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采访写作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案例

2019-04-02 03:22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2008年5月24日,新华网发表记者朱玉、万一、刘红灿采写的《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在“5·12”汶川地震的众多报道中,这篇报道以其事件的独特性、人物的鲜明性、语言的感染力获得了社会认同和业界好评。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紧临北川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遭遇重创,但地震发生后的1分36秒时间里,该校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就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了操场,并且以班级为单位排列整齐,从而创造了特大地震灾害中无一伤亡的奇迹。记者凭着出色的新闻敏感,发现了该事实蕴含的巨大的新闻价值,并以出色的文字功底,讲述了灾区农村校长叶志平防灾抗灾的故事。《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在新华网发表后,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新浪网发表首日点击量突破了1000万。此后,《纽约时报》、BBC、韩国的《朝鲜日报》、香港的《苹果日报》都对叶志平进行了报道。叶志平,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因此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该报道中体现的避险意识、安全建设等问题对中国防灾减灾事业意义重大。

案例成果

  一个灾区农村校长的避险意识


  新华社记者朱玉万一刘红灿


  (新华社四川安县5月24日电)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哪个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成色。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领导支持,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


  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讲,这叫“干挂”。


  因此,即使是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案例访谈

  被访人物简介:


  朱玉,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为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主任记者。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


  代表作品有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早产儿氧中毒事件、安徽芜湖红顶商人调查等。在其笔下曾塑造过任长霞、郑培民、宋鱼水等多个重大典型人物,并曾多次参与矿难、重庆开县井喷、辽宁海城豆奶、非典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她执笔写作的长篇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朱玉曾荣获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全国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记者、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新华社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并获第七届《财经》杂志奖学金。


  1、关于采访:


  问:在地震灾区,你是怎么知道了解到叶志平的故事的?


  答:其实很幸运。5月22号,我问灾区俩记者,你们今天干嘛啊,他们说跟心理学家一起出去。我说,带上我带上我,我需要心理学家!当时我刚从北川回来,就是最惨的北川中学。死了1100-1200人。两个楼,一个五层楼变三层楼了,另一个20个教室的楼粉碎性倒塌,其中16个教室在上课,一个班得60个学生吧,惨极了。回来后我就心硬如铁,看什么都掉不出眼泪。当时我并不想写稿子,于是从绵阳九寨沟那边到了安县桑枣中学。当时桑枣中学的教学楼没有倒塌,但是看起来踹一脚就倒。到了学校操场,心理学家就进帐篷了。其他两个记者就钻帐篷,准备采访心理学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我想别人钻帐篷,我就别钻了。当时我蓬头垢面、浑身尸臭地站在操场上,这时候那校长就出来了,和我攀谈起来。他并不知道我的记者身份。


  问:听了他的故事,你当时什么反映?


  答:当时他指着那楼说:“要不是我们修了三年,花了40多万,我们也倒了。我就担心那栋楼。”我的心突然被触动了一下,笔记本本来在包里,赶紧拿出来,特急地就问,你跟我说怎么回事?他跟我说一共用了1分36秒撤出来,我当时心里直说好。他又说组织学生搞安全演习,到最后没死人。我当时觉得这事太难得了。


  问:当时怎么判断出这是一个好主题?


  答:一边采访的时候就有感觉了,那种感觉是突然心中一震,给了你一拳似的,实际上就是发现了这个事实的巨大的新闻价值。采访中,我经常带着这个题去,发现的是另一个题。这篇稿子就是这样。当时倒塌的学校很多,学生死亡也很多,相比之下,这个学校太难得了。


  问:发现这个主题是不是有运气的成分?


  答:其实很多记者都到过那儿。但是很多记者都扑哪儿死人多,一问一个人都没死,记者都走了,其实其他记者再多问几句就可以发现这个新闻。安县是3000多人,灾情比都江堰都重。地震高达9-10裂度,街和民房都倒塌了很多,然而这个学校却没塌。我觉得没死人才是新闻,特别是叶志平校长做了这么多之后没死人就更是新闻了。


  问:除了叶志平,你还采访其他人了吗?


