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采访写作

2002珠峰清理行动以及环保报道

2019-04-02 03:29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珠峰垃圾清扫活动系列报道,与其说是捡垃圾行动的消息,不如说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危机的报道。这组电视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一套(CCTV—1)2002年9月末和10月初,在中午12点整的《新闻30分》节目播出后,成为此后很多有关珠峰报道的先声。《新闻30分》作为日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曾经一度创下4。68%的最高记录。此后,2003年,中央台第10套科教节目推出了《珠峰登顶30年特别报道》,借用了这次活动影视资料。一些企业人士和环保组织此后每年都进行珠峰清洁行动,以及中国探险协会组织的非正式的珠峰科考活动,虽然后来的这些行动都以市场公关宣传活动为衣钵,以借珠峰做秀为主,但是使珠峰诸多问题的报道逐渐增多起来。2002年的报道成为他们报道这些活动的一个蓝本和样本。有关珠峰高密度的系列的报道,多年没有再出现。

案例成果

[案例成果代表作品]


  播出时间为2002年9月24日—10月5日


  1,珠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清洁行动展开


  【导语】


  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垃圾清扫行动日前拉开序幕.这次活动历时半个月,将深入7000米左右的雪线高度,成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清洁行动。


  【正文】


  这次活动由中国登山协会、西藏登山协会和定日县人民政府以及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定日分局组织。参加人员有来自当地的民工40人,香港地区和内地的志愿者20多名,高山协作人员30多人,以及西藏登山队的技术指导和外籍人士,共100多人。.


  与以往清扫垃圾的环保志愿活动不同的是,这次活动不仅清理珠峰登山大本营的5200米处的生活垃圾,还将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进驻到5400米、5800米、6500米以及7027米的几个登山营地,在营地周围和必经之路上清理垃圾。所有人员将宿营在临时帐篷里,在每个营地的周围工作一到两天,然后再从高海拔地区下撤,将所有垃圾袋装以后,用牦牛驮运下山.


  据了解,从珠峰大本营开始,攀登珠峰的北坳线路将在乱石堆中延伸,一切只能靠人的体力解决,即使没有大的活动,仅仅行走,就要人耗费大量体力,所以在这些地区拣拾垃圾会相当艰难。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2,世界之巅的垃圾,引起世界的关注.


  【导语】


  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雄踞于喜玛拉雅山脉群峰之上,气势雄伟,直冲云天。即使远在100公里之外,人们也可以看见她那金字塔型的巨大峰体。珠峰壮丽的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登山旅游者纷纷前来,同时,旅游者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正文】


  从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开始攀登珠峰,到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北坡登顶为止,珠峰正式的攀登活动也只进行了15次。由于那时登山运动群体人数不多,所以对珠峰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


  据西藏登山协会分析,随着商业化登山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来中国登山的外国团队大量增加,尤其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登山探险者和高山旅游者的人数开始激增,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998年到珠峰地区的旅游者超过了两万人。


  如果按照每名旅游者每天产生220—320克,也就是半斤左右垃圾计算,每年产生的垃圾将达到24到67吨。此外,在珠峰的各条登山路线的营地间,登山者和徒步旅行者也留下大量的诸如帐篷、睡袋、氧气瓶等生活垃圾。根据资料统计,从1921年到1999年共有615吨垃圾被丢弃在珠峰脚下的冰川之间,给神圣的雪山圣地留下了众多的遗憾。


  目前,世界各地的人们也认识到了珠峰的环保问题。从1990年代开始,各国的登山人士为珠峰清扫垃圾的行动基本没有间断。去年,由日本、韩国和格鲁吉亚等国44人的高山清扫队,从6500米到8000米之间清理出两吨多垃圾。前年(2000年),西藏登山协会和攀登珠峰的12只国际登山队对海拔5200米到8300米的突击营地之间,进行了清理,清扫垃圾两吨多。近两年来,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经明确:负责6500米以下的垃圾清理,并且首先在登山者和旅游者汇集的大本营建立垃圾站,保证日常垃圾及时运送下山。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3,珠峰登山大本营:客流增多带来环境问题.


  【导语】


  珠峰登山大本营,曾经是少数的专业登山者光顾的地方。如今,普通人也可以在这里近距离的体会和欣赏壮美的珠峰风采。大本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正文】


  (记者出境:各位观众,这里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尽管这里气候条件恶劣,高寒缺氧,但是这里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有的登山探险,有的旅游观光,一时间大本营倒显得十分热闹。)。(记者背后是几十顶花花绿绿的帐篷)


  今年春天,离珠峰最近的县城定日县,修通了直达登山大本营的公路,使旅游者可以很便捷的到达这里。由于现在是九月初,雨水和云量都很少,大气清澈,天晴时间很长,最适合观赏珠峰,加上过水的路面很少,前来旅游者络绎不绝。他们不用自带干粮和繁重的衣被,可以头天下午到达,次日离开。游客可以住在自备帐篷里,也可以租住简易的帐篷旅馆,生活没有什么不便。


  (同期声外国游客男:我们来自澳大利亚我是第二次来,我妻子是第一次。)


  (同期声外国游客女:这里真是太好了,太美了,我下次还要来。)


  卓噶姐妹在大本营开始了帐篷搭起的简易旅馆。游客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和米饭,可以喝到香喷喷的酥油茶,晚上还能在棉被里睡个好觉。日益增多的登山旅游者以及在大本营干活打工的农牧民,都是她的客人。去年卓噶赚了两三万块钱。


  (同期声卓噶:生意非常好,客人很多,很有意思。)


  现在的大本营有6家帐篷旅馆。为避免破坏环境和引起不良竞争,所有在大本营经营的商户,政府都进行过环保和服务方面的培训。


  与帐篷旅馆的生意一样红火,临时邮政所的罗布多吉也忙个不停,因为他怀揣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邮戳。大本营邮政所每天要收寄大量的信件,他一天要为游客盖几百次纪念邮戳。


  这些天比较寂寞的大概要数西藏登山协会驻守在大本营的总联络官次仁,因为这个季节专业登山者较少。次仁从8月到11月份,代表政府部门在大本营为国内外登山队做后勤服务和通讯联络,遇到突发事件及时通报,同时还要阻止普通游客跨过大本营向上攀登。


  (记者出境:各位观众,在珠峰大本营,由于人员的增多,这里的部分水体出现内地湿热条件具有的富营养化状态。)(眼前一个小水潭,上面漂浮着苔藓或者藻类,墨绿色)


  据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今年进入大本营的人数已经突破5000人,为切实监管核心区域保持良好状态,又不污染水源,保护区的管理部门修建了几处厕所和垃圾收集点,摆放了垃圾桶,每周由专人清运下山。


  (同期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定日分局副局长多布杰最近几年,旅游者人数逐年上升,垃圾也越来越多。我们计划提高旅游环境卫生费等等这些费用。这样才能体现这一区域的重要性,也便于我们的管理。)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4新闻特写:营地周围野鸟飞.


