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编辑学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新闻配置案例研究

2019-03-14 01:28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2004年3月底,中国青年报社和北大青鸟共同出资组建中青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对《中国青年报》进行改扩版,以做“主流政经大报”为宗旨,在内容和风格上继续秉承了1999年改版时“回归新闻,扩大新闻版面信息容量”的理念。报社一方面狠抓各版面时效性滚动新闻的报道,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新闻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加大信息整合与配置的力度。“特别报道”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2004年6月1日《中国青年报》改扩版时被推出。


  “特别报道”版在策划之初定位为焦点版,用于对重大公共事件进行多角度全景式组合报道,但考虑到新闻来源、报社的实际执行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该版最后敲定为“具有日报特色,体现日报优势,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重大新闻报道版”,以加强《中国青年报》作为综合性日报的深度报道,保证有充分的版面对重大新闻事件作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的报道。定为周一至周五,每日一期,一般刊发在第三版。“特别报道”这种频次的刊期坚持了一年。2005年7月1日,中国青年报进行新一轮版面调整,编委会决定,“特别报道”版改为在周一、周三、周五的第三版刊发。考虑到其机动版性质,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调整版面,尽量保证“特别报道”版的出版,但具体在哪个版出现则根据各版稿件的情况决定。


  《特别报道约稿说明》对“特别报道”版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快”--体现日报特点。力争当日反应,重视报道时效。快速获取新闻、快速策划报道、快速制作版面。


  “高”--体现全国性主流大报特点。选题把握和视角选择上,立意高、视野广、题材重大。


  “锐”--体现青年报特色。对社会发展趋势敏锐体察,先锋态度,适度前倾。


  “深”--体现中青报传统优势。本报的优长,一直是深度报道,在这块版上应努力承继,尝试做有时效要求的深度报道。


  “特”--经营这块版的个性 探索特别的呈现形式。独特视角、独特表达、独特认识。


  简言之,“特别报道”版的特点就是要在快速反应与深度发掘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它具体体现在选题、报道的组合(即配置)、和执行过程中。


  1、 “特别报道”版的选题


  与传统的名牌栏目“冰点”特稿不同,“特别报道”版强调时效性。除此之外,还看重选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读者关注度,尽量做到几者兼顾。与经济版、教育版等有清晰行业领域的版面不同,“特别报道”版视野开阔,涉及时政、经济、教育、科技、文化、法治、国际等多个领域,当这些领域内发生的新闻,一旦上升为超越行业界限、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社会热点时,一旦发现它背后的含量,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超越了经济色彩、法治色彩时,可能就形成特别报道的选题。如人民币汇率改革是经济题材,但公布当天,公众高度关注,成为焦点,就符合“特别报道”的选题要求了。具体说来,选题主要分成三类:


  一类是重大公共事件,以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为最典型。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每年评选的杰出新闻写作奖中,有一个“团队有截稿时间限制新闻报道奖”,它所考虑的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的报道:针对热点;快速反应;多角度全景式组合报道,完整、深入、平衡;团队合作。竞争该奖项的通常是重大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报道。这类选题最能体现“特别报道”版的特点,是选题中的典型之选。空难、矿难、水污染事件等均属此列。“特别报道”版在做这类选题时,重在及时为读者提供事件发生的经过、事发当天各方面的情况,同时,尽最大可能揭示问题、内幕、背景、深度解析等。


  一类是重大公共政策,有可预知性,并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做采写和编辑的准备工作。是特别报道版作为时政报道版面的一个特色。它处于积累能量的状态下,当政策出台或通过时,则被激发而释放能量,从而具备了报道条件。如2005年12月26日取消农业税的报道。“特别报道”版在报道这类选题时,重在解读,反映政策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社会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面临哪些问题等,深入挖掘政策的意义所在。


  一类是近期热点问题,时效性相对较弱,但一般有持续的公众关注度。又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借一定时机梳理一段时期比较集中的重大青年问题或社会问题报道,如2005年11月11日,以“光棍节”为由头,报道中国第三次单身潮;一种是已经发生的,但仍然为受众关注,或者编辑觉得应该引起受众关注的事件,如2005年11月23日温州一家长因孩子被校长打一耳光而将其杀死的报道,就是都市类报纸消息的再发掘,特别报道对此做了深度调查;还有一种是以庭审、谈判等为代表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事件,它的每一个进展都牵动着读者的心,如2005年4月14日蒙冤11年的佘祥林被判无罪的报道,又如2004年6月4日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听证会报道。虽然从事态发展的曲折来看,这类选题或者临近高潮,或者刚刚走过高潮,读者对它有持续的较高关注度,因而具有较高的报道价值。“特别报道”版在报道这类选题时重在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中间过程等进行完整、详尽的展现。


  2、 “特别报道”版的稿件配置


  “特别报道”版善于利用多篇稿件及隐藏于稿件间的编辑意图来演绎一个主题。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由头新闻+主打新闻+相关稿件。


  由头新闻是对距离刊发日期最近的一个时间点上事件状态的简要报道,通常篇幅较小,位于组合报道之首,相当于新闻报道中的由头。用于政策解读和热点问题报道由头新闻,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报道的“新闻性”;用于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由头新闻,是对事件最新动态、或最重要的信息的简要报告,目的在于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把握事件大致情况。如上海2004年5月1日施行政府信息公开,距6月1日刊发整一个月,“特别报道”版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完成》为由头新闻,引出政府信息公开的话题。又如2004年12月28日东南亚海啸报道,“特别报道”版先推出由头新闻《除1名台湾游客外,尚无其他中国公民在印度洋海啸中死亡的消息 外交部再次启动应急机制开通“亲属查询热线”(主)》,以告知读者最期望了解的信息。


  主打新闻是对主体事实进行全面、详实、深入的记载和分析,通常篇幅较长,位于组合报道的中心位置,通过面积和标题的厚重形成强势,是“特别报道”版的重中之重。以下几类稿件容易被作为主打新闻:


  一是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详细记录,一般为对鲜为人知内幕的披露。如2005年12月28日的《广东中山特大火灾调查》,主稿区由《天堂里有没有圣诞夜》和《小酒吧大火灾》组成,对事故现场、火灾发生的原因、教训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报道。


  二是记者亲身体验或目击报道,体验式报道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大特长,具有很强的接近性、人文关怀和可读性,容易渲染情感,因而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报道形式。记者亲身体验报道和记者目击报道两者有时不完全一样,前者是记者有意检验某种生活状态的结果,多用于政策解读类报道,使抽象的政策条文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政府信息公开报道,就主打了《本报记者体验“一天市民”》一文,体验信息开放的便捷度和效度。后者则是记者在采访现场所看到的情况,多用于重大公共事件的报道。如2005年11月30日七台河矿难发生后的追踪报道中,记者与被困矿工的家属一起等待消息,目睹等待过程中的情景,写成《日夜坚守矿难处 天寒地冻盼人归》。


  三是分析性稿件,意在深度上进行挖掘,包括记者分析、专家分析等。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问题的存在,记者就从质疑的角度入手,如2005年11月30日七台河矿难追踪报道中,记者《四问七台河矿难》,“一问:事发时有33人不知去向,劳动组织是否混乱”,“二问:安全管理是否存在漏洞”,“三问:东风煤矿是否存在超能力生产”,“四问:七台河地区为何矿难频繁”。也用于重大政策解读,分析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变化,如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特别报道”版刊发报道《〈行政许可法〉给百姓生活带来八大变化》,以“案例”、“点评”和“变化”的形式剖析《行政许可法》与百姓生活的相关性。专家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意义、可能带来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应对办法等,帮助读者认清真相、了解意义是一种极其常用的形式。如2004年7月30日的中国社会分层蓝皮书报道,以焦点对话《GDP持续增长,中国社会酝酿结构巨变》作为主打。而2004年6月10日的头条则是“权威访谈”《有权必有责 失职必被查(主) 专家谈查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责任人》。


