天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抢险工作进展情况,稳定市民情绪。比如,在4日下午北京市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通报此次东三环路面塌陷事故抢修进展情况,市交管局、市建委等单位相关的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我们对此次记者发布会的一些对话稍做引用:

  问:污水泄漏会不会对居民造成影响?

  答:污水泄漏对市民生活没有影响,因为目前污水都没有排到地面,而是进入地下隧道,而地下隧道是封闭的,在地下形成了一个6米深,甚至有些地方是9米深的蓄水池。污水随后要抽出去的时候,那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贸然把水抽出去,一卸压有可能就出问题,所以目前很多专家都在做抽水的准备工作。

  问:京广桥会不会有危险?

  答:通过我们24小时的监测表明,京广桥没有受到影响,目前它只有一个毫米的变化,肉眼都无法看到。京广桥的桥梁没有问题,因为它的桩非常深。经过精细仪器的监测,这两天京广桥都没有大的变化。

  问:为什么只塌陷一个大坑,却要对一个路段都限行?

  答:出事地下方是地铁十号线呼家楼到光华路的区间,就在三环路的辅路下面,南北方向双向地下的隧道。现在坍塌的地方是东侧最南侧的一个点,直径一人多高的污水管线的水全部跑出来,但大家没有看到马路上流水,那水都跑哪儿去了?水都流进隧道里面了。十几个小时的渗漏水全部进入隧道,而隧道的南北方向没有贯通,东南角的面发生了坍塌,水一进去,恐怕还会对交通产生影响,所以要限行。

  问:抢修还需要多长时间,交通什么时候能恢复?

  答:抢修还在24小时进行,安全地填埋坍塌的坑还要有一段时间,而且,渗漏的水已经灌进隧道中,因此,这次抢修有多个面上的工作要同时协调进行。目前,相关专家在积极地论证我们的加固方案,我们会全力以赴,尽快恢复交通。这次抢险的难度非常大,也希望广大市民能支持和理解。

  5日上午,抢险人员对京广桥西侧主辅路维修路段进行荷载承重试验。下午,地铁隧道3个掌子面完成浇筑加固,地铁隧道度过危险期;连接断开的污水管道的方沟水渠建成,并在水渠上安装了混凝土盖子;抢险指挥部对外透露,已经以市政府的名义成立了突发事故调查组,按照调查组的计划,已经进入事故调查程序。晚上,完成对方沟水渠盖子上方1米厚混凝土的浇筑;塌方区所有管线全部恢复正常运营。晚7时,抢险指挥部发出京广桥下东西走向道路1月6日早晨恢复通车的通知。

  6日早6时,经过检测和专家评估,认为西侧路恢复车辆通行是安全的。抢险工程指挥部决定:早6时起,三环路京广桥路段西主路由北向南方向全线开通,东主路由南向北方向最左侧两条车道恢复交通,允许公共汽车和社会车辆通行。东西辅路依然按照原管制方案实施。

  7日早6时,东三环西主路外侧两车道恢复通车。而当日正值农历腊月初八,上午9点,呼家楼中心小学少先队员代表及教师和家长端着刚出锅的饺子和腊八粥及一百箱牛奶、二百余双手套,将全校师生的祝福送到施工现场。11点,北京市各企业机关来到京广桥抢险施工现场,为坚持奋战的工人及警察送来了食品,考虑到天气寒冷,还专门给工人和警察送来了护膝。现场的工人说,他们都是12个小时一班,连续在工地上工作,虽然有点累,但想到能为首都人民做点事,他们觉得值。

  8日中午,工人安装主路的护栏,填平受损路面。东三环东主路一侧塌坑回填完毕,完成主路挡墙和路面恢复工作。下午主路完成浇筑柏油,已完全修复。5时许,20余平米塌陷路面已经浇筑完毕。

  辅路东侧,保护48条通信光缆的护墙也正在加紧施工,北京网通的施工人员介绍,这一次是一劳永逸,护墙内还要加上钢结构支撑。

  抢险指挥部对外界表示,由于京广桥下地铁10号线隧道中的积水清除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施工部门在清除积水时将密切监视京广桥桥体情况,如有施工需要或出现新的情况,抢险指挥部将采取新的必要措施。

