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编辑学

《深圳特区报》政务报道稿件选择案例

2019-04-02 10:40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政务报道,是媒体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公务活动进行的采写和传播,自身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政务报道的档次和数量,也衡量着一家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主流媒体无论从政治导向还是经济利益上,对其都十分重视。而政务报道的处境也是十分“尴尬”,因为一些媒体一味地翻刻文件或会议内容而形式呆板、脱离群众,无法引起读者注意。面对这样的局面,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王田良大胆沉稳地提出要“办全国最好看的党报”。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深圳特区报开始了政务新闻的创新。2006年3月中旬,深圳“两会”隆重召开,更为其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做出了一系列的政务报道,可圈可点。本案例以特区报的政务报道尤其是以“两会”系列报道为代表,对政务报道的报道角度与稿件采写技巧提出一些思考。

案例成果

  《深圳特区报》关于2006年3月两会报道的文章精选

  《27次掌声意味深长--政府工作报告旁听记》

  上午9时,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

  身穿深色西装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健步走向报告台。到达报告台后,他出乎意料地没有停下,又往前走了几步。先向主席台鞠躬,再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鞠躬。

  顿时,万人礼堂内,掌声如潮水般响起。

  从这一刻起,人大代表们对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不断报以掌声,前后多达27次!“参加两会这些年来,数今年的掌声最多。”记者身边的一位新华社同行,边飞快地做记录,边自言自语。

  最快的掌声,出现在温总理所作报告的开始。他谈过去一年工作时,刚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热烈的掌声随即而来。

  最会意的掌声,在讲去年工作的主要体会时出现。“只有执政为民,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但见总理话音刚落,不少代表们被深深触动,掌声随之响起。

  最具信心的掌声,出现在讲问题后。“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戒骄戒躁,励精图治,知难而进,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绝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温总理一字一顿,讲得坚定有力,立时引来人大代表们的掌声回应。

  最密集的掌声,出现在温总理郑重宣布中国政府“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之时。当温总理讲到加快减免农业税步伐时,每说完一句话,代表们都一起鼓掌。不到10秒钟内,掌声竟然两次响彻会场。

  最能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掌声,出现在温总理谈及台湾问题时。

  今年的报告中,用了一整段的篇幅讲述台湾问题。“我们将与广大台湾同胞一道,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总理语毕,掌声如疾风骤雨般响起,久久不停息。

  最满怀憧憬的掌声,是在温总理说“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时。

  最寄予厚望的掌声,是在温总理代表国务院承诺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家庭书本费、杂费普遍免除,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时。

  最温馨感人的掌声,则是在总理做完报告之后。从他走下报告台,直到走回自己在主席台上的座位,掌声始终停不下来。见此情景,温总理只好再次向会场内鞠躬,结果掌声更加热烈了。

  这掌声,是对温总理报告的支持,是对温总理两个多小时辛勤工作的问候,更是对温总理在报告末尾处“我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记者:叶晓滨

  “城市管理年”系列专题报道

  街区洁美有序广场绿阴匝地

  宝安区城管办(局)全力推进城区管理工作当好护绿“使者”

  广场:从“绿化”走向“文化”

  当记者日前来到宝安时,看到雨后的街道洁净如洗,绿阴匝地,整个城区亮丽清新。宝安城管办的同志介绍,宝安园林建设有如此成就,关键在新创设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这个新机制成为宝安区的护绿“使者”。

  宝安区今年完善了园林绿化管理机制,他们严格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对城区绿化管养实行每月检查验收,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了园林绿化档次。

  今年上半年,宝安区城管办保质保量完成了四条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前期调查、绿化方案设计、项目立项以及预算评审工作。完成了创业西路行政中心段中间带、分车带的绿化、美化工作,增种乔木180多株,灌木8万多株,完成了行政中心门前银海枣的换种工作。

  宝安区今年还开展了公园广场“净化、美化、绿化、文化”工作,加强公园广场游乐设施的管理,确保游乐设施安全,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好场所。今年元旦新中心区海滨广场向市民开放,春节期间连续15天举行一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广场管理秩序良好,营造了吉祥、欢乐、热闹的节日气氛。

  “班风”:从制度细节抓起

  班子的风气,决定单位的风气。宝安区城管办新班子上任以来,狠抓思想作风建设,营造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在班子的分工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明确规定,一万元以下的开支由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审批,超出一万元的开支,必须经办(局)行政会议研究决定。人事安排、财务开支等大事都必须经过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坚持用制度管人,推行公平、公开、公正办事。

  该办有各种车辆共220多部。上月,该办由各下属单位车管员民主推选10家修理厂,再由中层以上干部40多人投票决定5家汽车修理厂的民主做法,在宝安广为传颂。新班子坚持早晨7∶30-8∶30、晚上20∶30-21∶30巡查市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该办是一个超过600多名干部职工的大单位。如何激励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办(局)主要领导已多次亲自备课,亲自讲党课。同时,结合继续深入开展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活动和“争当城管排头兵”活动,健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科学的工作考评奖励机制,全办形成了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管理:8大任务细化到人

  作为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年”工作的具体协调组织单位,宝安区城管办周密制定了《宝安区城市管理年工作方案》,以“城中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等为重点,将全区城市管理年工作分为8大任务62项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责任细化到人,并将36个社区99个自然村市容环境达标社区(村)、40个社区公园建设、2088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化、50个垃圾中转站建设、道路街景整治、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主要工作全部量化细化到各街道、社区和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间,制订相关措施并提出要求。

  区城管办为此成立10个城市管理年巡查督办组,由办(局)10个副处干部任组长,分别负责12个街道和有关责任单位的巡查督办工作。上半年,城市管理年的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初见成效,全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现场:局长督战遏止抢建

  针对宝安区个别街道出现顶风抢建的情况,宝安城管办城区执法队、机动执法队积极支持配合地政监察大队,认真研究制订违法建筑检查方案,严防死守,采取日常检查和重点区域重点检查的方式,实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和网格式检查,把检查工作覆盖到全区每个角落。

  城管办从3月5日开始,恢复对抢建违法建筑公告拆除制度,对发现顶风抢建的违法建筑一律于第二天在《宝安日报》上公告,责令所属街道限期拆除。

  针对公明街道原村民顶风违法抢建问题严重的情况,从3月开始,刘长俊副局长亲自带领执法人员随区查违工作组进驻公明,工作组进驻公明期间,主任(局长)戴彩福五次亲自到公明督战,鼓舞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士气,圆满完成上半年查违工作任务。