  答:当时和我说完,叶校长就去处理其他事物了。我就继续采访。有老师出来,我就和老师聊天。在当时,人们的情绪是非常激动的。一位老师说着说着捂着脸大哭,“我在这学校我太幸福了,我是刚调来了的,我之前的学校都塌了。”后来写作的过程中,又回去补充采访了几个问题。


  问:采访完,你意识到这篇稿子发表以后的影响力了吗?


  答:我走的时候,对叶志平说,“我仅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致敬,你做了件好事”,我给他鞠了一躬。其实在那时,我就觉得这个人会出名。因为,在采访中,我能闻到这是个大题材。后来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我的推断。


  2、关于写作:


  问:写作顺利吗?


  答:很顺利。采访完上了车5分钟后,我给总社打电话,“今天晚上给你篇好稿”,编辑说,“别吹牛!稿子拿来再说”。但我已经比较有把握。到了成都我开始写稿。当时让两个记者去核实两个问题,我又打电话问叶志平当时没来得及问的问题,比如什么叫“厕所楼”。等那两个记者5月24号凌晨回来汇合的时候,我已经把稿子写完了。


  问:主题为什么确定为“避险意识”?


  答:记者需要知道新闻怎么传播出去,要感觉到什么才能传播出去。我如果写一个校长的责任心,那肯定发不出去。


  问:你怎么拿捏好这种分寸的,怕不怕稿子被毙?


  答:其实,我被毙的稿很多,有的真是好稿啊,心疼死我了。可是我明白它虽然毙了,但我完成了我的工作。写不写是我的事,发不发是你的事,我作为一个记者和一个人的良心标尺和工作过程达到了。比如12?23重庆开县井喷的稿子,就是被国务院毙了。我们的报道是在中央做任何定论之前就得出结论:绝对人为事故。这稿子就太冲了,非常的直接,就是中国最大的媒体质问最大的国企。这篇中学校长我就“拧着”来表达主题,看着特普通,不用一个夸他的字表扬人,可大家都觉得夸得好。而且这个稿子是个“双边袖”,又在表扬,又在批评。其实我之前已经听到了风声,所以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发出去。最后这个稿子又要出去、又要掩护、又要亮相、又要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典型的负面报道正面说话。就像第二天社里同事评价的:“恶毒!好就好在恶毒!”


  问:写作过程是怎样的心情?


  答:当时忍得非常难受。写到最后那段‘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终于控制不住掉眼泪了。


  问:这种压抑的心情有没有给你的写作造成太多困扰?


  答:在地震这种环境中,很多新记者一去就完了,就哭,抱着灾民哭,看哪都哭,什么都干不了。我们一起去的记者说“老玉,我干不了了,你别让我写稿了”。老记者到那就是该干嘛干嘛,但随之而来的是之后绵长的痛苦。我是写稿的时候哭,稿写完,脸一抹,吃饭去了。但是回来之后,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修复过程。特别是回来后开始创造关于汶川地震的报告文学,这成为了我再次的折磨。每天都哭,直到今年十一才慢慢地恢复。


  问:在你写的稿子中,好像没有出现采访的其他人的名字?


  答:是。把教师的名字都隐去了,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形象。


  问:叶志平还有很多方面为什么没有写?


  答:因为这些素材不能修饰、表现“避险意识”的主题。比如,为什么叶校长在镇里当志愿者的素材不用?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很多不能修饰主题的素材一旦用了,就会分散主题,就是“蛇足”。而且新华社有3000字的字数限制,如果超过了还要总编室审核。


  问:还有那些反对叶校长的声音,为什么也没有写?


  答:这是有多方面考虑的。采访时,也听到有教师质疑,“有那些(修学校的)钱发了不好吗?”但这些素材和主题的关系不大。而且考虑到各种矛盾,比如和当地教育局的矛盾,文章在写作上还是有一些技巧的。比如,在文章里有一句话,“领导支持”,其实是我的一个伏笔,怕叶志平成为典型后给他带来麻烦。人物报道,不要人造地平线,压低周围的人来突显典型。这样采访完记者走了,让典型没法活。


  3、关于反响


  问:叶志平当时看到报道了吗?