  9日早6时,东三环京广桥路段西主路从北向南方向全线开通,东主路由南向北方向西侧两条车道恢复交通。辅路塌陷地段依然在抢修之中,大坑回填进入最后阶段。

  10日上午9时,6名消防队员和1名工程技术人员昨天分成两组,从1号井进入地铁10号线隧道。考虑到隧道情况复杂,特别是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消防队员特别配备了全密封氧气呼吸器、先进的拍摄器材、无线中继发射器、强光手电、甲烷含量探测仪、临时简易破拆工具等必备设备,并从公园临时调来两艘玻璃钢脚踏艇下井作业。借助现场的一台消防指挥通信车和一台警方通信指挥车的卫星传输,队员们在井下拍摄的影像将会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传到设在京广中心的抢险指挥部和市政府。在看完现场回传和之后“录播”的隧道内影像后,工程人员和建委有关人员表示,除早已确定的东南角的一个掌子面坍塌外,进水隧道和其他掌子面状况大体完好,隧道内壁完整,没有出现坍塌情况,隧道大体状况完好。这些情况的查明,为下一阶段的抽水、清淤、通风和恢复隧道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抢险指挥部将依据这些情况,制定和实施下一步的抢修措施。

  11日早7时,完成地铁隧道内近两万立方米的抽水作业。

  12日,经过2天多的昼夜奋战,地铁隧道抽水工作已全部结束。经过有关部门严密监测,地铁工程受损的3个撑子面和隧道情况安全稳定,下一步进入地铁恢复施工阶段。由于地下隧道内部尚存有毒气体,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向地铁隧道内送风,待地下条件具备时,开始清除淤泥工作,修复撑子面,恢复地铁施工。

  13日,抢险指挥部决定,东三环京广桥东主路封闭车道从今天凌晨2时起,恢复社会机动车通行。车辆最高限速标准按三环主路限速标准执行。由于地铁施工恢复尚需时日,京广桥东西辅路依然按照管制方案实施交通管制,禁止社会车辆、行人通行,有关部门将视工程进展情况,逐步恢复辅路交通。

  14日下午4时30分,专家组实地勘察,确认掌子面状况较好,具备辅路放行条件。

  16日凌晨5时,抢险指挥部专家组鉴定认为,地铁隧道结构整体稳定,辅路已具备恢复交通条件。抢险指挥部据此作出恢复通车决定。至此,东三环路京广桥主辅路全线恢复通车,中断的交通及通信、热力、供水、污水等管线全部恢复。

  至此,京广桥坍塌事故基本得以解决,政府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各家媒体宣布此消息。16、17日,多家媒体都刊登了这个消息。

  第三幕 全城回应

  在京广桥坍塌后,为了解公众对政府在此次应对中表现的评价,我们对各方面的回应做了分析:

  市民普遍表示理解

  家住事故现场附近一座居民楼的郑先生告诉记者:“这是我所知道的东三环路主路最长时间的封路,辅路车辆开得缓慢,但看上去秩序良好”。在公交站台候车的王先生表示,此前已接到市交管局向公众发出的交通管制告知短信,虽觉绕行带来不便,但对此措施表示理解。截至4日中午11时,市交管局没有因为公交线的绕行接到一个投诉电话。还有一些市民主动发来信息,说要暂时放弃私家车,改徒步上班。

  网民多多赞扬

  说实话,感觉这次政府处理危机的做法比较好,特别是短信提示,效果最明显。电视不一定非要看,交通台都是开车的人才听。只有手机短信,肯定人人都看,这样的传播方式成本不高,但效果不错。

  危机面前政府和民众互信合作的前提至关重要。北京是成熟的,充分运用现代化媒体,电台、电视、网络、手机、室外屏幕一起上,完全做到信息透明。有了民众的理解与配合,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事故发生后,北京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多个部门快速反应,通力合作,在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尽量为市民创造便利的出行条件,避免了更多的人因为交通堵塞影响正常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充分体现了政府抢险中的亲民意识。