  【导语】


  珠峰清扫人员和记者的帐篷刚刚搭好,周围就聚集了许多飞鸟,或在上空盘旋,或在帐篷边上漫步。这些可爱的精灵,给安静的大本营带来几分热闹。同时,它们也提醒我们,生活垃圾增多了,大本营出现了城镇化的迹象。


  【正文】


  你看,这些鸟儿有展翅高飞、空中盘旋的乌鸦,也有小巧玲珑、三五成群的野鸽子,还有尾随人们前来的麻雀。登山向导告诉记者,原来这里可没有这么多的野鸟。大本营出现了固定建筑,(注:西藏登山协会未经论证在大本营盖了四间石头平房)帐篷也越来越多,人们在大本营吃住以后,吃剩的米饭,饼干或者丢弃的肉食品逐渐增多,这些都成了鸟儿们最好的食物。


  记者发现,即使在更高海拔的前进营地,在没有生命迹象的地方,只要人的帐篷搭起来,这些鸟儿就可以迈着清闲的脚步,呱呱叫着,在石头中间觅食,在帐篷四边钻来钻去。人们该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鸟儿没有怕人之说,而是与人们一起玩耍,谁也不互相惊扰。人们有吃的,他们也不愁温饱。


  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同志认为,鸟儿的增多有喜有忧。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与鸟,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局面。但是也提醒,大本营也出现与内地景点相似的人员增多后生活化和城镇化的趋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5,清扫队员进驻两个高海拔前进营地清除垃圾.


  【导语】


  在珠峰登山大本营休整了两天后,珠峰环保清洁队伍陆续进入4个高海拔的前进营地,拣拾收集垃圾。记者也连续攀登4个白天,到不同营地跟踪拍摄。


  【正文】


  (各位观众:这里是珠峰北山坡6500米处的前进营地,在这里,清扫人员将进行为期3天的拉网式清理。)


  由西藏登山协会原副主席、曾经5次登顶珠峰的全国劳模仁青平措带领的第一批以当地农牧民为主的队伍,提前1天,到达这个营地,清扫垃圾。此前,在5500米、5800米和6100米三个营地的垃圾已经清理完毕。


  而记者所在的以志愿者为主的第二批队伍,由于不是专业登山人员,体力消耗很大,在每一个营地休息一晚上,第五天傍晚才赶到6500米的前进营地。此时,仁青平措带领的清扫队伍已经结束了海拔7029米处一个营地的清扫,下撤后到6500米处,两只队伍会合。


  据了解,6500米营地是个坡度相对平缓的面积较大的山脊,是从大本营到雪线之间最重要的前进营地。每年的登山季节,国内外登山队在此停留时间最长,人数停留最多,最多时有50个左右的帐篷,是垃圾量最集中的营地之一,也是准登山者和专业登山者的分界处。


  (同期声西藏登山协会原副主席登山家仁青平措:现在已经运下去48袋垃圾,很早的六十年代,过去登山的东西,埋到地下的,有很多罐头,昨天前天我们都挖出来了。)


  据了解,过登山大本营以后的登山线路,基本上是在冰川融化以后堆积而成的乱石堆之间穿行,直线长度有10公里之多,虽然基本呈“之”字型,坡度不大,但是由于空气稀薄,人们即使走几百米的山路,也要跌跌绊绊地走半个多小时,加上风大和缺氧,即使人没有负重,也要停停歇歇才能前进。


  每天午后,这一带都飘起大雪,雪覆盖了乱石,又比较湿滑,给拣拾垃圾带来较大难度。而在这一高度,记者扛着专业大型摄像机每拍一个三秒钟长的镜头,都要喘几口气才能缓过劲来,后来只有使用便携式的摄像机。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6,冰川融化有增无减,雪线退缩海拔更高


  【导语】


  从珠峰大本营往珠峰方向直走两公里,海拔升高100多米,就能看到正在融化的冰川或暗河。这些冰川,已经没有冰的模样,而是被漂砾和土石覆盖着,只有在底部看到融化的冰河。


  【正文】据当地的清扫人员介绍,近20年来,他们亲眼目睹了冰川逐渐退缩的过程。珠峰脚下的绒布冰川正在逐渐退缩,而且退缩的速度越来越快。


  (同期声:绒布寺喇嘛:十多年前,我们寺庙往上走一点,就是雪,就是说冰川,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要往上走好几公里才能看到冰川,河里的水也小了)


  绒布寺的海拔有5100米,曾经是70年代登山的大本营所在地,现在也有不少登山者在绒布寺脚下安营扎寨。据居住在寺庙的喇嘛们介绍,20年前,冰川一直分布在5100米左右的绒布寺前后,如果一下雪,几乎分不清哪是冰川,哪是雪线,整个一片冰雪的世界。绒布寺周围,常年是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直到6、7月份,积雪才逐渐消融;而现在,珠峰周围众多5000多米的山体,雪峰线正在上移,只有很少的积雪,残存在山的阴坡。


  (同期声西藏登山协会工作人员:登山大本营在绒布寺往上走两公里的地方,海拔是5250米,这里也没有积雪了,得再往上走两公里,5300米左右才有冰川)


  据当地人估计,冰川融化,雪线逐渐往后退缩,差不多退后了五六公里,海拔也升高了两百到三百米。9月份,只能远远地遥望零星的冰川,与此同时高山的雪线不断提升。


  当地人感到,流经大本营的绒布河,在汛期流量增大,而在干旱季节,水量正在逐步减少,两个季节的水量变化越来越大。


  据了解,冰川仍然在不断退缩中,所以登山的路线会经常变化,细微的线路每年都不同,垃圾一般被登山者沿路丢弃,垃圾散布的很广,往往到处都能发现,有的垃圾散布在融化冰川造成的切割很深的沟谷之间,人们无能为力。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7,西藏登山学校:登山向导的大本营


  【导语】


  这次珠峰垃圾清扫活动中,需要专业登山人员。其中20多位藏族青年承担着重要的后勤保障,还陪伴着不同行进速度的志愿者安全抵达目的地。他们就是毕业于西藏登山培训学校毕业的我国第一批高山向导和高山协作人员。


  【正文】


  年龄不到20岁的旺堆和旺多被分配专门协助中央台记者。他们是去年从西藏登山培训中心毕业的。在与记者同行的这些天里,他们即便背着几十斤重的帐篷、食品和记者的专业摄象机等物品,也能健步如飞。记者没有任何负重,行走都十分艰难。最艰难的一天他们与记者一同走路18个小时,他们寸步不离,始终陪伴左右,为记者指路,同时做饭烧开水。