  链接

  紧抓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1、新圳河流域整治工程接近尾声

  历时近三年的新圳河整治初步完成,二期河底清淤、停车场建设等工程项目已完成,新安湖公园段已经投入使用。

  2、50座垃圾中转站建设正如期进行

  第二批30座转运站已完成选址、环境评估,规划手续正在报批。

  3、加快白鸽湖垃圾焚烧处理厂筹建工作

  白鸽湖垃圾焚烧处理厂红线外市政配套工程设计方案通过区计划局组织专家论证,现正准备招标。

  4、污泥粪渣处理项目已通过市评审中心评审,已报市计划局审批

  5、继续推进以老虎坑垃圾焚烧处理为龙头的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建设老虎坑垃圾焚烧处理厂是市重大基建项目和全国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该厂自去年生产运营以来,已焚烧处理垃圾超过5万吨。

  核心提示

  一支特殊的执法队伍,管住了一个城区。

  一个居住人口复杂的城区,和谐、有序、美丽。

  2006年,宝安区城管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区委提出的建设“平安宝安”、“和谐宝安”、“繁荣宝安”的目标,坚持“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城市管理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和“治理年”的工作部署,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检为载体,以综合执法体制创新为动力,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团结进取,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展现在市民眼前的是一个洁美有序、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新宝安。

  图1 对各政府机关工作报告的“亮点”解读

  图2“场景式”记录会议流程

案例访谈

  [编辑自述(一):从具体报道分析]


  从一篇令人遗憾的报道谈政务报道的创新

  在‘净畅宁’工程实施100天时,深圳市专门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议”为‘净畅宁’工程鸣锣开道。深圳市市长李鸿忠在会上的讲话震动人心。他说:“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最大的‘民心工程’。环保与深圳的发展兴衰生死攸关,环保不搞好,


  我们根本谈不上综合竞争力,更谈不上建设国际化城市。在环保问题上,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再也‘捱’不下去了,我们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追求的绝不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不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发展模式。”“2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确实欠账不少。凡是欠账总有要还的一天,利滚利,滚雪球,越晚还账目数越大,等到将来还不起的时候,就难以逃脱衰落的命运。历史上和现实中,都不乏这种先例。”“深圳开发建设才20多年,就已经面临如此严峻的环保形势,如果不及时转变发展观念,把环境保护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我们的环境还能支撑我们发展多久?如此下去,我们不是在‘发展’中前进,而是相反,即在‘发展’中衰落。追求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不能干!‘净畅宁’不能办成半拉子工程。”“我们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来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符合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不能长久的,是难以为继的。”对实施了一百天的“净畅宁工程”,他说:“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甚至产生‘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决不能搞成虎头蛇尾、半拉子工程,吹一阵风,红火一阵子就算了。一定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透过这番生动实在而又充满个性魅力的话,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个血气方刚的汉子,一个勇于揭短的干部,一个敢说敢为的市长。相信所有听了他讲话的各级干部,绝不会再对深圳市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无动于衷。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不仅总结了深圳市过去20年来环保工作方面的失误,也明确了今后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表明了深圳市政府对环保问题的基本态度。


  这是多么好的一篇领导形象包装的报道素材,是多么好的一个树立政府形象的机会。遗憾的是,由于我们记者的新闻理念与报道手法的误差,错过了这样的机会,也浪费了这个素材。我们的记者是这样写的:标题是《从大抓环保入手把实践新的发展观落到实处--全市境保护工作会议侧记》导语第一句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下面第二段是“在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市委常委会议上,黄丽满书记强调,要用全会的精神指导今年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明年各项工作的安排。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接下来的第三段才是“上星期五,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代市长李鸿忠反复强调,全面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新的发展观,就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落实上下足功夫。”一则没有任何特点,对读者了无吸引力的标题;一段大绕圈子,喧宾夺主,官气十足的导语。


  如果标题这样做:《保护环境是一项最大的民心工程》或者《环保与深圳的发展兴衰生死攸关》又或者《深圳的环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的标题是不是抓住了整个事件的新闻眼?是不是把这个事件中最具魅力、最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内容,放在最为显眼的位置给予了强化?也是不是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导语的第一句直接引用李鸿忠的讲话“我们追求的绝不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不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发展模式。”或者“我们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来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符合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不能长久的,是难以为继的。”这样的开头较之“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是不是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吸引他看下去?是不是把市委市政府对环保问题的基本态度说得清楚明白?是不是表现出了一个市长的求真务实?相信大家也会有个比较。


  很明显,这样一次不算隆重的工作会议的一篇侧记,用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和黄丽满书记在另一次会议上的强调,来为下面介绍的代市长李鸿忠的讲话作铺垫,圈子绕得实在太大了,给读者的印象官气也太重了。对树立政府及市长的形象毫无作用。这两段话即使非引不可,从新闻写作的角度,也应该放在后面,夹在主要的新闻中,而不是一开始就戴在头上。因为新闻“新闻的导语不是开场白。在新闻写作中,导语就是故事本身。”(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按照这篇文章的写法,第一句话既没有构成新闻,导语也不是故事本身。读者的阅读中断了,新闻的价值也就无从实现。即使退一步说,不按一篇消息的标准来要求,那它的开头也应该有足够让人继续读下去的吸引力,像现在这样一开头就摆出两件旧闻,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别的地方,然后再一步步地拉回来。问题是已经把最重要的新闻放到畸角旮旯去了,再想努力地拉回读者的注意力,还能拉回来吗?


  我们的政务报道通常比较重视“宣传什么”而忽略“怎么宣传”。对领导的先后次序和政务的轻重顺序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新闻意义上的先后和轻重。结果越是想把这件事宣传得好,效果反而越是糟糕。报纸是一种大众传媒,面对的主要是普通的市民,一位市长在传媒上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市民对政府的评价。这篇报道虽然想对领导形象进行了包装,但不仅没有起到包装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反效果。宣传以接受为前提,没有读者的阅读和接受,再卖力的宣传都是一种无效宣传。


  从这篇令人遗憾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一篇新闻是否吸引人,关键是有没有把亮点摆出来,放在读者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具体的来说,就是放在标题和导语中。


  第二,在新闻报道中,政务报道一直是个难点,难就难在如何兼顾宣传和新闻的统一。从宣传的角度来讲,有些方面必须强化才能收到宣传之效;但站在新闻的角度看,强化宣传的那一方面未必具有新闻性,未必能吸引读者。像从“从大抓环保入手,把实践新的发展观落到实处”这个标题来看,大约是考虑到政务报道的特殊性,尽可能地使用正规庄重的提法,以避免将一篇报道市领导的新闻平凡化。但正是因为顾忌到这一层,而忽略了报道的可读性,使一篇本来可以很精彩的报道变得苍白。