  相关稿件用于印证、补充和解释,篇幅小,数量多,是报道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的保障:意见性信息既补充事实性事实的不足,同时又能通过提供观点性信息表明态度,以正视听,并推动报道向纵深发展。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将不同意见摆出来,形成意见的交流,反映事件影响的多面性,2005年11月23日温州家长杀害校长一案报道中《教师和部分家长的反应不一》简单陈述代表不同利益的两方对该事件的看法;2004年6月28日关于高考移民问题的报道,《关于高考移民问题的两个争论》分别就“要不要统一高考录取分数线”和“高考移民,该不该封堵”两个问题摆出正方、反方和第三方观点,2004年6月10日阜阳劣质奶粉查处案报道,就组织了《劣质奶粉受害者家属说:“下一步怎么处理”》和《阜阳市干部们议论的焦点:“为什么不查处质监局”》两篇稿件,分别集纳相关利益主体的意见,既使条理清晰,又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而2004年6月29日报道伊拉克权力转手,则用专栏“多方反应”集纳《美国:官员心中有数 公众蒙在鼓里》、《北约:峰会会场一片“吃惊”》和《日本:措手不及忙“跑签”》反映三方的不同表现,让读者一目了然;二是配“记者手记”或专家态度、评论,直接发言,如2005年11月14日关于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的报道则配有“记者手记”《我所认识的张保庆》,2005年11月16日安徽农村改革报道,配发评论《相信农民会种田》,不过,评论并未成为“特别报道”版的一个常设项目。


  虽然“特别报道”版还是以文字为主,但也注意了“图文并茂”的问题,至少保证了每期都配有图片,如果没有新闻照片也会以相关资料图片、图表或漫画来替代。它可用于印证某种场景,如七台河矿难报道中配发爆炸现场的照片,可用于渲染气氛;七台河矿难追踪报道中,在视觉中心还放置有一张大幅的、家属焦急等待消息的照片,不仅深化了稿件《日夜坚守矿难处 天寒地冻盼人归》的主题,而且也能感染读者;可用于讽刺,如2005年11月21日山西省一县委书记卖官事件报道,在头条新闻《县委书记上任8个月敛财500多万元(主) 书记妻子:“当书记与当县长就是不一样”》的标题下配发三栏漫画,形象印证了标题的意思,并刻画了两人贪婪的丑恶嘴脸;或用图表显示数据性信息,如2005年11月11日,“特别报道”版在版面的右上角,纵列三张条形示意图,分别显示“你过光棍节吗”、“你认为单身意味着什么”和“你觉得现在光棍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三个项目的调查结果(与搜狐新闻频道联合实施);还可用于图形化新闻,如2005年11月30日七台河矿难追踪报道的“近年来国有煤矿主要事故示意图”和2005年11月28日九江地震报道的有震感各地情况示意地图,均属此列,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相关事件在一张图上简要展示,使读者能快速掌握事件的概貌。还有少量报道配置的是相关的资料性照片,如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报道的主打照片展示的就是“8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关于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等方面情况”,在照片和其他图像手段无法达到效果时,资料性照片也是一个有益补充。


  相关链接中,名词解释起到解惑之作用,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内容,如2004年6月2日关于脑死亡判定的合法性问题的报道,就焦点词汇“脑死亡”进行了解析;历史性资料的链接从纵向对新闻进行拓展,如2004年6月21日报道票决制,链接了《票决制的发展历程》,有时除梳理国内的相关历史之外,也会展现国际发展状况,如脑死亡判定合法性问题的报道,同时链接了反映国内情况《脑死亡标准制定大事记》和反映国际情况的《脑死亡国外立法一览》;类似情况的链接则从横向对新闻进行拓展,如2005年11月7日禽流感狙击战报道用“各地布防”专栏集纳成都、昆明、山东、呼和浩特防控禽流感的简讯,对主体信息进行补充,2004年6月1日的政府信息公开报道,链接《政府信息公开大事记》,反映广州、北京、深圳、杭州、上海、成都、重庆和武汉等地信息公开的情况,并链接《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一览》,反映美国、英国和欧洲委员会相关方面的活动,除增强报道信息量、使读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外,还与历史性资料一起,将报道置于纵向、横向的背景之下,更容易突显报道主体的意义、进步性或难点所在;数字的链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地提供相关方面的数据性信息,如2004年6月2日关于学术腐败问题的报道,“数字”专栏显示“基础研究经费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六年空缺”和“国内年发明专利量相当于美国的1/40”三方面的数据,另一种有些类似“名词解释”,如2004年6月3日反倾销听证会报道则设置“焦点数字”对“600”、“44”、“64.5%”、“40000”和“69%”等报道涉及的关键数字进行解析,含有数字的背景信息,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新闻。


  3、 “特别报道”的执行过程


  “特别报道”是编辑主导制,编辑有计划地“拆解”选题成若干小题,将背景信息、前景信息和相关信息从主体中抽离出来,记者在编辑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采写新闻,编辑和记者随时沟通,根据记者实地采访情况调整编辑思路和方案。最初的时候,“特别报道”版将本组编辑分为三组,按周轮值,一组为主,一组为辅,一组轮休。为主的编辑组做当天的主要选题,为辅的编辑组准备当天备选选题,一旦确定某选题已万无一失,则两组合一,集中编稿。为辅编辑组在备选同时还要关注短期选题,为两三天内的选题进行必要准备。轮休组则考虑下周可以预期的选题。真正执行起来,这种分组有调整,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白班、中班、夜班分组制,白班负责选题策划、预案准备、稿件组织、部分稿件编辑,中班负责部分稿件编辑、衔接,夜班负责最后编辑和版面呈现。突发事件当日反应全体上阵。


  编辑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选题,查看相关资料,设计预案;二是给记者指派明确的报道任务,让记者带着目的上现场;三是指定后方改写人,如果前方记者来不及发稿,就将素材发回报社,或进行口头叙述,后方改写人负责将这些素材和口述材料整理成稿件;四是利用多方渠道充实报道内容,如联络异质媒体,征得同意后对电视、网络的同题报道进行改写,或将其中某些被本报记者忽略的信息补充到报道中去,用“本报综合报道”形式对来自多方的信息进行重新编辑整合,或将背景资料做成“链接”等;五是对版面进行编辑、配置和设计。


  最初,“特别报道”版编辑室有7人,1名主编,两名副主编,4名编辑。分白、中、夜三班,中班编辑主要负责稿件的编辑,两位副主编带一名编辑轮值白班、夜班,主编负全责。


  2005年7月,报社再次对版面和机构进行调整,撤销特别报道编辑室,将其策划组稿和白班编辑功能归入新闻供稿中心综合新闻部,将其夜班编辑、拼版功能归入新闻编辑中心分类新闻编辑部。


  2005年11月下旬,恢复“特别报道”编辑室,现有人员4人,正副主编各1名,编辑两名。分白、夜两班:正副主编以两周为单位轮值白、夜班,一名编辑以白班为主,一名编辑以夜班为主;白班编辑主要负责当日和中线选题,寻找线索、编辑稿件,为初定稿拟定标题、编定相关背景链接稿件,初编基本成型的稿子;白班主编参加业务例会和选题会,和编辑一道确定选题和预案,预案确定每天的主稿及配稿,确定每篇稿件的主题和方向,并对不可预见因素标明主要方向及可以调整补救的方向;夜班编辑负责稿件编辑、拼版、校对、清样,盯完全程;夜班主编在报社值班领导的领导下对夜班具体工作负责,参加编前会,负责稿件编辑和把关,晚上发生的突发事件通知白班主编紧急部署记者采访。


  “特别报道”版自2004年6月1日正式创设以来,已经逐渐得到读者与市场的认可。从2004年11月末提交的《“特别报道”半年小结》及《“特别报道”主编述职报告》来看:报社内部版面排名方面,在已公布的2004年7至11月《中国青年报》读者调查中,“特别报道”版的影响力指标在报社内部所有版面中平均排名第二。对读者的提名进行分析时发现,该版对突发公共新闻事件的报道给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转载率方面,特别报道至2004年11月为止,刊期大约150期,目前有据可查的(主要依据《青年报人》的统计和部分编辑室积攒的资料)电台电视台晨播和平面媒体转载,超过150条,这个统计中,被多家转载的篇目,只计一次,转载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文摘、文摘报、报刊文摘等境内媒体,也包括新加坡联合早报、凤凰卫视等境外媒体,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华西都市报、华商报等都市报转载这个版的报道,更是条数多、版面大;网络媒体中,“特别报道”版七成以上选题是门户网站首页,一半左右被整版转载,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等新闻网站对该版报道的兴趣更集中;读者阅读率方面,从7月读者阅读率49.4%,低于新闻版的平均阅读率58.8%,一路攀升至11月的读者阅读率65.8%,高于新闻版平均阅读率64.8%,从排名新闻版面的倒数第二升至9块新闻版的中游第五;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方面,报道中相当一部分形成舆论热点,被包括央视“面对面” 、“新闻会客厅”等栏目、南方周末、《财经》杂志等大批媒体跟进报道,像海南查处党校批发文凭案、整肃矿难背后的官煤结合、审计大案举报人的险恶之路、河北官办私立学校调查等,各媒体评论版块跟进本版报道形成热门话题的更多。中央电视台每周评报栏目曾在同一天点评本版一周内的三期稿件。本报自己的青年话题版,也多次成组跟进评论特别报道上的新闻(数据均截至2004年11月)。