  旺堆登上过珠穆朗玛,旺多也攀登过8000多米的几座高山。和他俩一样,其他协作队员也都有不平凡的经历,协助国内外登山队员登过一座或几座高峰。因为他们在学校里,用3年时间学习过三门语言和高山急救、攀岩和地理等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期西藏登山协作培训中心校长尼玛次仁针对专门培训高山服务的将来的高山市场挑战性越来越激烈,国际上的高山向导,中国要走向市场,必须要有一只这样的专业队伍。)


  据了解,凡是攀登世界著名山峰的登山队员,无不是在后勤保障人员以及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员做向导来完成的。因为大量的辎重,恶劣的天气,陌生的环境,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帮助,无法想象他能够成功登顶。此前,国内外的商业登山队一般重金聘请的是尼泊尔的夏尔巴人,而且每年的总需求量达到几百人次,而本地,却没有自己的高山向导和协作人员。


  记者从拉萨的登山培训中心了解到,第一届20多名学员毕业后供不应求,去年学校又从珠峰脚下的几个县挑选了第二届学员。现在,有一些国外登山队,开始聘请在校生做高山向导。


  (记者出境:各位观众,这里是西藏登山培训中心,你看,在这里的学员要学习各种知识,连作饭这些都要学会。)(记者身后,是负责盛饭的学员和排队等饭的学员。)


  据校长尼玛册人次仁介绍,登山向导要掌握全新的理念是,与登山人员共存亡的协作精神。也就是说服务,一切以登山家为主的服务。登山界认为,随着全球业余登山者和高山特种旅游者的增多,这里将是未来西藏登山家的摇篮,更是我国登山服务面向世界市场的一个基地。


  (同期西藏高山登山培训中心校长尼玛次仁服务意识,要保证登山者的人身安全,要让各种客户都满意。)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8,珠峰的垃圾五花八门


  【导语】


  记者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宿营3天,目睹了清扫人员拣拾垃圾的过程,也见识了多种多样的没有腐烂和降解的垃圾。


  【正文】


  据西藏登山协会原副主席仁青平措分析,这些垃圾,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种类庞杂,五花八门。在攀登的路途两侧,垃圾的数量比较少,品种相对单一,主要是各种饮料罐,热量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液体包装袋,而从7000多米雪线到峰顶之间,则主要是下撤人员没有能力带下山的睡袋、帐篷、氧气罐以及不再享用的食物等各种物品。


  他说,最复杂的是各个宿营地周围的垃圾。除了大量的人粪尿根本无法清理外,各种垃圾应有尽有。由于一名登山者一般要有几位高山向导和协作人员帮助,他们都要吃住在相对固定的帐篷里,遇到恶劣天气,停留时间加长,产生的废弃物更多。


  (记者出境:各位观众,在记者所能触及的范围,很容易就发现了这些包装塑料袋,电池,还有说不清的东西。)


  (同期仁青平措:你看看,这些垃圾太多了。)


  从这些冰川融化渗出的水形成的小冰湖里,能看出垃圾分布的情况。这是来自南亚国家的饼干袋,这是已经晒得变了颜色的可乐罐,这是一大堆噶斯气罐和暖瓶,还有帐篷和氧气罐,甚至还有一大袋当地登山向导爱吃的印度大蒜,也完好无损。这次清扫,还拣到大量没有开封的午餐肉和黄油罐头等等,有几罐是十年前的产品。据介绍,象这种锈迹斑斑,很多年没有动过的东西,是登顶成功后,人们在下撤时扔掉的。


  (同期西藏登山协会工作人员由于登山者极度疲劳,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带下来了。他除了扔掉没有别的办法。)


  (同期香港志愿者:通过这两天在珠峰的清扫活动,感觉到珠峰的垃圾是个很矛盾的事情,登山过程中会留下很多垃圾,想把它带下来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如果不带下来,又是一个很大的污染。)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9,近百袋垃圾由牦牛驮运下山,垃圾清扫活动基本结束


  【导语】


  经过一周左右的清扫,从5200米的大本营到7027米的主要登山线路范围内,清扫人员搜集了近百袋垃圾,日前这些垃圾装袋后由牦牛驮运下山。


  【正文】


  收集的90多袋垃圾包装后,由登山家仁青平措压阵的牦牛队,从几个营地陆续将垃圾运送到珠峰大本营。这些垃圾将移交给定日县人民政府和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定日分局处理。


  据了解,这次所拣拾的垃圾,大约有4吨多,旧的垃圾相对较少,大部分是近几年产生的。由于是首次由国内专业人士从较高海拔地区清运下来,所以有关部门打算在简单分拣归类后,收集有一定特色的垃圾在内地举办展览,以唤起人们对珠峰的关注,唤起更多的人的环保意识。


  (同期声环保志愿者:通过这些天的清理,相当累,知道有多么艰难。)


  (同期声西藏登山协会原副主席登山家仁青平措希望到珠峰来旅游,来登山。但是环保一定要搞好。珠峰的自然环境,我想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干净,欢迎更多的人来珠峰登山,来旅游。)


  (同期声高山协作人员:我作为登珠峰的高山协作人员,以后尽量把垃圾随团队,拿下来,我想这个队伍,将会成为环保宣传的大军。)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10,珠峰未来的垃圾问题更值得关注


  【导语】


  这次大规模的垃圾清扫活动告一段落,那么珠峰地区的垃圾是否已经很少了呢,每年都要组织这样较大规模的的队伍进行清扫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明年开始,西藏自治区政府将加强科学管理,确保珠峰清洁。


  【正文】


  在珠峰地区,记者采访了一些登山者和徒步旅游者,发现人们的环保意识都很强,人们已经认识到:如果让垃圾持续增多,冰川将会夹带更多垃圾融化到江河,使大江大河的源头不再清洁,珠峰将会改变圣洁的形象。


  (同期声西藏登山协会副秘书长尼玛次仁:当地的人们认识到他们吃的水要保持干净,就要消除垃圾)


  (同期声登山协作人员:我要将垃圾带下山来)


  根据记者的体验,人在登山过程中光走路已经走得精疲力尽,已经没有力气再背负更多重量,此时哪怕很小的一件物品都有可能增加体力的消耗,减少负重成为最重要的选择。


  目前,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象样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即使将珠峰的大量垃圾清运下山,面临的仍是十分困难的垃圾分类和销毁工作,这些垃圾有可能对其他地方的环境产生压力。


  (同期声环保志愿者珠峰清扫活动参加者杨镇:我建议登山者应该少使用一次性的物品,或者使用容易降解的东西,尽量多使用能够重复利用的再生物品,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据了解,在珠峰的南坡,尼泊尔一侧早已实行了登山者物品登记和预收押金制度,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就是登山者进入大本营后带入多少物品,回来时必须申报物品清单。


