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编辑出版学

不同寻常的遇合

2019-03-26 04:26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九旬杨绛,在经历过夫逝女亡的大悲大痛之后,静思追忆往事,用心记述了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并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2003年7月,《我们仨》大陆第一版由生活o新知o读书三联书店出版,甫一上市,初印便告售磬;此后,香港版、台湾版及内地珍藏版相继推出,深受读者喜爱,尤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激起了年轻一代对于家庭、亲情的重新认知。

  没有夸张的宣传,也没有华丽的包装,中国顶尖知识分子家庭的平实记叙、杨绛以笔写心的深厚功力、资深出版人董秀玉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老牌三联的宽厚底蕴成就了此书精良的品质。高峰时期,它创下一个月内重印五次共15万本的纪录,这在学术文化类书籍中并不多见。该书曾获2003年度颇具人缘图书、2003年度传记纪实类最有价值图书等称号,并荣登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社科类排行榜第五名。迄今,该书仍以每年数万本的数量重印,完成了从畅销书向长销书的成功转变。

  《我们仨》共分三部,引子之后,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妙笔以梦叙事,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继而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全书风格哀而不伤,读来令人心生温暖。书中所精选的大量史料、图片,更为这个学者家庭成员间的拳拳之爱锦上添花。

 版本信息

  1.内地平装版

  图1 《我们仨》三联平装版

  图书名称: 我们仨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杨绛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出版日期: 2003-07-01

  版次: 第一版

  国标编号: 7-108-01880-2/K

  作者国家: 中国

  页数: 165

  定价: 18.80元

  2.内地珍藏版

  图2 《我们仨》三联珍藏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7108021447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2004年7月第1版

  开本:32

  精简装:精装

  页数:165

  定价:32.00

  3.内地错版

  由于印刷失误,在第一版03年7月某次印刷时用原先设计好但后来被否定的封面印了约3万册流向市场。

   图3 《我们仨》内地错版

  4.香港版                                      5.台湾版

 图4 《我们仨》牛津版(香港)                    图5《我们仨》时报版(台湾)

  香港版

  原价: HK$98.00

  出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

  国际书号: 019596456X

  台湾版

  原价: HK$73.00

  出版: 时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

  国际书号: 9571339547

  6.印数与印量

  (1)内地平装版

  该版本于2003 年7月初版,到 2006年 11月,共重印22 次,印数共计54 万。其中2003年当年重印 13次,印数达到 35.5万册;仅2003 年8 月就重印5次,每次印数均为 3万,共计15万。

  (2)内地精装版

  该版本于2004年 7月初版,首印 6000册,同年8 月重印8000册;2005年 10月重印5000 册,共1.9 万册。

  [团队阵容]

  1.作者

  图6 本书作者杨绛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评论家、翻译家。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曾留学英法,先后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北京清华大学外语系任教授。195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小说《倒影集》,译作《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作品》、《堂·吉诃德》等。近年新作《干校六记》、《洗澡》与《我们仨》等。

  2.责任编辑

图7 本书责任编辑董秀玉

  董秀玉,1941年生于上海,1956年进入人民出版社,1979年编辑《读书》,1986年担任三联副总编。1987年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辑。1993年回北京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辑,1994年创办《三联生活周刊》,1996年创办韬奋图书中心,在2002年退休前,与同仁一起续写了新三联的辉煌;退休后,编辑出版了《我们仨》。目前,她担任台湾汉声杂志和一石传播的顾问,为保留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记录城市变革尽着一己之力;同时,负责组织业内若干国际性年会。

  媒体对她作如此评价:在文化人中,她特别能干实事,像“开荒牛”,十几年里把香港北京两个三联书店打理得风生水起;在“出版商”中,她又特别有文化关怀和文化自主性。她能像男人一样态度强硬地干大事,又存留着女人柔软而敏锐的心,还有孩子一样彻亮的眼睛和童真的笑。她40来岁到香港三联执掌大局,独当一面地拼杀,老辣干练;而到了60多岁,聊天到动容处,她还会含泪、会做鬼脸、会趴在桌上笑得发颤。

  董秀玉延续前人,将三联做成了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品牌,也把自己做成了中国出版和学术文化的一个品牌。