  第三,如何把背景材料化进新闻中而不是堆上去,这是新闻写作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篇报道的前两段想让读者清楚李鸿忠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讲这番话的,以便加深对新闻的理解。但由于处置不当,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提升新闻主题,而且让读者厌烦。缺乏背景材料就事论事,让人看了以后不知所云,固然不可取;但如果只是大段大段地堆砌背景材料,而将主要的新闻线索打断,同样不可取。如何将背景材料巧妙地夹在正常的叙述之中,而不是专门摆上去形成与正文的脱节,这是写好政务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在政务报道中,有大量有关领导人活动或讲话方面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对政策的把握,也涉及到领导人物进行形象包装的问题。所以,如何通过活动和讲话来塑造出人物形象,从而突显市领导的治市理念,展现政府的形象,是这篇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让新闻让位于其他因素,那么一篇本来可以很精彩的稿件,就变成了四平八稳类似工作总结一样的官样文章。(本文写毕,曾就教于《从大抓环保入手把实践新的发展观落到实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侧记》的记者,据记者反映,见报的标题和导语都是上级部门亲自增加和改写的。)


  作者:黄祖述(特区报通讯2004.05)

  [编辑自述(二):立足本报分析]


  政务报道文件化是本报一大顽症


  从目前市场的反映来看,特区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读性较差,贴近性不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限制特区报扩大影响的一大障碍。所以,如何提高特区报的可读性,最大程度地贴近读者,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能否占据市场的关键。从近几个月的几篇政务报道和读者的可读性调查以及网友的评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特区报在可读性和贴近性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比较两报的不同处理


  2005年2月1日上午,市领导分率三个“送温暖”慰问团,深入基层慰问困难群众,同时又参加了基层党日活动。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在第二天都刊发了三篇稿件及两三张照片,给予了重点报道,内容大同小异,但在标题和版面的处理上却很不相同。


  特区报的主稿放在一版的二条,并转五版。一版还分别发了黄丽满、李鸿忠的两张照片。而商报的一版头条只是一条标题新闻,再加三张照片,正文则全文刊登在二版。并把主标题改为《温暖送上门牵挂留心中》。通过对这两篇报道的比较,可以看出两报处理新闻不同的编辑指导思想和手法。


  首先,报道这样的政务活动,用商报的“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显然比特区报的“省市领导慰问我市困难群众”看上去更加温馨,也更能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相比之下,特区报的标题显得干巴。


  第二,在照片的运用上,商报紧扣“分率三个‘送温暖’慰问团”一句,让三个慰问团的带队市领导都出镜见报,相比之下,特区报只有两张照片,对这次慰问活动的报道就显得不完整。


  第三,在版面的处理上,商报比特区报更加突出醒目,一版头条新闻标题下三张照片横排,正文全部放到二版。特区报放在一版的二条,压在市纪委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报道之下,再加两张照片,只好把一半的内容转到五版。


  第四,更大的区别是,商报全文都制作了小标题,分别记述这次活动的几个片段,小标题全部引用人物的对话:


  A:“一晃8年了,你们都长大了”,说的是黄丽满到市社会福利中心认出了8年前与自己合影的两个孤儿。


  B:“代我们感谢中央的好政策”,说的是黄丽满到老人颐养院看望时,71岁的刘知保老人对黄丽满说的一句话。


  C:“在困难面前要坚强”,记的是黄丽满到三河居民小组看望困难户江燕飞一家时说的一句话。


  D:“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帮助,是城市文明的体现”,记的是李鸿忠到莲花北村看望患地中海贫血症9岁儿童严小炎时说的一句话。


  E:“党和政府有责任帮他们自食其力”,说的是李鸿忠看望困难群众黄国培时说的一句话。


  F:在“一定想办法帮他们就业”中,记的是李德成到市燃料有限公司黄基亮的家和陈田玉家时说的一句话。


  而特区报没有任何小标题,全文黑压压的一贯到底。


  在这次慰问活动的报道中,两报还发了黄丽满和李鸿忠分别到龙岗、宝安某街道的居民小组党支部参加以“保先”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的消息。但标题却完全不同,特区报的标题分别是《黄丽满参加基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保持先进性须强化责任感》、《李鸿忠在参加社区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每个党员都要自觉保持先进性》,商报的标题分别是《黄丽满在参加基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一切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李鸿忠在参加基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走出机关多到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同样的活动,同样的作者(稿件均由特区报记者采写),标题的着力点却完全不同。特区报的标题明显是政治性很强的口号式的语句,如果去掉引题,这样的标题可以用在从现在起到2007年5月以前保先活动的任何场合。


  而商报的“一切都是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和“走出机关多到基层了解民情民意”都无不体现了市领导对基层困难群众的关心。既与这次的慰问活动相应,同时也生动地体现了“保先”教育提出的“三有一好”的要求,为市领导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好形象。


  其实,细读特区报这两篇特写的内文,有不少生动之处,说及的人和事虽然不是什么新闻,但都真实而具体,不知为什么偏要把标题做得那么抽象。


  几点思考


  通过上面对两报同一组报道不同处理的比较,再综合其他各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特区报在可读性和贴近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条:


  A、新闻的文件化倾向严重


  B、考虑领导印象多于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


  C、稿件以及版面上处理粗放、欠缺技巧


  在这几个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是新闻的文件化倾向。特区报这一倾向不仅体现在政务报道中,也体现在准政务报道甚至非政务报道中。目前,新闻的文件化可以说是影响特区报可读性和贴近性的最大障碍。


  把文件新闻化,而非把新闻文件化


  文件是一种宣示,新闻则是一种转述。


  宣示需要庄重严谨、有因有果有条理,至于是否动听别人爱听则不在考虑范围。新闻则首先需要别人爱听,只有别人爱听,才能实现传播的功能,收到传播的效果。


  特区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进行新闻报道特别是政务报道中,不是新闻化稿件,而是将新闻文件化,标题制作越来越像政务演讲稿,看起来很有条理,但呆板教条。有些稿件甚至是文件或者是有关部门通稿的照录照登,面面俱到,又长又罗嗦。如果说有些重要的政务新闻不得不按程序和惯例来报道,那么一般的政务报道,如会议的侧记专访以及其他一些非正规的小型会议则完全可以更加新闻化。即使是非按照宣传部门的统一布署进行报道,也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把稿件新闻化。


  比如特区报4日有一篇《我市反腐倡廉出新招重点查处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的稿件,是谭国箱工作报告的一个摘要,分为八个部分。用小标题来分割长文,这本来是提高可读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但令人倒胃口的是,八个小段的开头分别用了“报告指出”、“报告透露”、“报告中列明了”、“报告重申”、“报告表示”、“报告强调”、“报告提出”“报告透露”,读起来令人生厌。而商报虽然也是工作报告的摘要,但完全是从记者的角度来叙述,所用的六个小标题与特区报的八个小标题侧重点也完全不同,在行文上没有“报告什么”的排列,读起来也更像是一篇新闻。