  (同期西藏登山协会副秘书长尼玛次仁)我们要学习尼泊尔的做法,对登山者的物品给以登记,预收部分押金,要求他们带回,否则,就有我们专业人士来清理。我们打算从明年考虑开始实施这一办法。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11:奔向珠峰之路:野生动物频现眼前


  【导语】在记者往来珠峰大本营的路上,在从日喀则到离珠峰最近的县城定日县城再5100多米的大本营,经常看到野生动物,每一次目击,都能使车内的四五个人禁不住尖叫。


  【正文】你现在看到的这群藏野驴,有四大三小,离记者经过的路边有两公里远,在太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在山坡的东面安详的吃草,浑身稀疏的毛发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记者发现他们后,立即下车,来不及支好三角架,立即躲到汽车后边,把摄像机搁置在肩头和车上,把焦距拉到最远,瞧,这两家子藏野驴浑然不觉。


  在一条河谷,随行的向导,指示记者看西藏岩羊,可是光秃秃的山上,一片苍茫的黄色,安静的没有一丝声息。终于看到有影子在晃动。一只老岩羊,领着5只小羊,缓缓爬一个斜坡,沿着他们自己下山喝水踏出的路。他们还是看到了停下的车辆,加快了脚步,一溜烟,连蹦带跳的往上顶逃窜,一会儿就消失在山头的另一侧。


  在前来珠峰的盘山公路上,接近山顶,往下俯瞰,在视野模糊的范围,有两只藏雪鸡蹦蹦跳跳的觅食,穿越砂石路面,悠然自得。有时还抬头左顾右盼,对周围的响动看来十分警觉。


  你现在看到的是一只旱獭,当记者在走错路的时候巧遇的,在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边,当我们的车快速驶过的时候,发现一只黑乎乎的东西从眼前闪过。车停在50米远的地方,记者回头看,旱獭已经跑回它的窝,从洞口探头探脑往这里看。一会儿不见了,一会儿脑袋又露出地面,十分可爱。


  记者在几天的路上还遇到大量的沙麻鸭和藏羚羊,但是由于紧急停车,肩头扛好机器时,他们就不见了踪影,而没有在镜头中留下身影。有的野生动物,离车太远,摄像机很难捕捉。


  12珠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夺食”喜忧参半


  【导语】


  珠穆朗玛峰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拥有具有5座8000米以上雪峰和成千上万条的沟谷,有两千多种高等植物和两百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7种。记者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野生动物频繁威胁农牧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正文】


  定日县的次仁顿珠一家,最近坐卧难眠。他种的几亩地的青稞,经常在半夜被野猪偷吃,等第二天早晨醒来,看到辛辛苦苦的劳动果实,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很是心疼。


  (同期定日县觉乌拉乡农民次仁顿珠我想晚上不睡觉,守着地,但是野猪它又不来了,你去睡觉了,它出现了。我们这里,很多人家都有这样的现象。)


  农牧民的庄稼成为野猪的美餐,损失还小点。关键是他们饲养的牲畜,也遭到了野生动物骚扰。


  (同期定日县觉乌拉乡农民普布达瓦我羊圈里十几只肥羊,接二连三,被雪豹咬死的咬死,咬伤的咬伤,有一次,我终于把小雪豹抓住了,但是恨它又不能把它怎么样,还得把它送到保护区管理局。因为它是被保护的对象)


  近几年,当地村民都知道,这里是保护区,即使野生动物破坏大家的财产,只能把他们赶走,决不能伤害它们。若在20年前,野生动物落到群众手里肯定就没命了。


  (同期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定日分局副局长多布杰这几年,人们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在提高,许多野生动物种群没有受到威胁,都在快速增长,反过来经常与老百姓争夺吃的东西。我们一方面很高兴,一方面又很难过,因为对不住老百姓,他们损失也很大。)


  据当地农牧民介绍,除了雪豹和野猪外,野生岩羊也多起来,他们成群结队来到村民的牧场上偷吃牧草,成片的冬小麦和青稞苗也不会放过,让人防不胜防,很多农牧民损失惨重。


  (同期西藏自治区林业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卓玛央宗根据《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补偿要求。但是现在各地财政特别紧张,实施起来也很难。)


  据卓玛央宗介绍,由于到底补偿多少难以操作,主观随意性很大,往往是象征性地补偿一点,受大损失的往往是群众,其次是法律规定的当地政府到底是哪一级,又有哪个部门来补偿,也很难分清楚,于是许多受害群众索赔无望,也只能自认倒霉。


  (同期西藏自治区林业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卓玛央宗野生动物增多了,对目前看来是个好事,但是长远看,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必须保护,否则很难以持续。还有,过量野生保护动物是不是也有个适量淘汰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尽快来研究)


  13,珠峰登山大本营:熙熙攘攘的客流


  (.CCTV4《国际新闻》CCTV9《英语新闻》的播出版本)


  【导语】


  近几年,由于各地旅游热持续升温,可待开发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少,而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探险登山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珠峰地区也逐渐成为西藏范围内游客增长最快的旅游胜地。


  【正文】


  (记者出境:各位观众,这里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虽然气候条件恶劣,高寒缺氧,但是仍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登山,或者前来旅游观光。)


  来自奥地利的杜尔根和琼尼曾经登上过珠峰,今年是第4次来珠峰了。这次他们带来了5位朋友,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登顶季节,所以他们作为徒步旅游者,在攀登到一定高度后下撤。


  (同期感觉很好)


  现在,从珠峰脚下最近的一个县城到达大本营,开车只用4个小时。在110公里的盘山公路沿线,在5000多米处的甲吾拉山口能同时看到珠峰在内的5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能在5100米处游览海拔最高的绒布寺,幸运的游客还能看到藏野驴和雪鸡等野生动物。过去,这一带仅仅是登山者光顾的地方,如今普通人也可以近距离欣赏珠峰的雄姿了。从5月份到11月初,前来珠峰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同期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定日分局副局长多布杰1995年开始人数逐渐上升,2000年达到18000人,)


  据了解,去年来珠峰的登山旅游者达到9000人次,今年受世界局势的影响,游客数量有所下降,但是目前已经超过6000人次,其中来自内地的游客数量大增。大多数游客,一般是头天下午到达,或者自备帐篷,或者租住简易的帐篷旅馆,在欣赏完傍晚和清晨的珠峰以后,第二天上午离开。旅游者的增多,使这里的旅游服务也应运而生。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案例访谈

  受访者: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藏公柱


  访问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尉朝阳


  访问时间:2008年12月20日


  藏公柱,汉族,1970年3月18日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专业,1994开始新闻工作,1992年至1994年自愿赴藏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校教师,1995年至1997年调任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1997年底至1998年初任成都有线电视台(现为成都电视台)记者,1998年春至今,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记者、其间曾任新闻中心环境报道首席记者。


  作品获奖情况:《西藏人外出旅游悄然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探索沙尘暴》《关注森林盗伐绿色行动》等系列报道获得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新闻行动一等奖。此外,《北京奥运:蓝天能否实现》《太湖治理:市场化治污成为样本》《宁夏:污水处理厂玩起猫捉老鼠游戏》等获得全国人大好新闻奖、“杜邦环境”好新闻奖、全国政协好新闻奖等。《挡不住的冲击--西藏报业长镜头》获得1994年西藏“好新闻”一等奖。


  个人获奖情况:中央电视台2002年度先进个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2006年“环境报道资深记者”(国家环保总局)。


  问:珠峰来清扫活动的报道最早是怎样形成的策划?


