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公共关系

九江“11·26”地震灾害

2019-04-22 11:22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要时刻保持虔诚、敬畏之心,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总是如此渺小。虽然在人定胜天的豪气中,人类进行着各种对大自然的征服,但是征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伴随着大自然的各种警示与惩罚:地震、洪水、飓风、海啸……每一次人类都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各种自然灾害考验着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危机应对能力……

  九江,一个在地理上没有被划为地震危险带的城市。从历史上看,虽曾有些小震,但均未对人的生命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和影响。然而,2005年岁末之际,一场5.7级的地震打破了这个城市的宁静。

[案例回放]

  第一幕 浔阳惊梦

  2005年11月26日,双休日。浔阳江头,人们在烟水亭“请看世局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好向湖亭举烟,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的楹联下享受晨光,也有人尚在梦中缱眷甘堂湖昨夜的微波。二十公里外的东林寺刚刚响过僧人早课的钟声。

  一如既往,枫叶荻花。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像不经意的恶梦,突如其来,措手不及。

  一、地震了!“大家都别动,让孩子先走!”

  11月26日,星期六,九江市委市政府早就选定在这一天9点准时召开全市机关工委暨关心下一代总结表彰大会,这是九江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五年一次的盛会。来自全市及各县区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各级干部和工作代表共180多人,8点半已齐聚到了市委八楼报告厅。

  按照会议安排,会前的8点45分是少先队员们给与会老同志献花献辞的时间。来自九江长虹小学的20名少先队员系着鲜艳的红领巾,手捧鲜花,列队整齐地走向主席台。他们身后的鼓号队此时正严阵以待,准备奏乐。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随着少先队领队的一声令下,少先队员们的脚步齐声落地。这时,大楼突然摇晃了起来,报告厅的窗子发出“哐”的一声巨响,老同志们直感到一阵眩晕。

  “地震啦!”会场上对地震有所研究的九江市副市长彭泽洲当即判定:九江发生地震了。现场开始骚乱起来,大家开始有些惊慌失措。此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九江市委副秘书长魏立平立即跑上主席台喊道:“大家镇静。”同时,主席台就座的包括九江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在内的有关领导干部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大家都别动,让孩子先走!”

  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180多名与会人员没有一人涌向会场大门,九江长虹小学的教师带领着鲜花队和鼓号队的40多名小学生先行迅速撤离了八楼会议现场。随后,与会人员也有秩序地陆续撤出了大楼。

图1:新浪网绘制地震震中示意图

  地震发生时间: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38.6秒

  地震中心:北纬29.7度、东经115.8度,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与瑞昌市(县级市)之间。

  震级:5.7级

  地震发生经过:

  第一次时间为北京时间26日8时49分,为5.7级地震。

  第二次为北京时间26日9时10分,为2.6级地震。

  第三次为北京时间26日9时25分,为4.6级地震。

  此后共发生几百次不同程度的小级别余震。

  地震当日早6时,课题组几名成员因公务出差,刚刚由北京抵达九江。在宾馆刚刚卸下一路风尘,突然一声巨响,房间开始剧烈颤动,中央空调上的钢板瞬间扭曲。

  有人在走廊大喊:地震了!

  李莉(化名),女,23岁,住在湖滨小区7号楼。剧烈的颤动让她于沉睡中惊醒:“天花板在晃动,我还以为是在做梦。随着振幅越来越大,突然意识到地震来了,然后抓起外套披上就往外跑,一直跑到一片空旷的平地上。当时想,如果再强震一次,我就跑不出来了。

  吴玉田(化名),女,47岁,住在梅园小区9号楼。地震发生时,她正在阳台洗衣服。”突然感到地板在晃动,感觉像在荡秋千,天啊,不会是地震了吧?我看到外面有人群在跑,才相信是地震来了。我马上叫上家人到外面躲避,刚跑到门口发现钥匙没有拿,于是抓起桌上的门钥匙就往楼下跑,到了楼下才发现连件外套都没穿。

  胡春锋(化名),男,36岁,家住十里。地震来临时,惊慌之下打开窗户,从二楼跳了下去……

  二、地震自救法宝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下面,震后应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如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驾驶汽车和火车的司机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瑞昌市张坂村一对新人,地震时正在办喜酒。“客人都来了,房子大地都摇晃起来,人就像坐在摇篮里一样,四处是轰隆隆的沉闷的声音,感觉太恐怖了!”当事人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有人喊了句,地震了!喝喜酒的人一窝蜂地往屋外跑去,紧接着听到头上一阵砖头掉落的响声,所有的酒菜都摔到了地上。摇晃了十几秒之后,大伙跑到屋外看见两层平房都塌了。”