  目无读者的编辑惯例


  造成特区报新闻文件化的原因有许多,除了采编的技术原因之外,最关键的是目无读者,很少考虑到读者的阅读需要,而过多地考虑能否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所以,提高可读性和贴近性首先要目有读者,心里想着读者的阅读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读者的目光来看待和处理新闻事件。如果报纸目无读者,读者的心目中也就没有报纸。


  如特区报2月4日一版刊登了《我市将加大审计查处力度提高审计监督实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今年正式实行》的稿件,报道的是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三版还有相关的消息《我市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去年政府投资核减12亿》。两篇报道,同一个主题,半篇放在一版,半篇转到八版,另一篇则安排在三版,还有一篇《我市反腐倡廉出新招》,也是一版转八版。几篇稿件这样切割分散,报道的分量大大削弱,可读性也大大降低。类似的处理方式,似乎已经形成一种编辑惯例了。


  热点不热现象应该受到充分重视


  二月份的报道,除元宵节明显不如其他报纸热烈,比较平淡外,盛大收购新浪百分之十九点几股份成为新浪持股最多的股东;高院关于民事查扣、冻结财产的规定实施之后,加大了银行房贷的风险,导致房贷门槛提高。这样的热点新闻,商报和晶报都做了重点报道,本报却根本没有提及。在文体报道方面,对朱广沪的报道太少。在娱乐方面,《千手观音》获双奖,本报没有反应。另外,对大雾的报道,对中小学开学的报道,本报也都不如兄弟报纸热闹、精彩。


  分析热点不热的原因,一是对热点新闻的判断不同;二是对热点新闻不敏感,对热点新闻视而不见;三是对发现热点,整合热点不感兴趣,缺乏热点意识。热点意识说到底就是读者意识,眼中没有读者,心中自然没有读者感兴趣的热点新闻。


  正确的导向与生动的新闻并不矛盾


  特区报作为一张有影响力的党报,如何在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办报的质量,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则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应该说,特区报多年来似乎有一种集体心理障碍,即:坚持了新闻性,就不能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然会损害新闻性。所以,往往为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将新闻性置之不顾,造成了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割裂和背离,在政治上是一面旗帜,但在新闻上却乏善可陈。一位热心的网友委婉地对特区报提出批评:“目前我们党报上刊登的真正的新闻太少,不痛不痒的文章太多。讲求政治性和讲求可读性,其实并不矛盾,《参考消息》应该算作一张政治性很强的报纸,但读者个人订阅的很多。但是,真正个人掏腰包订阅党报的人却不是很多,这需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好好探索,不能怨天尤人,要有所作为。”


  事实上,只要我们目中有读者,有些新闻完全能够做到两者兼顾。


  关注和改进政务报道,增强读者意识和政务报道的新闻性,已经刻不容缓,党报只有在可读性和贴近方面再提升一步,才能始终拥有市场。

作者:刘远(特区报通讯2005.02)

  [编辑自述(三):政务报道写作技巧]


  新形势下政务报道的取与舍


  前不久,新一届领导中央要求各新闻媒体减少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把更多的版面留给基层和群众。这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改进政务报道、提高新闻质量、拓展新闻广度与深度的难得机遇。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新闻质量?如何从众多政务活动中挖掘出老百姓更关注、更有价值的新闻?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觉得有必要认真审视一番政务报道的“取”与“舍”。


  “舍”领导讲话


  “舍”领导名字


  “舍”传统文风


  长期以来,各地报纸,尤其是党报、综合性日报对政务报道可谓倾尽版面,连各级领导的一般工作会议、研究、调查等活动,也要视领导级别,安排不同重要程度的版面。什么稿件安排什么版面、哪个位置、多大篇幅、配不配照片等等,很大程度上是看领导的级别。而新闻本身的价值与百姓的关注程度等选稿和编辑要素,却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会议报道多、新闻报道少,领导活动多、基层内容少,官样文章多、鲜活稿件少,已然成为许多媒体的“通病”。


  报纸不是公文纸。大量政务报道充斥版面(频道),往往是领导名字一大串,领导讲话一大段甚至数段,真正的新闻却通常只有寥寥一两句话。以“某某会议隆重召开”开头,以“某某领导指出、强调、再次指出”为中心内容,以“另有某某领导参加了会议”结尾,这种千篇一律、延续已久的文风,不仅使新闻内容显得空泛,信息量大大缩水,而且缺乏舆论监督功能,使可读性大大降低。同时,这种硬性灌输的传播方式,令许多读者大为反感,读者对媒体的亲和力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一些长期跑政务活动的记者因此养成了抄文件、抄领导讲话的“职业习惯”,不花功夫研究和挖掘政务活动中真正的新闻。一些记者甚至以此作为“尚方宝剑”,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采写稿件不动脑筋、不花功夫--只要有领导出席,管他有无新闻,八股格式一套,反正编辑不敢枪毙。


  客观地说,多年以来,许多媒体在抓作风、改文风方面并未懈怠,在调整报道结构、突破传统报道模式诸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可读性、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媒体所做的与目前读者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媒体舆论与群众舆论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比如,媒体通常长篇大论报道的政务活动,很多基层读者就不感兴趣;群众有切肤之痛而议论纷纷之事,媒体有时又很少反映。


  如果说,长期以来众多媒体形成的这种新闻“职业习惯”--对政务报道的采写与编辑手法,是因为各级领导过于重视、施加影响的结果,那么,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在中央及各地明确要求减少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的情况下,我们新闻工作者有必要、有责任、也有充分的资源和能力来改进政务报道,从大量政务活动中挖掘出含金量更高的新闻来。


  笔者以为,改进政务报道,首先是要舍弃多年来的政务报道“传统”,上述列举的种种现象都应该尽量避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舍”:舍领导讲话,舍领导名字,舍传统文风。对大量政务活动的报道,要坚持“能少报的就少报,能不报的就不报,能用一句话的就发一句话新闻”,简明扼要地传递一种信息即可。用“挤”出来的版面,刊发更多百姓关注、新闻价值大、可读性强的鲜活新闻,以及对社会经济工作有启迪与指导意义、能给党和政府各项工作起一定参考作用的思辩性强、调查深入、分析透彻的深度报道。


  即便对那些事关全局,关乎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策略和传达重要精神的重要政务活动,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鸿篇巨制”般地洋洋洒洒,而是要精简领导讲话,把最重要的信息、精神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尽可能地压缩出席领导的名单,比如用“省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均出席了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活动”等一笔带过、但谁也不漏的文字表达方式;参加政务活动的老领导、老同志尽量不要逐个点名,亦可采用这种概括的精炼方式。政务报道的文字力求轻松、活泼,尽量避免呆板、严肃,要将过去千篇一律的古板方式转变为百姓乐于接受的轻松表达。