  答:这个问题我感觉自己都难以回答。这并不是说我去西藏进行报道时我头脑空空,仓促上阵,打无准备之仗。我还是有备而去。但是,在北京和在拉萨两个城市里,我真的没有一个完整有序的策划,没有摆在桌面上的书面上的一份白纸黑字策划书,即使在报道现场,也没有纸片上的方案。当电视上一篇篇报道播出时,我还在为明天继续播什么内容在忙碌。


  当时五六月份吧,是我们部门的一个编辑拿来三页纸的一个材料,大意是北京一家户外运动产品的制造和经销商,想组织一次珠峰垃圾清扫活动,看电视台能不能报道。我把这个材料交给制片人,他浏览了一下,就说:这样的活动你还去,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弄好了你就在电视上播出一条新闻,没准儿连一分钟都不够呢,弄不好就被编辑部枪毙,一家商业公司搞的商业宣传活动你也去,有什么报道价值啊。我当时一想,领导就是说的有道理。


  事情都搁置起来了,材料堆到我的桌子上,早忘了。一天,最早提供这个材料的编辑来问,那个事情你们觉得怎样啊,这才把材料找出来。实际上,我也想回趟西藏,可是经费和成果必须能够说服领导啊。我这么仔细一想,我对西藏的事情还是很了解的,基本上是个西藏通啊,我对领导只是说,你放心,我去西藏,不仅把这个垃圾清扫活动好好报道出来,而且绝对能耧草打兔子,带很多条新闻回来。我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因为回到内地几年,我对西藏的关注度依然没减,西藏的很多新鲜事儿(当然对内地来说可能不觉得重要)都了然于心。领导一方面知道我不是那种夸口的人,另一方面觉得很多条新闻,节目成本就会降到最低,欣然应允。


  电视新闻策划,特别重要。这里边要分短期策划和长期策划。短期策划,可以说每个月每次电视报道行动要展开之前,你要对要报道的事件、现象或者话题有个尽量详细的选题采写计划,播出计划,有时候甚至要把你播出的内容草拟一个个的标题出来。播出之前,大概电视的报道什么样子,已经成竹在胸,你只需要拿着这个策划和摄像机“出台”就是了。长期策划,我觉得就是一个记者,一个电视编导,要有丰厚的积累,你跑哪个口,哪条“战线”,对你分管报道的专业必须是一个专家,知识,理论、技能和背景都能手到擒来,了如指掌,更高的境界是你甚至对这个专业有一定的创新和思考,让业内人士都觉得你很专业。比如,中央电视台有记者跑教育口,他对教育问题必须很熟,长期的积累就是一种策划,跑旅游的,跑环保的,跑卫生的,不仅仅是对这个范围的官员学者,要有人脉资源,而且是形成这个领域的“老大”。比方说,我与报纸的跑环保的记者感觉不相上下,就是因为我有内在的东西,根本不是靠电视台的光环。


  问:在这些报道中,大多数是环境问题的报道,我看你其中有很多是一些全球关注的东西,起码当时和现在国内还没认识到这些问题,你是怎么把这些新的观点融合到节目中的呢?


  答:简单一句话就是:学习观察积累,做生活和职业的有心人,带着一片爱心兴趣去敬业。我觉得,对于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学生,这些干巴巴的话,更重要,当然你想从事别的什么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具体说来,我刚到电视台来的最初一年,我是在做“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报道,就是个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打交道,有关质量打假方面的电视新闻,可是我对质量问题本来不感兴趣,后来到转到环境方面报道的小组。当时,国内环境方面的新闻不被看好,不就是哪里空气污染了水脏了,就去暴光嘛。我不这么看,我不认为环境问题是简单的,是冷门,我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新闻报道。在一些很专业的环境会上,很多记者拿了材料就走了,我要把会听完,我的大脑吸收了很多信息。一些民间组织的环境宣传材料,别人觉得这些东西反正也报道不了,当成垃圾扔了,我会搜集下来。还有很多会议上的名单,我都作为资料保存着,有时注意到一个发言人的名字,我能从以前的会议材料里研究他所研究的领域和观点。实际上,对于电视新闻的报道,真的用不了那么苦心积累,一个一分钟不到电视新闻,两百字就能搞定,的确不需要多少专业和深度,的确不需要做长时间的积累,社会上也觉得电视记者是肤浅的,文字功底和理论功底无所谓,可是我觉得要把电视新闻做得很好,很精,还能可持续发展,又能高于同侪,还必须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和杂家。


  还是回到环保来说,我的视野宽阔了,我的积累越来越深厚了,我思考的深度和高度都得到了升华。在西藏采访报道,我觉得野生动植物是环境问题,原生态的湖泊和沙漠化也是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在珠峰的增多也是环境问题,还有野猪频频与农牧民争夺庄稼更是环境问题,我的报道的关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我在采访时就注意观察冰川在大本营的退缩,询问那里的人对冰川的看法,有的喇嘛在我询问这些问题时,也表现出很惊讶的脸色,因为他们很少接受旅游者或记者对这些冷僻问题的发问吧。有了这样的思考,我的眼睛所看到的就与别人不一样,我当时还要指挥摄像师拍摄各种画面。他都撂挑子了,你让我拍这些有用吗,实际上,当他看到我在节目播出时都把他拍的画面用得十分到位,还愁拍的不够多,不足以选择而遗憾呢


  问:你刚才说你到了珠峰大本营时,也没有想过要采写哪些新闻,你还心中没底儿,那个地方条件又相对艰苦,不能记录和深入思考,也没有很多可供采访录制的人物专家,那后来怎么形成这么多的电视新闻深度呢?