  答:当时的没水没电,他看不到报道。就是手机上经常有人给他发短信致敬,但也不知道是谁。后来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怎么来这么多记者啊,还请他去成都做节目。他在成都的儿子跟他说:“老汉儿,你这回成了名人了。”当时新浪上这篇报道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5月27号人民网邀请他去成都做采访,他才看到这篇报道。他老婆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他儿子说,老汉不怕,做到了就不怕将来难做。他老婆把报道打出来,反复看,一边看一边画,“嗯,写得好!”


  问:报道发了以后他跟你说过什么吗?


  答:他不知道我是记者,以为我是科技部的官员。他说“没想到我们会出名。”我说,我跟你握手的时候就知道你肯定会有今天,肯定能出名。


  问:报道出来后社会反响如何?


  答:在我写的人物报道中,叶志平是知名度最高的。新浪3000多万的点击量,《读者》、《纽约时报》、BBC、韩国的《朝鲜日报》、香港的《苹果日报》都对其进行了报道或者直接转载了这篇报道。《纽约时报》本来不相信新华社的报道,于是亲自来采访,最后出了3张A4纸那么大的报道,配发了照片。标题是《一个四川天使是如何拯救地震中的学校的》。


  叶志平因为这篇报道成名了。报道出来后,他被各大媒体频繁的邀请。有一次他问我,“让我带着西服去北京。学校事太多了,我都不想去。”我问是谁通知他的,他说是四川省组织部。我说,你一定要来!结果中组部把他直接接到中南海,总书记接见。他自己意识不到报道的后面有什么,作为记者意识得到。后来,我去听他作报告,报告结束后和他一起出来,被会场里大量冲出的观众拦住了,把我扔在一边,一个一个跟叶志平合影留念。


  问:当时什么感觉?


  答:特别有成就感。有的记者说,我们要写出在历史上留有痕迹的作品。我说,我只想我写的人物在历史上留有痕迹。你写的人物被认可,这就是记者最大的成就。


  问:你怎么看待自己塑造的这个典型人物的?


  答:典型身上都是有特质的。造神是造不出来的。他是汶川地震中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对中国防灾减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与互救能力。学校应当把地震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虽然无从考证,但我认为叶志平这个人物对“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这些条文的修订,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问:你觉得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何在?


  答:以前我以为行政命令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发现最大的是老百姓的口碑。我去新疆采访,谁都知道这个人。名字记不住,但大家都知道‘花了40多万修17万的楼’的那个。


  问:他们对你有什么评价?


  答:新华社有的同事说,我写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达到了业务的高峰,“你的采访能力、捕捉能力、写作能力、文字控制能力都达到了高峰。”


  问: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捕捉能力?


  答:当时我没打算采访的,但我还是在记者的状态中。像鹰在上面巡逻,可是突然发现一只肥的野兔子,一头扎下去。


  问:你觉得为什么中宣部不再提这篇报道了?


  答:之所以中宣部没有推崇,是因为给他太多荣誉,就显得更加漏洞百出了。为了不显矮的,把高的给拆了。


  问:你觉得记者应该如何进行灾难性报道?


  答:有些记者以为给观众事实,读者就可以满足。密苏里新闻学院提出:在灾难报道中,读者希望看到绝望中的希望。现在有的记者给读者看到绝望的平方,更大的绝望。社会还是需要理想和光明,我和其他调查性记者最大的区别是,我的采写是为了让人们感到社会改正之后有多少好,而不是现在有多坏。


案例分析

  “没死人才更是新闻”

  --以《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谈新闻发现力


  《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是新华社记者朱玉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采写的一篇稿件。这篇稿件之所以能够在当时浩如烟海的报道中脱颖而出,除了记者扎实的采访、出色的文字控制能力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记者敏锐地发现出新闻事件本身拥有极大的新闻价值。新闻发现力--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难培养的记者素质成就了这一篇事实信息清晰、价值判断准确、新闻表达出色的稿件。