  “取”政务活动背后的新闻


  “取”领导讲话的个性特点


  当然,对政务报道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一减了之”,更不能因为领导说“此活动不报道”就放弃采访、放弃跟踪。从实践来看,政务活动本身虽然严肃,甚至枯燥,但政务活动却是各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可以说,政务活动是各类媒体宝贵而难得的新闻资源,大量有价值的新闻往往是从政务活动中挖掘出来的。因此,改进政务报道不仅仅只是改变政务新闻本身的写法,而更重要的是透过政务活动,去跟踪、去挖掘政务活动透露出的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新闻线索。这也正是政务记者长期以来欠缺,或者说是无暇顾及的。照笔者看来,当前形势下政务报道的“取”与“舍”问题,简单来看就是“舍”活动本身,“取”活动背后的问题。


  举个例子。某领导考察一家大型彩电企业,企业负责人汇报说目前产销两旺,形势喜人,惟有遗憾的是因上游的彩管产品供货价格上涨,致使彩电的利润率有所降低。单就此项活动本身来讲,负责采访的记者若完整地将领导意图、讲话表达出来,最多再辅之以考察的部分细节,就算成功地完成了此次采写任务,全文三五百字即可。在稿件中,这则新闻的主题是“领导考察企业”,因此企业负责人反映的上述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这篇政务报道中。殊不知,企业负责人汇报的利润率降低一事,背后却隐藏着一条重要新闻--彩管价格上涨、彩管业看高一线。如果这名记者是个有心人,就会在完成此次采访任务后,跟踪上游的彩管厂家,详细采访、了解彩管价格为什么上涨,上涨对整个彩管业效益的影响有多大,说明了什么问题,会对各方带来什么后果……等等。经过深入采访而写就的这篇经济稿件,很可能就是一篇在业界可产生较大反响、引起更多读者关注的深度新闻、独家新闻。


  再假设:同是这次领导活动,领导事前通知说“不报道”。一般记者恐怕就不会去做“无用功”了,反正领导说不报道,也就不用去听情况了。可以想象,记者便因此切断了一个新闻来源,仅一次活动便有可能使自己减少一条甚至数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一次、两次……日子长了,自己的新闻资源越来越少,路子越走越窄。


  对记者来说,灵活处理政务报道的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新闻的敏感性(如上例)、手腿勤脑子勤等方面,而且表现在自身对新闻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对读者心理的洞察与需求等方面。这就需要记者与时俱进,勤于钻研,学习各方面知识,尤其要注意经常与普通读者沟通,设身处地从读者角度考虑,看他们最希望从政务活动中读到什么、获悉什么。


  2002年,英国一知名培训机构组织一批曾在《泰晤士报》、《卫报》、《金融时报》等知名媒体工作过数十年,如今已经退休的“老老记”,为华南几家主流媒体的骨干人员进行新闻培训。培训中,每位受训人员要做一道题:围绕所给素材,写一篇消息的导语。素材的大意是:市长昨天宣布了一项环保计划,要在10年内达到10余项环保指标,为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参加培训的记者、编辑,绝大多数都是以“昨天,市长宣布了未来10年的环保计划,届时10余项指标将达到多少多少,政府为实现该计划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导语。只有不到10%的人从市长宣布的计划中,“挖”出了读者最关心的一句话:“设立环保基金,每个家庭每年交费××元”。这部分人的导语大致是这样的:“从今年起,市民要为环保掏腰包了,每家每年交费××元。”事后,授课的“老老记”们说,这一训练结果在中国各大媒体都大体如此,而在英国,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以后一种导语来处理,因为读者对长达10年的计划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看不见也摸不着,而且那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人们更关注的是自己当前能从这一计划中受益或受损多少。现在想来,老外对新闻价值的取向其实不无道理。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并不是说可以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也许从国内媒体的实际运作情况看,不少人会认为这是“不分轻重”,没有充分、很好地表达政府的意图,但实际上这才是读者真正关心的新闻。这一例子告诉我们:在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真实而全面地传达党和政府的精神与意图的情况下,媒体应切实关注读者的切身利益与内心感受,把更多的政务报道采写成读者关心、想看且爱看的新闻。这也是本文所提倡的“取”政务背后的新闻。


  改进政务报道,需要“取”的另一个内容是:领导讲话的个性与特色。前面所讲的“取”政务背后的新闻,主要是脱开政务活动而挖掘出的新闻。而重大政务活动本身的采访和报道,一般都离不开领导讲话,有时领导讲话在报道时可提纲挈领、加以浓缩表达。然而,有些重要活动,领导特别交待要“发好讲话精神”。怎么办?笔者的体会是,尽量从“枯燥的官话”中找出最能代表这位领导的个性和特色的语言与文字,尽可能地把老百姓看起来很陌生、很严肃、很枯燥、很专业的那些文字表达得轻松一些、活泼一些、通俗一些、形象一些。


  人都是有个性、有特点的。领导的讲话也是如此。比如有的领导喜欢用排比句,有的喜欢夹杂些方言,有的刻意将重要精神或重大策略总结成“三个一批”、“五大系列”之类,还有的领导喜欢每念几句书面文字便脱开稿来讲。这些不同的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都可为媒体所活用。在专业、枯燥的长篇讲话稿中,记者、编辑在处理成新闻稿时,可灵活穿插一些能代表领导特点甚至个人魅力的新闻细节、通俗易懂易接受的文字,类似花絮一般,起调节作用。这既便于读者阅读、领会讲话精神,又可起到活跃文字与版面、拉近普通读者与媒体及领导之间距离的作用。


  在处理篇幅较长的政务报道时,编辑功夫尤为重要。可考虑将长篇政务报道“化整为零”,按不同的侧重,多分列几个小标题。也可在文字中穿插好的现场图片。或将表现领导特点的细节、语言等,用不同的字体突出表达,穿插在正文中间。这些处理手法,一方面是起美化版面的作用,避免黑压压的文字显得过于死板;另一方面也可以舒缓读者的神经,增加报道的穿透力和可读性。


  长期以来,我们很多新闻工作者在政务报道面前,总是以“领导要求,身不由己”来解释所面临的困境和所写稿件的“通病”,把枯燥的领导活动、会议报道归咎于“领导和上级要求必须这么做”。现在,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求减少和改进政务报道,鼓励各新闻媒体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编更多读者关心的新闻。这给我们创造了提高新闻质量的好机会。笔者以为,中央关于减少政务报道的精神不会、也不该使采编工作趋于简单化,而是使采编工作更加艰巨。因为,我们要确确实实地从读者利益出发,从政务活动中挖掘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好新闻。同时,减少政务报道也不意味着我们可因此淡化政务活动,而是要更加关注政务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背后,往往藏着新闻的“大金矿”。这需要记者、编辑花更多的功夫摸情况、搞调查。那些已习惯于会场泡一泡就成稿的记者,面临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作者:杨勇(特区报通讯2003.03)

  [编辑自述(四):政务报道写作技巧]


  政务报道如何激活新闻内核


  3月20日至27日,本报开展的深圳两会报道每天刊发10多个版,最多时一天刊发21个版面,不仅气势大,而且新闻浓,强烈吸引了深圳市民的视线。这给人以思索:两会这件政务报道大事,充满新闻,显然已经不能单纯地将其看作政务报道了;但政务报道如果激活新闻内核,照样会赢得读者。于是又勾起那个老话题:如何按照新闻规律开展政务报道,让本报版面洋溢鲜活的新闻?