  答:你问的问题很深刻,也显示了你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上的思考,也表明了你对电视画面生动和视听趣味的较高追求。试想,如果,我和摄像师(注:当时中央电视台只派了我和摄像师一共就俩人)到珠峰脚下,随着大部队人马吃和住,还能象其他旅游者一样到人家帐篷玩玩,在中午天不冷的时候晒晒太阳,该是多么难得的享受啊,节目嘛,还不简单?你让摄像给你拍就是了,冰川,河流,动物,风光,清理垃圾的活动,登山者的艰难攀登,你拍足拍够,前方就完事大吉了。回来后,在北京找些文字材料,把稿子按照你宣传的主题写完,配上精美的壮观的画面,就可以播出了啊。这的确能过关。可是这样的电视新闻,就成了播音员“的波的波”的念稿子,引不起人们的关注。这是十多年前的电视新闻模式。


  如何能让观众看了这些新闻后为之一震,如何让观众觉得很有意思很新鲜,或者说让人能从这些远离西藏的内地观众能带着好奇的眼光,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起伏的心绪,带着亲切的共鸣把一条两三分钟的新闻看完呢,我不是没有思考。退一步讲,不就是珠峰清扫垃圾吗,把事情简单说明白就完了,有那么多东西值得报道吗,观众再感兴趣,就去买旅游风光片欣赏就是了。但我得让人看了电视新闻觉得值、能留下印象,还能有点思考。


  在珠峰大本营的帐篷里,我也是寝食难安啊。琢磨,采访谁,能表达出我要挖掘的新闻主题,又该怎么问,才能挖掘出我关注的新闻信息。这个活动,没有一个科学家,也没有较高的官员,注定了你不可能有思维开阔而宏观的专家来说话,注定了没有说话流畅表达到位的同期声来佐证我的新闻主题,又是在西藏,百分之九十的人讲藏语,人们对电视采访又陌生。我当时真的头大,我都怀疑能带回很多新闻的承诺能否兑现。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大本营休整时,我看到一个小伙子在固定建筑的门前晒太阳,样子不象是来登山的也不是来旅游的。上前一问,是登山协会的联络官。太好了,他汉语说的好,又是拉萨人,对他进行采访,获得了登山人数和登山现象等很多信息,还对他一天的生活进行了拍摄。


  登山家仁青平措,理解力特别好,问什么就能答出我需要的,与我配合十分默契,有很多鲜活的语言,语言里信息丰富。还有个内地来的志愿者,长期关注环保,我对他的采访,谈应该如何处理垃圾,丰富了我的节目。邮电所的小伙子,开旅馆的姑娘,老外登山者,绒布寺的喇嘛,虽然能说很简单的汉语,但是哪怕一两句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因为他们说话姿势表情和语言真挚而协调,一点不象内地的或者官员被采访者,说“我很开心呢”其实表情木然。


  当然,还有些采访拍摄,是到拉萨后补拍,如西藏登山协会同志,西藏林业厅的同志,还有西藏登山学校的画面。此时,我的节目的结构已经打好腹稿,十分自信了,对他们的采访只能是使我的节目更好而已。


  问:我有两个可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要问,你的节目和文字稿里没有很明确的时间,这样的电视新闻不新啊,从珠峰那一带回电视信号,当天或者次日在电视上播出,这才是真正的电视新闻嘛?!


  答:其实你的问题不仅我经常自问自责,电视台的一些制片人也在思考,很多观众,很多报纸的同行,新闻院系的老师和学生更会从新闻传播理论上质疑。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很难说清楚,不会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我还是坚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说一下现实和矛盾吧。


  长期的新闻实践,我觉得,评述新闻现象、新闻问题和包括新闻体制,以新闻价值的五个特性来衡量是思考和解决大部分新闻问题的一把钥匙。显著性、重要性、时新性、接近性(地域上的和心理上的)、趣味性,一条新闻具备其中的特点越多,新闻价值越大,这是教科书上说的。这样看来,珠峰这些新闻,其实和很多城市里的社会新闻差不多,显著性和重要性,咱不是国家领导人和各大部委的新闻,肯定算不上了。时效性呢,不能是昨天,也不算近日,而是十天前,二十天前的,从内地的时间价值角度考虑简直就是旧闻了。为什么播出时后期编辑都争抢着要不同时段播出呢,观众也特别感兴趣呢---当天的30分钟的新闻节目播完后,你问他,今天新闻你哪些现在有很深的印象,他都会说,有条珠峰的什么什么。我觉得,这些新闻能体现趣味性和接近性。从丰富知识和开拓视野方面,从深化环境意识和人类关注自然方面来看,对一家媒体来说,有关珠峰的新闻报道一年也没有几条,往大了说,西藏新疆等这些西部地区的新闻也很少。这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纽约时报和美国的电视台基本上是本国本地的新闻,第三世界的新闻很少。对北京中央媒体来说,发达地区和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新闻量很大,偏远地区就是很少。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一种忽


  略。打个比方说,西部一个小县城的人可能都向往北京了解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上海的东方明珠,但是北京和上海人可能连这个县城都没听说过,连这个省在哪个方位都不知道。因此,如果媒体上只要有这些地方的报道,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与媒体记者和编辑有关,这些地方的事件在他的视野边缘,所以新闻的采集量自然很少,一旦有这样的新闻,即使时间上晚点儿,主题上虽然也不具有爆炸性,报道手法也一般,但是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关注。太稀缺了。甚至今年报道了,明年也报道了类似的内容,但是不觉得是重复。


  既然这样,就不难明白对这些地区的电视新闻为何慢半拍,一方面观众对这些地区的新闻期待对时效性比较宽容,有胜于无:另一方面电视台制片人必须考虑新闻的采制成本和收益。2002年的珠峰地区,还没有手机信号,但是直播新闻,卫星传送,技术上都没有问题,可是就得需要技术人员,如果天天回传电视新闻,记者和摄像也得两三组,这都需要一个小组,十人左右,来回路费高昂,制作回传花费巨大,同时北京这边还得有几个人负责接受和再次编辑,这还没有算这些人在珠峰地区的饮食和住宿,以及后勤保障和协作人员。这些及时传回的新闻,时效性很强,但是内容还是那些,那么在新闻里报道能占多大分量还是未知数,如果遇到时政新闻特别多的几天,这些新闻肯定会改在次日或着延迟几天播出,要是当天非要播出,也只能被安排到很不起眼的时段,收视人群数量一般,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实际上,2005年中央电视台真这样做了,每天回传所拍摄的内容,重点保证时段播出。结果怎样呢:因为得保证每天都不能断,还要更新,有了一两天的积累后,发现第三天没主题了,只好记者出镜讲自己多么艰苦,第四天就得再次凑数说又看到了什么,零打碎敲的往上填补。新闻看完了,编辑都觉得这兑水新闻没什么信息量,何况观众。试想,如果是内地的灾害事故,事件本身每天都有新变化,记者可以有很多角度来报道,观众也有追踪未知的期待,直播或者发回时效性强的报道,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如果对于象凤凰卫视这样商业操作的媒体来看,它们首先会考虑花巨资报道一个非事件性的新闻专题所能产生的回报,还要考虑即使没有回报这样的先例到底能否带来新闻其他衍生产品的回报,如活动结束后能否制作专题播出啊,能积累多少声像素材啊,记者和媒体能否带来形象提升啊等等。当然中央电视台虽然不是这么商业化的运作,不怎么考虑花费和收视率,但是确需要考虑播出新闻量、人手、记者的时间、播出时段等因素的平衡。