  3.装帧设计

  图8 本书装帧设计陆智昌

  陆智昌,生于香港,1988 年以甲等成绩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课程。曾于香港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十多年,其间游学巴黎两年,并习版画于巴黎17号版画室。2000年迄今居于北京,从事装帧设计、出版策划等工作。他设计的书籍获奖四十多项,并获得2004年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金奖“中国最美的书”。他所设计的书有三联的《我们仨》、《董桥自选集》、《文化生活丛书》、《陈寅恪文集》、《钱钟书文集》,上海译文的《米兰·昆德拉文集》、《纳博科夫文集》、《杜拉斯文集》等。业内评价,他已成为现时内地最受追捧的书籍设计师。

 [写作背景]

  钱钟书、杨绛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董秀玉与钱钟书杨绛夫妇结识于上世纪70年代,在此后三十余年的往来中,与他们一家结下了深厚的书谊和友谊。作为一个出版人,董以其孜孜以求的态度辛勤工作;作为钱氏家庭的老友,她以真诚热心打动着钱钟书一家。而钱氏一家亦给予了她工作莫大支持。1987年董赴香港任三联总经理,钱钟书鼎力相助其组织编辑《近代学术文库》,扛起名誉主编重任,50个篇目经其一手推荐,这也成为唯一一套钱钟书做主编的书。

  正因此,可以说董秀玉对于钱氏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感情是一个有发言权的人。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她深深地感动于这个知识分子家庭成员之间的浓浓亲情--他们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在事业上都很有成就,可是在生活中又从不斤斤计较,它完全建立在亲情之上,而且他们之间的那种尊重和幽默的调侃,以及那些互相关切的浓浓亲情让她感触很深。

  1996年1月,董秀玉得知二老的女儿钱瑗身患绝症入院的消息,而此前,钱老已卧榻多年。1996年底,外人写文章诽谤钱钟书,杨绛先生很生气,认为他们歪曲了钱的很多意思。当时董秀玉劝她不要操心,是非后人自有定论;同时我也给了她另一个建议--“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做”-- “你们三个人应该把你们的家庭生活和普通亲情写出来,我觉得对于以后尤其是年轻的家庭来说,都有好处。”

  这也是董秀玉第一次提出写作此书的想法。杨绛先生认为这个不错,当即同意写写“我们仨”。

  [书稿定位]

  建议提出伊始,董秀玉便明确定位了《我们仨》的基本格调--一个学者家庭的普通生活。她认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顶尖学者家庭,但他们的生活并不是那么枯燥,它没有利欲熏心,充满着浓浓的温情,是一种非常风趣的生活、诙谐的生活,跟普通人一样。

  因此,董坚持要采撷他们普通人家庭生活的一面。平时人们所仰视的学者,其家庭生活与普通人并无二异;但相较之下,他们又少了很多杂质,生活纯粹、思想纯粹。他们关心时政,淡泊名利。一家人穿的是布衣布衫;现在的家中还是水泥地,六七十年代的桌子,生活照样温馨愉快。

  董也正以此来定位真正的“家”--温情、思想、情趣并生,而常人眼中的物质追求于他们来说皆是身外之物。

  [写作过程]

  从1996年底董秀玉向杨绛一家提出写作的建议,到2003年7月全书出版,经历了将近七年的时间。

  一开始,董的想法是让他们三个人都写,杨先生、钱钟书、钱瑗,每个人都写一些随笔性的文章,如此,“我们仨”的主题才会有完整性。但是后来情况发展已经不允许如此。

  钱瑗入院后,对此事一直上心,最后,她写了五篇,当时已经是1997年的2月。2月26日,杨先生给她一个条子,叮嘱她“养病第一,好好休息,好好保养,勿劳神”;而当时钱钟书已经无法写作,杨绛则一直奔波于丈夫与女儿的病榻之间。1997年3月4日,也是在写完第五篇一周后,钱瑗在熟睡中去世,而久卧病榻的钱钟书对此一无所知。