  2004年12月以后,随着中国青年报报纸整体定位的调整,特别报道版的报道选题和风格也有所变化。2005年7月以后,特别报道的刊期变为一周三期。


案例成果

[案例代表性成果]


1、2004年6月1日


由头新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完成》


主打新闻:《上海政府信息公开30天》,《本报记者体验“一天市民”》


相关稿件:《政府信息公开面临三大潜在阻力》(专家访谈)


《政府信息公开大事记》(档案)、《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一览》(链接)


配一张三栏照片,市民在读者书


 




图1 2004年6月1日特别报道版

2、2004年6月16日


主打稿件:《海南查处文凭“批发”大案》


《不再把文凭作为干部选拔的绝对标准是重要政策导向》(专家访谈)


相关稿件:《中央党校文凭发放越来越严》


《四川省委组织部介入党校教育》


《深圳查出800多份干部“问题学历”》(3篇均为相关新闻)


配一张三栏漫画


 




图2 2004年6月16日特别报道版

3、2004年6月18日


由头新闻:《赴刑途中,马加爵抽了一路烟》


主打新闻:《“没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


相关稿件:《我深感震惊》(记者手记)


《在看守所过23岁生日最担心民事赔偿累及家人》


《主诉检察官谈印象中的马加爵》


《云大校园:平静中有不平静》(以上3篇为相关新闻)


配一栏竖片,马加爵半身近照


 




图3 2004年6月18日特别报道版

4、2004年7月22日


由头新闻:《我国今年尚未出现全流域性洪涝灾害》


主打新闻:《备战防汛应急机制紧急启动》,同题集中《河南抗洪抢险取得阶段性胜利防洪应急机制功不可没》和《提前转移极大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报记者与新华社现场记者的“现场连线”)两条新闻


相关稿件:《专业抗洪抢险部队进入警戒状态》


《民政部:启动多级救灾响应程序》


《卫生部:第一笔救灾款160万元已发出》


《国家气象局: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以上4篇为相关新闻)


《有了防灾预案,不等于万事大吉》(评论)


配一张五栏照片,水域图


 




图4 2004年7月22日特别报道版

5、2004年8月5日


主打新闻:《北京发生幼儿园惨案门卫连砍15幼童》,同题集纳“第一时间”(短讯,相当于由头新闻)《听到有人喊:“救救孩子”》(“第一现场”)和《儿外科4016病房5小时见证》三篇稿件


相关稿件:《方新:必须对幼儿工作从业者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专家态度”)


配一张三栏照片,医护人员抢救受伤孩子;配一张两栏照片,家长伤心


第二视点:《每次专家论证都在“往下砍东西”》


《建筑界是否应警惕求新求怪求大求洋倾向》


 




图5 2004年8月5日特别报道版

6、2004年9月2日


由头新闻:《法院认为事出有因检察院提起抗诉》


主打新闻:《一名所长的改革之祸》


相关稿件:《所长死后,结防所恢复到改革前》


《好医生符平钊》


《还有多少类似结防所的情形?》(3篇均相关新闻,其中后两条带有资料性质)


配一张一栏竖片,符平钊的遗照


 




图6 2004年9月2日特别报道版

7、2004年11月11日


由头新闻:《一生传奇的阿拉法特客死巴黎开罗举葬埋骨拉姆安拉》


主打新闻:《阿拉法特留下没法替代的名字》(特约撰稿人唐师曾回忆阿拉法特的文章)


《贝尔西军医院最后时刻》


相关稿件:《开罗人痛悼:又一个纳赛尔死了》


《巴勒斯坦:泪水纷飞》


《巴勒斯坦驻华使馆:人越来越多地涌向阿翁灵位》(3篇均为相关新闻)


配两张信息图,其中位于左上角的一栏竖图,图解阿拉法特身平;右下两栏横图,阿拉法特最后安息地的立体地图。配一张四栏照片,人民痛悼阿拉法特


 




图7 2004年11月11日特别报道版

8、2004年11月22日


主打新闻:《包头空难现场目击》


《“这样的场面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名参加打捞的消防战士口述目击情况)


相关稿件:《民航总局要求全行业立即开展安全检查》


《失事飞机机组人员确认》


《东航公布善后联系电话拒绝透露乘客名单》


《空难原因可能是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


《上海至包头航班经北京中转17位购票者未办理登机手续》(5篇均为相关新闻,其中第2篇带有资料性质,第4条带有专家访谈性质)


配一张一栏信息图,事故发生地地图;配两张照片,上一张为四栏大照片,救援人员清理事故现象;下一张为两栏照片,飞机残骸。


第二看点:《河北沙河市一铁矿发生火灾48人死亡》


配一张照片,救援事故现场


 




图8 2004年11月22日特别报道版

9、2004年11月24日


主打新闻:《外地考察警车开道桂林冲关》


相关稿件:《部分干部特权作风影响恶劣》(“专家态度”)


配一张三栏漫画;配一张两栏照片,冲关现场;两张图片并列于头条大标题之下


特别追踪:《包头空难现场救援结束事故调查工作启动》


《失事飞机起飞前是否进行安检?》


《包头空难折射支线航运隐忧》


《央视评选“感动中国o2004年年度人物”》


配一张两栏照片,沉痛悼念11·21遇难者


 




图9 2004年11月24日特别报道版

10、2004年12月9日


由头新闻:《交行锦州分行审计大案三举报人恢复工作》


主打新闻:《三位审计大案举报人的险恶之路》


相关稿件:《进一步完善证人保护制度》(“专家态度”)


《举报人渴望更多关护和认可》(“记者手记”)


《近年部分报复举报人恶性事件》(“链接”)


配一张三栏漫画;配一张一栏小照片


 




图10 2004年12月9日特别报道版

11、2005年4月14日


由头新闻:《京山县法院当庭判决佘祥林无罪》


《未审先定是造成冤案的重要原因》


主打新闻:《“佘祥林,笑一下!”》(“第一现场”)


《迟到十一年的公正》


《疑罪从无还有多少路要走》(带有专家分析性质)


相关稿件:《“没法向××市人民交代”不能作为判案依据》(专家评论)


配一张两栏信息图表,图解佘祥林11年的含冤历程;配一张三栏照片,佘祥林被释放


 




图11 2005年4月14日特别报道版

12、2005年7月15日


主打新闻:《阜康矿难内幕调查》,同题集纳《83条生命在拷问谁》和《GDP的代价》两篇稿件


相关稿件:《阜康矿难尚有两人没下落》


《神龙煤矿出身:公开的秘密?》


《宁武矿难瞒报遇难人数矿主跨省转移矿工遗体》(3条均为相关新闻)


配三张照片:一张两栏竖片,家属等待消息;一张两栏方片,事故现场;一张两栏横片,矿工


 


图12 2005年7月15日特别报道版



13、2005年11月11日


由头新闻:《11月11日光棍过节》


主打新闻:《第三次单身危机袭击中国社会》


《新中国前两次单身危机》(专家访谈)


相关稿件:《上海4000白领海选对象》


《“父母相亲会”大城市遍地开花》(两条均为相关新闻)


配两张照片:上三栏照片,一光棍农民想娶媳妇;下两栏照片,女孩买光棍节礼物。配三张条形信息图,显示“你过光棍节吗”、“你认为单身意味着什么”和“你觉得现在光棍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三个项目的调查结果(与搜狐新闻频道联合实施)


 




图13 2005年11月11日特别报道版

14、2005年12月9日


由头新闻:《已有74人遇难至少32人下落不明》


主打新闻:《见证唐山特大矿难》(“第一现场”)


相关稿件:《岁末年初事故高发怪圈何时休》(“记者来信”)


《黑龙江东风煤矿暴露五大严重问题》


《警惕小煤矿捞取最后的暴利》(以上两篇为相关新闻)


《李毅中上任后疲于奔波矿难现场》(“链接”)


配三张照片:上四栏照片,幸存矿工在医院接受治疗;左中两栏照片,幸存矿工受到医生求助;右中两栏照片家属等待消息。配一张信息地图,河北省近年重大矿难事故频繁发生


 




图14 2005年12月9日特别报道版

15、2005年12月28日


主打新闻:《天堂里有没有圣诞夜--广东中山特大火灾调查》


《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解释小酒吧的大火灾》(“焦点对话”)


相关稿件:《4名酒吧经营者被拘》


《广州消防夜查娱乐场所地毯式检查延续到29日》


《遏制群死群伤成当务之急》


《公安部发出“紧急安全提示”》(四篇均为相关新闻)


配三张照片:上三栏照片,事故现场;左中两栏照片,事故现场中找到的一名女生的身份证;右中两栏照片,发生火灾的大厦外貌


 



图15 2005年12月28日特别报道版


案例访谈

受访者:周珣(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任综合新闻中心副主任兼特别报道编辑室主编,2005年7月至11月,任新闻供稿中心副主任兼综合新闻部主任,负责特别报道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辑,下文中简称“周”)


吴湘韩(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任特别报道编辑室副主编,2005年7月至11月,任新闻编辑中心分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主要负责特别报道版的夜班工作,2005年11月至今,任新闻编辑中心特别报道编辑室主编,下文中简称“吴”)


访问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甘露


访问时间:2005年5月


问:“特别报道”版的选题从哪些渠道来?