  问:我们的社会一直处于较长时间的转型期,而且中央电视台又是目前覆盖最广泛大众媒体,大多数受众是广大的农村群众,象珠峰这种报道是不是显得太“雅致”了,有点远离社会的常规话题。当然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电视记者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新闻需要报道啊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央电视台形成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一批栏目,其立身之本和发展之路,的确是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后来赢得了持续攀升的收视率和相当稳定和高大的公信力,也为中央电视台带来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家电视媒介,对观众影响最大的内容,不是新闻消息节目,不是电视剧,而是以这类电视新闻性专题(电视新闻性专题是必须以当前或最近受众感兴趣的主题为主,内容上有较强的时效性,电视社会专题,时效性不必讲究,而是以深刻的教化色彩,浓厚的趣味性和生动的故事性来吸引观众)来赢得观众,是出人意料的,也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现象。电视作为电影和广播革命基础上产生的媒介,如果以看图象为乐趣,电视台存在的价值是电视剧,而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或者新闻媒介来看,电视新闻应该是它的最主要的功能。当然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时代,人们赋予一家电视台的使命仍然是传播新闻的社会大众工具。


  我不是在背诵教科书,我是说我本人一个思考,也是大学新闻教授和电视新闻业内人士这两头都不考虑的问题,它困扰了我很多年,现在的形势也变化不大。十多年来,包括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新闻报道始终是个软肋,始终是业内痛惜,观众指摘,大家都爱恨交加的都很不满意的一个东西。刚才谈到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他们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发出最耀眼的灯光,而一套的新闻节目反而成了“灯下黑”:除新闻联播以外别的新闻节目不仅达不到较高收视率,而且不知道怎么办了,观众对这些舆论监督节目的最高期待和样本启示,认为别的节目都无可匹敌,也没有了存在意义,他们觉得电视节目就该是焦点访谈这种样式。这深层次的土壤就是,现实中有太多太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需要监督,需要暴光,观众有太多太多的线索需要电视台去关注去报道,希望通过焦点访谈通过电视台解决他们的问题和消除某种现象。象我一样的上百名新闻节目的记者,面临着观众的“折磨”,面临着我们“不是做焦点访谈的节目的记者那么应做什么”的思考。我们在各地采访时,只要一说到“我是中央台的”,接着就是“啊,你是焦点访谈的吗”我说“不是我是新闻节目的记者”他们立即流露出的是失望是期待是怀疑是不信任的一种很复杂的情绪。“那,那也好,你们能报道这个事情吗,怎样报道呢?”。


  其实,电视新闻节目的记者也喜欢做这类深度报道,不仅仅在电视新闻里播出有焦点访谈记者的成就感,也能体会到节目播出后通行或者观众的良好反应,这类能解恨解气的报道谁都喜欢看嘛。当然,记者在采访这类节目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挖掘事实,分析本质,与被暴光的对象斗智斗勇,突破常规的采访方式也具有不可复制性,充满了惊险刺激的快感和正义良知的崇高。可惜,很长时间以来,《晚间新闻》《早间新闻》《新闻30分》等节目,试图在短小精悍的消息节目以外增加一到两条舆论监督的节目,但是因为时间只能有一两分钟,但是采访拍摄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和焦点访谈几乎一样,只不过把10多分钟的一期节目压缩成一两分钟而已。这样以来,不仅不具有焦点访谈节目的故事性和起伏性,也很难有深度和批判性,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时效性,整个新闻时间长度有限,当天的消息已经够多。于是不断把你的一两分钟的监督节目推迟到“明日复明日”,记者制作这样节目的功夫不如采制一两条相同时间的小消息呢。所以,这样的节目总是不能保持常态,时无时有,有时十几天,这些新闻节目里都没有舆论监督的节目内容---电视新闻小专题、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或者小焦点访谈—同时受制于时间短,很多主题说不深不不透,也不具有趣味性,没看头,干巴巴的,而不适合作这类选题。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制片人都想增加这类节目,但是节目运转时,种种因素使之很难持续,时间长了就不了了之了。加上,后来各地对电视节目的“灭火”现象越来越普遍,在采访中,在回京的路上,在制作间里,这样的节目就被“公关”掉了。所以,相当数量的电视新闻节目的记者都只能是舍本逐末,在负责其所报道的战线部口范围内,那些话题敏感、内容庞杂、采访艰难、事实隐蔽、拍摄麻烦、面临冲击的深度报道,都不去碰,尽量做些好好采访好播出的深度报道,如批判随地吐痰小广告,提醒人们注重身体健康,科普探险风光游,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环境教育的不痛不痒的一类话题成为大家经常关注又经常撞车的选题。某种程度上说,珠峰报道也具有这些特征。


案例讨论

  1、从珠峰清理行动及其环保报道,可以看出电视新闻之深度报道以及连续报道都有哪些特征?


  2、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一般在事实和信息的上需要什么角度?


  3、电视深度报道在同期声的采访和使用中难点是什么?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需要记者要提升什么样的素质?


案例分析

  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30分》(12:00--12:30)对珠峰垃圾清理及环保报道是电视新闻中对珠峰登山、旅游和环境方面较早的综合的带有思辨性质的深度报道,所展示的新闻事实和观点具有前瞻性和宏观性,同时发挥了电视画面之可视性和珠峰画面稀缺性之长,分析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环境报道:人类的追问媒介的天职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一方面是我们人类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多年渐变后出现突变,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进步使媒介和人们对周围的变化更加紧密更加敏感。从国外来看,南北极臭氧空洞和万年冰雪的融化加快,热带雨林的破坏和二氧化碳排造成的全球变暖,干旱与荒漠化人类生存家园丧失等全球生态问题,国内来说,各地一味发展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环境破坏,水、空气和土地遭受严重污染,生存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权。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问题的报道,或者环境新闻成为大众传播媒介逐渐常态化的一类报道重点。虽然环境新与时政、经济、文化、体育、科技新闻等传统分类很难衔接,但是环境问题更多的与以上等内容交叉在一起,甚至有时比时政和经济新闻还要重要,成为受众极为关注的一大题材。