  瑞昌市张坂村何家垅一栋民房的二楼发生倒塌,事发时该户人家正在举办结婚喜宴,而二楼原本是用来当新房的。(新快报)

  一次强震和两次微震过后,地面渐渐恢复了平静。

  出于对危机的职业关注,课题组成员随即开始在九江城几个避难人群密集的场所展开了一系列的走访和调查。

  烟水亭,南湖公园,甘堂湖畔,往日休闲娱乐的所在,今日成为避难的场所。课题组成员看到,公园、湖边、江边等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占满了。人群中,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一起,老中少三代相护挽扶、依偎着。

  三、拷问“危机教育”

  中新社武汉12月16日电(邵振纲艾启平)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喻发胜副教授今日向记者表示,通过对九江地震及波及地区民众调查表明,约九成城镇居民“危机教育”缺失,广大农村地区比例则更大,因此应大力强化中国公民应对危机的素质与相关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武汉、九江分别有89.9%和91.6%的民众,地震前没参加过防震、消防等突发性事件演练;此前对防震自救知识了解“非常详细、比较详细”的武汉民众仅为19.8%,九江为18.4%;表示对防震自救知识“了解一般、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武汉民众为80.2%,九江为81.5。

  喻发胜表示,去年印度洋地震海啸之灾中,一位名叫缇丽的十岁英国小女孩救了几百人,原因是她在学校学习过有关地震、海啸的知识,并及时向人们发出警告。此次九江地震中大部分人员伤亡并非地震造成建筑物坍塌所致,而是由于防震知识空白,有的“慌不择路”盲目逃生,有的相互拥挤、踩踏,导致人员伤亡。

  喻发胜认为,如果公民应对危机的素质高一些、相关知识多一些,会大大减少各种突发性危机带来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中国应从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富国强国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公民的危机教育,使中华民族成为面对危机也不惊惶失措的伟大民族。

  第二幕 政府遇震

  一、政府在行动

  地震发生10分钟后,江西省政府就开始了解震情,根据《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西省地震应急预案》,对九江启动了二级应急预案。并在重灾区——瑞昌市设立了省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由江西省副省长胡振鹏担任总指挥工作,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工作。

图2:省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人民网)

  地震发生半小时之内,九江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了一级应急预案,布置抗震救灾工作。同时成立了灾情监测、医疗救护、灾民安置、维护稳定、保障畅通、物质供应、宣传报道等七个专业组,并派出三个工作组赶赴灾情严重的地区,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组织、指挥和协调。

  会后,江西省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九江市市长蔡晓明等市领导立即赶赴灾情严重的瑞昌市和九江县,现场指挥救灾。市政府还组织了一些工作人员走到群众中,告诉大家要在室外避震,在接到安全通知之前最好不要回到室内。

  地震发生两小时后,江西省副省长胡振鹏通过媒体和移动、联通手机网络向江西省民众发布了地震的灾情信息。

  移动公司、联通公司:

  胡振鹏副省长指示,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北纬29.7度,东经115.7度)发生5.7级地震,南昌市等地有较强震感,请市民无需惊慌。

  江西省地震局

  2005年10月26日

  16时35分左右,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瑞昌市人民医院抗震医疗救治中心,慰问了在上午地震中受伤的群众。

  自26日上午开始,九江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采取分片组织的办法,将灾民分散安置到各地。指挥部调动了市区内所有储备帐篷,全部运到瑞昌市、九江县两个重点受灾地区。指挥部还紧急调运了4.5万瓶矿泉水,3.5万箱方便面,4200公斤饼干等食品。

  20时,江西省防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胡振鹏副省长表示,有关方面已经拿出500万元作为救灾临时经费,并派出了由三个副市长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他说,目前灾区社会秩序稳定,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情况依然严峻,要求房屋受损居民不准在屋内居住,由于当晚九江气温只有8℃-9℃,请市民做好保暖工作。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九江地震十分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得知九江发生地震灾情后,分别打来电话,向九江灾区人民和各级党政干部表示亲切问候,要求全力救治伤员,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温家宝总理亲自打电话给省委书记孟建柱,向九江灾区人民和各级党政干部表示慰问。他要求,千方百计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救治伤员,注意检修震损房屋,凡是危房,一律将居民迅速转移。温家宝总理表示,国务院将调集救灾物资运往灾区。