吴:线索来源多种多样的,有记者提供的,有网上的快讯,也有读者或媒体人士提供的。除编辑筛选确定外,还通过内部网络在编辑部内部征集。


周:报社有信息部每天整理当日重点新闻条目和一周预发新闻,部分特别报道选题是对这类信息的再认识和再发掘,或对重要预发新闻作报道预案。


问:“特别报道”的重大公共事件很多,是不是可以理解这类选题是“特别报道”版的标准选题?


周:“特别报道”选题首先要新闻性强,其次要有关注度,再次它应超越某个领域的局限,具有较大探讨空间的认识价值,而不是单体个案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神龙矿难、马加爵刑前对话、一些重大舆论监督的调查性报道都是典型的“特别报道”选题。以教育类题材为例,《中国青年报》曾做过的一个报道《〈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引发性教育思考》(2004年3月19日刊发,访谈者注),谈青年学生的性教育问题,是一个地道的教育版选题,它是教育领域之内的问题。但像海南党校“批发”文凭案(2004年6月16日刊发,访谈者注),就并不纯粹是一个党校的问题,而涉及到整个社会对文凭的认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干部选拔标准的调校等;而刑前对话马加爵(2004年6月18日刊发,访谈者注),既不是停留在刑事案件的报道上,也不单纯是一个大学生心理问题,它涉及到一类人、甚至一代人在人生一个阶段比如大学教育阶段的某种迷失。只有到了这种程度,它们才从纯教育类题材上升为特别报道的选题。从既往报道上看,支撑特别报道版的主要选题大体分为几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重大青年问题的深入研究;重大法律政策的人本解读;重大社会趋势的分析展望;不止步于单体事件的重大舆论监督、新闻调查。


问:重大公共事件是所有媒体都关注的焦点,同题竞争的优势在哪里?


周:重大公共事件都在报,但各媒体的报道有认识上的差距,我们在同题中也会寻找独家的报道点。比如松花江污染事件,我们在做预案时就跟记者商量,要他们在采访时留意是否存在瞒报情况。我们的记者也真的就采访到了这种事实。公共新闻信息都是一样的,拼的是认识点和价值判断。在这方面,中青报有传统优势。


问:近期热点问题在选题时有怎样的考虑?


周:“特别报道”版的近期热点新闻应该是在大背景下、有持续关注度的事件,它的出现不是一个单纯现象,而是与某个背景间存在必然联系。如2004年9月2日“特别报道”《一名所长的改革之祸》,报道的是一名结防所所长因为改革被职工杀害的事件,这名被杀的所长并非恶人,相反,他还是一个好医生,但改革触动个人利益的痛点,它反映了一类人在改革冲击之下的心理。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事件了,它具有典型意义。


问:“特别报道”版上重大政策的解读影响力很大。


周:重大政策解读我们的确做出了一些影响力,但阅读率上可不怎么样。如2004年6月8日县域扩权报道,是较早关注这个重要时政题材的报道,网络、纸媒的转载率都很高。但这类选题仅与某一部分读者有关系,与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不太契合。“特别报道”版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报纸每月都会进行统计,其中,“特别报道”版在创刊的半年内,在新闻版组的9个版面中“版面阅读率”最初处在倒数第二的位置,后来稳定在五、六位;但根据读者提名印象最深刻的报道而确定的“版面影响力”指标看,“特别报道”版则平均稳定在第二位。


问:近期热点问题在选题时有怎样的考虑?


周:“特别报道”版的近期热点新闻应该是在大背景下、有持续关注度的事件,它的出现不是单纯的、偶然的,而是与某个背景存在必然联系。如2004年9月2日“特别报道”《一名所长的改革之祸》,报道的是一名结防所所长因实行改革被职工杀害的事件,这名被杀的所长口碑不差,是一个好医生,但他激进的改革伤害了个人利益,招致杀身之祸。这一典型事件发生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它触动了社会的“痛点”。如2005年11月18日《重症母亲被亲人活着送进殡仪馆》,讲的是不堪医药费压力下的一场伦理撕裂,亲人把活人送去火葬。是在2005年社会对医疗改革的整体反思背景下的典型报道。


问:“特别报道”版有没有出现过“硬做”的情况?2005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是否是“硬做”出来的?


周:硬做是肯定有的,有失败的硬做,也有相对成功的案例。没什么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会需要策划一些选题。选择哪个领域的题材救场跟报社的办报方向调整有关。早期特别报道的中长期选题,以调查性报道居多,重大舆论监督方面比较有特色,也形成了独家影响力。2004年年末以后,报社比较强调青年性,特别报道版也做了一些青年问题研究性报道,如“流动知青”(2005年4月6日刊发,访谈者注)、“傍老族”与“啃老族”(2005年5月31日刊发,访谈者注)、年轻人渐成消费敢死队主力(2005年6月20日刊发,访谈者注)等,反响也不错。你提到的“光棍节”特别报道的确有硬做的成分。我在10天前预见到版面可能缺稿,想到了“光棍节”,但这种选题比较八卦,份量轻,当班编辑将选题报上去之后,值班领导直皱眉头,认为太不像一个大报的选题了。实际上在操作这个选题时,将它放到近年年轻人相亲大会越来越多的背景之下去做,它就不再是一个八卦问题,而成为社会问题。因为横向的相关报道已经不少了,编辑要求记者从竖线上进行梳理,找专家聊,了解历史上大龄青年问题,因为很少有人做相关方面的专门研究,采访得比较辛苦,最后还是梳理出一个《第三次单身危机袭扰中国社会》,一轮一轮做总结。报道出来后转载和阅读率都不错。这类选题是限定条件下的题材,它往往出现在没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本身不触犯什么禁区,没有风险,它是“做”出来的新闻,新闻点的发现相当程度上是在考验编辑的认识能力。这是“特别报道”版的一类题材,但不是特别报道版的追求,我们还是尽量做标准选题。


问:“特别报道”版的编辑流程怎么安排的?


吴:当天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或当天公布的重大政策,值班主编与值班领导沟通一下即可确定选题(如需调整版面要向总编辑请示),迅速部署、组织记者到现场采访或到相关部门、单位采访,或部署完做预案,或一边部署一边做预案,预案包括主稿、配稿、相关背景链接(稿件配置在预案中就已体现)做到结构层次分明,多角度、多侧面,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天晚上10时之前截稿,特别报道编辑室晚上有值夜班的主编和编辑,对来稿进行编辑、拼版、出大样、小样、付印。当日反应的重大突发新闻操作,是以一天为操作的时间单位。重大新闻不是每天都发生,也有一些中长期选题,这类选题时效性不强,在每天上午报社召开的选题会上通过,进入操作,编辑在网上搜索数以十万计的相关资料,找出新的新闻点,进行策划。做预案,组织记者实施,这类选题从准备到刊出的时间不固定。在特别报道编辑室工作非常紧张,有编辑称特别报道部门为编辑业务的“魔鬼训练营”。


问:组织“特别报道”时,在选稿上有些什么考虑?这种考虑是否早在组织稿件时就已经预想好了?稿件的搭配上有些什么讲究?


吴:组织特别报道时,一般情况下会设计预案,“主菜”、“配菜”都想好了,但情况是变化的,记者的来稿与预案不完全一致,有时也会调整方向,有时记者的来稿多了,我们会根据与主题的紧密程度决定取舍。稿件的搭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关键词读者不熟悉,就配一个名词解释;有的有宏观背景,就配背景链接;有的公众有不同声音,就配“正反交锋”或“声音”;有的调查性报道揭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配专家访谈或专家写的观点文章;或配访谈权威人士的分析和建议。有的配调查图表;有的配记者手记;有的配漫画。总之,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具体专题的实际情况确定。


周:报纸新闻是分层次的,它可以提供信息、提供事实、提供认识、提供思想。观念、思想的提供不是每篇报道能胜任的,日常报道都提供思想也不太现实,这更多属于周刊、月刊的空间。“特别报道”追求报道能达到认识层面,可以回答“为什么”,并力求给读者提供信息、事实和认识多个层次的内容。这是它选稿和配置的基础原则。


问:同类专题的“特别报道”在配置时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些模式化的路数?还是每次的“特别报道”都是一次全新的创作?