  珠峰地区的新闻关键词一般说来是登山户外、风光风景和旅游业发展,许多记者习惯于关注的也是这些方面的内容,但是这组报道告诉观众,现在更需要关注的是冰川退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净土的干扰、人类自身环境行为的生成等等。这些环境保护的理念,巧妙的融合到电视画面和语言里,唤起必须重视自身的环境问题的意识,与人们对城市空气污染、江河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关注摆放到了一起。


  虽然珠峰的环境问题看起来并不严重,毕竟人类活动很有限,没有常住居民在此受到影响,但是它的环境问题确是全球环境状况的晴雨表,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问题更加宏观。更具有全球性。这组电视新闻报道,就体现了记者采制中这种贯穿一线的主题,体现了记者对人类普遍问题的关注,更是媒体社会责任意识和守望职能发挥的一种体现。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形式和内容的积极探索。


  今天的电视新闻形态丰富多样,还在不断变化,衍生出新的样式和新奇的制作手段,电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永无止境,新闻业的生动现实,非电视新闻研究者所能总结和跟进。


  近20年来,美国几大电视公司的《新闻60分》《晚间新闻》《现在请看》等知名电视新闻栏目都面临着30分钟和60分钟新闻时段新闻量减少的问题,也就是说总是排不满、不够数,于是逐渐出现两类电视新闻,一是硬新闻或短消息,以时效性强,重要人物,重大政策和举措、突发事件为主,这些内容只能占新闻时段但是一半左右,还有一半的时间怎么办。二,电视深度报道的出现,这类电视新闻也叫新闻小专题,发现式报道,深度电视新闻等等,时效性不强,新闻时长从两分钟到五分钟不等,内容是社会类问题的解析,重大事件消息报道后的背景报道,有记者的思考和不同专家的分析,预测和总结式的、争议的、无定论的,对电视消息所不及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国内来看,电视新闻栏目也面临同样的挑战,一年中的几个时期,是新闻的淡季,重大时政类新闻不多,各地的突发新闻很少,国际的新闻没有热点和焦点,此时对于一档30分钟的新闻时段,往往面临等米下锅的窘境,新闻数量很少,电视编辑制片人选择性很小,不重要的一些新闻也只能填上。所以,很长时间以来,电视新闻界倡导记者采写电视深度报道题材,并将这类新闻作为衡量一个记者水平和敬业程度的一个标准。如果一个记者在一个月时间内,几条电视消息报道之外能花费几天工夫从策划到播出一条深度报道,无疑能使一档电视新闻时段很有分量,有重心,而且有独家报道。(而不是和其他媒介一样都是差不多的一些消息)。如果更多记者采制多条这类深度报道为,那么能在这多个选题之间进行优化选择,一个新闻时段就可以播出两条或者三条这种深度报道---实际上电视观众喜欢并认可这种报道---整个栏目将增色不少,还能形成这个时段的新闻栏目的个性。而长期以来,电视深度报道的选题一直很难确定,始终处于探索中,摇摆不定中。


  这组有关珠峰的电视报道,无疑是电视新闻深度的一个探索。首先是电视记者丰富的积累和独特的策划,观众和媒介、环境新闻枯燥和生动、专业和通俗、表达的主题深刻和需要的时间长度这些矛盾之间找了契合点。投入的有限的人力,在半个月时间内产出了十几条、近30分钟总时长的新闻量,而且每天播出,成为一个连续的报道主题。此后,有关新疆寻找野骆驼、黑龙江阿尔山火山科考、俄罗斯贝加尔湖考察等很多类似新闻都采用这种报道模式,同时也激发了记者与外界专家学者共同策划的电视行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诞生后,每天的新闻播出时段更多,播出新闻条数需达到近百条,时长400多分钟。在很长时间内,除了新闻联播以外其它新闻时段,都“嗷嗷待哺”:需要质量高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需要单条的,上中下集合的,需要系列的,连续的报道,需要题材更加广泛的深度报道。此时,更能衬托出,珠峰报道给人的启示:记者淡定沉闲,记者研究思考,开拓新闻的题材和形式的创新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三、电视画面电视新闻的永恒追求


  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选题中,应该说没有禁区,报纸能展开报道的,电视也没有问题,只是不同报道有不同媒介的特长。比如,在设计法律纠纷、经济分析、社会预测等报道中,报纸可以通过摆事实、逻辑推理,专家评述,把问题说深说透,读者可以仔细反复阅读,而电视即使用同样的文字,让播音员念上一分钟,就把观众听晕听烦了。


  还有很多题材,特别是需要很多证据来相互印证一个事实的时候,电视采访受阻,也无法全程跟踪采访,同时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情况进行转述,电视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所以,人们都把电视新闻当作肤浅的报道,自由它的理由。


  当一个电视新闻题材画面成为不可或缺的竞争法宝时,对精彩画面的追求,是电视人视若生命的目标。在这次珠峰报道中,记者克服了高原缺氧寒冷大风暴晒等不利因素,在不同海拔高度,都有珠峰的画面,从气势雄伟到近在眼前,从远景到近景,很多角度的镜头,让观众耳目一新。高原盘山公路、大本营的小水潭、冰川、各种垃圾类型的特写、攀登珠峰的路,几百个镜头,在蓝天,白云,雪山的衬托下,给观众较大的震撼。试想,光文字描述,观众只看干巴巴的文字,很难有触目惊心的冲击感。可以说,这组报道除了再内容上令人耳目一新外,那些在电视上很少能看到的高原画面、山峰画面,是这组电视报道的特长,远非报纸报道所能匹敌。同时,记者对较多的现场人物和专家的同期声采访,生动鲜活,有的人满脸黑红,有的人气喘吁吁,有的是藏语,有的是汉语,同期声与画面相得益彰,转接起伏,用特写画面有力证明文字所反应的事实和细节,使观众观看这组电视新闻报道,感觉流畅自然,真实贴切,富有节奏感。试想,如果这些文字报道,配以西藏一般的风光画面,配以大量经常采用的万能镜头,观众的视觉疲劳很快就容易产生。


  由于记者在拍摄采访中腹稿不断形成,直接决定了所拍画面的契合度。而画面反过来极大的丰富了文字所不能反应的数倍于文字描述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与一次直播报道所能提供的画面信息不相上下----后来登顶珠峰50年的直播报道的画面由于取景位置有限,在6500米以下的诸多画面没有超过这次报道的画面信息。


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课程“广播电视新闻”、研究生课程“广播电视新闻的分类以及发展趋势研究”的教学。案例充分说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案例讨论提出的问题供教学中展开自由讨论。案例分析结合相关原理对案例说明的问题进行讨论,供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