  专家学者给予充分肯定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辛向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特别注意到,政府在短时间内协调多个部门紧密配合,先解决问题,而将责任追究问题放在后面,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辛向阳还表示,“相信今后启动应急机制会成为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

  媒体报道客观积极

  新华社:京广桥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主动通过媒体报道、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市民告知相关信息。此举既保证了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又为可能造成的交通拥堵减压,受到许多北京市民的称道。

  人民网:如此重大的塌陷事故,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现场没有出现重大交通拥堵,周边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应该说,市有关方面的应对措施是得力的,成效也很显著。

  光明网:东三环路面塌陷事故在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综合职能部门和交通、市政施工的力量共同参与和积极抢修下,污水管的管涌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处在恢复之中,对市民生活的直接影响也降到最低水平,北京市政府处置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受到了各路媒体和广大市民的赞同和认可。

  中央政府部门关注北京做法

  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和北京领导决策信息中心2006年1月9日编发《资政参阅》:手机短信在此次城市公共紧急事件(东三环路面塌陷)管理中的运用,引起了包括民政部在内的有关部委关注。1月4日,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手机短信解决了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在灾害来临前,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出去,民政部将在全国推广和健全手机短信预警预报机制。

  官员反思

  1月15日,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海淀团团会上,市长王岐山说:“京广桥事件考验了北京城市管理的应急反应速度。当天,市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短信、报纸等各种渠道,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市民,得到了市民的理解。但京广桥事件还突出反映一个问题: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通,这是任何部门都不能回避的。……我们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调还不够,每个部门之间硬件软件均不连通,出现问题也无从下手。可以说,没有一件事是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于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得等市政府出面协调,简直岂有此理!尽管政府不能承诺绝不出事,但是问题出来了,就要积极应对。”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已从初时的无措、混乱,走向有序、成熟。在这次东大桥坍塌事件中,我们注意到,许多媒体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五年前的2001年12月7日,一场没有引起注意的小雪,使整个北京城交通从当天16点瘫痪到第二天凌晨2点的事故。可以肯定的是,经过了“非典”、“禽流感”等一系列的实战演习,无论是我们的政府还是百姓,在面对一场危机时,都能越来越沉着。这当然是件好事,我们终于可以在一件件关于危机的事实或者谣言面前不再颤抖;在许多重大的事件发生之时,保持着平日的生活节奏。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危机中政府能够给百姓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就给了他们安心。

  在欣喜看到政府的成熟进步之时,我们依然希望,他们忧患如新,警醒于心。

案例讨论

  1、公共危机中,如何处理事实与态度的关系?


  2、危机中政府应该用何种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哪种最有效?


  3、媒体在危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4、如何把握危机中政府信息发布的内容尺度?


  5、新闻发言人在信息发布中起何种作用?


  6、政府信息发布如何建立反馈制度?


案例分析

[案例评析]


  政府公共信息发布的困境与解答

  困境:在危机突然降临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好信息发布与信息管理的准备?是否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

  解答:突发事件之前、之初的信息发布


  在京广桥事件中,应急指挥中心迅速成立危机管理小组,这对于应对突发事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小组成立后,应迅速启动危机预案。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危机的频发性与突发性,一个合理的应急预案成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有效的应急预案不仅能够在平时尽力地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而且能使政府在危机突降时迅速运转,不致手足无措,错失应对危机良机而导致政府滑向信任危机。在危机预案中应该对危机中涉及到的一切资源管理、各部门联动机制做出准确安排,尤其是在信息发布这个关键领域。


  在危机中,公众是政府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能否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决定着危机能否被成功的解决。在这个环节上,政府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成为关键问题,尤其是危机中对话语权的控制与对媒介的议题管理,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信息的接受。


  北京市政府于2005年3月份公布了《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这个预案中的第六部分北京政府即对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发布与新闻报道做了明确规定:


  6.3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


  6.3.1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相关规定,由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委宣传部对发布和报道工作进行管理与协调。


  6.3.2发生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在上报市应急委员会领导的同时,应向市委宣传部通报相关情况。


  6.3.3全市性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协调下,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主责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新闻报道工作,并负责起草新闻发布稿和突发公共事件情况公告,及时、准确报道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6.3.4对于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外报道应由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外宣办、市政府外办等单位共同组织,各新闻媒体要严格遵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剖析北京市政府颁布的这些规定,不难看出政府部门在危机中调控舆论的几条原则:集中权力、统一信息、监控媒体。这三条原则确保了政府对信息源和传播渠道的绝对权力,从而确保了政府能够成为危机传播名副其实的管理者。在混乱的危机状态中,最大程度的减少信息传播中的干扰因素,廓清一条脉络清晰、去向明确的信息流是每个危机管理者都在倾尽全力用智慧和资源营造的局面。相对于企业来说,我国政府在达成这一目标时具有先天优势。然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以上这些规定恐怕并不能保证政府预期的舆论管理效果实现。


  当今的传播学者普遍认为传播并非线性的信息流动,更不是单向的信息传输,而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一次次信息互动的过程。双方在互动中根据对方传达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策略,并再一次发出信息确认自己的理解或提出新的要求,逐渐消除彼此的不确定性,从而达成最优的行动结果,巩固彼此的信任。


  但是非常遗憾,在北京市政府公布的《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政府对公众或媒体反馈的重视。对公众和媒体保持开放的姿态之所以值得被反复强调,是因为这种姿态既表达了政府对纳税人的尊重,也体现了政府对其服务水平的自信。


  那么在危机中该由谁来担任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呢?危机管理小组的意见应当参考。在此次京广桥事件中,我们看到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蔡赴朝成为危机管理小组的领导之一,并在小组中成立了相关的宣传组与信息组。这是危机预案能够有效实施的必要保证,是政府组织统一有效的信息发布的第一步。


  我们认为危机管理小组应该由两个团队构成,即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这两个团队协调并执行危机管理中的人力、物力、信息等多种资源,使危机管理计划能够得到最坚决、最彻底的贯彻。政府要统一新闻出口、掌握话语权就必须在领导小组与执行小组两个层面分设信息发布的相关负责人。在这方面,京广桥事件中北京政府的处理是比较好的,这使得在此方面的后续相关报道内容基本一致。


  困境:危机中政府应该在何时对外发布信息?

  解答:政府信息发布的时间


  京广桥坍塌后,北京政府可以说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告知了此消息。那么在应对危机事件中,政府在信息不明、结论不定的情况下,应当选择何时向公众告知信息呢?


  在我们前期的定量调研中,约一半的政府官员表示,危机信息的对外发布“越快越好,即使没有查清事实,也要先对外表态”,认同率为49.7%。与之相对应的态度取向是,“要在事实真相调查清楚之后再对外表态”,认同率为38.2%。(下图)


  也就是说,在危机爆发之初,政府就应该将相关信息告知公众,即使没有结论也应该有一个开放的态度。比如,在此次京广桥事件中,初次公布信息时政府并未能就坍塌原因与何时恢复路况给出明确答复,但是在第一时间通知公众,已经在公众中树立起了负责任的良好形象。这一点比“结论是什么”更重要。


  在近年的监测研究中,我们发现“结论未出,态度先行”的模式是值得提倡的,即在危机中,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做出信息发布的决断。因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革时代,无论一次危机的影响范围是大是小,牵扯的矛盾却总是错综复杂的,真相、结论的查证总需要一个过程。很多政府机构以此为由拒绝站出来发言,结果导致危机无限放大,形势急剧恶化。


  我们认为:政府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发布,即使没有结论,也要有一个态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民心。


  困境:危机中政府应该用何种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哪种最有效?