吴:专题策划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同类专题一般有一些固定的栏目。如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专题,通常由第一时间(消息)、第一现场(特写)、新闻分析、专家态度、背景链接、图片等栏目构成;重大政策或社会发展报告解读专题,主要设置焦点对话、声音、链接等栏目,为避免版面过于严肃、生硬,可制作漫画、图示等。形式上虽有些固定栏目,但在专题的实际操作中,主题不能炒剩饭。比如,2005年矿难多发,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总是寻找每次大矿难的特点,从中生发出不同的新闻点:有的主题是官煤勾结;的主题是国有大矿鸣响安全警钟;有的因事故尚未定性,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疑点很多,主题是对事故的追问。


周:模式化、渐成套路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相对固定的形式和相对稳定的阅读期待相适应;另一方面,报纸新闻发展到今天,体例非常成熟,文体创新谈何容易,既有的也够用了。模式化不可怕,令人真正担心的是机械化。固定模式,只要各篇稿件内在逻辑指向清晰,就是一个有“灵魂”的版面,怕的是一堆栏目的稿件放在一起,而不知道这个版在说什么。那才是机械堆积。


问:在稿件的组织和配置中,“专家访谈”比较常用?


周:之所以坚持用“专家访谈”,是因为“特别报道”版很在意组合效果。主稿一般用于呈现事实,我们不愿意在其中穿插评论性话语,而专家访谈能比较明确地点明事件的实质,采写成稿快速。有时,记者会根据编辑思想,在访谈时往我们所期望所感兴趣的方向问,请专家深入谈。


问:“特别报道”版的评论类稿件比较少?


周:因为“特别报道”版是一个新闻版面,属于要闻版组的一部分,它所报道的是要闻中最值得做延伸和详尽报道的那些事实。而要闻版组中已经有评论版面了,如“青年话题”,再在这个版安排大量评论类稿件,我认为是不合适的。但有时候又需要发言,这时我们往往用“记者手记”、“记者来信”来弥补,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论,但它能表达写稿时想说又不便说的话,在实际上起到一定的点睛作用。


问:“特别报道”版的图片有时也比较少?


周:图片少,并非我们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一种无奈。有时是因为没有值得放大的照片,有时是因为有些报道确实无法用图片来表达。如2004年12月9日的报道《审计大案举报人的险恶之路》,就没有合适的照片,后来用了漫画,但也并不是很贴切。


问:组织“特别报道”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吴:一、要注意把握政策边界,组织特别报道,稍有不慎,容易出问题,既要严格遵守新闻纪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又要及时满足读者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二、要注意编采互动,整合力量,靠读者、同事,靠大家的力量办报;三、因特别报道版没有专有的报道领域,容易与其他部门发生选题冲撞,或需要其他部门配合,遇突发事件调整版面也给一些部门带来不便,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问:在组织“特别报道”版时,存在什么困难?


周:以日报方式做深度报道,既是这个版的优势和特点,也是困难所在。正是由于这样的刚性设置,版面的质量无法稳定,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版面性格、定位的报道。在我看来,值得做的特别报道每天都存在,但版面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受到几方面因素的局限。从主观上说,是操作者的能力问题,有没有发现选题、有没有对选题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反应,都限于操作者的水平。客观条件上,“特别报道”版编辑的人数多,但没有记者,没有直接的触角,需要跨部门调动人手,这也是一个制约。一些题目,如圆明园渗露事件,从价值和信息含量上看完全可以做成特别报道。但它很可能出现在专业版面上,因为直接接触这类线索的记者是专业领域部门的记者,采编互动更便利。最关键的,我认为,做这种版面考验的是整个报社的资源整合能力,编辑室是执行操作部门,需要更高层的调配整合。


吴:一是本报驻地记者一般是一个省(区、市)是1~2人,数量少,难以形成团体作战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别报道的快速反应,因为特别报道要求短时间内将现场所有的点覆盖到,如医院、出事现场、殡仪馆等;二是尚没有与区域性媒体(如地方都市报)形成合作制度,当本报记者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赶到现场时,一般是通过私人感情约在现场的当地媒体记者私自提供稿件;三是报社在资源整合和协调上还有待改进,许多新闻资源分散,单靠一个部门是难以整合的。


问:“特别报道”版有时会出现两个视点。


周:一个版做两个视点,有这么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选题本身不值得做整版,只要给予适量版面即可;一种可能是当天存在两个需要关注的重要事件,会在两者间做个平衡;还有一种可能是凑版面,这种情况很少见,但存在。


问:在配置“特别报道”中,作为“操刀者”的编辑,是否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心得?


吴:一是要快速反应,因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当地有关部门常常实行新闻封锁,如果能在当地部署、实行新闻封锁前记者赶到现场,无疑采访会顺利些。2005年12月唐山矿难发生时,我正在值夜班,马上安排记者去现场,第二天上午记者赶到现场,采访比较顺利。“好在我们上午就进去了,收治幸存矿工的医院下午就有警察在那里把守,记者就进不去了。”赴唐山矿难现场的记者陈剑采访归来不无感叹。二是要选派调查能力强、突破能力强的记者,形成团体作战优势。2005年12月中山檀岛酒吧发生大火,我们先派驻广东的年轻记者林洁先赶到现场,紧接着又派采访经验丰富的驻安徽记者黄勇从合肥连夜乘飞机赶赴现场,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采访到位。林洁借助地缘“熟人”优势,公开身份采访有关部门;而黄勇却乔装打扮混进现场采访??对伤员的采访和对受难者遗体的探视,都是靠受难者家长的暗中支持,得以“混”进现场,对事故现场图片的拍摄,靠的是偷偷将照相机藏在衣服中。正是由于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关于中山大火的报道,本报在全国媒体中报道是最充分的。


周:一般情况下,编辑认识、编辑思路对版面成败起主导作用,而在一些突发事件和调查性报道中,前方记者的突破能力更关键。2005年7月中旬关于新疆阜康神龙矿难的报道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者的突破力和发现力。那一次,我认为是比较理想的“特别报道”操作:一是快,每日更新;二是深,信息、事实、认识全都有;三是独家,有内幕,派到现场的记者发现在一份写有“神龙煤矿内外部联系电话”目录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与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名单中领导小组后勤组副组长、阜康市副市长相同,记者就从这条线索往下追,发现官煤勾结的线索,追了下去,那位副市长后来受到惩处。标准特别报道的要素在这组报道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日报形式的深度报道。这一次,依仗的主要是记者能力。中青报的记者队伍,不可多得。新闻配置和组合的价值不在于别出心裁的版式、变化多端的文体搭配,而在于稿件组合而成的整体在说什么。好的配置,稿件间应存在有机联系,逻辑思路清晰,指向明确、集中,有灵魂,将分工不同的各篇稿件拧成一股绳,共同发挥作用。


问:是否有教训可吸取?


吴:要重视基础性的工作,如建立专家库、建立突发事件反应机制、建立与区域性媒体新闻资源的合作机制等。如本版2004年11月28日在操作陕西铜川特大矿难报道时,当天本报记者没有赶到现场,只能与其他媒体实行联动。等稿等到晚上11时,一家媒体突然来电说当地省委宣传部下了通知,不准发稿,对不能提供稿件和图片感到抱歉;一家中央媒体的记者说要请示报社;而中新社记者赶到现场晚,其现场特写稿子写得很短;驻地记者提供的一位朋友在给中青在线发完图片后就关了机。庆幸的是,终于有家媒体的女孩在答应不透露媒体及记者名字的情况下,于晚上11时30分传来了比较好的稿子。真险!


案例讨论

  1、《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对新闻的配置表现出什么特点?