  20时21分,吴官正同志给副省长、市委书记赵智勇打来电话,详细询问震中位置、伤亡情况、房屋倒塌情况和抗震救灾情况。吴官正同志在电话中向九江灾区人民和家乡父老乡亲表示问候。他说,九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震区一线,帮助灾民度过难关,我很高兴。在这艰难的时候,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度过难关,战胜灾害。要切实把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好,全力救治伤员。对不能回家居住的群众要安排临时住所,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要求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派出应急工作组,了解震情灾情,加强余震监测和趋势分析,指导和帮助震区开展紧急救援,最大限度减轻损失。

  12月1日到2日,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回良玉深入到发生5.7级地震的江西省瑞昌市和九江县,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2006年元旦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江西省九江市地震灾区,检查灾后重建工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和慰问干部群众。

图3:温家宝在九江县新合镇址坊村救灾帐篷里与受灾群众亲切交谈(新华社)

  二、地震局应震

  国家地震局得到九江地震的通报之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进行紧急会商,分析研究地震趋势。同时派出局领导李友博带队的20人,组成应急工作组和现场工作队,于当日中午赶赴灾区,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当了解到李友博一行于下午5时左右抵达南昌后,课题组成员随即给江西省地震局打电话,但值班室的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未能联系到地震局局长。

  国家地震现场工作组到达灾区后,与江西省政府领导,江西省、九江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同志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汇报,了解灾情。工作组肯定了地方人民政府正在采取的危险房屋派查、转移群众、及时医治伤员和妥善安置灾民等各项措施。针对灾区情况,工作组决定采取架设流动监测台站、及时组织震情会商等措施,加强震情跟踪和趋势判定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活动。

  工作组明确分为秘书组、分析预报组、测震观测组、灾评科考组和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小组开展工作。他们在震中附近布设了八个地震监控点,架设流动地震监测仪监测余震。

  江西、湖北和福建省地震局也派出应急工作组,架设流动地震监测仪开展余震监测,调查了解灾情。

  三、新闻发布会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凌晨,九江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6日在瑞昌市与九江县间发生的灾情及抗震救灾情况。

  九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曹俊良说:“根据国家地震局和专家意见,根据地震规律和监测情况,发生地震距离震中20公里以外的地区除了房屋可能损坏外,在室内居住危险性不大,所以南昌市、九江市市民没必要在外面过夜。”

  26日8时49分发生地震后,九江市迅速启动了一级响应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灾情监测、医疗救护、灾民安置、维护稳定、保障畅通、物质供应、宣传报道等七个专业组,并派出三个工作组赶赴灾情严重的地区,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组织、指挥和协调。

  九江市灾区干部群众正发扬九八抗洪精神,全力开展医疗救护、灾民安置和险情排查工作,供水、供电、供气、市场供应、通讯交通正常,社会秩序稳定。

  曹俊良还说,九江地震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海内外人士的密切关注。为便于社会各界的捐赠,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九江市慈善总会、九江市红十字会接受地震灾难捐赠的热线电话、专用账号等。

  抗震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九江市副市长张华也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称灾情发生后半小时内,九江市就立即做出决定:所有伤员的治疗费用一律由政府承担。

  第三幕 八方联动

  一、民政部

  民政部在九江发生地震后,根据国务院2004年审定的《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立即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江西灾区,并紧急向江西灾区调拨1000顶救灾棉帐篷。同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灾情,帮助灾区做好救灾应急工作。

  11月27日、30日,民政部又分别紧急从湖北、安徽、武汉及天津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九江地震灾区调拨15000顶帐篷和12050顶棉帐篷,以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临时住所问题。

  二、医疗卫生系统

  课题组人员在当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里了解到:地震来临时,有的病人正在输液,一感到地面震动,就立即扯掉输液管跑到马路上避难,导致病房十分混乱。值班护士长立刻召集所有值班护士,要求他们坚守岗位,做好病人的护理和情绪稳定工作。地震稍平息之后,病人陆续回来,医护人员又重新开始了诊疗工作。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于地震当天成立了救援小组,由副院长带队到地震中心地区。在课题组成员的建议下,向市民发送了大量的“地震自救宣传手册”,在第一时间将医护人员的爱心和关怀送到广大市民身边。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地震发生后向瑞昌派出救护车,支援重灾区的医疗救助工作。