  一、政务报道对于党报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是党报的独门绝技,发挥出了优势;搞不好,反倒因平淡死板成了劣势。


  政务报道,是媒体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公务活动进行的采写和传播。一方面它是媒体获得要闻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它来自社会高层的资讯,具有值得大众传播的价值,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衡量着一家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广告商的投放意向起着重要影响。因此,主流媒体无论从政治导向还是经济利益上,都要把政务报道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党报的政务报道往往平淡无奇,令人遗憾的是出现两种情形:一是有新闻价值的政务活动,形式死板,陈词滥调,报道手法常常陷于“抄录式”、“他说式”的窘境;二是没有新闻价值的政务报道,却刊发要位,敷衍读者。这两种情形多了,难免会降低报道的能量,甚至政务报道被形容为处于“戴着镣铐跳舞”、“穿着潜水衣洗澡”。


  看来,政务报道对于党报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是党报的独门绝技,发挥了党报的优势;搞不好,反倒因平淡死板成了劣势。


  从优势上说,不能因为目前读者普遍认为政务报道面孔呆板、缺少情调,而将其视为非新闻范畴。第一、政务报道藏有大量的新闻,是党报拥有的独特优势,只是我们没有激活其新闻内核。第二、重大政务报道,上级机关会要求党报必须派记者跟随采访,这样,党报与市委领导有着近距离的交流,可以得到核心消息。此时,一些被挡在政务活动之外的报媒,正在千方百计地想得到这些高层新闻,却苦于没有资格,这反衬出我们的政务报道该多么难得。第三、各级领导也一直支持党报在报道手法上的改革。要知道,领导们也不会喜欢那些缺乏生气的老套报道。


  党中央将政务报道的改革,看作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3月28日,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2005年4月15日,深圳媒体纷纷报道市委提出5条会议整改措施,要精简、压缩市领导的政务活动报道,市领导出席的一般性政务活动和会议报道,原则上只在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上刊发;关于市委市政府的报道,要多宣传集体,少宣传个人,多宣传群众,少宣传领导。市委的意图很明显--让媒体在政务报道活动中放开手脚,按照新闻规律扩大传播影响力。


  这次本报对深圳两会的报道,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王田良每天亲自坐镇,每天中午就开碰头策划会,收集记者在会场发现的鲜活信息,进行当日的新闻策划,报社选派了50多名记者,深入到会议的每一个角落;加上各类编辑和一线领导,本报大约有80多人在进行两会新闻的策划、搜集和制作,这是本报从未有过的。通过每日大量的抢眼报道,成功激活了两会政务活动的新闻内核,这也说明在深圳这个区域里,本报要想在竞争中笑傲江湖,政务报道同样是争夺读者的利器。


  二、政务报道要善于创意地“跳舞”:将重要的政务活动与先进的新闻手段融合起来,精心策划、巧妙破题,扩大影响力。


  形象地说,围绕领导和党政部门的报道,老总们生活在风口浪尖上。而老总们的乐趣,是善于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有创意地“跳舞”--将党和政府的重要活动与先进的新闻报道手段融合起来,巧妙扩大政务活动的影响力。


  第一、政务报道的每一件大事都要进行精心策划。因为政务报道大都是预知性新闻活动,事先策划的政务报道能够进行团队采访,易于成功。尤其是“两会”一类的政务报道,涉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迅速回答,媒体开展政务新闻报道底气十足。今年的深圳两会期间,本报围绕热点问题,组织了一连串的专题报道,刊发当日焦点、深度关注、精彩建言、老记跑两会等几百篇消息、通讯,形成轰动效应。尤其是对“一号议案”看病难看病贵等进行大篇幅报道,刊发《网友向代表委员表达意见看病难最低工资等成热点》、《全市应启用统一门诊病历本》、《药品出场价应向市民公开》、《深圳未来5年将投入70亿完善医疗体系》、《政协委员揭药品购销“黑幕”》等等,成为深圳读者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一报道期间穿插了许多次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活动消息,由于事件本身强烈吸引群众的关注,不仅涉及市领导的报道鲜活真切,而且为市政府落实“看病难看病贵”一号议案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政务报道对中心工作的关键点要巧妙破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矛盾也会不断暴露出来,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些激化矛盾而开展的中心工作,给政务报道提供了大的背景。媒体的政务报道如何选择最典型的事例,巧妙破题,打好第一枪,很关键。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由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权限模糊、相互掣肘,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媒体对此要选择时机,大胆曝光。3月21日政协委员高书环提出合理确定市政费用价格,在“热案天天读”专栏刊发《市政公用收费不能说涨就涨》,不仅分析这些收费的现状和对策,还单独刊发记者视点,报道这些《上涨费用用在了哪里》,链接《美国燃气如何定价》给以借鉴。本报记者还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而进行互动式采访,或者自己发现与挖掘一些焦点新闻,如《加快特区外数字电视转换步伐》、《“轻薄短小”制约深圳快速成长》、《加强商品房质量监督刻不容缓》、《增设双休日便民服务窗口》等稿件,为解决中心工作的难点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政务报道对群众呼声高的问题要大胆介入。当中心工作和群众呼声踏在一个节奏上时,正是政务报道的最佳时机。此时媒体及时反映民意,呼吁解决群众呼声最高的问题,既赢得领导机关的肯定,也赢得群众的信赖。同时,不仅会促进报纸发行量上升,而且会吸引来新的广告投放。在深圳两会上,记者余海蓉报道委员王树佳针对出租“黑的”收入超过“白的”提出的“药方”,写出《的士应降价市场要放开》,还链接了市民声音《坐“黑的”无奈盼“白的”降价》,吸引了无数读者。记者冯庆、李玫在《热点3+1》专栏,报道了委员和市民针对消防车、警车、救护车深夜鸣笛的问题,刊发《特种车辆深夜出警应该禁鸣》,还配发了美编李武一的漫画,链接重庆、长沙、武汉和广州特种车辆“禁鸣令”的情况,获得读者的共鸣。深圳路口人行绿灯只有35秒,斑马线成了路人与红绿灯赛跑的跑道,记者王剑锋在《关注城市细节》专栏报道《道路不畅和车辆剧增矛盾突出》,并针对石厦北区仅0.3平方公里,却有23个楼盘,缺少1650个车位,报道《交通微循环不畅困住片区生活》,摄影记者梅戈、李伟文为此配发了大幅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实。报道对于反映市民呼声,解决现存问题,产生良好影响。