  2、从内容选择的角度分析该版在稿件配置方面的优点。


  3、从版面形式的角度分析该版稿件配置方面的优点。


  4、从这一案例着手,分析新闻配置在版面设计中重要地位,分析配置稿件的难点在哪里。


案例分析

  如何兼顾“新”与“深”是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媒体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则通过日报的组合报道方式将两者融会在一起。它的特点和操作方式在“案例简介”中已经做了说明,“观察”从案例出发,分析做这样的专版可能存在的难处:


  其一,选题质量的稳定性受到挑战。重大的、复杂的又有时效性的选题通常是一种机遇,不会恰好每天均衡出现。有时可能一次性遇到数个,有时也可能一个都遇不到。当数个时,由于版面的局限,可采取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多个选题瓜分一个版面,好处是可以面面俱到,但这样一来,各个选题的强势均受到影响,报道也不可能充分;另一种是选其一而舍其余,好处是某一个选题可以做得比较厚重,不过,在选择时会比较困难,并且被舍弃的其他选题也可能是读者感兴趣和期望作详细了解的内容。不管如何选题总是有利有弊,不能尽善尽美。真正困难的是没有合适选题的时候,为了保持形式上的延续性,需要强做,因此,读者看到的可能就是良莠不齐的特别报道了。虽然“特别报道”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设置了辅助编辑组,并要求轮休组也作必要准备工作,但由于资源方面的限制,还是有选题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现象发生。选题质量除与客观事实相关外,还与编辑的能力正相关,如果编辑的视野能比较开阔,并且有稳定而广博的新闻信息源的话,选题质量的稳定性也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其二,选题的平衡性难以保证。作为综合大报、特别是中央级报纸,应在地域、行业和领域等方面实现选题的相对平衡,这一要求也应贯彻到“特别报道”版上来。但由于突发性灾难往往是重大的、有时效性,同时又是复杂的,最符合“特别报道”版的选题要求,受到这样的“自然力”的牵引,“特别报道”版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变成“灾难报道”版,致使选题单调。因此,笔者认为选题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选定几个能反映报纸特点且有实力做好的领域,使选题有多点支撑;二是对灾难应有理智认识,一些影响力相对较小的灾难是不是可以分流到其他版面?分流的好处是,一方面保证“特别报道”版选题的丰富性,另一方面灾难报道过分密集可能导致读者对该类信息疲劳,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其三,报道的深度有时难以确保。为深度设置障碍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是时间与深度的悖论可缓解,但不可逆转。有深度必需经验及较长时间的酝酿,而追求时效的选题,从布置采写任务到最后刊发出来,间隔时间很短,有时不到一天,要对如此复杂的报道对象进行全面、深入、透彻的剖析存在难度;其次是组合报道虽然能造成强势,并实现1+1>2的效果,但它不是体现深度的万能钥匙,如果用于组合的报道仅停留在事实层面,而无法向价值层面拓展的话,组合成整体的特别报道仍处于比较肤浅的状态上;再次价值层面的拓展需要分析性报道和观点性稿件(即评论),我们不能将分析单纯理解为专家观点,应包含记者和编辑对事实的深入思考,评论最能体现编辑意图和编辑部立场,但每天都组织甚至撰写一篇相关评论,对于编辑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报社比较难做到这一点;又再次,选题的广泛性要求编辑有广阔的视野,对多个领域都有了解,而报道的深度则要求编辑在领域中的专业素养,两者很难统一在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身上,解决的办法当然是以报社的合力甚至借助与社外资源的合作来完成“特别报道”版的报道任务,但这种方式的操作难度系数在目前状况下仍然相当高。


  当然,难点的分析并不意味着这种报道模式完全不可行,只要进行合理调整,扬长避短,就能取得好效果的。《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创造性地采用这一做法所取得的成效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附录

[案例附录:编版体会]


  一起塑造中青报的特别报道版


  “特别报道”是这次改版新设置的新闻版面,每周一到周五出版,位置是报纸的第三版。在组织架构中,归属综合新闻中心管理,是日报的综合新闻版面。


  对这块版的认识,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校正之中。目前可以提供给大家的,是初步的设想,希望可以在今天大家的讨论碰撞下,和今后的操作试验中,摸索出一套有日报特色、能体现日报优势,同时又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重大新闻报道模式。


  一、选题尺度:


  按照报社给定的版面定位,这个版是全国综合性大报的机动要闻版。它主要是对重大公共事件及时反应、报道近期热点问题、做重大公共政策的解读。它是作为“时政”版块的前4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将以事件报道为主,以时效报道为主。由此,我们理解,这个版应该是拼抢重大新闻的,重要性和公众关注度是它选题的尺度。它是一个属于“大众”的版面,而不是窄众的、行业的、精英的。它的选题、它的报道方式,应该能引起一般读者的普遍关心和阅读兴趣。


  这个版的另一特性,是它的机动性。这种机动性,在选题上表现为领域机动,可能涉及时政、经济、教育、科技、文化、法治、国际等多个新闻领域,当这些领域内发生的新闻,一旦上升为超越行业界限、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社会热点时,一旦发现它背后的含量,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超越了经济色彩、法治色彩时,可能就形成特别报道的选题。


  二、版面性格:


  “快”--体现日报特点。


  力争当日反应,重视报道时效。快速获取新闻、快速策划报道、快速制作版面。


  “高”--体现全国性主流大报特点。


  选题把握和视角选择上,立意高、视野广、题材重大。


  “锐”--体现青年报特色。


  对社会发展趋势敏锐体察,先锋态度,适度前倾。


  “深”--体现中青报传统优势。


  本报的优长,一直是深度报道,在这块版上应努力承继,尝试做有时效要求的深度报道。


  “特”--经营这块版的个性


  探索特别的呈现形式。独特视角、独特表达、独特认识。


  三、报道层次把握:提供事实和认识


  报纸是结构性产品,各个版面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报道分工。日常新闻版承载的职能,应和新闻周刊、或思想者一类的副刊有所区分。一般来说,报纸新闻,无外提供几个层次的内容:提供信息、提供事实、提供认识、提供思想。


  据报社委托的央视调查读者座谈会研究报告的结论和建议,读者是有信息需求阶梯的:部分潜在读者要求信息量、要求广度不要求深度;主动型现实读者则对深度要求高,要触及制度体制层面。而多数潜在读者和被动型现实读者对深度有一定要求,想看新闻解读,希望“就事论事,通俗易懂即可”。央视调查公司在吸引潜在读者的策略建议上,有一条就是换一种报道方式,在选题和表现手法上满足贴近性和易懂性,让普通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个层次,正是日常操作的特别报道版可以达到的。如果再结合本报传统优势,比一般都市报再做进一步的话,应该说,《新京报》的“重点”版是在提供信息和事实的层面上做得比较好,特别报道版追求上一个层次:在提供信息、提供事实之外,提供认识。


  首先及时告诉读者发生什么,尽量告诉读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努力发现事件发生的意味和含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对事实的'认识'”,实际上指的是我们透过表层事实看到的更深层的事实,是我们的目光越过局部的事实看到的更宽广的事实,看到的此事实与其它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在具体的报道中,它仍然是客观的再现,而不是主观议论、主观判断、主观评价,不是“专家指出”。


  四、版面形态和报道形态:


  特别报道的版面形态,也是有一定机动性的。既可以是一篇报道,也可能是专题组合,但一般来说,不会是七八篇各自不同的选题。这个版,既然做重大新闻,就倾向于大事做足,集中优势兵力,做一到三个主题的充分报道。


  版面会按照报道的不同内容和方式,分为“特别报道·焦点”、“特别报道·解读”、“特别报道·面对面”、“特别报道·调查”等几种形态。特别报道版面的报道形态,目前想到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希望可以在实践中让报道形态不断丰富,这对保证这个版面的弹性和运行,非常重要。


  1、可以预见的重大新闻:如第二期样报做的朝核六方会谈,马加爵庭审,今年8月的邓小平百年诞辰


  2、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田文生做的重庆井喷,吉百大火,北京的密云灯会踩踏伤人。


  这种形态,是这块版的理想态,但不可能是常态。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每年都评一次杰出新闻写作奖,如果要在其中争取一个奖项的话,这种形态的特别报道应该争取的是“团队有截稿时间限制新闻报道奖”。它第一要求时效,要快速反应;第二,它是团队作业,是多角度全景式的组合报道,前后方都有投入。记者从各个采访点发回消息。


  以上两种报道,都可归入“特别报道·焦点”里。


  3、重大公共政策解读:5月1日道路安全法实施,7月1日的行政许可法。


  这是可以进行中期准备的内容,归属“特别报道·解读”。通常政策的出台,都会有一个预热期。特别报道可以持续关注,在它出台或实施的当日推出解读。解读的关键,一是关联性,把一个政策和社会生活、公共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中间的关联做出来;二是变动,政策意味着哪些改变。像《党内监督条例》、依法行政等。三是争议背景,法律是调整利益关系的,把背后的冲突做出来,可以让平面的解读立体起来。


  4、近期热点问题。


  这一类最可能是版面的常态,也是最需要廓清的,我们目前不成熟的想法包括:


  A.在一个大背景下的独家发现报道:如罗田的党内民主试点(特别报道·解读)