  钱瑗去世之后,钱先生的情况未见好转,一年后也随女儿离开人世。杨先生亦无心动笔,写作的事就这样搁浅下来。

  而这一等,就是五年。

  钱瑗去世以后,杨绛给了自己一个缓冲。在此期间,她翻译了《裴多》,这是她最难翻译的一本小说;整理完成了《钱钟书集》,并把钱钟书的笔记整理完成(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外,她主持了设立钱瑗奖学金的工作,从而把整个情绪调整了过来。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杨先生想尽早把这些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她曾与董提起,“说不准哪一天我就会突然倒下,必须把最急的事情做到前面。”对于最重要的事情,她一一做好了交代。

  在此期间,亲朋好友都没有再打扰她,他们的老友董秀玉也再没有提过写作《我们仨》这件事。她对此解释,这便是她眼中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董秀玉常说,一本好书,作为编辑你必须有耐心等。不能逼着作者做出来,她的情绪没到那个状态,可能也会影响到书的品质。

  2002年底,杨绛找到董秀玉,重提她们之间的约定,“小董,我只能一个人写了”。2002年底,她重新提笔。

  自1996年提出选题开始,出于对这个家庭、这种亲情的尊重,董秀玉对于此书的写作没有再提出过任何要求。

  大概在03年的春节之后,在杨绛三里河的家中,董秀玉第一次看到了经过杨本人若干次修改的书稿。她边看边哭了两个钟头。作为这些事件的见证者,董深味杨绛对于家庭的爱之切。而她的文字里没有半点修饰,只是平直地叙述他们的生活;更没有把自己浸泡悲哀的情绪当中,除了撕心裂肺的那一段之外,整个氛围都很温情。

  [编辑出版]

  此时,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兼总编辑的董秀玉已经退休一年。当时正在筹备成立工作室的她本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来出版这本书,但考虑到书籍的风格,董老义无返顾地拍板三联,并亲自挑起了责编的大任。

  在书稿成文,付梓出版的时间表也大致可见之际,董秀玉征求了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兼总编辑汪季贤的意见,出于对前辈的尊重,他同意出版该书。

  杨绛写完的正文部分,董秀玉只字未改。此后的几个月间,她的工作集中在附录部分的搜集整理上。这其中包括大量的书信、便条和照片、漫画。

  几个月间,董秀玉三访杨绛三里河的家,围绕对这本书的定位,和杨一起挑选了大量的资料。

  信件部分,董的原则是,别的都不要,只是紧紧围绕关于他们仨的信,不要高头讲章,也不要长篇大论,单纯地围绕亲情和互相关照的主题来选择信件。考虑到这类书籍不太适合过长的书信,因此定了几封最家常的。这其中,有一些平时钱钟书夫妇与孩子的通信、给亲家母的信,以及钱瑗给二老的信,都是最能表现他们仨之间感情的信件。此外,附录中还用照片的形式收了钱瑗的两篇书稿。

  然后是一些平时交流的便条。较有代表性的是他们的阿姨不识字,钱先生画了一串“购物清单”;还有钱瑗住院时关于写作一事和杨先生沟通的便条,当时杨先生给董秀玉看过当时的条子,董立即提出要将它收入书中,因为这反映了钱瑗去世一周前的真实状态。

图9 钱钟书写给保姆的便条

  另外,钱瑗给爸爸画的像也很有意思,当时董问过杨先生,“你怕丑吗?”她说,“那有什么,他就这样。”这是生活中最真实的钱钟书,也让读者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他们仨”的生活气息。

图10 钱瑗为爸爸画像

  在照片的选择上,董说自己很“吝啬”,最后选出来的照片,紧紧围绕着 “我们仨”的主题,全部都是三个人的照片,没有一组是单人照。且后来又请杨先生全部加注。

  难能可贵的是杨绛竟完好地保留了全部的资料。董开始挑选了很多,但后来考虑到可能把主题冲淡,故紧紧围绕主题又精选了一遍。最后在书中呈现的不到原有材料的十分之一,从十到一的过程也是形成书籍冲击力的过程。

  精益求精的董秀玉并未罢手。成形之后的附录,前后又动了三次“手术”。

  第一次,是上文所说从十到一挑选资料的过程。为了让读者了解照片拍摄的背景和选择照片的原因,每幅照片董都请杨先生单独加了注,不但加注,而且手书,只是为了亲切。

  第二次,原来的照片穿插在文字中间,做完以后发现不对--文章是杨先生一气呵成,将图片插入其中打断了文字和情绪。因此又全部错出重做一遍。最后的定稿把大部分的照片放在了中间,配合前后文做一些介绍和衔接;