  解答:危机中信息发布的渠道与方式


  我们看到,在京广桥事件的处理中,北京政府除了运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使用了路面标志牌等实物、手机短信新技术、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渠道进行了信息发布。这使得在此次事件中,政府信息全面覆盖了公众信息获知的渠道,全方面渗透到公众的视、听感知环境中。


  我们提倡,在信息发布中要尽可能地开发与利用一切既有的和潜在的渠道,信息发布渠道的开发与使用要遵循三个原则:


  适切性,便于利益相关者的接触;


  立体化,便于信息全方位传达;


  简单化,减少中间环节,弱化传播噪音。


  这样,才能使得信息发布高效合理,不致弄巧成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京广桥事件是由市委宣传部、市交通委、市建委、市公安局、市交管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市属新闻单位总编辑组成的应急宣传报道指挥组,首次联合运用手机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台、移动电视、室外滚动屏、报纸六大新闻手段进行新闻发布的,这对我国政府在信息发布能力与技术方面是一大创举。


  在2005年的《中国危机管理报告》中,我们提到了九江地震后江西移动利用短信安抚震区居民的案例。而京广桥坍塌当天的1月3日上午,北京移动、联通和网通共向1200万用户免费发送了事故的提示短信,达到率极高。这是北京市交管部门首次采用手机短信向广大市民发布绕行信息。


  在现代社会,媒介多样化、多变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媒介的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形式可以一统天下。这就要求政府搭建一个全面的、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尽可能广泛地覆盖收受主体,使公众充分占有和使用信息。尤其是对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的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的利用,能够使政府更有效的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双向沟通,化解冲突,谋求合作。可以说对这类媒体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政府的文明进步程度。


  我们认为,在一次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政府应尽可能广泛地利用多种渠道与手段,结合三大原则,搭建一个合理、高效、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同时,这也应该是一个与公众对话的平台。


  困境:危机中媒体是否会歪曲事实、制造谣言?媒体的立场与身份是否会影响政府应对的效果?

  解答:政府信息发布中的媒介管理与议题管理


  媒介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强势逻辑使得它在危机中常常以挑战者的角色出现,其特有的放大功能与最广的传播手段常常将危机中的政府置于充满激流和漩涡的危机传播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在信息发布中必须重视对媒介的管理,这是现代社会政府无可避免的任务之一。


  在一场危机中,媒介常常会穷追不舍、刻意刁难,在事故现场记者又常常蜂拥而上,阻碍危机管理进程,而事后媒介的主观故意或客观失误又常常造成报道偏差,给政府造成以讹传讹的不利传播流。因此,政府的媒介管理实质就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和使用。


  这要求在信息发布中,政府要及时、准备地向媒介发布信息,让自身成为媒介的主要信息流,要避免同媒介发生冲突,向媒体提供关键信息、解答关键问题,就事论事,谨慎发表意见,要控制媒介活动范围,减少信息“渗漏”。


  具体来说,把握媒介话语的主导途径成为政府媒介管理的要途径。在传播学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就发现媒介是通过一个又一个议题建构话语体系,以引导公众舆论,进而影响其生活方式的,这种作用机制被称为议程设置,而政府欲控制传播流,引导影响流,减少噪音流,就必须通过引导、把控媒体议题的方式进行,即我们所说的“议题管理”。


  在京广桥事件中,政府采取了主动模式的议题管理方式,即政府主动设置了一些结合此次事件发展的议题,成为公众议题的模式。比如,政府通地每日的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告知事故现场抢修进度,比如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向公众告知路面恢复状况。在此次信息发布中,政府坚守了议题管理中公共性、互惠性、相关性等原则,成功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管理机制,找到了各个目标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公共议题,使得在话语权争夺的战役中占据先机。


  在危机中,政府信息发布的核心是媒介管理与议题管理,而媒介管理的核心是在合适的时机,由合适的人向媒介发布合适的信息,议题管理的核心则是通过议程设置,创造组织与媒介、公众的共识。我们认为,在社会大框架下,政府与媒体其实都是公众利益与主流价值的代表者,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立,因此,在危机中,政府的信息发布要通过议程设置力图找到与媒介的共识,对话而非对抗才是通途。


  困境:危机中政府应该向公众告知何种消息?是否应将真相全部告知公众?如何才能通过消息的告知获得最大的理解?