  新闻发现是以实现新闻实践的合理发展为根本指向,依据新闻传播规律对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作品表达方式的率先认知。新闻发现不仅仅是在发现事实真相,更是在发现新闻价值,发现新闻表达方式。每一篇新闻稿件都是在记者新闻发现的思维过程孕育和完成的。在新闻同质化、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一篇稿子的成败往往在记者新闻发现的阶段就已经确定了。这篇新闻报道就是最好的例证。下面,将从新闻发现的三个方面来探讨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


  一、新闻触角敏锐,发现新闻价值。


  新闻发现的核心任务是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因此,新闻评价是新闻发现的主导性思维。这种评价,实际上是对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新闻价值进行评价。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新闻业界形成了一套新闻价值判断系统,其要素虽然论述不同,但基本可以概括为时效性、影响力、显要性、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和人情味。而这一切实际上是基于新闻所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即美国学者麦尔文?门彻所认为的:“第一,新闻是从正常的实践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某种预期的中断;第二,新闻是一种信息--人们需要这种信息来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决定。”麦尔文?门彻的论述实际上是说明了新闻应该反映生活常态的突破或改变,并且为受众的生活行为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正是记者敏锐地抓住了事实中的异常信号,并发现了其所蕴含的巨大新闻价值和潜在的社会影响力。


  1、记者抓住了“异常中的异常”,避开新闻发现的思维定势。


  汶川大地震作为突发的特大自然灾害,显然是生活常态的改变,具有异常性,本身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在这种本身就具有异常性的新闻背景下,记者往往停留在报道异常背景下的普遍事实,比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实施救援、支援灾区、领导视察等等。这些事实当然也具有新闻价值,但仅仅停止于此,其实是失去了一块宝贵的新闻天地,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新闻同质化的境地。


  记者朱玉则在这篇报道中表现出高超的新闻发现力。当其他记者以“哪儿死人多”来划定自己的新闻发现领域的时候,朱玉敏感地感受到“没死人才是更大的新闻”,可以说,朱玉对于新闻价值的认识和思考比其他记者更近了一步。在地震中,人员伤亡是一种普遍现象,没有伤亡才是真正的异常性。抓住了这样的异常性,等于发现了“异常中的异常”,避开了一般灾难报道的新闻发现思维定势。正是新闻发现上的“棋高一着”,才让朱玉钓到了许多记者错过的“大鱼”。


  2、记者基于对社会环境的充分了解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现了新闻事实的巨大社会意义。


  新闻评价的正确标准应当是根据受众(社会主体)的眼前需求和长远需求来确定,记者应当代表公众的利益去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需要记者了解环境,也需要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从这一段我们能够发现,记者朱玉对于叶志平这个人物的发现,和其对当时环境的把握密不可分。在地震中,很多学校倒坍,师生死伤惨重,叶志平和桑枣中学的特别之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体现出来的。可以说,了解环境的重要意义在于,只有这样,才能对敏锐地感觉环境的变化,才能洞察这一新闻事件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


  同时,如果说对事物正确的价值判断还比较容易做到,那么要坚持这种判断则非易事,需要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记者面对某些地方只有学校倒塌的现实,感受到了这一事实背后重大的社会意义--“叶志平对于中国整个防灾事业意义重大”(朱玉语)。记者以对整个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作为出发点,坚持了对叶志平和桑枣中学的报道。


  二、深入全面采访,发现事实真相。


  在报道中,一个新闻事实信息是起到信息服务的作用,还是作为意义的载体,即起到说服作用,首要的条件是它必须是这个客观世界上发生的事实。弄清事实真相是记者的首要任务,也是新闻发现的首要任务。