  三、政务报道要以灵活手法去记述:除了解决单纯按照领导职务高低排序发稿的问题,更要改变文笔僵化、字数过长和版面沉闷的局面。


  像深圳两会这样重要的政务活动,一定会发生重要的新闻。媒体要时刻以灵敏的嗅觉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也应该像钓翁那样观察水向,正确判断哪里会有值得做香的鲜鱼。政务报道的新闻手法要灵活多样。目前政务报道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按照领导职务高低排序,在要闻版占用头题位置过多,更多的是政务报道在手法上的僵化,包括报道字数过长、文笔沉闷,标题标语化、口号化、文件化。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激活政务报道的新闻内核。


  第一、从政务报道中挖出一条真正的新闻,作为主线,让读者看到充满新鲜感的政务报道。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事政务报道的记者,尤其是跟随市委书记、市长的记者要有新闻意识,在新闻内核的选择、新闻稿件的写法上都要突出新意,而且新闻稿件送审前要由媒体主要领导编审,再送上级领导审定,这个环节很重要,不仅可以使稿件经过反复细致的斟酌,新闻报道的角度偏向新闻化,也避免直接送审后难以改动的恶果。本次深圳两会刚刚开始,记者刘键、郑向鹏、滑翔、杨丽萍、刘伟、肖意和陈震采写了《1小时内12份议案交到市政协热议发展循环经济》,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主流声音。对此本报不仅在一版刊发了有关领导的报道,还在A7版刊发各个阶层、不同角度的看法,将其做大。22日,市委李鸿忠书记在罗湖代表团参加审议,得知窗口单位用工作时间进行业务学习,让前来办事的人吃闭门羹,立刻要求整改,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局等单位立刻落实。


  这一发生在政务活动中的鲜活事例,记者叶晓滨没有错过,而是立刻采写,报道引起共鸣。


  在政务报道的手法上,叶晓滨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写过一篇值得借鉴的报道:《27次掌声意味深长--政府工作报告旁听记》,角度独辟蹊径,内容清新鲜活。(文章见代表性成果1)


  第二、对于重要报告、远景规划和政策法规等采取灵活手法,进行形象解读,强化传播效果。包括言论、图片、图表、漫画等等,把一些枯燥的数据转化成生动的报道形式。这次深圳两会报道,评论员写出了大量有分量的“重型言论”;摄影部记者抢拍大量图片,为16个版面提供充足的材料,还每天刊发一个版的《聚焦深圳》摄影图片版,如《女代表女委员智慧风采不让须眉》等,吸引住读者的视线;政务报道请专家进行解读,将领导讲话涉及的有关事例制成漫画,也是成功的做法。记者沈清华报道致公党深圳市委递交的提案,写出《尽快修建深圳至中山跨海大桥》,由美编配发一幅蓝色调的大示意图,视觉明晰。23日A13、14两块版,刊发十一五规划蓝图,配发美编王塑亮制作的图表,使其一目了然。对于药品的价格飞涨的问题,还专门由美编林征制作了流程图解,形象表现药品从药厂到患者的各个环节,是如何加价的。特别是24日A15版关于人大代表建议整治城管十大顽疾、25日代表提出十大民生问题,这两个版面由美编配上20幅漫画,形象地表现了“胡乱张贴”、“垃圾短信”等老百姓呼吁解决的问题。


  第三、对重要的政务活动组织专版,集中消息、言论、图片等等连续报道,形成舆论中心。此次深圳两会有关循环经济主题、看病难、深圳至中山的跨海大桥、禁止特种车辆深夜鸣笛、南山半岛治污等等问题,都因本报以专题连续报道做大做强而成为舆论热点。23日见报的报道是两会的一个高潮,围绕许宗衡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深圳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本报除了头版人大开幕消息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述外,还辟出A5、A6两个整版,刊登《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在A8版进行了深度解读,在A12、A13和A14三个整版,对十一五规划十大关键词及发展蓝图进行解读。同时,本报还集体采写报道了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讨论内容。本报评报人员评论说,这种重点编辑处理方式,有利于读者迅速掌握两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方便关注两会的读者加深理解。


  经过本报对深圳两会的精心策划,以新闻手段巧妙报道会议焦点,发稿数量铺天盖地,强烈地吸引了广大读者,使两会成为深圳市民关注城市发展和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看来,政务报道如何激活新闻内核,难,也不难。就看记者编辑有没有这一强烈意识,用新闻手法去忠实记述政务活动……


  总之,政务报道如何进行新闻改革,难,也不难。就看媒体策划报道的理念是否先进,招数是否娴熟,意志是否坚定……

作者:耿伟(特区报2006.02)


案例讨论

  1、中国的政务报道面临什么样的现状?


  2、你认为《深圳特区报》在政务报道方面的成功有哪些因素?


  3、怎么样才可以使政务报道更吸引人,在稿件采写、组合方面分析。


  4、政务报道有哪些基本的原则?


案例分析

  面临媒体类型多样化、报纸类型多样化、读者分众化现象严重的媒介环境,报纸的发展模式也从打价格战的数量规模型向以资本、人才、品牌为主的高层次的质量效益型转变。《深圳特区报》作为政府机关报,既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又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寻求规模和利润,明确自己的定位后,该报在政务报道上下了许多工夫。


  政务报道的定义,目前传媒业内对它的研究还不多,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一般来说,政务报道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党和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及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二是指对党和政府安排和召开的领导活动和会议等进行的报道。2003年3月28日,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2005年4月15日,深圳媒体纷纷报道市委提出5条会议整改措施,要精简、压缩市领导的政务活动报道,市领导出席的一般性政务活动和会议报道,原则上只在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上刊发;关于市委市政府的报道,要多宣传集体,少宣传个人,多宣传群众,少宣传领导。深圳市委的意图很明显--让媒体在政务报道活动中放开手脚按照新闻规律扩大传播影响力。这样的大背景给了《深圳特区报》政务报道创新的绝佳契机;创新的写作手法,独特的新闻视角,明确的媒体态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特区报对政务新闻的采访不再满足于报道政务活动开幕、闭幕、谁出席、谁发言等程序性问题,而更多着眼于政务活动中跟读者最紧密的那个“新闻点”,这就要求必须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切入--选一个好主体、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个细节。