  B.有事件作依托的近期热点报道:国家治理“抗生素滥用”(特别报道·解读)


  C.热点事件的后续报道:毒奶粉事件如果我们不能首发,可以追踪。这种追踪不是一般的动态追踪,应该是探寻真相的追踪。SARS重现,也是持续多天的热点,解禁、出院、寻找传染链,都可以持续做。这部分可能形成特别报道的“第二看点”。(特别报道·调查)


  D.热点事件中的人物对话:余振东、马加爵高墙对话(特别报道·面对面)


  E.新闻调查,不止步于个案的、符合政经大报前4版定位的重大舆论监督:繁峙矿难,隆回一中保送舞弊(特别报道·调查)


  刘健对这个版的特性,有一个简单有意思的概括:理性地报道最热闹的事件,人性地报道最坚硬的政治。


  特别报道是要做新闻热点的,但对新闻热点不流于泛泛而言。重大新闻事件,包括上述列出的各种报道形态,在媒体竞争如此充分的今天,很多是不可能你做别人不做的,做的确有可能被淹没,不一定得分,不做却注定会失分,是重大新闻反应缺位。


  特别报道欢迎独家的发现性报道,追求由本报的独家发现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这是当然的最高理想;例如本报的“两只队伍包围焦点访谈”报道、“曹县一中”报道,“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报道,都是独家发现后形成热点。


  特别报道也注重在发生性新闻中的发现,在报道事实的组织过程中发现。对已经发生的、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热点的新闻,进行中国青年报的独特观察、独特呈现和表达。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探索方法和路径,共同塑造中青报的特别报道版。

作者:《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编辑室 2004年7月



[案例附录:研究文章]


  “理性地面对最热闹的事”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专版个案研究


   ……


  二.《特别报道》的“特别”选题与内容


  《特别报道》是一个以可预见的近期热点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政策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版面,它以重要性和公众关注度为选题标准,以“大众”,而非“窄众,行业或精英”为服务对象,为受众提供事实和认识层面的深度报道。这就要求该版面在选题与内容上侧重于选择那些具有时效性、重大性、热点化以及复杂信息含量的事件作为报道对象。


  (一) “特别”时效


  美国《纽约时报》前副主编罗伯特·赖斯特说过:“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新闻界普遍认为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昨天的报纸的话,那么今天的看法是: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几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 然而在通讯,传播技术空前发展和国际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事件几乎可以在发生的同时就成为媒体报道的对象,成为受众电视机里的画面和万维网上的网页,世界变成了一个被消灭了时间差距的没有区间间隔的平面。因此,虽然时效性已经不再是报纸的专利和优势所在,对报纸的读者也不再是眼球吸引力的最重要来源,但它仍是报纸任何版面,任何稿件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新闻价值要素。


  《中国青年报》向来以对新闻事件的独家策划和深度思考见长,但是在拼抢时效性新闻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建树。中青此次改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大对时效性新闻报道力度,提高新闻版面的竞争力,而新创办的《特别报道》充分体现了报社改革的目标。


  《特别报道》版的编辑在《特别报道约稿说明》中描述了版面的性格,第一点就是“快”,即体现日报特点,力争当日反应,重视报道时效,快速获取新闻、快速策划报道、快速制作版面。这也是编辑们对自己版面的第一点要求,用主编周珣自己的话来讲就是“简单地打个比方,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每年都评一次杰出新闻写作奖,如果要在其中争取一个奖项的话,特别报道应该争取的是'团队有截稿时间限制新闻报道奖'”。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十分注重时效性的含量。


  为了更清楚版面时效性的实际情况,笔者作了一个抽样调查,从《特别报道》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的11个月中,每周随机抽取一天的版面为样本,在49篇报道中对如下数据做出统计:(论文中为叙述方便,对此简称为“抽样调查”。)

突发事件(当天)

预测性报道(新闻由头1-2天内)

无时效性策划专题

22.2%

48.9%

28.9%


                    图16 49期中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的比例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包括突发事件和有近期新闻由头的预测性报道)在抽样的49期报道中占到71.1%,这样的时效性比例对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版面的确是难能可贵。


  《特别报道》的时效性在其对突发事件和可预知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特别报道》能够在事件发生的几个小时之内为读者收集事件发生的所有经过,事发当天的情况扩展,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以及与事件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专家态度等多方面的信息,并且用新闻制作的高效率和新闻限制性规定强快,这后一点对突发性事件能否及时传递到受众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


  《特别报道》时效性的另一个体现在其对一些重大政策的解读以及一些现象性新闻的报道上。很多的政策和社会现象和许多新闻事件一样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解读的必要,但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旧闻”和静态现象是不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的。如何给“旧闻”和静态现象新的生机,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报道》对这一类新闻的处理方式是随时关注与政策和现象有关联的时效上的新契机,新由头,让缺乏及时性的内容以新的,变动的姿态回到读者的视野中来,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读者提供详尽的新闻信息。


  ……


  (二) “特别”深度--重大、热点、复杂的信息含量

  《特别报道》在内容上不仅以“第一落点”为报道重点,而且是近一两天中公众关注度非常高的热点新闻,是和其他媒体享有同样的新闻资源,你做我也做的同题作文、同场竞技。《中国青年报》在发现性新闻,或是二级选题方面一直具有自己的优势,别的媒体看不到的,《中国青年报》有实力,有眼光能够发现。但是在热点新闻方面,《中青》优势发挥地却并不明显。而《特别报道》此次却将目光盯准了所有媒体都在争抢的“蛋糕”上。


  ……


  此外《特别报道》对选题信息含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特别报道约稿说明》中对版面性格的描述还包括“高”和“深”两方面。“高”是指体现全国性主流大报特点,选题把握和视角选择上,立意高、视野广、题材重大。“深”的意思是体现中青报传统优势,尝试做有时效要求的深度报道。这就是说《特别报道》“播报”的不是一句话新闻,而是具有复杂信息含量和一定报道深度的时效新闻。 这就要求,选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个报道层面,或者报道方面的选题,或者是公众对它具有不同看法,普遍存在争议的话题,抑或是影响面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等。总之,要求报道内容具有一定可深入挖掘和充分拆解的空间。……


  三.《特别报道》的“特别”组织形式


  《特别报道》在内容上选择了对近期重大公共事件、重大政策、热点问题做全方位的深度报道,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每日滚动的深度报道专版选择怎样的运作模式。


  (一) 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模式


  首先让我们看几个数字:在抽烟调查的49期特别报道中,平均每个版面刊登的稿件数量是5.27篇,每个专题的平均记者数目是2.71人。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特别报道的稿件配置。该版面的稿件配置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一般情况下包括一篇具有最近时间落点的由头新闻,一篇具有力度和深度的主体报道,然后是现场连线、对相关部门的采访、专家态度、不同声音、链接、名词解释等一些小稿件。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特别报道》推出政府信息公开专题(2004年6月1日)。(版面见附录6)包括图片新闻在内的稿件7篇,记者4人,稿件分别是:


  由头新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完成》


  主打稿件《上海政府信息公开30天》和《本报记者体验“一天市民” 》


  专家态度《行政法专家莫于川教授:政府信息公开面临三大潜在阻力》


  档案《政府信息公开大事记(广州、北京、深圳、杭州、上海、成都、重庆和武汉)》链接材料《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一览》


  备战防汛,应急机制紧急启动专题(2004年7月22日)。(版面见附录7)包括新闻图片和评论在内的稿件9篇,记者6人,稿件分别是:


  由头新闻《我国今年尚未出现全流域性洪涝灾害》


  主打稿件《现场连线:湖南省辰溪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县城成为洪水中的 “孤岛” ,本报记者电话连线在现场的信华记者明星(引题) 提前转移极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主题)》和《河南抗洪抢险取得阶段性胜利(引题)防洪应急机制功不可没(主题)》


  相关信息稿件《专业抗洪抢险部队进入警戒状态》、《民政部:启动多级救灾响应程序》、《卫生部:第一笔救灾款160万元已发出》和《国家气象局: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


  评论《有了防灾预案,不等于万事大吉》


  东南亚海啸专题(2004年12月28日)。(版面见附录8)包括图片新闻在内的稿件5篇,记者5人,稿件分别是:


  由头新闻《外交部再次启动应急机制,开通“亲属查询热线” 》


  主打稿件《椰子树一样高的海浪扑向岸边》和《海啸预警缺失 导致伤亡惨重》


  外围相关稿件《27人的浙江旅游团在海啸中脱险》和《国航专机今晚飞普吉岛及中国游客 国家旅游局建议近期赴东南亚要慎重》


  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特别报道》的编辑策划在先,用“拆解”的编辑思维将大的选题分割成若干选题,将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前景信息和相关信息从主体中抽离出来,然后指派给不同的记者,大家分头行动。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就被一个团队分解开来,工作耗时大大降低,新闻时效性大大增强。与此同时,这些稿件普遍以主体报道为核心和重点,以由头新闻为触发点,以背景材料和相关信息为辅助,又构成了一个深度报道的完整有机整体。