  这篇报道实际上诞生于记者和叶志平一次偶然的交谈,当记者判断出该事件有新闻价值后,立即开始了全面翔实的采访。


  一方面,记者对于新闻事实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不足三千字的文章中,用到了充足的事实和场景,大部分事实和场景都是由细节构成。比如“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这些细节的运用,是记者没有仅仅局限于对事实大概的了解,而是细致地提问、深入地采访,获得了足够的素材。


  另一方,虽然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记者还是尽可能地采访其他人,获得更多的消息来源,补充和验证事实。“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这些通过采访其他老师得到的素材,还原了地震发生时桑枣中学疏散的场景,也对叶志平的采访构成了补充。全面采访使得记者对于整个事实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接近事实的本真。


  三、形成传媒景观,发现新闻表达方式


  采访和写作看似是两个不同的操作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优秀的记者,往往在采访之中就开始构思新闻表达方式,在脑海中勾画传媒景观。从采访一开始,随着事实真相的展开,记者就要对主题、体裁、切入线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并根据对作品表达的设计,随时变动采访方案,使得记者在截取事实、接触事实和观察事实的角度上设计和事实最具吸引力的时空关系,从而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表达方式。


  朱玉在对叶志平进行采访时,实际上也是进行着新闻表达方式的预设,这种新闻作品的文本策划甚至在采访前就有所思考。比如报道最后一段“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朱玉曾说,自己早就想写一篇把名字放在最后的人物报道,而叶志平正好适合这样写。这样的设计在报道中随处可见。


  可以看出,如果在采访时没有对新闻表达形式的预设,那么可能使采访活动脱离其最终所归宿的新闻作品的样式文本指导,而变得盲目和失去方向。所以说,采访前对所有报道思想的选题,具体从哪个角度、那种脉络来表达,不是写作的问题,而是采访的问题。《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角度和脉络正是体现了记者在以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了细致的新闻表达方式的设计。


  1、主题设计


  一个人物往往是具有多面性的,叶志平也是如此。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校长、一个爱学生的校长、一个有韧劲的校长……选择哪一个点来作为人物报道的主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文章的成败。记者朱玉避开了责任心这类较为空泛的主题,而以“避险意识”作为切口。这种选择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方面,提高了报道可以传播出去的可能性,规避了一些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避免了较为空泛和俗套的落点,找到了人物身上最特别的闪光之处。


  2、素材切割


  选择了“避险意识”作为人物报道的核心后,记者对素材进行了精细地切割,保证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在表现着这个主题。


  一方面,抛弃了与主题无关的冗余素材和干扰素材。其实,记者朱玉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叶志平加固教学楼过程中的困难,比如,上级部门没有足够的拨款,老师学生们的不理解和反对,四处求款的困窘。但是记者并没有使用这些素材,因为这些素材会加入新的矛盾点,冲淡主题。因此,大刀阔斧地看去无关素材使得文章中心更为集中。


  另一方面,与主题最为相关的素材,进行强化和反复。在报道中有连着三段,“1997年”、“1998年”、“1999年”,记者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写叶志平如何加固教学楼。这并不是重复,而是强化最能够说明主题,又富有表现力的故事、细节、现场资料。这样可以避免报道陷入泛泛而谈、素材多而杂乱的问题。


  3、文字控制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是典型的蕴褒贬于平实之中的报道。


  记者朱玉有着极强的文字控制能力。从文首“他矮,胖胖的”到最后“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在整篇文章中,她使用的语言平实、质朴,没有直接的抒情语言而全是叙事语言。


  记者的褒贬是在事实的叙述中由读者感受到的。“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文末的这两段文字实际上是对“叶志平们”的赞歌,是对某些人的痛骂。然而这两段,几乎没有形容词,全是动词,文字流畅而平实,显示了记者高超的写作手法。


  可以说,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记者的新闻发现力已经成为其获得独家新闻、挖掘社会真相、创新表达手法的前提和条件。《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成功,正是基于记者对于事实真相、对新闻价值、表现形式的发现。


附录

  “朱玉,你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一位赴四川地震灾区采访的女记者之感言


  日期:2008-07-18中国妇女报


  编者按:


  这是新华社记者朱玉在首都女记者协会抗震救灾表彰和报告会上的发言,它真实记录了一位优秀女新闻工作者在特大型灾难降临时的作为。为了保持发言的原汁原味,我们以第一人称方式发表在这里,意在将一种平实传达给读者,也期待读者和我们一起体味女记者的深沉与真诚。


  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站在讲台上的机会。到女记者协会来领奖,总是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一种认同感,从心里油然而生。


  作为女人,我们承担着女儿、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这使我们在灾难中更加敏感,也感到分外疼痛。在灾区,我每天心里都是矛盾的,我既要去探索新闻,找出一些特别的报道点,又不得不面对自己心里巨大的痛苦。想想看,我们的新闻,出自于如此的一场灾难,而这场灾难发生在我们的骨肉同胞,发生在坐在教室的孩子们身上,这样的新闻采访起来是多么的痛楚!


  一个救援队员告诉我一件事,让我一直铭记在心。他说,在一个中学实行现场救援时,他站在教室楼的废墟上,一回头,看到教室的残垣中,后面的黑板上写着几个字:距离高考还有28天。


  救援队员说,看到这一行字,心里疼得不得了,因为,我们曾经是学生,都在相似的教室坐过。


  在无意中跟着心理学家到安县桑枣中学采访时,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这所学校有一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这栋楼上世纪80年代建设时,学校缺钱,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建成后,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当时,现在当上校长的叶志平还是普通教师。后来,他当了领导,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这栋建筑时才花了17万的楼,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震后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而这座曾经最让人担心的教学楼,却没有塌,当时里面坐着即将中考的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叶校长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


  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这次,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叶校长从绵阳疯了似的冲回来,学校里楼立着,人站着。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看到这一切,他腿都软了,只会扶着栏杆站着,不停地说,不错,干得好。55岁的他,当着学生的面,哭了。


  那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


  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典型吗?我们敬佩在地震来临,扑倒在孩子身上的老师,更是十分尊敬像叶志平校长这样的校长,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些提醒人们未雨绸缪的口号,在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我是个跑卫生出身的记者,又跑过多次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生离死别的事情,看得比一般人多些,心理承受能力也略好一些。在灾区的日子里,大量的遇难者尸体都不会让我睡不好觉。但是,我为叶志平校长失眠了。深夜,我把叶志平的稿子写好,传到总社,几乎是扒着窗台等候着天明,按捺了自己好几次,才没有在早晨五点多就给编辑打电话。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当众多媒体开始关注这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时,当千百万网友热议叶志平,叶志平成为各种媒体上最受欢迎的人物时,我坐在电脑前,掉着眼泪告诉自己,朱玉,你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有人问我,你那时去灾区,不怕死吗?我说,如果我不去,我会一辈子生活在巨大的职业痛苦和自责中。既然我去了,就不怕死,而且,怕死也没有用。


  当然,我在灾区遇到过与别的记者一样的困难,也冒着滚石穿过滑坡区,也遇到过余震的危险,还多了个随身行李-一只跳蚤。去灾区报道当然辛苦一点,但是,那时的灾区,每个人都遇到了相似的难处,我们遇到的危险和困难与灾区群众遇到的灾难相比,真的太渺小了,而且,既然我们做的是记者,所有的辛苦和危险都是这个职业应该承受的,它将成为我人生的财富。


  从灾区回来的那天,我站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前,看着平静安详幸福的人们,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以前,人们说一生平安,我会觉得那是一个太普通不过的祝福语,没有什么创意,经过了地震和其他种种灾难性报道,现在我觉得,一生平安,是一个多么难以达到的目标,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幸福的含义有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祝愿大家一生平安,希望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要有那么大的灾难,哪怕是有大地震,也发生在无人区。(新华社记者朱玉)


  绵阳“天使校长”上了《纽约时报》


  来源:http://www.sinovision.net/news.php?act=details&news_id=48217&articlepage=2


  美国中文网闻秉善报道:四川省绵阳市桑枣中学正处于5-12大地震重灾区,学校之外的房子100%受损,但这所学校师生2323人无一伤亡。《纽约时报》今天发表长篇文章介绍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称他为“天使校长”。