  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瑞昌市人民医院将一些病人带到了室外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室外诊室,由于受伤人数的增多和医院条件的限制,瑞昌市医院发出了告急的通知,已经没有能力再接受新的病号了。

  瑞昌中医院也是本次灾难救助的主战场。由于瑞昌中医院墙体严重震裂,瑞昌二中的校园被开辟成该院的临时急救中心。

  这次地震中,还有一群特殊的生命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就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瑞昌市各个医院在地震发生当天共接生10多个婴儿。瑞昌市医院对面一家餐馆的平房成了当天最紧急的妇产科手术室。全市公布的10来名产妇中,有8名就是在这里顺利地生产的。一名叫柯元珍的产妇需要进行紧急剖腹产手术,在医院工作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顺利产下13斤重的男婴,医护人开玩笑说,以后这孩子就取名柯震吧。

  三、教育系统

  地震事发紧急,学校又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所以疏散工作备受关注。不少人在网上论坛发表帖子,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情况:

  一个网友写到:

  11月26日下午1点13分,接到外甥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刚下达通知,为安全起见,采取了断水断电措施,将全体学生转移到操场上过夜,以防止地震时发生踩踏等惨剧。

  网友风尘(江西九江第一中学的学生):

  地震发生后,学校领导迅速组织转移,全校学生在2分钟内迅速进入大操场进行疏散,没有发生任何受伤。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地震过后,学校开始组织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文体活动。

  九江学院学生:

  房子在不断的震动,我宿舍的那栋楼已经出现裂缝了。学校今晚把宿舍封了。据说晚上11点后还有一次7级的地震!!我们现在不敢睡觉。今天早上,我为了上网能占到机子,一大早就来到学校的机房上线了。我还很开心,因为我可以轻松一个早上了。可是事情却事与愿违,在10点左右地震悄悄地来临了。几秒种的时间机房里的椅子都被逃跑的学生推得东倒西歪,一会儿的工夫原本平静的校园突然变出了几万人,可以说是万马奔腾。学校的32栋学生公寓出现了裂缝,这是学校里损失最重的一栋楼了。学校里的广播不断更新关于地震的消息,校领导也来到了人群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为了就是稳定学生的心。

  九江学院是一个有4万学生的大型院校,地震后,学校以系为单位,在教研组长和系老师的带领下将学生转移到公园等地,并通知他们晚上十二点以前不要回宿舍,得到安全通知后才能回校。据了解,九江学院组织很多外地的学生举行了各种形式的联欢活动,下午时分,一些同学还在学校的草场上踢起了足球。

  而在与九江隔江相望的湖北黄石阳新县浮屠镇中学的学生,却在逃离的过程中发生踩踏事故,造成47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四、NGO

  江西省红十字会在得知地震灾情后,立即与省地震局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了解灾情和灾区需求,随即紧急调拨60顶救灾专用帐篷运抵瑞昌地震灾区,这也是当地灾区收到的第一批救灾物资。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到江西省红十字会上报的灾情后,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并及时向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有关方面通报灾情,向灾区紧急调拨了价值50多万元的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并划拨紧急救灾备用金用于在当地采购急需物资。同时总会派出了救灾工作组前往灾区考察灾情慰问灾民。

  五、通讯运营商

  地震发生时,部分地区通讯中断,课题组成员在地震刚刚结束时想打电话向亲戚朋友报平安,手机没有信号,半小时后恢复信号,但此时所有九江通往外地的电话线路都被报平安的人们占据,电话中只传来阵阵忙音。

  中央某机关驻赣官员章楚事后向《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回忆道,地震后拨打市委办公室的电话,忙音,再拨市委几位领导的电话,还是忙音,他说“这种情况只在1998年大水灾九江决堤后出现过,决堤后的半小时,整个九江市移动电话网络几乎瘫痪了,因为有很多人同时拨打,造成电话系统超负荷运转。”几个小时过去,在相关部门作了积极修复工作后,通讯信号终于恢复了。