  《特别报道》选择的这种机动而灵活又不失整体性的信息组合方式就是 “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 。


  “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将各种新闻文体将以整合,使之从整体上变成了深度报道。” 其“基本构架为新闻,再配合记者分头探访的相关新闻,专家与学者的看法,又有列表图片的辅助……这就是即时的深度报道形态。”


  (二) 重点式版面


  这种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模式体现在《特别报道》的版面上,则表现为重点式版式。


  这种版式的特征是,“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把这一局部作为版面的重点,一个版一般只有一个重点,有时也有两个重点。” 读者在这种版面上首先看到的是重点部分,然后再去注意其它部分。对于编辑来说,当版面由多篇或多组稿件组成,并需要在版面上有所强调时,往往采用这样的版式。《特别报道》由多篇稿件构成,主体报道是报道重点,作为背景信息和相关信息的稿件处于次要的地位,因此为了让读者第一时间阅读到最重要的信息,版面需要采取一种方法来突出重点,引导阅读。选择重点式版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


  我们可以为《特别报道》归纳出一个版面简化图。(虽然每个版面都有一定的变化,不严格符合这个图的模式,但是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版式。)


 


A

 

 

C

 

B

 

D

 

E


图17 《特别报道》归纳出一个版面简化图


  ……A部分通常是整个专题时间上的第一落点--即由头新闻,B部分是专题的主体稿件和视觉中心--图片的位置,C多为专家态度和链接新闻的位置,D,E 多是主体部分分稿或者其它相关稿件的位置。标题的大小粗细规律是,B>D、E>C。


  通过版面简化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特别报道》所采取的突出重点的方法:其一,赋予重点稿件相对的强势。版面的特点是“上部比下部更强势,左部比右部更强势,”因此特别报道把最重要的专题主体稿件和视觉中心放在了左上部的位置--最突出的地方。同时给予这部分标题最大的字号。其二,注意版面其它部分对重点的烘托。要突出重点,就要在突出强势的同时,适当减弱其它部分的强势。相对次要的相关信息和背景信息新闻被放在了相对弱势的右边和下半版。同时缩小标题,减少变栏。


  通过使用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模式和重点式版面,《特别报道》实现了对蜂拥而至的信息准确、完整、公正、深入的报道和精确、有意味的版面呈现。


  四.《特别报道》的“特别”优势


  如上所述,从2004年6月1日至今,《特别报道》经过十个月的试验与运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套路,版面风格、报道风格都基本稳定,并且产生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报道。从2004年11月末发布的一些量化统计数据 中,我们可以窥见该专版所取得的成绩:


  ……


  笔者把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原因归结为两点:


  第一点,时效性与深度报道的紧密结合。


  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媒介的激烈竞争把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压缩成了一个没有时间空间间隔的平面,时效性成为了各种媒体,各种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要素。而与此同时,读者希望在第一时间阅读的已经不再是浅表信息层面的新闻,而是来自更深一层的事实、认识甚至是思想层面的报道。正如朝日新闻社国际总负责人小田隆裕在《中国青年报》改版纪念金刊的贺词中所说的:“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信息可以瞬间传遍世界。此时对报纸的要求则是深入分析信息,提供准确客观的新闻。”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争取时效性的同时采取深度报道的方式。


  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不仅叙述新闻六要素的when、where、who、what,更把重点落在了后两项--即why和how上。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详细地告诉受众新闻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发生的背景和前景、通过解释和分析的手段表达一般报道方式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报道可以“整合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多种材料” ,可以“整合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背景,将新闻事件放到各个层次的背景中去表现他对人和社会的意义” ,“关注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性” 。深度报道的形式为加大报道的信念量,深化对信息的分析与挖掘,扩展报道面提供了最为充裕的发展空间。


  因此,时效性与深度报道的联姻是报业对抗互联网和电视媒体比较有效的杀手锏之一,这也正是《特别报道》的特色与成功之处。


  第二点,对复杂信息的充分整合


  我们所研究的这个重大新闻报道版面选择了在最短时间内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开发。这种深度开发所带来的是大信息量的文本信息,从编辑、选题策划层面来讲,则要求版面的编辑能够通过对报道结构的设计创新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报道结构是报道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 它由时间、空间、角度、广度、深度和符号六大要素构成。这六要素排列组合,使报道结构千变万化。《特别报道》时效性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编辑在策划和信息组合上要将时间、深度和广度这三个要素最大限度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报道中集纳有关报道客体的各种横向与纵向信息。


  《特别报道》所选择的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模式和重点式版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庞杂的信息,满足了读者对于新闻时效性和深度性的要求。这种模式以拆解思维将庞大复杂的选题化整为零,将原本编织在复杂文本中的背景信息、前景信息和相关信息提出来,独立成篇,并合理地赋予版面重点,通过版式引导读者阅读。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编辑和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策划、采写和编版工作,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利于日报的读者浏览深度新闻。在信息洪流汹涌的今天,读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耐性在日报上读一篇数千字的大稿,因此如果《中国青年报》采取《南方周末》或是《新闻周刊》的方式,那么一定会大幅度地失去读者的有效阅读。因此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模式和重点式版式实现了对复杂信息的充分整合,使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五.《特别报道》成长中的“特别”烦恼


  《特别报道》在时效性与深度报道的紧密结合和对复杂信息的充分整合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长处,但作为一个刚刚创办十个多月的版面来讲,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从编辑策划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特别报道》在策划过程中的资源整合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作为一个全国性报纸的要闻版,新闻资源的整合问题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 “天天做深度、日日有策划”的《特别报道》来说,其重要性更是关乎版面的生命。一方面要抢时效,一方面要做深度,同时又要在全国的范围内选择报道对象,如此大的工作量正如主编周珣所说:“以几个编辑坐在屋里的视野,不够是绝对的,撑得下来是相对的。”


  《特别报道》在资源整合方面主要面临来自报社内外两方面的问题。


  在报社内部,编辑们面临的主要是选题获取面狭窄的问题。


  主编周珣在自己的半年工作总结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业务例会上,老总也批评过某个选题”小“了,我们不是不知道它”小“了,是没”大“ 的可替换……有同事开玩笑说我是”灾难部主任“ ,除灾难事件外,有些当天其他领域的事情也是够重大的,够量级的,但我们无从知道。条线、跑口都不在这个部门,没有信息,也就无从设计、无从策划、无从组织。”在选题选择上,也存在着和其他版面冲撞的问题,比如对很多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就经常和国际部冲突。而在这方面国际部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成了支撑特别报道版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经常要感谢其他版,作为执行者,我们诚意感谢其他同事的支持,但作为一家报纸,就有一个整合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报社为特别报道提供的平台不够宽阔。《特别报道》在报社内部归属于综合新闻中心,也就是说,它是综合新闻中心下面的二级栏目,是和政治、经济、教育、法治等版面的评级的栏目,有固定的一些记者为这个专版跑新闻。虽然其它版面的编辑记者可以为《特别报道》提供线索,制作选题,但这些并没有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只是本版编辑与其它部门人员之间偶尔的合作与交流。而作为统筹全报社资源的主体力量--编委会,也没有足够的整合意识。因此给版面一个更加宽阔的平台,从制度上建立全报社内部的信息资源存储和共享程序是解决选题面狭窄的根本。


  在报社外部,与政府以及其他媒体共享资源的困难一直困扰着《特别报道》。


  一方面,报纸与政府部门没有建立关系或者没有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记者采访中无法取得权威部门的支持。当然这并不是《特别报道》特有的,而是《中国青年报》内部普遍存在的难题,就在4月份报道“连战和平之旅”的时候,由于中国青年报平时没有与国台办建立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摄影部主任贺延光几经周折也没有获得采访证,险些错过在南京中山陵采访的机会。另一方面,和其他媒体的合作没有形成制度。如铜川矿难专题,《特别报道》联系了当地所有媒体,但当地接到宣传部通知都不敢发稿,本报的通讯员由于公务繁忙又抽不开身,差点开了天窗。


  作为全国性的大报,能否与当地媒体建立联动机制,能否做好对政府各部门的公关工作关系到《特别报道》和整个报纸的发展,这需要引起《中国青年报》的所有采编人员和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


注:此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届毕业生韩婷婷的毕业论文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