  据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文媒体报道,叶志平到桑枣中学当校长时,接手的是一座建筑质量很差的教学楼。他上任后下的第一个决心,是一定要修好这栋楼,让孩子们安全安心地上课。


  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很生气,找来正规建筑公司重新灌注混凝土;发现教学楼华而不实,有很沉重的砖栏杆,他气愤,换上轻巧结实的钢管栏杆;他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加粗并重新灌注水泥。这栋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的教学楼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全部由他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化缘而来。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严。大理石墙面别人都是贴上去他却怕掉下来砸到学生,让施工者在每块大理石板上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八级大地震时这些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把确保学生的安全当做校长的第一任务,因此他当校长后每学期都要组织紧急疏散演习。尽管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学生老师终于习惯,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5.12”地震时,叶志平正在绵阳办事。师生们按着平时演习的步骤疏散,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当叶志平从绵阳发疯似地赶回冲进学校时,他的全部学生和老师都安全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他最担心的那栋他花了40多万元修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地震时那座楼内有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而学校以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全都垮塌。


  《纽约时报》说,大地震之后,学校点名结束,结果一目了然:全校2323人无一伤亡。身上挂伤流血或浑身尘土的父母走进学校搂着孩子大哭,校长叶志平也哭了。他说,那是唯一值得庆幸的好事。


  这次大地震中国有上万名学童在教室里伤亡,而桑枣中学的无一伤亡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纽约时报》说,学生及其家长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叶天使”。


  《纽约时报》叙述了叶志平加固教学楼的经过,并且推动学校所在的安县政府把全县教学楼标准都提高到抗8级地震。而在北面仅仅20英里之外的北川中学教学楼砸死了1000名学生和教师。


  《纽约时报》说,叶志平的故事显示四川边远山区建筑标准松弛和应当纠正的明显缺点;而一个负责的校长加上一定的资金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55岁的叶志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已经从地震中得到教训,那就是学校建筑标准必须提高,目前的标准是不够。


  文章在介绍了叶志平的紧急疏散训练及5-12大地震时不到两分钟全部撤出的事迹之后,引用一位家长的话说,“我们非常感激。”一名学生的祖母、62岁的邱云芳(音译)边织毛衣边说,叶校长帮助降低了全国的损失,既减少了物质损失,也减少了心理损失。


  中国政府估计共有7000所学校建筑在地震中坍塌,悲痛欲绝的家长要求调查。但学校坍塌的责任很难划清,因为当初学校建设时,不知道是哪级政府负责和验收。


  比如,叶志平所在的中学建筑标准是高层制定;县教育局官员最初也没有提出改进质量;只是因为叶志平反复要求之后他们做了让步,拨款加固。


  目前,中央和省政府都在调查塌楼问题。根据5月27日发出的通知,中国国家发改委等于承认过去建筑标准太低。通知下发了修改后的农村地区中小学建筑标准草案,专家目前正在审议新草案。


  文章提到,桑枣镇有两所中学,一所镇办,一所县办。叶志平是县办中学的校长,由于他的负责精神,教学质量好,很多外地学生也慕名而去。学校一面大广告牌上写着90名优秀学生的名单。学校有六所宿舍楼和两所教学楼,都在五层以下。两所教学楼分别建于2000年和1983-85年。


  叶志平从英语教师干起,12年前晋升校长。他说,打地基时,没有人检查质量,浇灌水泥柱时也没有人检查质量。甚至到教学楼建成后,没有一个官员去验收,因为没有标准。虽然他当教师的时候就在那栋楼里上课,但当了校长之后,叶志平立即意识到责任不同了,老教学楼成了他的心病。他说,如果知道教学楼质量有问题而不管,那就是自己的责任。


  今天,虽然那栋经过加固的教学楼经受了地震考验,但叶志平说,他再也不会让学生去那样的教室里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