  地震发生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亲自给江西移动公司黄日高总经理打电话,详细了解了地震给通信部门及当地公司员工造成的损失情况,要求江西移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做好救灾通信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有力的通信保障,并向灾区员工及家属和奋战一线保通信的广大干部员工表示亲切慰问。

  江西移动的省市两级公司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启动紧急通信保障预案,明确了全天不间断领导带班的制度;省市公司领导在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的瑞昌市,向瑞昌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受灾情况及通信保障情况,一线指挥,同时各项任务部署和调度工作迅速高效地展开。随后,移动公司启动了地震灾害应急流程,全面检查移动通信枢纽楼省级设备、核心网设备、对基站、电源、传输、铁塔等设备。用最快地速度修复通讯信号,保障通讯的顺利畅通。

  中国移动公司26日一天就向公众发送短信累计200多万次,此外还充分利用“中国移动手机报”平台,向《手机报》用户发送“手机报地震专题”累计52万条,将新华社发布的“避震防震小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六、电视台

  地震过后不到3小时,九江市委宣传部门就通过电视台发布了九江发生地震的消息,公布了初步受灾情况,并请群众相信政府,不要过度慌张。另外奉劝百姓投亲靠友、相互帮助,也要求各单位妥善安排,呼吁社会求助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受地震影响,瑞昌电视台办公楼墙体已经开裂,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但记者们仍未停止工作,他们把全部工作转移到大门口,用一根绳索围成圈,就当作了最简易最前沿的新闻直播现场,向市民宣传如何躲避地震知识,并且随时通报震情预测情况。

  地震当晚,危机课题组成员从人群中听说晚上十点多会有一次强震,震级将达7级以上。而当人们被问到消息来源的时候,却没人能确切回答,大家都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由于没有明确的官方答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造成了人们的恐慌,很多人觉得还是留在室外心里比较踏实。

  11月27日晚,地震专家组通过媒体向公众做出说明:“离震中20公里以外的人们是安全的,可以回家休息。九江地区目前不会发生比11月26日5.7级更大的地震。”但就实际情况看来,当晚大多数灾民仍然将信将疑,不愿回家。

  江西省公共频道在地震后,派出记者组与地震专家保持紧密联系,做到一有官方消息,马上利用滚动条的形式公示给广大观众。

  七、互联网

  地震发生15分钟后,在社会各界陷入一片惊慌之时,大江网记者迅速出击,第一时间赶赴江西省地震局,从地震专家对震情的紧急会商中,大江网记者得到了本次地震的三个“第一手消息”:一、“地震发生在九江县和瑞昌市交界处”;二、“震级为ML6.0”;三、“南昌虽受波及,但已经没有危险”。

  2005年11月26日9时15分左右,大江网记者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和值班编辑取得联系,发布了此次地震的首条新闻——“江西九江发生地震,南昌已无安全问题”。消息一传开,迅速令灾区原本惊恐的受众奔走相告,成了安定人心的一颗定心丸。此时,该条消息也在第一时间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等众多国内知名网站转载。一时间,九江地震的消息从网上传播到网下,全国人民聚焦中部古城——九江,并纷纷通过互联网了解灾情、问候亲人、表达爱心,并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献计献策。

  11月28日,江西省红十字会、中国江西网联合百家中文网站共同向全体网民发起了倡议:“献博大爱心,助地震灾区”,希望广大网民为灾民安置和灾区重建伸出援手。随后,中国江西网上登出了“百家中文网站共同呼吁援助九江地震灾区倡议书”。呼吁网民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

  多家网站都在地震后第一时间开辟专题,及时报道九江地震的最新情况,方便人们快速掌握有关地震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向人们介绍各种地震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防震技巧。

  八、市民

  大震过后,人们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街边出现了打牌的人群,一系列娱乐活动相继展开。还有人做起了买卖,甚至出现了出租板凳的商贩,真是几条板凳显商机。人们脑子里那根紧绷的弦开始放松下来,街边的餐饮店也因为大家后怕不敢轻易回家而开始火了起来。

  夜幕降临,人群聚集地搭起了许多临时床位,虽然大家都互不相识,但是那一晚大家做起了和睦的邻居。

  27日露宿马路的人们(课题组拍摄)

  27日露宿马路的人们(课题组拍摄)

  然而不和谐的声音也纷至沓来。

  据统计,瑞昌市在地震当天共转移40万群众到露天,当晚有10万灾民露天过夜。虽然民政部和一些相关部门调拨了帐篷,但一时之间并不能保证所有灾民都住进去,于是出现了争抢帐篷的现象。