  第三次,挑选出的照片大部分都为彩照,考虑到和全书格调不一,重新做了处理,改为单色;同时,为了避免黑白的刻板,改成了棕色。

  至此,董秀玉终于找到了她想要的感觉。也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觉得一本好书,真的要用心去做,去体会在书里头我要做什么,我要给读者带来什么,要体现它的什么内涵,编辑一定是吝啬的。”

  除了正文部分,杨绛在封底写下一行小字,“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句破题之语出于杨先生本意,也成为后来的人们提起这本书时的最深印象。

  董秀玉一直强调书籍装帧对于一个文人化出版社的重要性。“装帧不仅仅是包装和装饰,它是向读者传达书籍内涵的一个载体。”《我们仨》的装帧设计,她起用了香港著名设计师陆智昌。该书封面简单朴素,传递着我、爸爸、妈妈我们仨的简单信息;包括后来的珍藏版,最突出的装帧特点也是朴素。这也是这个家庭的最大特点,他们不要华丽浮躁,他们的人生朴素、学问朴素、思想朴素,他们的家庭也很朴素。这才是符合他们的。

  围绕着这个原则,这本书做了好几遍。从色彩搭配到纸张选用,方方面面顾及。为了体现书的特点,第一版选择了本色的纸张,但又摒弃了平纹的牛皮纸,加上了一些纹彩,质感比较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仨有质量的人生。

  从选题提出到最后成稿,整整七年,当中由于钱钟书父女的去世,董秀玉又等了五年。她却说,好的稿子必须要有耐心等待,只有顺势而行才会有好东西。这也是她在许多场合说过的话。这本书也一样。如果当时没有等待杨先生的情绪平复,逼着她写出来,那么读者看到的就不是现在的《我们仨》。只有耐心的等待,才会有今天笔调平淡,感情真挚的对于他们生活的真实记录。

  按照之前的协议,版权归属杨绛个人,三联书店拥有《我们仨》简体版五年的出版权。董老作为责编,没有从中要一分钱,并建议杨以版税计收入。“就当作给杨先生的一份礼物吧!”因为这个钱也是给钱瑗基金的,所以香港版和台湾版都是杨先生自己签。

  这样的亲自建议,在董的出版生涯中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杨绛,另一次是傅雷的儿子傅敏,因为他们俩出的书比较多,印量较大。她总是坚持出版社应该为作者着想。

  2003年7月,《我们仨》第一版面世;2003年底到2004年初,香港版和台湾版相继出版;2004年,又推出了内地珍藏版。迄今,已经有一个内地第一版、一个内地珍藏版,一个香港版,一个台湾版。内地的两个版本都由三联书店出版;在珍藏版中,加入了印有他们仨印章的藏书票;香港版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台湾则归属时报出版社。

图11 内地珍藏版推出盖有三人印章的藏书票

案例成果

[书籍营销]


  《我们仨》从畅销到长销,没有铺张的宣传攻势,也没有刻意地运用后期策划的手段。这在当代出版中并不多见。


  正如平日里喜好清静一样,低调的杨绛坚持不让宣传。她认为宣传就是煽乎读者去买书,她反对这样的做法。对于《我们仨》,她的原则就是三个不:不接受采访,不要报道,不要宣传--总之,任何打广告都不允许。


  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规则显然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逻辑。读者因此错过好书是爱书的董秀玉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她低调地组织了一批书评。


  紧接着,许多电视台想就这本书采访杨绛,都被挡在了门外。为了多卖书,也为了更广泛地传播这种至深的亲情,董又生一计,找到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王利芬。最后,央视《对话栏目》做了一期节目--书里书外“我们仨”,钱瑗的老师、杨先生和钱先生的同事以及钱瑗的同事朋友等等都出现在节目中,反响很好。


  cctv《对话》栏目--书里书外“我们仨”