  解答:危机中政府信息发布的内容尺度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说过“结论未出,态度先行”是我们始终愿意坚信的原则。但是,人们的求知欲是终是他们前行的动力,政府总是在不同的场合被不断地问道:为什么?怎么样?这也是信息发布的根本目标——对利益相关者做出最有效的回应。


  一次危机事件,往往使多元利益相关者卷入其中,他们对危机有着不同的反应与需求。这就要求组织只有充分了解各人层级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反应,把握他们的信息需求,才能做出适当的回应,从根本上克服危机。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反应-回应”的互动框架下选择危机信息发布的内容的。


  对于核心利益相关者,政府可以采取顺应、迎合的策略,信息内容以诚意致谦、改善行动、尽快答复为主。对于政府来说,公众无疑是他们最需要应对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如果没有结论,政府一定要有态度,而一旦有了结论,政府要在坚持“公众利益导向”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告知真相。


  对于那些无端质疑、指责与批评的群体,政府信息发布要要采取否认、控制、引导的策略,传播真实信息,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这些信息发布内容,有时候单一使用,有时候组合使用。在长期的历练中,政府应当学会如何主动合理地在不同场合发布不同信息内容。但是无论顺应、引导还是抗击,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政府应当牢记“过犹不及”的道理。避免使利益相关者产生过高的期待和欲望,将自身置于两难的境地。这不仅不利于重建共识,还容易将反对者逼成联盟,对自己更加不利。


  总之,在危机信息发布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到张驰有道。在“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在不同情境下、面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时采取不同的内容策略,且发布有度。我们始终牢记,化解危机、重建共识,才是信息发布的根本目标。


  困境:新闻发布会在信息发布中起何种作用?是否需要专业的新闻发言人?

  解答:政府信息发布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京广桥事件中,我们看到政府在信息发布预案、机构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尤其是北京政府在事件应对中采用了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手段,这是控制媒介议题的最好方式。而在新闻发布会中要明确新闻发言人,统一信息出口,避免众说纷纭,口径不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与否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信息发布的最终效果。


  危机中的新闻发言人是组织于危机状态下的代言人,罗伯特·希斯就曾经指出:组织形象维护不利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启用了一个代表组织形象的错误人选。因此,在有限时间与有限信息的条件下,在多变的环境与冲动的媒体面前,如何使新闻发言人恰当、有效地与媒体沟通,对克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在危机中,新闻发言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而且要有良好的形象;不仅要在负责信息发布,也要注意危机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以便在做出回应时用所准备。新闻发言人不仅是信息“出口”的把关人,也是信息“入口”的守望者。


  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要有坦诚关爱、沉稳持重的性格,要有善于倾听、敏于回应的能力,永不对公众与媒体说“无可奉告”“过度承诺”,永不拂袖而去、沉默是金。另外,在一次危机应对中,政府应赋予多人以发言人的权责。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新闻发言人与政府的压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自说自话,保持信息口径的统一是一切的前提。


  在我们的调研中,对政府危机管理团队人员构成方面,我国政府官员表现出了对新闻发言人的高度重视,新闻发言人仅次于主管领导与领域专家的地位,排在第三位,认同率高达69%.


  这说明新闻发言人在政府危机管理,尤其是信息发布方面的重要性已经被我国政府意识到,但与此相对的依然是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完善。比如,在我们上文提到的《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虽然信息发布已经被提上桌面,但是此环节中关键的新闻发言人制却私毫未涉及。


  我们认为:在危机中,政府的信息发布多通地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直接面对媒体,他拥有绝对的信息解释权,因此,一个优秀的新闻发言人在政府信息发布中是必不可缺的,而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包括对新闻发言人严格的奖惩制度是我国政府在今后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方面应着力加强的一个方面。


  困境:公众对政府信息发布的反应如何?政府如何能收到并采纳这些反馈意见呢?