  据上海《东方早报》报道,瑞昌市杨林湖街道有1500来户人,当时该居委会只领取到50个帐篷,但同时登记要求分配的有几十个居民,于是没有分到的人与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这种情况下领帐篷的条件只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产妇、残疾人、病人和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婴儿。

  据当地百姓反映,在帐篷分发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基层干部滥用职权的现象,他们让自己家人先住,引起了知情群众的不满。

  同一片夜空下,部分九江的出租车司机却做起了“出租”车的买卖,有的司机竟喊出了租车睡觉一晚200元的高价。

  当晚,为了保障市民安全,维护社会秩序,警察走到人群中连夜巡逻。

  赵智勇看望巡逻武警(九江日报)

  灾难过后,老百姓最期盼的是什么呢?当地政府一份调查显示,广大灾民有三盼:一盼对地震有一个最终的预报结论;二盼能一户一篷,以抵御严寒;三盼早日规划重建家园。

  这次地震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一年一度的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受到了影响,江西的考生不得不两次中断考试。为此,12月3日人事部在江西对受地震影响未能完成考试的考生进行了重考。

  第四篇 灾后重建

  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九江遭受了自然灾害的无情打击,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

  一时间,全国各地各类政府机关、企业、组织和个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党委、政府和铁道部、中石油、中石化等踊跃向灾区捐款,省内外各界人士也通过各种形式捐款捐物。截至2005年12月底,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已达7000万元。

  二、灾情评估

  这次地震共造成九江地区9人死亡,其中瑞昌市4人,九江县5人;另外,地震中还有一人因脑溢血死亡、一人因心脏病死亡、一人因受伤抢救无效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转移安置60余万人,280万人一度紧急避险。地震造成1.8万间房屋倒塌,15万多间损坏。部分县市电力、通信和城市供水一度中断……

  据统计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

  九江地震还震出了“豆腐渣”工程,房屋结构和质量不合格是这次地震中房屋倒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瑞昌市政府大楼被震出了裂缝,领导们不得不把指挥部搬到了露天。这座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按照国家防震工作的有关规定,这座政府大楼应该按19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显示的九江地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来进行抗震设计,但事实上它还不如一些80年代的老房子盖得结实。

  省长黄智权态度坚决地说:“像瑞昌市委市政府大楼看上去这么漂亮,一个小小的地震,大楼就到处开裂,现在开会都要露天进行。这样的建筑一定要追究责任。”

  江西省调集了一百六十个名专家组成房屋结构专家组,对灾区房屋展开鉴定工作。凡是被检查出来有明显结构安全问题的建筑,将被贴上“不得入住,准备拆除”的红色标识;至于鉴定出没有特别严重结构安全问题、经过修缮可以入住的房屋,将及时组织有关力量帮助修复;对于不直接影响结构安全、不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房屋,将组织灾民入住,并及时关注房屋受损情况的演变,以确保灾民安全。

图4:被地震破坏的民房(人民网)

  多家媒体报道说,11月30日,国家地震应急工作组组织专家分别完成了瑞昌市19所乡镇医院和九江县25所学校的安全性鉴定,结果如下:25所学校47栋房屋中,属安全建筑的19栋;整栋暂不使用的21栋,局部暂不使用的7栋;19所医院35栋房屋中,暂不使用的10栋,属安全建筑的25栋。

  专家分析

  专家初步分析认为,九江地震中损失严重的一个原因是农村基本不设防。

  这次九江地震极震区的地震烈度达7度,而当地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基本烈度是出于经济原因和允许建筑物所遭受的风险(即50年超越概率10%的值)而制定的国家最低标准。因此,在这次地震中,大多建筑由于防震标准低于此次地震破坏力而出现了明显损坏。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当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居民房是砖块和水泥预制板垒起来的。在稍强的地震面前,这些建筑无异于“搭起来的积木”。而上个世纪90年代按当地民俗建设的房屋,也大多是跨度大、墙体薄的“大头房”,根本不符合抗震要求。

  令专家更为忧虑的是,农村房屋基本不设防,导致农村成为地震的重灾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住房因缺乏监管,大量农村民房处于不设防状态,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十分薄弱。