  还有便是新浪举办的2003年十本好书的评选活动,来自于年轻读者的70多万张选票,让《我们仨》获得了“最有人缘奖”殊荣。


  非典的影响和低调的推广活动并没有消减读者的热情。原先保守估计的20万销量很快被打破,印刷机器才下一轮又上一轮,甚至在一个月之内连印四次,工人师傅都觉得不可思议。


  该书的港台两版都价格不菲,相比之下,内地版18.8的定价为其赢得了更多的读者。薄利多销的市场规律同样带来了高收益。


  现在,《我们仨》已经完成了从畅销书向长销书的转变,总印数已达56万册,销售码洋近1100万元,并仍以每年数万本的印数递增,现出版社库存仅千余册,即将组织再次重印。董秀玉们《我们仨》十周年的庆典计划提前了五年。


  尽管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盗版,但这显然并不是董秀玉所操心的问题。“我觉得盗版商应该不至于这么没天良去盗这种版。别的倒还好,做这种书的盗版太于心不忍了。我相信,他们不至于这么坏。”事实正如她所料想的一般,并没有出现太严重的盗版问题。


案例访谈

 [案例点评]

  (一)全书亮色

  1.独到的选题

  中国最顶尖学者的家庭生活--独到的选题注定了《我们仨》的成功。在书中,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先生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先生的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2、作者的特殊身份

  杨绛以及他们一家人的学者身份本就是一个众人所追随的话题,作为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治学态度和功底都为人所称赞。她本是一个安于书斋、喜好清静的学者,随着钱钟书父女去世,后续大量钱钟书文集的整理和出版,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坚强而伟大的女人。正如董秀玉所说,“从她身上看一个中国女性的心理和文化学术发展,一样都没有落下”。也正因如此,作者的人格魅力奠定了这本书的成功。

  3、编辑的精良品质

  熟悉董秀玉的人说,她的选题都是皇冠上的那颗最亮的明珠。做过编辑,又当了二十几年的总编辑,从发现、捉摸每一个选题开始,细细地跟作者讨论、看稿子查资料,跟美编一起研究装帧形式,做营销方案,再到制订发展战略、规划选题定位,五十余年的出版人生涯被她总结为一个学习和享受知识的过程,“编辑实在是一个太好的职业,实在值得做上几辈子”。而她对市场的判断、对作者的了解,以及等待书稿的耐心、审读的专心,再到精益求精的修改加工,使精品的出现成为必然。

  4、营销过程用心安排

  并没有热热闹闹大张旗鼓,为《我们仨》工作的人们选择了平淡无华的营销方式。书评的组织、低调的清谈--看似朴素的形式之下透露着用心的态度,彰显的是书籍的精神。正是这种完完全全的文人化的营销推广方式让《我们仨》的内涵深入人心。而这也暗合了这个家庭、这本书、这个作者、这个编辑以及整个三联书店的共同特点--朴素。

  (二)不足之处

  1.版权保护意识薄弱

  从访谈的过程来看,作者、编辑和出版社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不强烈,也没有采取更多的版权保护措施,而只是将其寄希望于盗版商的良心发现。虽然发行《我们仨》以来,并未出现情节严重的盗版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入世以后,中国出版行业在版权问题上已经出现了较多的纠纷,而版权保护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版权问题若解决不当,导致的后果将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可能损害作者的名誉和出版社的品牌。

  2.出版社出力不够

  与其说是现在的三联赢得杨绛的信赖,不如说是作者对于老三联的深厚情感和责任编辑的个人魅力为《我们仨》在三联的出版牵线搭桥。爱护作者、维护读者对书籍的厚爱应是三联这类文人化出版社的第一要义,而在整个书本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不论是前期的运作还是后期的出版营销,除了责任编辑董秀玉一人在默默工作,出版社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略显单薄。

  3.后续产品开发不够

  《我们仨》已经完成了从畅销书到长销书的转变,而作者、书稿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亦为其后续产品开发提出了明确的指向--这其中必大有文章可作。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并没有看到相关产品的推出,无论从精神引导的社会意义还是获取经济利益的角度考量,从书本向其他形式产品如电影、电视剧等延伸和开发都势在必行。

  4、推向海外尚需人才

  以钱钟书杨绛夫妇在学界的影响力,记录其家庭生活的随笔性文字在海外应有巨大的市场。目前,除了香港版和台湾版外,还没有见到海外版本。由于版权属于作者本人,不排除杨绛个人的考虑;但放入出版全球化的视野当中,无论将其作为一扇了解中国学者生活的窗口,还是作为一本充满温情的精神读物,这本书都具备较高的价值。而让更多的人知晓,要依靠相关人员和机构的推介和传播。


案例讨论

(一)在文化类图书中,该怎样看待和解决日益商业化的出版规律与“慢工出细活”之间的矛盾?