  解答:政府信息发布中的反馈制度


  政府信息发布,并不意味着政府只说不听。在很多情况下,倾听是更好的策略,尤其在危机混乱的语境下,倾听能让人们靠得更近。


  很多政府认为,向公众告知信息,一次政府信息发布就算结束。公众与媒体对政府危机应对的评价如何,他们有何意见与建议,在本质上仍属于信息发布的环节,是信息发布中反馈环节。


  一方面,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就应当利用并开发多种渠道与公众进行互动,对信息发布中的一些具体信息和情况接受他们的反馈信息,并依此及时对自身行为做出改变;另一方面,一次危机事件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政府行为的结束,每一次危机对于政府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炼,在事后政府对其在危机中表现的反思与总结,能够使政府在危机管理意识与能力上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政府在事件结束后,可以对一次危机应对中整个的信息发布做出总结,并积极吸收各方对其表现的评价与意见,这不仅是对危机能力的提高,更是政府负责任的表现,是政府提高公信力,修复自身形象,重建并巩固与公众信任契约的重要方式。


  尤其是当下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的运用,给政府接收反馈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与压力性。政府能够运用多种手段迅速及时地获得八方意见,但是同时,如果政府在这种条件下不进行作为,反而会影响公众的不满,对信任链条造成破坏。


  在京广桥事件后,北京市政府在信息发布后的反馈层面做的还是比较后的。在文中我们提到,北京市长王歧山对此次应对中信息发布做了总结,肯定了进步之处,也提出了“各部门信息不畅通”的大毛病。在这种认识与表态下,我们愿意相信,政府会在以后,越来越好。


  回归:政府信息发布——缩短与真相的距离


  在2006年初,京广桥坍塌,在天寒地冻中北京市政府自身寻找着事故真相,也在寻找着一条与老百姓的沟通之道,而公众揣着一颗颗想要靠近真相的心,将信将疑地踏上了那条政府铺就的路。


  其实,在众多突发性事件中,公众距离真相是最远的,但他们又成为最应该也最渴望得知真相的群体。在他们了解真相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程度上都更容易接近真相的政府便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媒介。公众欲从政府获知关于真相的一切,在此环节中,信息同时成为了手段与目标。于是,所有的信息内容、信息载体、信息渠道都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因为信息的那一端是对政府意义重大的公众,是一双双渴求真相的眼睛。


  我们还记得2003年,在非典病毒已经快要笼罩城市的时候,我们的政府还在尽一切可能遮掩、隐瞒真相,在怠惰与恐惧间,付出的代价是因治疗不及时而消逝的一条条生命。而那个春天,也因我们距离真相的距离过于遥远,而充满着怀疑、痛苦、死亡与分离。


  时至今日,见惯悲喜的政府越来越明白公众与媒体的心理,明白掩盖真相带来的后果将是更猛烈的谣言和更持久的怀疑。美国社会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传闻是新闻的代用品,真实信息的缺失必将带来泛滥成灾的传闻,最终会将政府置于不义。


  于是,政府的信息发布越来越公开、透明,政府信息发布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发布时间越来越及时,发布内容改变了以往严重不对称的弱点,越来越努力靠近既得真相。政府与公众也在一次次的对抗与置疑中慢慢走向对话和宽容。但是,此中的问题依然显著,在信息发布的潜意识里政府依然将自己视为强势的信息拥有者,在信息共享中常常过于草率、欠缺深层思考。


  公众通过政府发布的信息了解真相,同时也在了解政府,知情权的实现倚赖着政府信息发布的透明与真诚,而政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倚赖的是大众的认可与支持。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要继续前行。可以肯定的是,那绝不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使用说明

  1、公共决策与议题管理


  2、政府信息公开


  3、新闻发言人


附录

[规则再造]


  ★集中权力、统一信息、监控媒体。

  ★结论未出,态度先行

  ★适切性,便于利益相关者的接触;


  ★立体化,便于信息全方位传达;


  ★简单化,减少中间环节,弱化传播噪音。


  ★政府的媒介管理实质就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和使用。


  ★控制传播流,引导影响流,减少噪音流。


  ★公众利益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