  地震专家对瑞昌市的震害进行现场调查,其中调查了18个自然村,专家发现,很多农村房屋是泥沙加石灰砌成的,强度低,又是空斗墙,因此普遍破坏严重。当地房屋震害的特点是部分倒塌,室内墙体普遍裂缝,不少开裂严重,濒临倒塌。

  三、回归正常生活

  地震过去了,人们也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

  经省市环保部门鉴定,截至11月30日,九江、瑞昌灾区饮用水已达到国家标准,铁、锰含量都在国家标准值范围内;灾区有关涉源单位未发生任何放射物泄露情况,也未发生放射源被盗和丢失的情况。

  12月1日下午,江西九江地震灾区公布了首批7个灾民重建安置点,安置点房屋抗震标准达到抗震烈度7度,共可安置灾民6000户,其中城区5000户,郊区1000户。

  12月2日下午,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举行情况通报会,总结了当前的工作情况。国家地震应急工作组专家完成了对瑞昌和九江包括医院、学校、供电、供水等生命线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鉴定,大部分学生复课,灾民看病用药、用水、用电、用气均安全。

  据新华网记者了解,九江市区学生到课率达100%;由于九江县、瑞昌市部分学生被家长带出未能到校上课,学生到课率分别为99.3%和92.7%。

  12月3日7时46分,九江原震区发生了3.4级地震,尚在余震序列正常衰减起伏范围内。震中区瑞昌市的房屋内,明显能感受到房屋呈东西向晃动。震后,瑞昌市电视台反复播放来自江西省地震台网中心的震情速报,提醒群众不必惊慌,当地地震监测部门正密切注视余震序列的发展。

  鉴于九江地震应急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江西省地震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和省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的报告,江西省政府研究决定,从12月5日12时起,九江地震灾区结束地震应急状态,转入救灾和灾后重建阶段。江西省已成立省“11·26”九江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全面组织、指挥和协调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12月5日,江西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九江地震灾区目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认为当前灾区最突出、最迫切的任务是确保灾民安全过冬。

  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要竭尽一切努力确保灾民安全过冬,并研究了以下几条具体措施:

  一是经技术人员检查鉴定,可继续居住的房屋,让老百姓尽快回住;

  二是加紧修复主体结构未损坏的房屋,确保这部分灾民在春节前入住;

  三是鼓励确需拆除重建、短时间不能回住的灾民通过投亲靠友、借住等方式解决住宿问题。同时,发动房屋没有损坏的家庭或与灾区邻近、受灾害影响不大的乡镇,积极吸纳部分灾民入住。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强调,九江地震灾区下一阶段的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抓住重点。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纷繁复杂。既有眼前应急的任务,也有长远要办的事情,必须分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确保灾民安全过冬。

  二是统筹协调。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不能放松其它工作。比如灾区房屋重建的选址与规划等问题,都需要同时进行。

  三是结合实际。完成规划、重新建房等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

  四是加强引导。要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引导灾区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实行群众自建自救与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截至12月13日,大部分灾民已经搬回家中居住。住在帐篷里的人数降至99600人,为了让灾民尽快重回家园,九江市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让灾民投亲靠友;

  二是村民、居民互帮互助,腾出空余房间让灾民居住;

  三是政府组织集中解决安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灾民在外居住。

  到2006年元旦时,一批二类和三类的危房经维修加固和检测后可以入住,居住在帐篷里的人员进一步减少。

案例讨论

  1、危机教育有什么意义?危机教育应包含哪些内容?


  2、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危机预警和危机信息发布?如何构建预警平台?


  3、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政府应遵循哪些原则?


  4、如何预防、应对自然灾害危机中产生的谣言传播?


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中的政府效能


  天地难测,水火无情。2005年,我国的自然灾害接踵而至:东南沿海轮番经受台风盛夏的洗礼;年初新疆、云南与年末威海的雪灾首尾相映;6、7月间黑龙江、陕西、辽宁、四川暴雨肆虐;10月的福州山洪光临;云南、新疆、广西、四川、江西、黑龙江先后地震……


  种种自然灾害,特别是九江大地震展示出最有力的证明,在突发性自然灾害面前,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大规模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整合调配。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政府在危机管理,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过程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


  政府对一次危机的管理,可以说就是一次对政府管理能力与效力的全面考察和综合鉴定,是衡量和反映政府的统治力量的重要侧面。反之,危机管理又推动政府进行积极、能动的改革与制度创新,不断巩固和完善政府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而政府危机管理的绩效和结果,还成为其政治合法性及公共形象的基本来源和存在基础。