(二)在精神产品的营销推广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三)各种类型的出版社应如何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又该如何维护和延伸自己的出版品牌?

案例分析

  [《我们仨》编后]


  1.最大的遗憾


  董秀玉感到最遗憾的就是钱先生没有参与进该书的写作。当时董很希望他能够参与,哪怕是口授也好,但因为当年钱瑗的事,根本无法再开口。作为编辑,董不允许自己在不恰当的时候去提出这种非分的要求。后来钱先生的情况也完全不行了。这便成了全书写作和编辑出版过程中最遗憾的事,钱先生如果有一篇两篇,那会更好。


  尽管如此,后来董也在附录中尽量作了弥补,比如选取了他写给杨绛的信等。


  2.后续工作


  这本书不是全部,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段历史。杨先生和钱先生都出身大家庭,都是学者背景的家族,与当时的政治和进步事业有紧密的联系,人才辈出。董曾经撺掇她写,并出过好几个题目,包括希望有专人来写《杨绛传》,她也有这样的想法。


  在董秀玉看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杨先生很了不起。以这样一个羸弱的身躯担负起巨大的责任。她出名其实比钱先生早,《围城》是钱先生在去看杨先生写的喜剧时产生的想法。作为一个在事业上先于丈夫成功的女性,她为了成全丈夫的写作理想,自甘担当起操持家庭的重任。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董一直不主张西方视角,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在她的视角里,钱先生的《管锥篇》是杨先生藏起来的,否则早已经流失不知所终;钱先生的文集又是杨先生一个人完成了整理工作;《槐聚诗存》杨先生逐字逐句帮他抄……从她身上看一个中国女性的心理和文化学术发展,她一样都没有落下。


  而现在,已经有人在帮杨绛写传了,市面上亦见到了有关版本,但董秀玉觉得应该有和她更亲近的人来做这个事情,才能写到骨子里头。


  (1)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一个专业的编辑,最重要的是在于稿子上花大功夫认认真真做到最好。作为编辑,永远要把书的品质摆在第一位。作者给你最好的稿子,你也要把它做成最好的书。而编辑和作者的关系又不光光是一个书稿的联系。平常都有一种彼此的敬重在里面。拿董秀玉与杨绛一家的关系来说,她不喜欢经常地去打扰他们一家,但是有一点,关键的时候,她一定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像《我们仨》,最突出的还是杨先生的心,她是真正的用心在写,让人特别感动;而董作为责编,又“真的想把这样一个学者家庭的普通生活,一种亲情一种执着一种互相尊重一种朴素凸现出来” 。


  (2)装帧的意义


  三联是一个文人化的出版社,书籍的装祯就显得很重要。董秀玉理解,书籍的装帧是向读者传达书籍内涵的一个载体。


  做书的意义在于体现内涵,装帧也一定要为内容服务。做《我们仨》的时候,她的要求就是朴素而精致。因为这本书的品质无可挑剔,简单不等于简陋。


  包括三联的所有书籍,她在过去的要求都是典雅、文化、朴素,但不简陋。三联书的纸张用料都很好、很贵,但是看不出来豪华。很好的精神产品做得很简陋,对不起阅读者--这便是她的工作底线。


  (3)出版社的风格


  董秀玉在三联时编书的原则,一个是书的品质要好,另外一点就是要和三联的风格般配搭调。三联是一个很文人化的出版社,所以《我们仨》这样的书是一定要由三联来出的。


  做出版工作,董认为第一位的是选题要对;第二便是一个出版社要有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一个出版社的发展战略要考虑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精神。只有确立了这一点,才能知道你要什么,不要什么。比如学术出版,她一直强调三联就做现当代,既然古代的莫及商务,那么现当代一定要做到一家独大。