  特区报在两会的报道中,除了全面反映会议的议程和市领导、两会委员、代表的活动外,还大量涉及深圳未来5年的发展路向,以及在城市管理、人民生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建言建策,选择的都是与深圳的居民们息息相关的事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写出了最有价值的新闻,也让很多普通市民感觉到两会“是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代表们说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话”,自始至终吸引着深圳市民关注的目光。


  而在《27次掌声意味深长--政府工作报告旁听记》中,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记录会议的整个流程或是内容的摘要,而是选择以报告现场响起的27次掌声这一细节为切入点,以一系列“最XX的掌声”引出对会议内容的记录,这样的手法在侧面记录会议的同时也拉近了会议与民众的距离,显得十分亲切,更使读者直接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排比式行文手法也十分有气势,更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其次,要让政务新闻的“权威性”与“人情味”完美结合起来。政务新闻不只是关于新闻事实的报道,还包括制定、传播和接收政务信息的“人”。只有服从于读者中的这种“人情”,政务新闻才具有传播意义,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一点同样在《27次掌声意味深长--政府工作报告旁听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温总理的报告摒弃了一贯使用的消息或摘要形式,而是选择了通讯的形式,更利于情感的表达。选择温总理报告过程中现场响起的27次掌声这种感性的元素为线索,在整篇文章中烘托出总理与民众的心灵交流,使整个报道更加立体,温总理的形象都更加亲切饱满,也更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传播效果更佳。


  “人情味”的另一方面,就是报纸自己的舆论态度的体现。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不意味着报道是没有导向的。特别是政务报道,兼顾新闻和宣传的属性,把握舆论导向及正确的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政务新闻的报道多是事务型报道,若媒体只是纯客观的简单再现,就很容易陷入文件化的误区。因此,文章应该更多体现出报纸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分析与立场。特区报在两会的系列报道中,就首次以评判的眼光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以往除了在人大会议开幕和分组讨论的消息里简单陈述外,都是通过发报告摘要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今年特区报一改往年做法,在第一时间,以记者评判、解读的方式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介绍,摆清媒体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既让读者觉得新鲜,也显示出一个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再次,政务报道不应仅仅局限于事后报道,对于政府中心工作难以触及的问题,政务报道要主动破解,主动发挥媒体的能动性,这打破了许多媒体“等”政务新闻的传统。例如《深圳特区报》对深圳的深南大道的系列报道。该道路宽敞优美,当年规划为行人通行优先的公交道,并根据每400米一个路口的标准,预留了若干个行人路口。但是,多年以来,这些预留的口子很多都没有开,导致人车争道,事故频频,市民反应强烈。由于涉及市规划局、市交警局等多个部门,这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2005年4月初,《深圳特区报》在要闻版连续一周推出《深南大道上演“生死时速”本报记者昨现场直击行人过马路危险路口》、《深南大道问题不能拖》等6个版的系列报道,披露上一年在岗厦至竹子林仅6.8公里的路段就发生19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19人丧生、1人受伤。这一报道引起市政府的震动,由主管副市长牵头专门研究其成因和解决办法,很快在深南大道合理设置了红绿灯,并提出设立过街天桥的整改时间表。这体现了新闻监督的职能。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常常由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权限模糊、相互掣肘,使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媒体对此就要选择时机,大胆曝光,促进政府工作的开展。这正是一个媒体新闻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是影响力营造的好契机。


  从上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深圳特区报对政务报道在之前都进行了精心策划。这种策划不仅体现在上面提到的报道方式上,还体现在利用稿件的分割与组合,“合纵连横”达到最佳的整体传播效果。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特区报对于一篇较长的报道往往切分开来,以缓解读者的阅读负担,比如对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解读中,选择从亮点入手记录,在报道中分列“亮点一”、“亮点二”、“亮点三”;而对会议记录过程,也采用场景式,“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以这些为引子构建文章的整个框架,使得整篇文章结构清晰,一篇文章分割成几小部分,也便于读者阅读。


  而在稿件组合方面,《深圳特区报》对“净畅宁工程”的报道就显示出了专题式报道的力量。当时,深圳市针对深圳发展中在“违建”、交通和治安中出现的问题,推出“净畅宁工程”。《深圳特区报》一方面报道市政府动员会议、市领导的讲话,介绍“净畅宁工程”具体内容,一方面寻找有关影响治安的新闻线索。另一方面报道《“东门大世界”何日得宁安》,披露了盘踞在东门大世界一股黑恶势力--“冠丰华公司”,10年来凭借其复杂社会关系和华丽的“红顶子”,“违规搞经营、层层乱搭建、恶势力横行”。第二天又在头版推出《“冠丰华”为何如此猖獗》,并配以评论《除掉这股恶势力》。紧接的一周时间内,深圳报业集团各媒体联合作战,清算冠丰华10年来的累累恶行。虽然在“编辑自述”中,特区报编辑对有关“净畅宁工程”的一篇报道提出了文字上的问题,但政务报道和热点新闻相融,连锁出击,最终仍然有力地推动了“净畅宁工程”,很好地发挥了新闻监督的职能。


  此外,深圳特区报还利用正文外“链接”、“附录”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与深化。在代表性成果中的《街区洁美有序广场绿阴匝地宝安区城管办(局)全力推进城区管理工作当好护绿“使者”》中,除了正文有“广场:从‘绿化’走向‘文化’”、“‘班风’:从制度细节抓起”、“管理:8大任务细化到人”、“现场:局长督战遏止抢建”四个小标题外,文章最后还附上了“紧抓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的链接,对“城市管理年”的其它相关内容列举了出来,显示出这一系列工程的开展进度,展现整体绩效。最后报社还从宝安区城管办的行为提出了一些“核心提示”,这是一种后记的创新,提出此新闻事件对于其它城管的借鉴意义,使整个主题得到了升华。总之,作为一个系列报道,它把握住了事件本质,从总体上、发展趋势上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性,最后还“画龙点睛”地提出思考,给人以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感,突出了较高层次的新闻性,是一份报纸政务报道水平的体现。


  由《深圳特区报》的政务报道实践过程中不难看出,政治报道的成功离不开对写作手法、报道角度的创新,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政务报道绝不可以为了迎合受众而娱乐化,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提高政务新闻质量的前提,更是一篇政务报道的灵魂所在。受众能否认同我们报道的立场和观点,能否接受政务新闻传播者对他们的引导,首先在于这种立长、观点和引导所依附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因此,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是政务报道的核心,在此基础上配合创新的报道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本科生课程“新闻编辑”中的《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和《新闻稿件的修改》一章的教学。案例充分说明政务报道可以突破固有的模式束缚,通过报道方式、采写角度的转换,再配合稿件的组合和切割,使报道充满新闻性,更好地吸引受众,正确地引导舆论,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案例讨论提出的问题供教学中展开自由讨论。案例分析结合相关原理对案例说明的问题进行讨论,供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