  更进一步,严重的危机局势有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对于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有效处理、恢复能力不仅仅关乎政府形象和美誉,而且有可能危机政府的权力统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所以,政府有必要并且必须建立一个成熟的制度或策略体系,来防范危机的发生,开展危机状态下的统筹协调工作。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这次九江遇震,从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作为,我们可以总结出政府应对危机比较主要的几项处理原则:


  第一,快速反应原则。


  危机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倏忽之间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收集有关危机的各方面信息,评估危机破坏的程度,适时、及时地对外发布事态进展,相应采取一系列紧急处置手段以控制局势,保证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江西省政府于震后10分钟,九江市政府于震后半小时内启动了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防震救灾指挥部,为最大限度减小灾害损失和有效组织抗震救灾工作争取了主动。


  这其中,政府领导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江西副省长的公告,既是灾情信息的发布,又是振臂救灾的号角;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慰问,则给广大人民吃了一粒定心丸。


  第二,协同行动原则。


  危机发生后,常常状况复杂,不是一个部门一己之力可以应对解决的。所以政府需要充分调动主脑作用,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协调调动各方力量,以便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最主要的协同内容包括:人,信息和财物/资源。参加危机处理的人员需要各司其职,比如需要指挥管理者、沟通协调者、技术处理者、信息收集者和发布者等;对于危机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准确性直接决定危机的处理方法和问题解决效率,而危机信息的发布又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和态度——统一专门的信息采集、加工、发布和反馈系统是协同作战的基础;社会各方力量,诸如交通、通讯、医疗、消防、公共救助等,各司其能物尽其用协同作战。


  此次地震中,江西地震局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联合向南昌市民发布关于胡振鹏副省长汇报灾情和政府表态的手机短信,就是一次危机状态下资源、信息与人的协同行动,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第三,人本原则。


  人命胜天。灾害中最脆弱的是人,危机中最基本的也是人。不管是受灾者还是救护者,对于生命的保护是危机中的核心与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政府,“以人为本”、“仁者爱人”,通过对人性和人本的关怀树立的权威信赖,远胜千军万马。特别是危机状态下,对人民施以援手雪中送炭,既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职责义务所在,也是树立良好形象巩固地位权力的不可多得之机遇。灾情发生后半小时内,九江政府立即做出所有伤员的治疗费用一律由政府承担的决定,可谓让百姓放心,让百姓宽心,让百姓安心。


  另外,政府危机处理中还要注意的原则有:合法性原则,即应对危机非常态和非程序的决策过程同样要遵循法律法规,不能滥用职权;科学性原则,即遵循合理的程序和规律,避免盲目行动适得其反;全局利益原则,即危机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就要取大舍小,保证全局利益最大总体损失最小。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基本覆盖了我国最常见的各类突发事故。其中明确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等政府危机处理原则,标志着我国预警体系的初步建立,是为百姓福音。


使用说明

  1、自然灾难下的政府公共关系


  2、自然灾难中峰值状态的资源整合与配置


  3、自然灾难应对中的传播渠道管理


附录

[规则再造]

  ★天气变化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它既可以成就一个组织,也可以彻底毁灭一个组织。

  ★“天与人不相胜也”,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契约之最高境界。

  ★科学的计划是危机管理成功的一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危机教育应该常态化、制度化。

  ★靠近危机现场,成为第一信源。

  ★巧妇也需“备米”,危机状态下,资源即战略。

  ★“让孩子先走!”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化作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每个行动。

  ★统合城市不同职能部门、联动的社会应急系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搭建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正视谣言,脱去谣言的外衣。

  ★学会倾听利益相关者。

  ★回顾,照亮前行的路。损益评估是灾后重建的起点。

  ★让灾民轻松找到政府和官员。

  ★危机出,仁义在,道是无情却有情,将温暖和希望送给灾民。

  ★“穷则变、变则通”,危机中,“沟”是手段,“通”是目的。

  ★谨防危机之危机,忙中出错,乱中生乱。

  ★企业在危机中应该做合格的企业公民。

  ★进行风险管理,做到有备无患。

  ★天地间,人为贵。

  ★仁者爱人,然爱充满人间,充满灾民的上空。

  ★建立指挥中心,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